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503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503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503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5037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5037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5037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5037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2《归去来兮辞》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55037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评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评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家话陶潜,归去来兮辞,课文欣赏,课堂小结,行文线索,叙事线索,感情线索,自责自悔,怡然自乐,闲适怡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宋史 陶潜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365-427)一名渊明,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现江西省九江市)人,我国晋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 29岁开始入仕,从此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 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因不愿为 五斗米折腰,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2 天,就辞官回家,不久写下了这 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现他 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对田园生活 的热切向往。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陶侃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孟嘉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陶渊明41岁时放弃了彭泽县令的职务,回到了庐山山脚西南部的老家。不久他作了一篇《归去来辞》赋。在这篇文赋中,表达了那种从囚笼中放飞而出的欣喜心情。
在归来最初的三年里,他似乎颇感惬意。他躬耕、爬山、作诗、喝酒。温饱不成问题,家中的孩子与他一样天真、幼稚而又可爱。
公元408年,即他44岁那年,一场大火将他的家焚毁一空。此后,他的家境每况日下。终年辛劳,竟常常弄到难以糊口的地步。他像许许多多的中国农民一样体尝到生活的艰难,也多少明白了世人热衷于官场与权力,而对劳作与农业有一种唯恐躲避不及的心态的原因。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又一次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躲避政治和官场。
他的晚年贫困而又凄凉。他有时甚至出门乞借粮食以度时日。据说他的儿子都是痴呆儿。
但他仍然写诗,写他钟情的自然和田园。他是个伟大的隐者,又是个天才诗人。
诗作现存125首,主要分为饮 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 中成就最高的是田园诗,故有“田 园诗人”之称。其诗多描写自然风 光,表达对田园的热爱,揭露官场 的黑暗。 他长于散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饮 酒(其五)
结 庐 在 人 境,而 无 车 马 喧。
问 君 何 能 尔?心 远 地 自 偏。采 菊 东 篱 下,悠 然 见 南 山。
山 气 日 夕 佳,飞 鸟 相 与 还。
此 中 有 真 意,欲 辨 已 忘 言。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李白: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 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骚体。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 1 、四句一节,二句一组,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 2 、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称楚辞;又因屈原所作《离骚》是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赋并称,统称为辞赋。这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象诗,但压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骚长于言幽怨之情”。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为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第一段写辞官归田的决心。先是自责之词,后是自宽自恕之词。表达了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辞官: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侯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暇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文中的“松”“菊”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
这是他飘逸、醇厚诗歌风格的酵母,是他淡泊、真淳而又孤傲人格的象征。“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来时,见庭院仍有傲霜独立的青松,历寒愈秀的秋菊,顿时感到无限欣慰——任世事变迁,世态炎凉,惟我不变,所求不变,那就是顺应天性,放浪于自然大化之中。这一刻,他感到分裂的人格终于弥合,自我在多年艰难寻求和痛苦徘徊之后蝉蜕而出。
“舟遥遥以轻颺 ,风飘飘而吹衣”,陶一踏上归途,就露出了欢快之情。“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更表现出他迫切希望回到大自然怀抱的心情,简直像孩子一样的天真。因此到家一看,“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更显得亲切动人。这里“松菊” 喻指作者的高洁品格。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把大自然的景物和自己志节紧密结合起来描写,写的虽是云和鸟,却是他自己心情的真实写照。 “抚孤松而盘桓”,托物言志,以孤松示孤高坚贞之志。
“云、出岫、鸟、知还”重读,作者就像出岫的云,出仕本属于无心,又像那知还的倦鸟,对官场仕途已十分厌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孤松”一词加长音长,重读。 第二段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况和回家后的日常生活。作者归心似箭,浑身轻松;望见家门,欣喜若狂;家中景况,有松,有菊,有幼,有室,有酒,有樽,足以自得其乐。作者饮酒自遣,有室中之乐;涉园观景,有园中之乐。此乃真正的隐者之乐。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第三段写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先重申辞官归田之志,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再写与乡里故人的交往,为下文写出游张本;后又写出游方式,“窈窕以寻壑”应 “或棹孤舟”,“崎岖而经丘”应 “或命巾车”;最后写出游所见,写农村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触景生情,为结尾述人生观张本。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第四段抒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想,是作者的隐居心理自白。“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发自作者内心的独白是那么的真挚,不假涂饰。陶渊明既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赢取富贵,也不指望逃脱人生的苦难而飞临仙境,便投身自然,来保全自己心灵上的一份任意自得的境界。于是他欣然地从四周的事物中,看到了种种可爱的人生妙趣。“归去来兮”出现两次,但其表现的情绪有差异。第一次是作者决心归田时的宣言,第二次出现时,作者已经过思考确已从纷繁的仕途上回来,情绪非常平静。
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一条归隐田园的道路?
