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第1节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课时学案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第1节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课时学案第1页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第1节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课时学案第2页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第1节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课时学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第1节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第1节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课时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口分布,人口合理容量,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人口分布 人口合理容量
    [课标内容要求]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分析某些地区的人口问题,探讨人口合理容量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
    综合思维: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影响人口分布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区域认知:对比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
    [知识体系导图]



    一、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特点
    (1)最显著特点: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❶
    (2)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距海较近地带,海拔较低地带,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3)特殊分布(热带多雨地区)
    分布
    多分布于高原和山地
    原因
    海拔较高,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海拔高于疟蚊分布上限,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

    ❶世界人口稠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欧和北美东北部。
    世界人口稀疏区: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区、干旱沙漠地带、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地区。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基本因素
    ①影响特点
    ❷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主要有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②主要表现
    因素
    具体内容
    气候
    通过气温和降水来体现,气候温暖、降水适中的地区人口分布往往较为集中
    地形
    人口多集中在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区;高山和高原地区气候寒冷、交通不便,人口稀少
    水资源
    江河湖泊沿岸地区人口较为稠密;干旱地区,人口多依水源地呈点状、线状或片状分布 ❸
    土壤
    土壤的自然肥力、耕作性能、开发利用程度影响人口分布
    其他
    森林、矿产资源等也会影响到人口分布
    (2)社会经济因素 ❹
    ①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和地方习俗等。
    ②显著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③其他因素:政府的政策及战争、历史因素等。
    ❸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但自然因素是基本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往往通过自然因素起作用。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案例: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
    (1)胡焕庸线:黑龙江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
    (2)人口分布格局:东南多,西北少。
    二、人口合理容量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❺
    (1)概念: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
    (2)性质:任何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总是有限的。
    2.人口合理容量 ❻
    (1)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在保证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承载)的适度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❼
    因素
    影响
    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基础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起重要作用
    对外开放程度因素
    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地区,资源的互补性强,人口合理容量高;反之,则低
    (3)特征
    ①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人口合理容量相对稳定。 ❽
    ②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动态变化。
    (4)谋求我国人口合理容量
    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按政策生育,充分发挥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并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以及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❻人口合理容量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出的,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佳的人口规模或理想人口规模,即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最适宜。
    ❼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也影响人口合理容量大小。
    ❽可以通过计算某国或某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为该国或该地区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提供依据。
    3.案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
    (1)湖北省自然地理概况 ❾
    位置
    我国中部
    地形
    东、西、北三面环山,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和湖区占20%
    气候
    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水文
    素称“千湖之省”,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地表水质量总体良好
    (2)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①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实现对区域内可利用水资源、可利用土地资源等的评价。
    ❾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分析湖北省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考点一 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2019·北京高考)2018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下图示意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据图,回答下题。

    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
    【获取信息】
    ①图中显示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
    ②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
    ③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解析:分布特征:由信息①②分析可得老龄人口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东部密度小,东北部的差异性大。由信息③分析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需从劳动力、政府财政和社会福利负担、兵源、养老产业等方面作答。
    【尝试解答】
    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东部密度小,东北部差异显著。
    影响:劳动力数量减少,养老压力加大等。

     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不均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其分布如下: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本因素。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资料,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通常,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明显,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等。如下表所示:
    自然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地形
    平原和低地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 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区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第 三级阶梯上
    高山和高原
    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
    气候
    气温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热带地 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
    降水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来讲,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
    水源
    干旱地区的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区
    土壤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状不同,人口分布状况不同
    我国东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区,人口密度较高
    矿产资源
    产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矿点也是居民密集点
    矿区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2.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历史等。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1)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时期
    社会经济状况
    人口分布
    原始社会
    以采集和狩猎为主
    逐水草而居
    农业社会
    以自然经济为主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但居民点相对比较分散
    工业社会
    工业生产的发展
    人口迅速向城镇集中
    20世纪50年代以来
    经济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进步
    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
    (2)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及实例
    政治
    战争
    有时可以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如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改变了人口空间分布
    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先后制定了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有计划地开发落后地区和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和产业,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
    文化
    宗教信仰
    对人口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导致高出生率
    习俗
    发展中国家早婚盛行,加快了人口增长;发达国家晚婚晚育甚至不育,降低了人口出生率
    历史因素
    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地区,因开发时间早,人口稠密

    (2021·菏泽模拟)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2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人口数量众多
    C.人口稠密
    D.距河2 km内人口最多
    2.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能资源分布 B.矿产资源分布
    C.交通通达度 D.取用水方便程度
    1.D 2.D 解析:第1题,从统计图可以看出,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距河2 km内人口最多。第2题,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势相对平坦,方便取水;河谷两侧地势起伏,不方便取水。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3、4题。
    3.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4.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B 4.D 解析:第3题,亚马孙河流域位于亚马孙平原,东临大西洋,所以A、D两项错误;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等十分丰富,但是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居住,所以B项正确,C项错误。第4题,巴西既有欧洲移民文化,又有当地土著文化;其东部虽仍处热带,但由于地形平坦,加之地势高,气候凉爽,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因而开发较早,形成人口稠密区;地势平坦,水力资源不丰富。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积)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5~7题。

