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课时作业
展开《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 文学常识。
《愚公移山》选自《 》。列子,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 家,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万仞(rèn) 冀州(jì) 豫南(yù) 山北之塞(sè)
B.魁父(kuí) 垣曲(yuán) 叩石(kòu) 孀妻弱子(shuāng)
C.穷匮(kuì) 始龀(chǐ) 箕畚(běn) 一厝朔东(cuò)
D.陇断(lǒng) 智叟(sǒu) 荷担(hè) 出入之迂(yū)
- 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A.惠:同“慧”,聪明 B.毛:草木
C.固:坚固 D.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 下列关于《愚公移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不应以此结尾。
D.愚公跟智叟的矛盾是文中的主要矛盾,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 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万仞 冀州
豫南 山北之塞
魁父 叩石
孀妻弱子 穷匮
始龀 箕畚
一厝朔东 陇断
智叟 荷担
出入之迂
-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列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翼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目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解释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
i 年且九十
ii 杂然相许
iii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山不加增/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B.以君之力/不以疾也(《三峡》)
C.虽我之死/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
D.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
(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固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4)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可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对愚公也褒贬不一。请你写一段文字,说一说你对愚公的看法。100 字以内。
-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这一内容可否去掉?为什么?
- 智叟和愚公之妻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区别。
- 文中用天神搬走两座大山作结局有什么作用?
-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五小题。
(甲)《愚公移山》(选段)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南霁云威武不能屈》
南霁云①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巡、远③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疆④留之。具⑤食与乐,延⑥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为云泣下。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头,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⑦!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注】①南霁(jì)云:防守睢阳的张巡的部将。②贺兰:贺兰进明,时任河南节度使。③巡、远:即张巡、许远,安禄山攻睢阳时,两人共同守城。④疆:同“强”,硬要。⑤具:具备。⑥延:邀请。⑦南八:即南霁云。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
(1) 下面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面山而居 居天下之广居
C.贼以刃胁降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且不下咽 年且九十
(2) 翻译。
i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ii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3) 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欲 将 以 有 为 也 公 有 言 云 敢 不 死!
(4) 甲文中愚公和智叟的辩论是全文的核心,两人分歧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 乙文中南霁云威武不能屈体现在哪两件事情上?请分别简要概括。
1. 列子·汤问;思想;道
2. C
3. C
4. C
5. rèn;jì;yù;sè;kuí;kòu;shuāng;kuì;chèn;běn;cuò;lǒng;sǒu;hè;yū
6.
(1) i 将近
ii 赞同
iii 同“返”,往返
(2) C
(3) D
(4) 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5) 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7. 示例:愚公是一个不怕困难,有实干精神,能持之以恒的人。面对太行、王屋两座高山,愚公选择了移山,并做好了和一切困难作斗争的准备,打算祖祖辈辈地干下去,一直到移走两座山为止。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8. 不能,这一内容从侧面说明愚公移山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拥护,突出了愚公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与可贵精神。
9. 愚公之妻的话在于表示疑虑和担心,担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如太行、王屋何?”是从“献疑”的角度来说的,但其实是支持移山并提出具体移山问题。智叟的话显然是鄙视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连山上的草都动不了一根,能把土石怎么样呢,阻止愚公移山。
10. 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期盼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
11. 示例: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不畏艰险。
12.
(1) D
(2) i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ii 大丈夫一死罢了,不可以屈从不义的人!
(3) 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
(4) 智叟是用短浅的、停滞(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愚公是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或:智叟认为人力有限,不能改变自然;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可以去改造自然。)(大意对即可)
(5) 两件事情,一是拔刀断指,二是宁死不降(慷慨赴死)。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与运用,三层大意,对比阅读,名著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4 愚公移山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语言表达,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