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用综合法解决问题教案
展开练习十(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一道思考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从条件想起分析两步以上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解决相关类型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会根据已有条件分析、比较并推导出新的条件,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从条件出发的解决问题策略。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已有条件分析、比较并推理出新的条件。
课前游戏:找不同
师:同学们,课前先让我们来放松一下,玩一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找不同。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谈话: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刚才的游戏,你会发现游戏可以变得无穷尽,但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却始终不变。“找不同”其实就是——相同之中找不同,同中求异。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出示课题)
1、比大小:(这道题带快点)
(1)25+35( )25+40
提问:比较两个算式的得数,你觉得哪个大?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抓住一个加数相同,比另一个加数)
追问:你知道结果大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30+△( )40+△
在这儿,用三角形表示一个数,两个三角形表示相同的数。哪个式子的得数大?大多少?
(3)□+△+△( )□+□+△+△,
这儿三角形表示的数一样,三个方框表示相同的数。哪个算式结果大,大多少?
2、强调: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比较的过程中都是先找到相同的部分,再在比较中找不同。(板书:比较中找不同)
二、例题(是重点,要展开过程)
(投影出示例题的条件)
1、师:谁来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指导学生把条件说清楚,左边……右边……)要求什么?
2、根据图意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讲到相差2盒饼干)
追问,你是怎么比较的?
课件展示比较过程。引导学生再次理解。
3、现在要求一盒巧克力和一盒饼干各是多少元,你会求了吗?
(学生口答)建议列式笔练
学生反馈算式后,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73-49=24(元) 这一步求到的是什么?
24÷2=12(元) 为什么要除以2?求到什么?
12×2=24(元)
49-24=25(元) 一盒巧克力的价钱,你是怎样求的?
最后两步可能有学生会直接列成49-24=25(元),因为上面第一步求到的就是两盒饼干的钱24元。
学生也可能把饼干的钱代到第一组条件中求巧克力的钱,这时引导一下,第二组条件中的饼干盒数少,计算相对简单些。(后面每道题都要用到这个,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求第二个问题也比较难)
4、小结:同学们,刚才这道题目,我们是从条件想起,通过比较两组已知条件,发现这两组条件有相同,也有不同(指图),不同的是,上面比下面多出了两盒饼干,两盒饼干的钱对应的就是73元比49元多出的钱,从而求出一盒饼干的钱,再根据第二组条件求到一盒巧克力的钱。这样从条件出发,同中求异,一步一步思考,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三、巩固练习:
1、1个菠萝+5个梨=650克 1个菠萝+2个梨=440克
1个菠萝多少克?1个梨多少克?(学生说完条件和问题后就让学生笔答,再讲评。讲评时提问:你是从哪儿想起的?强调从条件想起。指出:比较两组条件,先求出1个梨的克数,再求菠萝的克数)
2、(1)○+○+○+○+○+○+△=34
○+○+△=14
○=( ) △=( )
学生看题后(独立审题),笔练,后生说说怎么想的即可。
(2)□+☆+□+□+☆=22,
☆+□+□+□+☆+□+□+□=40,
□=( ),☆=( )
条件有点凌乱,怎么解答呢?自己动动手,试试看。
3、(1)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28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400克。每杯水重多少克?(学生读题)
师:这一题与之前相比,它没有看得见的图,怎么办?
我们可以把这些条件用这样的式子来写一写。
板书:壶+3杯水=280
壶+5杯水=400
看着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像这样,用算式把条件简单地列出来,就便于比较,可以更快地找到条件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一桶油装满连桶共重30千克,倒出一半油后,连桶共重还有16千克。桶里原来有油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让学生仿照刚才的式子写一写。
四、总结:
同学们,有句古话说得好:千金难买——“寸光阴”。是的,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千金难买回头看!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是怎样来解决今天这类“同中求异”的问题的?
学生自由说。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解答了好几道题目,做这类题时,我们都是从条件出发,对给出的两组条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看到相同,寻找不同,再根据不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我们今天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是运用了从条件想起的策略,然后还用到了另一个策略,那就是同中求异的比较法策略。板书(比较法)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运用比较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拓展提升:
如下图,仪器架分成三层,上层放一个大瓶和一个中瓶,中层放一个中瓶和四个小瓶,下层放6个小瓶。已知每层放的药水量是一样的,仪器架上共放药水36升,大、中、小瓶的容量各多少升?
第一层:1大+1中
第二层:1中+4小
第三层:6小
弄清条件和问题后让学生用比较法解题。
汇报:你是怎样比较的?你比较第几层和第几层,可以知道什么?
师:解决问题,需要智慧地选用策略,找准我们所需的条件,一步一步求出问题。
学生手头要有练习纸(巩固练习的题目)。拓展提升题如果来不及可安排课后思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整理,建构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4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十(2) 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4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十(2)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十(1) 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3解决问题的策略 练习十(1) 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