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密度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5600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 密度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5600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 密度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5600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6.1 密度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6.1 密度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2小题)
1. 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的密度是 8.9×103 kg/m3,表示 1 m3 铜的质量为 8.9×103 kg
B. 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 密度不同的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2. 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6 kg/m3,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 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 6 kg/m3B. 12 kg/m3C. 4 kg/m3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4小题)
3. 1克/厘米3= 千克/米3。
4. 一只最多能装 2 千克酒精的瓶子,改装硫酸,则最多能装 千克的硫酸。(ρ硫酸=1.8×103 千克/米 3 、 ρ酒精=0.8×103 千克/米 3)
5. 如图是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量一正方体小物块质量时的情景,小物块质量为 g,小物块边长为 4 cm,其密度为 kg/m3。
6. 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标准大气压下将 1 g 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冰从 \(-4\ \rm^\circ{C}\) 上升到 \(0\ \rm^\circ{C}\) 时体积将 ,密度将 。
(2)水从 \(0\ \rm^\circ{C}\) 上升到 \(4\ \rm^\circ{C}\) 时体积将 ,密度将 。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的温度是 \(\ \rm^\circ{C}\)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 \rm^\circ{C}\)。
三、实验题(共4小题)
7. 小阳身边只有量筒、烧杯、溢水杯和水,他利用这些器材测量一个塑料块的密度。简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量筒、溢水杯和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使溢水杯中的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图甲)。
(2)将待测塑料块轻轻放入溢水杯的水中,静止后,把溢到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图乙),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
(3)用细针将待测塑料块压入溢水杯的水中,使其浸没,把溢到烧杯中的水再倒入量筒中(图丙),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
由上述实验可知,塑料块的质量为 g,塑料块的体积为 cm3,塑料块的密度为 kg/m3。
8. 某同学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对测量物质的密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土豆的密度。具体过程如下:
①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土豆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土豆的质量是 g。
② 他用一个大烧杯自制溢水杯,将土豆缓慢浸没在大烧杯中,同时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将小桶收集的水倒入量筒后如图乙所示,则土豆的密度为 kg/m3,测出的土豆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结果保留 2 位小数)
(2)他想知道胡麻油的密度,于是找来了透明容器、普通玻璃杯 A 、适量的水、一瓶胡麻油、刻度尺、滴管、记号笔和一个面积为 S 粗细均匀的玻璃杯 B。测量过程如下:
①在透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将 A 杯放入透明容器中如图甲所示。
②在 B 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柱的高度 h0,并标记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
③将 B 杯中适量的水倒入 A 杯中,用记号笔标记出 A 杯与水面相交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并用刻度尺量出 B 杯中剩余水柱的高度 h1;
④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则胡麻油的密度表达式是:ρ= 。(用测量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ρ水)推导过程是: 。
9.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和“测定铁块的密度”实验相比较: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实验目的 (选填“相同”或“不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在研究了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后,还需要用 进行多次实验,这样做是为了 。
10. 为了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同学分别对不同的铝块、铜块、铁块进行实验。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并记录在表中。
(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 1 、 2 、 3 或 4 、 5 、 6 或 7 、 8 、 9 中质量及体积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 1 、 4 、 7 或 2 、 5 、 8 或 3 、 6 、 9,还可以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
(3)进一步分析上表中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完成最后一列栏目的填写,并归纳结论。
① 分析数据 1 、 2 、 3 或 4 、 5 、 6 或 7 、 8 、 9 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② 分析数据 1 、 2 、 3 和 4 、 5 、 6 和 7 、 8 、 9 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4)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发现,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来说, 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为此,物理学中引入了 这一概念来反映物质的这种特性。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1. 寒冷的北方,在冬天放在室外盛水的陶瓷盆易“冻坏”,这是为什么? (已知 ρ冰=0.9×103 kg/m3)。
五、计算题(共5小题)
12. 质量为 6 千克,体积为 2×10-3米3 的物块,求它的密度 ρ。
13. 某容器的质量为 1 千克,装满水时总质量为 3 千克。
