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红河州弥勒四中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红河州弥勒四中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3红河州弥勒四中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3红河州弥勒四中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红河州弥勒四中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红河州弥勒四中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弥勒四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9月月考生 物2022.9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2第1章(25%),第2章(25%),第3章(50%)。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越大B.出生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C.种群密度是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D.年龄金字塔的宽度表示该年龄阶段的个体数量2.下列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不只适用于植物B.调查蝗虫种群密度,应选择草多的地方C.种群密度的调查要考虑季节变化的影响D.对于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生物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种群数量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较实际数值偏小的是A.标记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再次被捕获概率降低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直接吸取上层菌液D.对于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生物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种群数量4.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 种群个体数取样进行计数,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存在对照实验,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B.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C.若将酵母菌的接种数量增加一倍,其它条件不变,则K值加倍D.随着营养物质减少和代谢废物积累,一段时间后酵母菌数量会下降5.生态专家对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一种留鸟进行连续观察研究,在18年间统计其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年份第3年69第12年第15年第18年增长速率0.801.204.002.501.050.02A.这18年中该留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9~18年增长速率逐年减小,此阶段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该种留鸟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为第9年时种群数量的两倍D.随着人们对黄河三角洲保护区保护增强,该留鸟的数量可能增大6.下列关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天敌对猎物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B.阳光、温度、水等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C.随种群密度的增大,种群受食物影响越大,食物短缺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环境不受破坏时,种群数量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7.下表是对不同栖息地中苏铁种群数量调查统计结果(单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栖息地样方1样方2样方3 森林边缘151815l6小溪岸边12141313森林5524A.苏铁并不是森林中的优势种B.苏铁适宜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C.五点取样法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苏铁与森林中其它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8.下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为乙提供食物 B.t1t2时环境阻力较小C.乙种群的迁人影响了甲种群的K值D. 0~t2时段,食物等外源性调节因素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 9.飞机草原产于美洲,目前已扩散至我国东南沿海多地,被列人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与产地飞机草种群相比,我国现存的飞机草种群植株明显更为高大,但遗传多样性极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飞机草人侵初期,种群数量可能呈现“J”型增长B.调查飞机草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要做到随机取样C.飞机草入侵后,增加本地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飞机草与本地物种间的选择过程能改变入侵地的进化速度与方向10.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数量不会超过K值 B.种群数量在K/2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11.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组成和外貌会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B.立体养殖主要利用了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C.鄱阳湖岸边区和湖心岛区不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根据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将两种高矮不同的农作物轮作能充分利用光能12.千百年以来,长白山海拔500米以下为落叶叶林,500~1100米为针阔混交林,1100~18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1800~2100米为亚高山草甸,2100米以上为高山灌木草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草甸中生物数量少,各种生物之间没有竞争现象B.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导致群落类型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其他环境条件D.若群落千百年基本不变,说明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成熟群落阶段1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的种间关系会发生改变C.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的数量都符合“S”型曲线D.群落演替的最终状况与群落本身及环境条件均有关14.下列生物学现象与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生物学现象生物关系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食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间竞争C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寄生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春泥种内斗争15.下列有关不同群落生物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荒漠中植物主要有仙人掌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B.草原上植物的叶片往往狭窄,表面有绒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早C.森林中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D.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但无阴生植物16.由于环境污染,某淡水湖曾经水草稀少,经过治理,现在水草茂盛、鱼游虾嬉,鸟戏湖面,生物资源逐渐丰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湖水中小动物的丰富度B.