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巧手小巧匠——认识多边形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巧手小巧匠——认识多边形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按要求画图,动画展示,学生画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画三角形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这组图片中的事物都有一样图形,请大家仔细观察。
【教师用课件演示金字塔、斜拉桥、自行车、衣架 ⋯ ⋯】
师:你们发现了吗?
生:发现了,都有三角形。
师:除了图片上我们看到的这些,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生:我们的红领巾是三角形的。
生:三角板是三角形的。
师: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刚才看到和说到的事物之所以做成三角形都有一定的原因,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去研究它。
生:想。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三角形的特性)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三角形的概念
【教师用课件展示基本形状为三角形或蕴含三角形的实物图。】
师:出示图片。这几幅图片上哪儿有三角形指一指。
生:斜拉桥的线组成的是三角形。
生:电线杆的一部分与它的横铁的一部分和斜撑组成了三角形。
生:自行车的角杠是三角形。
生:金字塔是三角形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利用课件先在实物图上画出三角形,然后逐一抽象出三角形。】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通过实物和课件把熟悉的生活物体展现在学生眼前, 从生活实际出发,引起学生的兴趣。问题的悬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师:观察这几个三角形,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生:还有三个顶点。
师:那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吗?
生: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生: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我认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才能叫三角形。
师:这三条线段是怎么围成的?
生:一条接一条,端点连着端点。
师:同学们刚才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到底谁说得有道理呢?老师这里有几个图形,请同学们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那些不是三角形?先独立思考,然后与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按要求完成小组活动,然后汇报】
预设:图①不是,因为它有四条边。三角形应该是三条边。(板书:三条)
图②不是,因为有一条边弯曲了,不是线段。(板书:线段)
图③不是,因为没有封闭起来。(板书:围成)
图④不是,有线段多出一部分了。(提出: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图⑤是三角形。
师: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需要哪些条件呢?引导学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读一读)
师:你们认为那几个词最重要?
重点讨论理解“三条线段”、“围成”、“端点相连”。
师:其实,三角形与我们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一样,各部分也有其固定的名称,并且还有自己的表示方法,你们想知道吗?
生:齐答“ 想 ”。
师:那就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60页的内容,请看自学要求。
1、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学生自学课本,汇报结果。)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师:请看老师带来的三角形,观察你所说的和我出示的一样吗?
(读一读。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师:同学们,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师:请在你们在练习纸上用大写字母ABC把三角形的顶点表示出来。
【学生按要求画图】
2.三角形的高和底
师:长颈鹿也来凑热闹了,也要来考考你们,请问哪个是长颈鹿的家?
生:高的那个房子。
师:为什么呢?
生:长颈鹿比山羊高,所以高的房子是长颈鹿的家。
师:我们怎么判定房子的高呢?
师:这两个房子外形都是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呢?
(请同学们再次快速自学教材第60页的相关内容,汇报自学要求: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生: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这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生:从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板书: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师:说得很好,由此可以看出,作高其实就是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顶点的对边,作一条作“垂线。”
师:A点的对边是哪条边?
生:BC边。
师:谁来说说,三角形ABC三个顶点所对应的对边。
生:A点的对边是BC边,B的对边是AC边,C的对边是AB边。
师:过A点做高。
师: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对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与顶点重合,过A点做对边的高。
师: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对边BC叫做这条高所对应的底。【动画展示】
师:请大家再次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生: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练习纸的三角形上,画出它的高。
师:想一想,三角形可以作几条高?完成过后,请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学生画高。】
师:直角三角形以其中一条直角边为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这条底所对应的高。
师:钝角三角形过顶点做对边的高,需要延长对边。
师:现在你们觉得,三角形有几条高?
生:我觉得三角形应该有三条高。
生:既然三角形有三个顶点,那从每个顶点都能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它就有三条高。
生: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顶点,所以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那三角形的底有几条呢?
生:也应该有三条,三角形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作三角形的底。
师:那现在请你们,“火眼金睛”辨是非。
师:你们什么发现了?
生:我发现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生:我发现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就是它的两条直角边。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结合课件演示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3.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我们周围这么多物体上都有三角形,大家想过吗?为什么要把它们做成三角形的?请看图片。
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是不是像同学们所说的这样呢?我们一起动手来体验一下。
师:这里有四边形框架和三角形框架,请个同学来合作,用手拉一拉这两个框架,同学们看看有什么发现。
【游戏:拉一拉三角形和四边形。】
生: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会变形。
师:所以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情境,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亲历数学探究活动中,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会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发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乐趣。】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三角形的特性,你们能用这节课的知识来解决难题吗?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1.填空谁最棒。
(1)由三条线段( )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 )条高、( )条底。
(3)三角形具有( )性。
2. 判断。
①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
②三角形有三条高,三个底。( )
③自行车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 )
④这是三角形ABC的一组底和高。( )
3.你能画出以下三角形的高吗?
4.思维大比拼。
小白兔和小猴子都用篱笆围了一个菜园,谁的方法更牢固些?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习设计,既能巩固新知,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
(四)小结课堂,巩固要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深层次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请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做自我评价。
(五)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四 巧手小巧匠——认识多边形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四 巧手小巧匠——认识多边形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画图形,认识三角形,深入生活,感知特性,动手操作,认识底和高,回顾练习,巩固新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四 巧手小巧匠——认识多边形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生活,情景导入,操作感知,理解概念,教学三角形的高,总结评价,质疑问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