    5.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3 550~3 650 m的高程最为密集
    C.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6.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 
    B.南部非洲
    C.藏南谷地 
    D.北美大草原
    7.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能资源分布 
    B.地形地势和坡向
    C.交通通达度 
    D.取用水方便程度
    5.B 6.C 7.D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3 550~3 650 m的高程最为密集;距河1~2 km分布人口最多;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小。第6题,3 500~4 000m,人口总数累积频率高,说明人口总数较大,人口密度比较大,4 000 m以上人口累积频率小,人口密度比较小,说明人口较少,藏南谷地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4 000 m 以上气温较低,人口稀少。第7题,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 地形地势对人口分布有影响,坡向影响比较小;当地人口流动小, 交通通达度影响比较小。 
    考点二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2019·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
    【获取信息】
    ①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
    ②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③图示主要为地形、河流、灌渠和城市的分布。
    解析:由①可知,宁夏中南部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小。由②③可得,宁夏北部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并与南部距离近,历史文化相似,城市分布较少。
    【尝试解答】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大小关系
    某一地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共同点
    由于制约的因素不确定,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人口合理容量的特点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计算区域可承载人口规模的重要参数,基于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在不超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追求并达到人口合理容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合理容量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1.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在一定时期,全球或一个国家(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如下所示:

    2.自然资源限制人口合理容量
    产生的原因
    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问题的表现
    土地资源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减少
    矿产资源
    正迅速减少,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
    需求量增大,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水资源短缺
    森林资源
    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加快,大气污染加重,气候反常
    限制性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建立良性循环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占比图。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巴西、俄罗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
    2.下列不能有效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是( )
    A.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B.草地开垦
    C.保护野生动植物
    D.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1.A 2.B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虽然巴西比俄罗斯的土地面积小,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主要因为巴西地处热带,水热充足,生物生长范围广;俄罗斯以温带、亚寒带气候为主,寒带面积广,所以形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第2题,草地开垦只是改变土地利用形式,不会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同时开垦草地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降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故选B项。
    【备选题】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图示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A 2.D 解析:第1题,图中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第2题,当人口规模小于人口最佳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会相应提高;当人口规模超过人口最佳规模时,人口的增长会致生活质量下降。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和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
    【判读技巧】
    一、与人口增长率有关的点状、折线或柱状统计图

    该类统计图阅读较简单,以曲线图的判读为例。
    (1)阅读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思考纵横坐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增段表示纵坐标地理事物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正相关,递减段表示纵坐标地理事物与横坐标要素呈负相关,曲线的斜率越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越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
    (3)对地理事物及变化过程和峰值、谷值、谷峰变化进行相关分析。
    二、正三角形坐标系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如上图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可以采用平行线法,该法分三步: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a,而不是取b(因为斜线 b 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 0~ 14岁为 23%,15~64 岁为 73%, 65 岁及以上为 4% 。
    三、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直观地表示了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主要有三种类型:

    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图甲)。
    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很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图乙)。
    年老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图丙)。
    【案例应用】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1、2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1.D 2.B 解析:第1题,比较a方案和c方案两图可知,a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小,而c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大。第2题,分析三种生育率方案可知,a方案生育率太低,导致老年人口比重过大,老龄化问题严重;而c方案生育率较高,导致少儿人口比重较大,出现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方案生育率使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合理,故该方案较合理。
    (2020·全国卷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3~5题。

    3.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4.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 )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
    5.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3.D 4.C 5.B 解析:第3题,2001-2005年出生的人口在2010年是5~9岁,1991-1995年出生的人口在2010年是15~19岁,1981-1985年出生的人口在2010年是25~29岁,1971-1975年出生的人口在2010年是35~39岁,据图可知,这四个年龄段育龄妇女人数35~39岁最多,说明当时出生率最高。第4题,该市20~24岁年龄组出生时间大致是1986-1990年,由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1986-1990年的育龄妇女2010年年龄在41~49岁,据图可知,2010年年龄在41~49岁人数较多,因此造成20~24岁年龄组出生人数偏多的原因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育龄妇女较多;1986-1990年生育政策稳定;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在改革开放后均较快,不会仅仅影响某个短时间段;1986-1990年生育观念不会变化太大。第5题,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变化,即20年后的变化。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20年后进入生育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0~4岁、5~9岁,图示这部分人数量少且较长时间人数少,且10~14岁的人数也较少;因此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趋势不明显,且不一定是逐渐提高;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2025年即15年后进入育龄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6~14岁,这部分人在2010年数量较少,不会在2025年出现生育高峰;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多,生育政策较宽松,图示信息不足以判断其人口总量减少,且20年期间不一定是逐渐减少。

    相关学案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6章 第1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6章 第1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案,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第2节人口迁移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6单元第2节人口迁移课时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口迁移及其特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第2节城镇化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第2节城镇化课时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城镇化及其过程,三产业转移,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