人类的活动仅仅改变了该湖泊群落演替的速度C.湖泊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湖从曾经的水草稀少发展至现在生物资源丰富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苔17.生物群落的景观特征随季节变化的现象,叫作群落季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影响群落季节性变化的环境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分等B.一般情况下,群落季相更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C.季节性变化不会影响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D.群落季相的形成与植物和动物的协同进化有关18.生活在我国西北内陆的梭梭树树叶退化呈小鳞片状,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可以作为经济作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矮不一的梭梭树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长期干旱环境导致梭梭树叶型相关基因发生定向变异C.梭梭树等植物可将非生物环境中的碳固定下来,推动碳循环过程D.西北内陆沙漠物种种类少,恢复力稳定性高,不易被人类破坏19.下列关于群落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B.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不能生活在森林群落里C.不同森林群落,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完全相同D.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20.弃耕农田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形成森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演替过程中不断进化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B.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C.群落演替使生物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D.与草木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慢2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C.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般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正确的是A.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B.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C.最顶级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D.分解者、消费者总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23.下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成分1、2、3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若成分1是生产者,则其一定是绿色植物 输C.能量只能通过成分2输出该生态系统D.在该生态系统中,成分1、成分2均不可缺少24.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过程①和②B.可以通过增强过程②来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D.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25.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下列叙述中,不能解释能量流动逐级减少的是A.总有一部分a和b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 B.b,c摄入的能量总有一部分被排出C.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固定D. a、b和c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26.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利用昆虫的信息激素类似物诱捕有害民虫C.故置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D.控制日照时间长短从而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生态系统常趋于稳态B.生态系统保持稳态不需要外界能量的输入C.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功能就越完善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C.适当增加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抵抗力稳定性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恢复力稳定性29.某人工养鱼缸中用的水是洁净的池塘水。池塘水中含有丰富的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及细菌,浮游动物可取食藻类,鱼类取食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和鱼食。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最好将人工养鱼缸置于通风、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B.浮游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散失C.投放某种食藻鱼类一定可提高鱼缸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浮游藻类与细菌对鱼缸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3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B.动物的特殊行为只能对同种生物传递信息C.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31.下列属于物理信息的是①鸟类鸣叫 ②孔雀开屏 ③萤火虫发光 ④蜜蜂跳舞 ⑤昆虫发出的声音A.①③ B.①③⑤ C. ②③④⑤ D.③④⑤32. 某地几种常见动物及其食物关系如图所示,去除某样地中所有甲,几个月后,乙逐渐成为优势物种,再过一段时间后,丙成为最终的优势物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至少占据第三营养级B.该样地内生物群落中共有4条食物链C.去除甲以后,该样地生物群落发生初生演替 甲D.与丙相比,在争夺资源和空间时,最终乙更占优势33.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方面,它们是通过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群落来实现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B.植树造林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举措C.最高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会流向分解者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34.卷蛾幼虫主要蛀食苹果,针对此害虫,除喷施杀虫剂、利用信息素干扰成虫交尾外,还可摘除苹果树上面的遮挡叶片,利用高温降低卵和幼虫的存活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喷施杀虫剂增加种群死亡率,属于化学防治B.信息素作为一种化学信息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通过摘除苹果上面的遮挡叶片的方法改变了卷蛾种群的年龄结构D.卷蛾种群密度降低后,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35.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生物构成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产者 B.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4条食物链传递给鹰C.人与兔之间表现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D.若大量捕杀,则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减36.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B.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流动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死亡分解是碳循环的一部分D.