1.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恬静的田园生活2.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作者既不愿卖身求荣,又不愿服食求仙,顺乎自然、乘化而归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3.作者显然是经过大彻大悟之后才作此决定的。
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
千百年来,大家都认为陶渊明是在逃避,他秉承了老庄的哲学,思想是消极的。其实,看一个人生活得是否积极,关键是看他有没有理想。陶渊明的弃职归田,断不能说其意志消沉,是消极处世,恰恰相反,他所追求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书卷中追求安谧,在田园里追求自己的平静心境。你看:“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日子过得多么惬意、充实、有意义,虽然物资匮乏,但精神却是充实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岂不快哉!这便是他所理解的“天命”。可以说,陶渊明辞官归田,是他执著地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现。
陶渊明以旷达的心境和超然态度对待生死天命。此句是诗人对“归去来”哲理性归结。“不为五斗米折腰,乐于天命”是他追求的最高境界。结合他生活的时代背景,正是他积极人生的表现。官场的庸俗污浊使他难以保存社会理想和人格价值;田园生活的质朴自由,使作者看到在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
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归去来兮辞》 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家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 恨晨光之熹微之 悦亲戚之情话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胡为遑遑欲何之
门虽设而常关而 觉今是而昨非 泉涓涓而始流 时矫首而遐观
(结构助词,取独)(结构助词,取独)(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取独)(动词,到,往)
(转折连词,却)(并列连词,而)(修饰连词,地)(承接连词,而后)
复驾言兮焉求?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助词,不译)(说,动词)(话,名词)
既自以心为形役 请息交以绝游 农人告余以春及以 引壶觞以自酌 登东皋以舒啸 木欣欣以向荣
(介词,使,让)(同“而”并列连词)(介词,把)(目的连词,来)(同“而”承接连词)(同“而”修饰连词)
请息交以绝游 而绝江河绝 以小舟至绝壁下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绝不相干
景翳翳以将入景 赢粮而影从 良辰与美景
(断绝)(横渡)(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高超的,绝妙的)(全然,绝对)
(太阳,阳光)(像影子一样)(景色)
请息交以绝游息 贱息舒祺 陈涉太息曰 休养生息
田园将芜 将信将疑将 出郭相扶将 将功补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
(将要)(且,又)(扶持)(拿,用)(将领 jiàng)(统兵,jiàng)
(停止)(儿子)(叹息)(滋生、繁殖)
曷不委心任去留委 如土委地 王年少,委国家大臣 委命下吏
(随着,顺从)(卸落)(委托)(把……交给)
松菊犹存犹 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得水
(还,仍然)(尚且)(如同)
1、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 B.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C.童仆欢迎,稚子侯门 D.问征夫以前路
2、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例:复驾言兮何求A.尔无我诈,我无尔虞 B.莫我肯顾C.时人莫之许也 D.问女何所思
3、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B.刘备天下枭雄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4、与“感吾生之行休”中“行”意义相同的一项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C.行将灭亡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完整版ppt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学习目标,文言知识检测,通假字,衡通“横”,景通“影”日光,曷通“何”,词类活用,检查背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意思就是回去吧,写作背景,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全文主旨,文言知识检测,学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课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靖节先生,五柳先生,读准字音了解句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