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1页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2页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3页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4页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5页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6页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7页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第8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3课古代印度,外族入侵,黄金之国,大象之国,刹帝利,佛教与中国,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识读古代印度示意图,获取有效信息,了解印度河流域的地理位置。2.通过图片和材料展示,掌握种姓制度的建立和其对印度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3.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感悟古代亚非文明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的基本特质。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观察地图,指出古印度的位置。2.根据视频和教材P10-11,说说古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
    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区,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中国古代称印度为“身毒”或“天竺”。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印度早期文明产生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最著名
    雅利安人入侵建国,并创立种姓制度
    公元前324—公元前187年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除印度半岛最南端外,基本统一印度)
    古代西亚的波斯人、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国、中亚的游牧民族和近代的欧洲人,都觊觎着印度的财富而侵入这里。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迦毗罗卫国的王后摩耶夫人在乘马车回娘家生育的路上途径兰毗尼花园。摩耶夫人见花园中奇花瑞草,池水香洁,便下车游园洗浴。洗浴完上岸后,手扶树枝,生下了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太子29岁感世时无常,为寻生命真谛出家,6年后(35岁)睹明星而悟道成佛。为普度众生,说法45年(80岁)直至涅槃。
    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宣布佛教为国教。
    大约10世纪,佛教在印度的地位被印度教取代。
    【材料一】今我无上正真道中不须种姓,不恃吾我骄慢之心,俗法须此,我法不尔。若有沙门、婆罗门,自恃种姓,怀骄慢心,于我法中终不得成无上证也。若能舍离种姓,除骄慢心,则于我法中得成道证,堪受正法。人恶下流,我法不尔。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六》【材料二】佛陀的教义和婆罗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主张“众生平等”……佛教认为神比人有大得多的神通,但是神作为众生之一种也不能免除轮回之苦。神还必须从佛陀教义的启示中求得最终解脱,祭神求福就完全是荒唐的事了。佛陀又驳斥婆罗门教的不同种姓从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产生的神话。……佛陀还说明,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的。——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和特权,主张“众生平等”,宣言“忍耐顺从”
    赢得受压迫和歧视的低种姓人的拥护
    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使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如表是某初三学生在整理古印度文化时的草稿,请你帮他指出有误的一项(  )
    2.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艾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哪个愿望可能会实现(  ) A.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B.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C.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 D.向国王多纳税以寻求爵位
    古代印度实行的是种姓制度,这一制度下,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需要供养第一、第二等级,而婆罗门是第一等级。种姓制度下社会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很难通过多纳税,得到国王授予的爵位,更不可能跨越等级与公主结婚;武士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商人不可能雇佣到。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级森严的制度】材料一: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的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的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种姓制度“等级森严”的表现并对其进行评价。(4分)
    表现:①等级森严,各等级世代相袭。②贵贱分明:职业世袭,实行内婚制度。
    评价: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众生平等的宗教】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的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2)根据材料二,概括佛教诞生的历史背景。
    ①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社会矛盾尖锐,形势错综复杂;②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众生平等的宗教】材料三:到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已经有两百年左右了,此时佛教已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全国推广佛教,佛教俨然成为当时古印度的国教。(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佛教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广大地区和佛教俨然成为当时古印度国教的原因。
    ①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得到了下层人民的支持;②佛教提倡“忍耐顺从”,有利于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识,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因此得到统治阶层的大力扶持。
    “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原人歌》
    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第一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第二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第三等级)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第四等级)
    【材料一】瓦尔那制度(种姓制度)原是部落社会的组织方式,它拖着一条氏族血缘关系的尾巴。各个瓦尔那的社会等级地位取决于其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关系世袭相传。——培伦《印度通史》【材料二】 在种姓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古印度,一个人的职业也是与其种姓相应是固定世袭的……出身低贱的人由于贪婪而从事高贵种姓的职业为生,国王应立即剥夺其一切所有,并处以流放。【材料三】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摩奴法典》【材料四】原则上只能在同一种姓集团内通婚,倘若与外种姓通婚,将丧失原有种姓,其后代则降为贱民。
    界限森严:各等级世代相袭
    贵贱分明:职业世代相袭
    贵贱分明:法律地位不平等
    内婚制度:不同等级不通婚
    实质:是维护高级种姓统治的工具,是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优秀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森严的种姓制度,贰森严的种姓制度,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种姓界限森严,种姓实行内婚,种姓制度的特点,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基本教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第3课 古代印度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3课 古代印度评优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掌管祭祀,掌管军事和行政能力,贵贱分明,种姓世袭,不可通婚,婆罗门教,麻痹群众,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种姓制度有哪些特征,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3课 古代印度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3课 古代印度教课内容课件ppt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