全球气候变暖与地球上大气中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3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土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瓶中小鱼很快死亡是因瓶内分解者过少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该放在黑暗中3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③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④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A.①③ B.②④⑤ C.②③ D.①④⑤39.如图是某营养元素循环简图,下列组合能代表X、Y、Z三种生物的是 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4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生活在不同水层。下列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41.(10分)图甲表示某灰喜鹊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图乙表示一段时间内松毛虫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灰喜鹊种群密度的因素除图甲中的因素外,还有__若不考虑其它因素,该灰喜鹊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属于___,判断依据是___。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2)松毛虫种群在图乙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为___型曲线,若一段 时间后,图甲中的①②发生重合,与图 C乙上的时间点_____相对应。(3)人们常利用灰喜鹊来控制松毛虫种群数量,松毛虫与灰喜鹊的种间关系为 时间 D 时间__。与传统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的优点是_____。42.(11分)下图是淮河流域伏牛山区某地”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群落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群落的演替类型为___。弃耕地恢复为阔叶林的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丰富度是指______。(2)在阔叶林阶段,调查杂木林中栎树种群的密度可采用法,调查还知道栎树在该地区乔木中占有优势,这属于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3)阔叶林群落具有明显的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43.(9分)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的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___作用。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回到大气中主要依赖_____作用。(2)该生态系统中A、B、C、D能出现在能量金字塔中的有___,碳在A、B之间以___的形式进行传递。碳____(填“能”或“不能”)在该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3)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图中____(填序号)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有_____。44.(10分)生态系统是当今最受人们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全球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研究,某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每个种群在构成的食物链中只处于一个营养级,各种群的同化量(单位相同)如下表:种群能量(kJ)3.5612.8010.300.48226.5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以上种群中___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其代谢类型是___。除表格中所列成分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包括___(2)若没有其他的人工能量输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该生态系统中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保留1位小数)。(3)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来源于,该生态系统中某种植物必须接受每天9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正常开花,由此说明信息传递具有什么功能?___。弥勒四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9月月考·生物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 C 种群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种群密度大的种群分布面积不一定大,因此数量不一定大,A错误:自然增长率=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因素,自然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雨表,B错误;种群密度是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C正确;年龄金字塔的宽度表示该年龄组个体数量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D错误2. B 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都可以用样方法来调查,A正确;两查蝗虫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若选择草多的地方,可能使结果偏大,B错误:候鸟在不同季节的分布是不同的,要考虑季节因素的影响,C正确;对于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生物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种群数量,D正确。3. C 根据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褐家鼠身上的标志物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大,B不符合题意;酵母菌计数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若未振荡,直接吸取上层菌液,会使吸取的菌液中酵母菌比实际更少,导致计算所得数值偏小,C符合题意;水源集中区蒲公英生长旺盛,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水源集中区取样,会导致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D不符合题意,4.C.酵母菌个体数需用抽样检测法获得,实验前后之间形成自身对照,A正确;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在K/2时,所以K/2两侧可能有增长速率相同的时刻,B正确;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主要取决于资源空间、气候和天敌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条件不发生改变时K值基本不变,C错误:随着营养物质减少和代谢废物积累,一段时间后酵母菌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数量会下降,D正确.5.B 据表格分析,18年间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后减,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正确;第9~18年间虽然增长速率逐年减小,但仍为正值·种群数量不断增多,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B错误:表格中第9年时增长速率最大,对应的种群数量可能是K/2,推测该种群的K可能是第9年时种群数量的两倍,C正确;随着人们对黄河三角洲保护区保护增强,环境优化,该留鸟的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加,D正确。