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点突破练2减数分裂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加强练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254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点突破练2减数分裂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加强练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254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点突破练2减数分裂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加强练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6254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重点突破练2减数分裂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加强练含答案
展开重点突破练2 减数分裂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加强练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2N=16)哺乳动物体内,某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的某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对应时期的细胞中可形成4个四分体
B.该细胞产生基因型为AbD的精细胞的概率为1/4
C.该变化可导致所有配子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D.该细胞的三对等位基因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
B [该动物细胞中共有16条染色体,8对同源染色体,则在减数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形成8个四分体,A错误;该细胞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可以产生ABD、AbD、aBd和abd的精子各一个,所以基因型为AbD的精细胞的概率为1/4,B正确;该变化只影响这个细胞产生的精子的遗传信息,C错误;该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也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B和b的分离),D错误。]
2.现有一只雄果蝇,基因型如图,Ⅱ、Ⅲ、Ⅳ表示三对常染色体,已知雄果蝇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不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果蝇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D、abd或Abd、abD
B.该果蝇减数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是后期Ⅰ或后期Ⅱ
C.该果蝇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D、d
D.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果蝇与之交配
B [通过图示可知,该果蝇基因型为AabbDd,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D、abd或Abd、abD,A正确;该果蝇减数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如果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其发生分离的时期是后期Ⅱ,B错误;该果蝇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A、a、b、b、D、d,C正确;通过分析可知,A/a和D/d遵循自由组合,故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基因型为AaBBDd的雌果蝇与之交配,D正确。]
3.基因型为AaXbY的男性,其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基因型为AAaXb、aXb、Y、Y的4个精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B.非洲人和欧洲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会导致其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周期不同
C.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均出现异常
D.在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
B [精原细胞是体细胞的一种,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精原细胞,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A正确;非洲人和欧洲人是同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不同,并不改变细胞的分裂周期,故B错误;AAaXb精子的出现,Aa出现在一个精子中,说明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AA出现在一个精子中,说明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故C正确;在正常情况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1,D正确。]
4.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有染色体2条,染色单体4条,DNA分子4个
B.1的染色单体与2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图中有染色体2条,染色单体4条,DNA分子4个,A正确;根据图中染色体颜色及基因位置可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即1的染色单体与2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B与b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正确;由于发生过交叉互换,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D错误。]
5.基因型为的一个果蝇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那么同时产生的其他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
A.只有aB
B.只有Ab
C.同时有aB和Ab
D.同时有aB、Ab或同时有Ab、AB、ab
C [由图可知,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连锁遗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能形成基因型为Ab和aB的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基因型为Ab的次级精母细胞能形成两个基因型均为Ab的精细胞,基因型为aB的次级精母细胞能形成两个基因型均为aB的精细胞。所以与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其他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Ab,故选C。]
6.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
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B [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4可能互为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1与5在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5与6是相同的基因,因此1与6的组合不能形成重组配子,D错误。故选B。]
7.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时期细胞的分裂图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单体
B.四分体时期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A和a出现在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置
C.图示该精原细胞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最多时可能含有四个B基因
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可能分别为AB、Ab、ab、aB
D [甲细胞中含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A错误;四分体时期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由此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由于该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只含有1个B基因,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复制,细胞中最多含有两个B基因,C错误;该细胞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子,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D正确。]
8.果蝇的受精卵有8条染色体,其中4条来自母本,4条来自父本。当受精卵变为成虫,成虫又开始产生配子时,下面关于其中一个配子中染色体的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4条来自父本或4条来自母本
B.2条来自父本,2条来自母本
C.1条来自一个亲本,另外3条来自另一个亲本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D [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来自父方、母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因此配子中染色体来自父方、母方的数目是随机的,D正确。]
9.某种雄性蝗虫(2n)的染色体数为23,性染色体仅有1条。下列关于该种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形成11个四分体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含22条染色体
D [该雄性蝗虫具有同源染色体22条,联会配对,形成11个四分体,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C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个次级精母细胞含22条染色体,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D错误。]
10.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哺乳动物体内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模式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两个四分体
B.B、b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C.该细胞将产生四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D.该细胞A与a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Ⅰ
D [该细胞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为性染色体,为雄性动物,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两个四分体,A正确; B、b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B正确;该细胞会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C正确;该细胞A与a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Ⅰ或后期Ⅱ,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所以精细胞基因组成是AbD、abd或Abd、abD。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移向两极的基因有A、a、b、b、D、d。
答案:(1)否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AbD、abd或Abd、abD (3)A、a、b、b、D、d
12.已知果蝇中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体内b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下图甲表示某果蝇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乙表示该果蝇某细胞的分裂图像。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甲 乙
(1)乙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
(2)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b基因纯合的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F2代雄果蝇体细胞中含X染色体的数量有________条。
解析:(1)图甲中该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XDXd,图乙是雌果蝇MⅡ后期图像,有较多细胞质部分将分裂为卵细胞,其含有一个A基因,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会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则B、b与D、d自由组合,乙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可能为ABXD或 ABXd 或 AbXD 或 AbXd。
(2)由题意,纯合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DXD,b基因纯合的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bbXdY,得到的F2代b基因纯合雌果蝇基因型为bbXDXD、bbXDXd,这两个基因型个体会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这种雄果蝇含有2条X染色体,正常的雄果蝇XdY、XDY含有1条X染色体。
答案:(1)ABXD或 ABXd 或 AbXD 或 AbXd (2)1或2
13.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比例很接近而且难以区分。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果蝇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而雄果蝇不发生。假设控制果蝇翅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D、d),与控制果蝇正常翅和网状翅的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研究小组通过以下杂交实验证实了该假设是正确的,但子代表型及比例出现两种结果,见下表:
亲本杂交组合 | 子代表型及比例的两种结果 |
无斑正常翅×无斑正常翅 | Ⅰ: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4∶2∶2 |
Ⅱ:无斑正常翅∶无斑网状翅∶有斑正常翅∶有斑网状翅=? |
(1)画出结果Ⅰ所对应的亲本雄果蝇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________。(注:用“”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所在位置,不考虑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
(2)结果Ⅱ的表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结果Ⅰ可知有斑为隐性,且双亲无斑为杂合(Dd),同理,双亲正常翅为杂合(Aa),则亲本为无斑正常翅(DdAa)×无斑正常翅(DdAa)。A、a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两种可能,①A与d连锁、a与D连锁,②A与D连锁、a与d连锁。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果蝇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而雄果蝇不发生。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比例很接近而且难以区分,即雌配子比例为dA∶DA∶Da∶da=1∶1∶1∶1。若为情况①,则雄配子为dA∶Da=1∶1,后代表型及比例为无斑正常翅(1DdAA、2DdAa、1DDAa)∶无斑网状翅(1DDaa、1Ddaa)∶有斑正常翅(1ddAA、1ddAa)=4∶2∶2,符合结果Ⅰ,且雄果蝇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若为情况②,则雄配子为DA∶da=1∶1,后代表型及比例为无斑正常翅(1DdAA、2DdAa、1DDAa、1DDAA)∶无斑网状翅(1Ddaa)∶有斑正常翅(1ddAa)∶有斑网状翅(1ddaa)=5∶1∶1∶1。
答案:(1) (2)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