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训练第1页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训练第2页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训练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实验目的】研究物质的变化,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1.(2021湖北鄂州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谷酿酒 B.酒精挥发
    C.冰雪融化 D.矿石粉碎
    2.(2022河南上蔡期中)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死灰复燃 D.铁杵成针
    3.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4.(教材P6变式题)【实验目的】研究物质的变化。
    【方案设计】
    【实验反思】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2)结合上述实验及所学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物质的三态变化或形变都属于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发生的同时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
    C.变化过程中有气体产生,此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变化过程中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此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
    知识点2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5.(2021云南中考)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气味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可以燃烧
    6.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必须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请仔细思考,选择序号填空。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1)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
    (2)酒精易挥发 ;
    (3)汽油燃烧 ;
    (4)沥青凝固 。
    7.(2022独家原创)在新冠肺炎防疫战中,常用戊二醛对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①在通常状况下,戊二醛是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无色、透明、油状液体;②可以任意比例与水或醇混合;③可以溶于其他有机溶剂;④与含有活泼氧的化合物和含氮的化合物会发生反应;⑤不易燃,遇明火、高温可燃;⑥可作为食品工业加工助剂、杀菌消毒剂、鞣革剂、木材防腐剂;⑦是药物和高分子合成的原料。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
    (1)属于描述戊二醛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描述戊二醛化学性质的是 。
    (3)属于描述戊二醛用途的是 。
    能力提升全练
    8.(2021山东济南中考,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9.(2022山西襄汾月考,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10.(2021四川眉山中考,2,)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11.(2020湖北南漳龙门中学月考,1,)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司马光砸缸
    B.匡衡凿壁借光
    C.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D.元景皓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12. (2022山东沂源期中,11,)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球(飞船在降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飞船上用到了一种与智能手机屏幕相同的材料——硅酸铝玻璃,以便于观察飞船外的情况。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耐高温 B.见光易分解
    C.不易与氧气反应 D.透光性好
    13.(2021四川南充中考,1,)《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4.(2022陕西宝鸡凤翔期中,10,)碘化银是当前中国实施人工增雨的主要催化剂,它比干冰制造冰晶的功效高出百倍。①碘化银常温下为黄色晶体;②毒性低;③熔点558 ℃,沸点1 506 ℃;④几乎不溶于水;⑤可用于制造照相感光乳剂;⑥应该用棕色玻璃瓶包装,储存于阴凉、干燥、避光处。
    根据上述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碘化银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碘化银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碘化银用途的是
    。(填序号)
    (2)根据储存注意事项,推测碘化银的另一性质可能是 。
    素养探究全练
    15.[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猜想一:都是化学变化;猜想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上出现液珠;手摸烧杯有 的感觉;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分析:由蜡烛燃烧现象可推测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蜡烛燃烧为
    变化。
    (2)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变化。
    【结论】猜想 (填“一”或“二”)正确。
    【交流反思】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16.[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 ℃,沸点-151 ℃,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一氧化氮不稳定,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被发现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一氧化氮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依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有 (填序号)。
    A.密度略大于空气
    B.不易溶于水
    C.易与氧气反应
    (2)一氧化氮不稳定的原因是 。
    (3)一氧化氮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A 稻谷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冰雪融化及矿石粉碎都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C 滴水成冰、木已成舟及铁杵成针的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死灰复燃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C 如果受热后得到的气态物质与原物质相同,则该变化是物理变化;如果与原物质不同,则是化学变化。
    4.答案 【方案设计】(1)粉末 无 物理 (2)有 化学 【实验反思】(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C
    解析 【方案设计】(1)硫酸铜晶体研磨时,由块状变成粉末状,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实验反思】(2)变化过程中有气体产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变化过程中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蒸馏水中滴入红墨水后,整杯水变成红色。
    5.D 物质的颜色、状态、密度及溶解性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氢气可以燃烧的性质需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6.答案 (1)④ (2)③ (3)② (4)①
    7.答案 (1)①②③ (2)④⑤ (3)⑥⑦
    解析 (1)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①②③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2)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④⑤描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3)⑥⑦描述的是戊二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属于物质的用途。
    能力提升全练
    8.C 雕琢玉石、丝线织锦及瓷盘破碎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葡萄制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9.A 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天然气用作燃料,利用了天然气能燃烧的化学性质;氧气用于医疗急救,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
    10.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是通过铁生锈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酒精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木材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1.C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涉及物质的燃烧,主要体现化学变化;其他典故都涉及物质形状的变化,体现的是物理变化。
    12.B 飞船在降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因此硅酸铝玻璃要具有耐高温、不易与氧气反应的性质;便于观察飞船外的情况,说明硅酸铝玻璃透光性好;结合用途可知,硅酸铝玻璃见光不易分解。
    13.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过程中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其他变化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14.答案 (1)①③④ ② ⑤ (2)见光、受热易分解
    解析 (1)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及溶解性都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毒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可用于制造照相感光乳剂,属于碘化银的用途。(2)由碘化银应该用棕色玻璃瓶包装,储存于阴凉、干燥、避光处,可推测碘化银见光、受热易分解。
    素养探究全练
    15.答案 【验证过程】(1)热 化学 (2)热 物理 【结论】二 【交流反思】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 【结论】蜡烛燃烧过程中发光、放热,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白炽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由验证过程可知猜想二正确。
    16.答案 (1)AB (2)易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 (3)调节心脑血管
    解析 (1)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易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性质。(2)一氧化氮不稳定是因为其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实验名称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研磨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由块状变成 状
    变化过程中 (填“有”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 变化
    (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变化过程中 (填“有”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 变化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相关试卷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第1课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第1课时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物质,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下列课本图示的认识错误的是,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