6.A 捕食关系(天敌对猎物的影响)、竞争关系、种内斗争(食物短缺)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属于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C正确;阳光、温度、水等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B正确;环境不受破坏时,受到自身密度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D正确.7.B 比较表格数据可知,和森林边绿、小溪岸边相比,森林中苏铁的平均种群数量最小,在森林中,苏铁的生长并不占有优势·A正确;苏铁种群数量在森林边绿和小溪岸边较多,说明其适宜生存在阳光充足的地方,B错误;调查苏铁种群密度时,应该随机取样,五点取样法,求其平均值,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C正确;苏铁与森林中其它植物都属于生产者,竞争阳光和矿质元素,D正确.8. D 根据先增加者先减少的变化趋势,可知甲种群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A正确;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环境阻力增加,B正确;乙种群的出现使甲种群环境阻力增大,K值下降,C正确:0~t{2}时段,由于甲种群数量增大,食物等外源性调节因素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D错误,9.C 飞机草为外来物种,没有天敌在人侵初期种群数量可能呈现“J”型增长,A正确;飞机草是植物,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B正确;飞机草入侵后,使本地物种种类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外来物种入侵可能改变人侵地生物进化的速度与方向,D正确.10.B 种群中的个体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A错误:种群数量在K/2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增长速率最大,B正确;“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关系,C错误;种群密度、环境、营养物质等都会影响种群增长,D错误。11. D 群落的结构和外貌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群落的季节性,A正确;立体养殖时,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属于垂直结构,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B正确;那阳湖近岸区和潮心岛区不同的生物分布,是由于地形不同引起的,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根据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农业生产上,利用两种高矮不同作物的分层现象进行套种,能充分利用光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轮作有利于对土壤矿质元素的利用,D错误。12.A虽然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但是某些生物之间依然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不同群落中的生物能适应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C正确;这些群落千百年基本不变,说明达到了各自的成熟群落阶段,D正确13. C 次生演替不一定都导致群落结构更复杂,如人为破坏会导致群落的结构简单化,A正确;群落演替的过线,有些优势种会逐渐丧失优势地位,其至被淘汰,C错误;群落演替的最终状况与生物群落本身有关,与环境条件也有关,D正确14.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早面包含的食物链是植物→螳螂→黄雀,体现了捕食关系,A项正确:“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种间竞争关系,B项正确: 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捉螟蛉存放在窝里,然后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解化后就拿岭作食物,体现了捕食关系,C项错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生物的繁殖行为,属于种内斗争,D项正确。15.D 荒漠中水分短缺植物主要有仙人属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A项正确;草原上植物的叶片往往狭窄。表面有线毛或蜡质层,能抵抗干早,B项正确;森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树柄和攀绿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C项正确;森林中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也有阴生植物,如三七、人参等,D项错误.16.B 水体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的调查可以用取样器取样法,A项正确;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项错误;湖泊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项正确;该湖由曾经的水草稀少演替至现在的水草茂盛,属于次生演替,D项正确.17.C 阳光、温度、水分等都会影响群落季节性变化,A项正确;群落季相是指群落的景现特征随季节而变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是周期性的,群落季相的更替也具有周期性,B项正确;群落中的各种植物生长期、繁殖期等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某些动物的繁殖、迁徙等习性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季节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C项错误;群落季相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植物与传粉动物等协同进化、相互适应的结果,D项正确.18.C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不同物种占据不同高度,而棱棱树是同一物种,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梭梭树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碳,推动碳循环,C正确;西北内陆沙漠物种种类少,容易被人类破坏。不易恢复,D错误.19.B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耐早的特性,A正确;有些生活在草原群落的动物也可以生活在森林群落里,B错误;森林群落中的群落结构复杂而且稳定,有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种类繁多的动物,不同群落中的生物都有其适应环境的方式,C正确;一般而言,群落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的差异,D正确.20.A 演替的过程中是优势物种的取代,但没有形成新的物种,A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中物种的种类增加,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B正确;群落演替中物种的复杂程度增加,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C正确;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生长缓慢,演替的速度也比较缓慢,D正确。21. D 动物大多属于消费者,少数腐生动物如蚯蚓等属于分解者,A项错误;一种生物由于不同的生理活动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B项错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般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D项正确。22. B 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A项错误,B项正确;最顶部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n-1(n指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数目),C错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指的是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23. D 图中的成分1、2、3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还应包括非生物环境,A项错误:若成分1是生产者,则其不一定是绿色植物,也可能是硝化细菌,B项错误;能量可以通过成分1、2、3输出该生态系统,C项错误;在该生态系统中,成分1生产者、成分2分解者均不可缺少,D项正确。24.A 过程②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只有生产者参与该过程,A项错误;光合作用可以消耗CO_{}增强过程②可以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B项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C项正确;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缓解温室效应,D项正确。