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二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二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课时教案,共3页。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8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以及第10页的练习二第1~5题。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结合口算的结果让学生学会进行整十数或者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2.能正确进行口算和笔算,学会验算,并养成主动验算的习惯;能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利用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反思计算过程,自觉验算,及时改正的习惯。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掌握用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以及正确书写商的位置。课件。▍流程一:复习铺垫出示:4÷2= 9÷3= 12÷6= 40÷8=学生口答,集体判断。问:40÷8表示什么呢?回顾除法的意义:40÷8既可以表示40里面有5个8,还可以表示40是8的5倍。▍流程二:情境导入,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出示例题1(1)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口答,教师板书:60÷20=(2)探究口算方法。提问:60÷20等于几?你会口算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互相交流算法。全班交流,预设可能出现:60里面有3个20,所以得3;60÷20时可以由乘法20×3=60,想到60÷20=3;根据6÷2=3,想到60÷20=3,也就是根据表内除法类推出整十数的口算。追问:怎样知道结果对不对呢?教师强调养成随时验算的习惯。师:你们能够根据以前学习的计算方法推出这道除法的结果,真棒。2.完成“练一练”出示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追问:你为什么竖着完成题目?下一行的题目你是怎样口算的?引导小结:下一行的除法都可以借助表内除法推出结果。3.提问刚刚我们探究的都是什么类型的除法,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除法吗?板书部分课题: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这一类除法的笔算方法。完成板书。4.探究笔算方法启发思考:60÷20,你们会用竖式计算吗?小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两组派代表板演,交流算法。追问:3为什么要写在商的个位上?预设回答:“3”表示是3个20,不能写在十位上;6除以20除不尽,是60除以20得到3,所以写在0的上面。追问:竖式中第2个60和最后的0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结合题目情境知道算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学生补充完整课本上的答句,养成完成解题的习惯。5.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96÷20 150÷30。学生们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追问:第1题的商4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第2题的商5呢?第1题计算时和例题有什么不同吗?(有余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注意些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学生自己验算,指名板书并核对。6.回顾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样的除法?学生回答。问: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哪些情况适合口算?怎样口算更好呢?哪些情况适合笔算?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小结:当被除数除以除数可以用表内除法快速得出结果时可以口算;否则就笔算。笔算时应该注意商的位置,注意有余数的情况下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计算后一定要用乘法验算结果。 ▍流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问:你是怎样快速得出结果的?2.完成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说说计算方法,口头验算结果。追问:你是怎样得到商的?商的位置是怎么确定的? 3.完成练习二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练习并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这些题目在解决时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结体会: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乘进率。4.完成练习二第5题教师出示第5题:学生独立读题,指名口答。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列式?这道题要注意什么?结合实际问题体会除法的意义,知道横式没有单位,养成验算习惯。5.竞赛: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独立。奖励前十个完成并全对的同学。投影,全班核对修改。指名有错的同学说说错误的原因,以便提醒其他同学。 ▍流程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觉得完成这类除法要注意什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二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新授,巩固算法练习,全课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二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二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2课时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