(1)求容器中水的体积 V。
(2)若在容器中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为 2.6 千克,求该液体的密度 ρ液。
14. 国家卫健委专家表明:75% 医用酒精能够有效消灭活菌病毒。为了预防新冠病毒,可以用酒精定期给手或者物体表面消毒。疫情期间 75% 医用酒精均已售罄,小明在网上购置了一瓶 95% 酒精(如图所示),能直接用来消毒吗?他在网上查了:75% 酒精(纯酒精体积:纯水体积 =3:1,不考虑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可以使微生物外壳的蛋白质脱水而使其失去活性,可以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细菌,杀菌率达 99.9%。酒精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作用减弱。因此他需要将 95% 酒精勾兑成 75% 酒精。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 0.8 倍。请你帮助。
(1)75% 酒精的密度值;
(2)勾兑 75% 酒精,需要加入的纯水的体积与 95% 酒精的体积之比。温馨提示:推导计算过程中需要的物理量可以提前设定。
15. 质量为 9 千克的冰块,密度为 0.9×103 千克 / 米 3。
(1)求冰块的体积 V。
(2)若冰块吸热后,有 3×10-3 米 3 的冰融化成水,求水的质量 m水。
16. 有一个装满水的瓶子,水的质量是 1 千克,现将 3.9 千克的小铁粒慢慢放入瓶中,水从瓶中溢出,最后只有 500 克的水在瓶中,求铁粒的密度。
六、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7. 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使空气质量变差。近年来,经过各种治理措施的实施,空气质量逐步得到改善。如图是一份上海市实时空气质量监测报告,其中“69”表示这一天 10 时的空气质量指数。
(1)在空气的所有污染物中,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根据当天的空气质量监测报告可知,此时 PM2.5 的浓度为 50 微克/米 3,类比本节所学的密度知识,请估算在这一浓度下,教室中的 PM2.5 将达到 克。
(2)进入冬季,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容易形成雾霾。请 3∼5 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利用网络了解 PM2.5 指数标准及雾霾形成、危害等相关信息,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答案
1. A
【解析】A、铜的密度是 8.9×103 kg/m3,表示 1 m3 铜的质量为 8.9×103 kg,故A正确;
B、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但体积不变,由 ρ=mV 可知密度变小,故B错误;
C、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质量变小,但物质种类、温度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C错误;
D、由 ρ=mV 可得 m=ρV,可知物体质量与密度和体积有关,密度不同的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2. C
3. 1000
4. 4.5
5. 48;0.75×103
6. (1)增大;减小
(2)减小;增大
(3) 0 ; 4
【解析】(1)从平滑的直线可知" \(-4\ \rm^\circ{C}\) 到 \(0\ \rm^\circ{C}\) 时"直线呈上升趋势,则体积在不断增大,再由 ρ=mV 可知,m 不变,V 增大,则 ρ 减小。
(2)从平滑的曲线可以看出"水从 \(0\ \rm^\circ{C}\) 上升到 \(4\ \rm^\circ{C}\) 时"曲线呈下降趋势,从而可知体积在不断减小,再由 ρ=mV 可知,m 不变,V 减小,则 ρ 增大。
(3)因为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 \rm^\circ{C}\) ,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密度最大的水在最下面,由图可知 \(4\ \rm^\circ{C}\) 水的体积最小,所以密度最大,所以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4\ \rm^\circ{C}\)。
7. 20;25;0.8×103
8. (1) ① 127.5
② 1.27×103;偏大
【解析】土豆的质量是砝码的质量 125 g,加上游码的所指的示数 2 g,故为 127 g;如图土豆的体积为 114 cm3,则土豆的密度为
ρ=mV=127 g114 cm3=1.11 g/cm3=1.11×103 kg/m3
故土豆的密度为 1.11×103 kg/m3,将小桶收集的水倒入量筒后,水桶内水有残留,故体积偏小,故密
度偏大。
(2) 将 B 中水倒出,将胡麻油装入杯中,直至标记处,将 A 中的水倒出,从 B 杯中往 A 杯倒入胡麻油,直至标记 2,测出此时 B 杯中剩余胡麻油的高度为 h3;ρ水(h0-h1)h0-h3;推导略
【解析】将 B 中水倒出,将胡麻油装入杯中,直至标记处,将 A 中的水倒出,往 A 杯倒入胡麻油,直至标记 2,此时根据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故浮力相同,漂浮,液体的重力相同,故胡麻油和水的质量相同,此时水的质量为 ρ水S(h0-h1),则胡麻油的质量为 ρ水S(h0-h1),测出此时 B 杯中剩余胡麻油的高度为 h3,则胡麻油的体积为 S(h0-h3)
则胡麻油的密度为 ρ=mV=ρ水S()h0-h1S(h0-h3)=ρ水(h0-h1)h0-h3
故胡麻油的密度为 ρ水(h0-h1)h0-h3 推理过程见前两空。
9. 相同;不同;其他物质如煤油等;找到普遍规律
10. (1)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2)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一般不同
(3) ①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② 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4)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密度
11. 因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一定量的水在结冰时,其体积变大,在冰膨胀时会受到陶瓷盆的阻碍而产生很大的力,易把盆子胀破
12. 3×103 kg/m3
【解析】物体的密度:ρ=mV=6 kg2×10-3 m3=3×103 kg/m3。
答:物体的密度为 3×103 kg/m3。
13. (1) 2×10-3 m3
【解析】容器中水的质量为
m水=m-m容=3 kg-1 kg=2 kg
容器中水的体积 V 为
V水=m水ρ水=2 kg1.0×103 kg/m3=2×10-3 m3
容器的容积为
V=V水=2×10-3 m3。
(2) 0.8×103 kg/m3
【解析】该液体的质量为
m液=m-m容=2.6 kg-1 kg=1.6 kg
该液体的密度为
ρ液=m液V液=1.6 kg2×10-3 m3=0.8×103 kg/m3。
14. (1) 0.85 g/cm2
【解析】设水的体积为 V,则酒精为 3V,
ρ=3ρ酒V+ρ水V3V+V=0.85 g/cm2。
(2) 4:15
【解析】设纯水体积为 V1,95% 酒精为 V2,
∵75% 酒精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 3:1,
∴95%V2=3(5%V2+V1)⇒V1V2=415,
∴ 纯水与 95% 酒精体积比为 4:15。
15. (1) 0.01 m3
【解析】由 ρ=mV 得冰块的体积:
V冰=mρ=9 kg0.9×103 kg/m3=0.01 m3
(2) 2.7 kg
【解析】由 ρ=mV 得 3×10-3 米 3 冰的质量:
m冰=ρ冰V冰'=0.9×103 kg/m3×3×10-3 m3=2.7 kg,
因为冰化水质量不变,
所以冰块熔化成水后的质量:
m水=m冰=2.7 kg。
16. 7800千克/米3
17. (1) 约 7.5×10-3
【解析】按教室面积 50 米 2 、层高 3 米估算教室内的空气体积,合理即可。
(2) 见下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九年级上册6.1 密度第一课时课后测评,共7页。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上册6.1 密度测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九年级上册6.1 密度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综合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