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1)(第3课时)》教案
展开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6页的练习十第1~5题。
1.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特点。
2.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巩固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3.通过练习,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感受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巩固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培养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教学课件、实物投影。
▍流程一:引入新课
1.谈话: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
2.提问:你觉得怎样从条件出发进行思考?
课件演示:读懂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根据相关条件求出中间问题→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要解决的问题
3.谈话:这节课,我们将进行一些练习,希望同学们能更熟练地运用这个策略进行思考。
(板书课题:练习十)
▍流程二:基本练习
1.根据给出的条件提问题。
(1)兰兰的身高是142厘米,东东比兰兰高5厘米。
(2)王阿姨买手套,付出50元,找回12元。
(3)一本书共170页,笑笑已经看了80页。
分别出示题目后,指名提问题,并请学生口头列式。
生1:(1)东东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列式:
生2:(2)王阿姨买手套花了多少元? 列式:
生3:(3)这本书笑笑还有多少页没看? 列式:
2.补充题目中所缺的条件。
(1)三(1)班有男生23人, ,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爸爸身高180厘米, ,妈妈身高多少厘米?
分别出示题目后,给学生时间思考后,请他们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指名1~2个小组汇报自己是怎样填的。
如果有学生填出的条件是两步解决的问题,要表扬他们爱动脑筋。
▍流程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第1题。
出示题目要求,指名读题。
出示第(1)组条件。
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课件出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跳绳的有多少人?
②拔河的有多少人?
追问:你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个问题的?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求出跳绳的人数后就能接着求出拔河的人数了。
出示第(2)组条件。
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课件出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书法组有多少人?
②合唱组有多少人?
追问:你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个问题的?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求出书法组的人数后就能接着求出合唱组的人数了。
2.完成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中的图。
提问: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你找到哪些条件?
明确:小力的身高是136厘米,小英的身高比小力的身高矮15厘米,小军的身高比小英的身高高21厘米。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的错误。
指名汇报自己的做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追问:这道题先算的是什么,接着算的是什么,各是由哪些已知条件想到的。
如果巡视中发现学生有做错的,展示错题,请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3.完成练习十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核对答案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根据哪两个条件想到可以先算什么。
4.完成练习十第4题。
出示题目中的表格,指名读题。
请学生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说说这辆公交汽车运行过程中人数的变化情况。
提问:西门站为什么没有下车的人数?(因为是始发站)
启发:根据始发站的上车人数和建设路站的上、下车人数,你能想到什么?
提问:怎样算出汽车从建设路站开出时车上的人数?
板书:16+9-1=24(人)
提问:算出汽车从建设路开出时的人数后,接下来你又能算出什么?
谈话:你能独立算一算、填一填吗?
学生独立计算填空,教师巡视。
核对答案,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5.完成练习十第5题。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
提问: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谈话:你能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提问:根据已知条件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根据条件可以先求出一支钢笔的价钱,再联系另一个条件就可以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
▍流程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还有哪里需要多多练习?
练习十(1)
建设路站 16+9-1=24(人)
图书馆站 24+10-3=31(人)
胜利街站 31+6-2=35(人)
中心广场站 35+11-12=3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