25. C a因定的太阳能是能量流动的起点,照射到a上的太阳能不能被全部因定不能解释能量流动逐级减少,C项符合题意26.A 利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杆插枝条生根,不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错误27.B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使得生态系统趋于稳态,A项正确;由于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生态系统必须依赖于外界能量的输入,B项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营养结构越复杂,功能就越完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C项正确;生态系统稳定性是通过自我调节来实现的,D项正确。28.A 有些生态系统如极地苔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A项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B项正确;适当增加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项正确;“野火烧不尽,存风吹又生”体现了恢复力稳定性,D项正确。29. D 人工养鱼缸不能放在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A项错误:浮游动物同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B项错误;投放某种食藻鱼类不一定能提高鱼缸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项错误浮游藻类与细菌作为生产者和分解者对鱼缸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D项正确。30.D 植物可以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物理过程传递信息,A错误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B错误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为体内调节,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C错误;信息传递可以给捕食者食物的信号,也可以给被捕食者带来逃跑的信号,所以对捕食者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D正确。31.B 鸟类的鸣叫,昆虫发出的声音,萤火虫发出的光,上述三者属于物理信息中的声、光;孔雀开屏和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32. A 由题干“某地几种常见动物及其食物关系如图”可知,题图中没有生产者,甲是最高营养级,甲至少占据第三营养级,A正确;题图所示五种生物均为动物,不知道乙、丙、丁、戊的上一营养级的级别,无法判断该样地内生物群落中共有几条食物链,B错误;去除甲以后,该样地生物群落发生的是次生演替,C错误;丙成为最终的优势物种,因此,在争夺资源和空间时,丙最终更占优势,D错误33. D 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此需要不断输人能量,A正确: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有助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CO2浓度,B正确;最高营养级没有天敌,其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最终会流向分解者,C正确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问循环往返,D错误33.D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此需要不断输入能量,A正确;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有助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CO2浓度,B正确;最高营养级没有天敌,其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最终会流向分解者,C正确: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D错误。34.D喷施杀虫剂防治害虫,杀虫剂杀灭害虫,增大种群死亡率,属于化学防治,A正确;利用信息素干扰成交尾,干扰素是一种化学信息,可以用来调节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摘除苹果上面的遮挡叶片可以降低卵和幼虫的存活率,幼年个体减少,卷蛾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C正确;卷蛾是初级消费者,小卷蛾种群密度降低后,生产者流向其他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增多,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D错误。35.B 蘑菇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由图可知,植物与断之间存在4条食物链;人与免之问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大量捕杀融,鼠群因天敌减少数量迅速增加而导致种内斗争加剧.36.B 物质循环以能量流动为动力,但能量不能循环,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但物质在生物与环境之问是循环的,可以被反复利用;光合作用可将大气中的CO_{2}输入生物群落,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将生物体内的含碳有机物返回无机环境,二者都属于碳循环的一部分;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大气中的吸收和排故不平衡所致.37. A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乙瓶中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比例较适宜;水藻是生产者,小鱼是消费者,河水和池泥中的一些微生物是分解者;若想维持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应保持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入,生态系统输入的能量一般是光能.38.A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①正确:“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②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为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能超过其承受能力,③正确: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强,所以遭到破坏后,其恢复力稳定性较,④错误;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变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增加,但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可能造成外来物种人侵,反面会破坏生态系统,⑤错误.39.C 能利用矿物质的是生产者,分解有机物、产生矿物质的是分解者。40.D 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4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迁人率和迁出率 增长型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断增大(2分)不同年龄段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2)S  c(3)捕食 对环境不造成污染,能够将松毛虫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分)42.(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1分)(1)次生演替(1分)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样方 群落(3)垂直 阳光4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1)光合 呼吸(2)A、B、C(2分)含碳有机物不能(3)⑦(2分) 全球性44.(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1)戊(1分)自养型(1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226.50k1(1分) 15.4%(3)非生物环境和生物(1分) 促进生物种群的繁衍

    相关试卷

    2024红河州开远一中高二9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红河州开远一中高二9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聊城四中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聊城四中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pdf、高二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