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教学设计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5855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教学设计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5855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教学设计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358550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时
1
课标
分析:
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课标提出,“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教材
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学生较深入地探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也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学情
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简单的几何体的基础上学习的。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数学学习的方法,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知识。
教学
目标:
1、经历观察、交流、归纳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过程。
2、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的特征,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进行数学归纳概括的经验和积极的学习体验。
教学
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
难点:
数长方体的12条棱,分成3组,有规律的数出来,理解每一组棱的长度与长、宽、高的关系。
教学过程
设计
意图
估计
学生
评价
设计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这些都是平面图形,下面请你用直尺在练习本上随意的画出一个。
学生在本上画,教师在黑板上同时画。
师:请同学们坐好,画的非常好。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好,下面请同学们看这个图形(拿出长方体),它还叫平面图形吗?
生:不叫了。
师:它叫立体图形,这个图形叫做长方体。
师:请同学们看,拿尺子从平面图形上过;再看,拿尺子从立体图形上过。发现什么了?
生:过不去。
师:谁能过去?
生:平面图形。
师:为什么立体图形过不去了?
生:因为它占地方。
师:同学们,你们手里也有立方体,也画了平面图形,你们也试试看吧!
学生进行尝试。
师:好,现在你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立体图形,先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新课讲授
(一)长方体的特征:
1、探究面的特征
师:观察长方体,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给它起个名字?
生:看到了面、棱和顶点。
板书:长方体有面、棱和顶点。
师:下面我们观察这个长方体有多少面,多少顶点,多少棱?它的顶点、棱、面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和研究的重点。先来研究面,自己观察,再和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生:长方体有6个面。
师:你是怎么数的?(生演示,教师对有序数出的方法进行表扬。)
师:面有什么特点?
生: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一样。
师:哪些是相对的面?
生: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是相对的面。
师:“完全一样”指的是什么一样?
生:形状和大小都一样。
师 :长方体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
师:大家看,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吗?(拿出一个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生:是。
师:长方体一般情况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
课件总结,出示。
2、探究棱的特征
师:同学们接着观察长方体,我们开始研究棱,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条棱,看看棱有什么特点?同学们怎么数呢,提个醒,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先自己观察,然后在四人小组进行交流,补充。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讨论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我是这样数的,一共有12条棱。
师:他是有顺序的数的,特别好。棱有什么特点呢?
生:这4条相等,这4条相等,这4条也相等。
师:也就是说,如果分组的话,可以分成几组,每组几条呢?
生:一共有3组,每4条棱都相等。
课件出示棱的相关特征。
3、探究顶点的个数
师: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呢?
生:8个。
教师强调数顶点也要有顺序的数,课件出示。
4、介绍长、宽、高
师:前面我们知道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请同学们看这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和高。
让生默读一下长、宽和高的概念。
师:以这个顶点来说,也能找到它的长、宽、高,哪儿是长呢?大家指一指。宽呢,高呢?
学生指出,教师课件出示
师:大家看,现在老师把屏幕里的长方体拿出来了,以这个顶点来说,你能找到它的长、宽、高吗?
找生来前面指出。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下面我把这个长方体立起来,同学们,这个顶点,谁来找一下长、宽和高?
生来前面展示。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在长方体上找一个顶点,和同桌互相说说你找的顶点所对应的长、宽和高,开始吧。
(二)正方体的特征:
师:大家看,老师让长方体发生变化。(课件演示),新得到的长方体和原来的长方体相比发生什么变化了?
生1:长宽高都变成一样的了。
生2: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了。
生3:变成正方体了。
师:这就是正方体了。刚才我们已经探究了长方体的特征,你能不能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对应的找到正方体的特征呢?
生:能
师:那咱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始探究吧!一会在全班汇报。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整理出正方体特征: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都相同。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长度相等,一共有8个顶点。
(三)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的点:
师:请同学们一手拿长方体,一手拿正方体,看着这两个物体,说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都有6个面,都有12条棱和8个顶点。不同点是,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等,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而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相等。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而正方体的每条棱长度都相等。
(四)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呢?
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如果用两个图形分别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话,谁应该填在外面,谁应该填在里面?
生:长方体填在外边,正方体填在里面。
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集合图关系。
课堂练习
1.
2.
3.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总结,教师表扬。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同桌交流的方式,经历数一数,看一看,直接体验长方体面的特征。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示学生有序的数棱,培养学生学会有序思维。
让学生自己数一数,加深印象。
经历教师示范找长、宽、高,学生自己找长、宽、高,同桌间互相找长、宽、高的过程,增强学习趣味性,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独立研究正方体的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相互合作、帮助,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将刚刚学的方法加以实践,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组织学生比较,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通过练习题,使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巩固新知。
课堂梳理,提炼精华,强化本节课重难点。
学生知道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占有一定空间。
学生能很快数清长方体有6个面。有的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有的不能。
学生有意识的有顺序的数棱。在找棱的特点时,可能会找到很多,教师要适时肯定和引导。
个别孩子找长、宽、高时不在同一个顶点找。
学生在前面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能找到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能很快的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相同点、不同点。
学生能发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学生能说出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同学们画的很好,请坐好。
对有顺序数出6个面的学生掌声鼓励。
对有序数出12条棱的孩子进行口头表扬。
对没有发现棱的特点的学生进行鼓励,给予说出棱特点的孩子肯定和表扬。
对找到长、宽、高的孩子评价:
你找的真对!
你的发现真全面!掌声鼓励!
同意吗?很好!
和他做的一样的举手?恩,你们都做对了!
教师给予肯定:你的收获真很多啊,真好!
板书
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有面、棱和顶点
-------------------------------------
--------------
---------
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
教学
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突出重点难点,教学环节条理清晰、紧凑合理。课堂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使学生对立体图形占空间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培养、发展了学生空间感。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同桌交流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自主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充分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思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正方体的特征,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通过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有关的概念,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整堂课我和孩子们,在轻松的活动中获得了发现,在激烈的交流中明白了道理,在愉悦的合作中享受了成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长方体和正方体总复习》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系统整理,构建知识,巧设情境,查缺补漏,课堂总结,完善提高,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探索正方形的特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交流,归纳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长方形的特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