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2年中考猜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2年中考猜题数学试卷含解析01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2年中考猜题数学试卷含解析02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2年中考猜题数学试卷含解析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2年中考猜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2年中考猜题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数为无理数的是 ( )
    A.-5 B. C.0 D.π
    2.若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示,则(  )

    A.a+b>0 B.ab>0 C.a﹣b>0 D.﹣a﹣b>0
    3.某班选举班干部,全班有1名同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他们的编号分别为1,2,…,1.老师规定:同意某同学当选的记“1”,不同意(含弃权)的记“0”.
    如果令
    其中i=1,2,…,1;j=1,2,…,1.则a1,1a1,2+a2,1a2,2+a3,1a3,2+…+a1,1a1,2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
    A.同意第1号或者第2号同学当选的人数
    B.同时同意第1号和第2号同学当选的人数
    C.不同意第1号或者第2号同学当选的人数
    D.不同意第1号和第2号同学当选的人数
    4.□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不同的两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得出四边形AECF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A.BE=DF B.AE=CF C.AF//CE D.∠BAE=∠DCF
    5.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B.平行四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C.正方形的对角线不能相等
    D.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
    7.如图,点A、B、C、D、O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是由△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  )

    A.30° B.45°
    C.90° D.135°
    8.据统计,某住宅楼30户居民五月份最后一周每天实行垃圾分类的户数依次是:27,30,29,25,26,28,29,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25和30 B.25和29 C.28和30 D.28和29
    9.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那么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 B. C. D.
    10.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2x﹣2,当a≤x≤a+2时,函数有最大值1,则a的值为(  )
    A.﹣1或1 B.1或﹣3 C.﹣1或3 D.3或﹣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分解因式:x2y﹣y=_____.
    12.若一个棱柱有7个面,则它是______棱柱.
    13.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则正整数k的值是_____.
    14.如图, ⊙O是△ABC的外接圆,∠AOB=70°,AB=AC,则∠ABC=__. 

    15.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4,则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__________.
    16.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5个红球,2个白球和1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摸出的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定义:如果把一条抛物线绕它的顶点旋转180°得到的抛物线我们称为原抛物线的“孪生抛物线”.
    (1)求抛物线y=x2﹣2x的“孪生抛物线”的表达式;
    (2)若抛物线y=x2﹣2x+c的顶点为D,与y轴交于点C,其“孪生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请判断△DC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已知抛物线y=x2﹣2x﹣3与y轴交于点C,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为A,那么是否在其“孪生抛物线”上存在点P,在y轴上存在点Q,使以点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8.(8分)如图,直线y=﹣x+3分别与x轴、y交于点B、C;抛物线y=x2+bx+c经过点B、C,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A(点A在点B的左侧),对称轴为l1,顶点为D.

    (1)求抛物线y=x2+bx+c的解析式.
    (2)点M(1,m)为y轴上一动点,过点M作直线l2平行于x轴,与抛物线交于点P(x1,y1),Q(x2,y2),与直线BC交于点N(x3,y3),且x2>x1>1.
    ①结合函数的图象,求x3的取值范围;
    ②若三个点P、Q、N中恰好有一点是其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求m的值.
    19.(8分)A、B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33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s(千米)表示汽车与甲地的距离,t(分)表示汽车行驶的时间,如图,L1,L2分别表示两辆汽车的s与t的关系.
    (1)L1表示哪辆汽车到甲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的关系?
    (2)汽车B的速度是多少?
    (3)求L1,L2分别表示的两辆汽车的s与t的关系式.
    (4)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5)行驶多长时间后,A、B两车相遇?

    20.(8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1.(8分)中学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准备围建一个矩形苗圃园,其中一边靠墙,另外三边用长为30米的篱笆围成,已知墙长为18米(如图所示),设这个苗圃园垂直于墙的一边的长为x米.
    (1)若苗圃园的面积为72平方米,求x;

    (2)若平行于墙的一边长不小于8米,这个苗圃园的面积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吗?如果有,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3)当这个苗圃园的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
    22.(10分)如图,在△ABC中,∠ACB=90°,O是边AC上一点,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的圆分别交AB、AC于点E、D,在BC的延长线上取点F,使得BF=EF.
    (1)判断直线E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30°,求证:DG=DA;
    (3)若∠A=30°,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2,求⊙O的半径的长.

    23.(12分)实践: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利用直尺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的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O.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圆.
    综合运用:在你所作的图中,AB与⊙O的位置关系是_____ .(直接写出答案)若AC=5,BC=12,求⊙O 的半径.

    24.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森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提高森林的数量和质量对生态文明建设非常关键.截止到2013年,我国已经进行了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其中全国和北京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情况如下:
    表1全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
    清查次数

    (1976年)

    (1981年)

    (1988年)

    (1993年)

    (1998年)

    (2003年)

    (2008年)

    (2013年)
    森林面积(万公顷)
    12200
    1150
    12500
    13400
    15894. 09
    17490.92
    19545.22
    20768.73
    森林覆盖率
    12.7%
    12%
    12.98%
    13.92%
    16.55%
    18.21%
    20.36%
    21.63%
    表2北京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
    清查次数

    (1976年)

    (1981年)

    (1988年)

    (1993年)

    (1998年)

    (2003年)

    (2008年)

    (2013年)
    森林面积(万公顷)




    33.74
    37.88
    52.05
    58.81
    森林覆盖率
    11.2%
    8.1%
    12.08%
    14.99%
    18.93%
    21.26%
    31.72%
    35.84%
    (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林业网)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从第   次清查开始,北京的森林覆盖率超过全国的森林覆盖率;
    (2)补全以下北京森林覆盖率折线统计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数据;

    (3)第八次清查的全国森林面积20768.73(万公顷)记为a,全国森林覆盖率21.63%记为b,到2018年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时,如果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7.15%,那么全国森林面积可以达到   万公顷(用含a和b的式子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D
    【解析】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详解】
    A、﹣5是整数,是有理数,选项错误;
    B、是分数,是有理数,选项错误;
    C、0是整数,是有理数,选项错误;
    D、π是无理数,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2、D
    【解析】
    首先根据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a、b两数的符号,从而确定答案.
    【详解】
    由数轴可知:a<0<b,a<-1,0 所以,A.a+b<0,故原选项错误;
    B. ab<0,故原选项错误;
    C.a-b<0,故原选项错误;
    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有理数的乘法,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从而确定a,b的大小关系.
    3、B
    【解析】
    先写出同意第1号同学当选的同学,再写出同意第2号同学当选的同学,那么同时同意1,2号同学当选的人数是他们对应相乘再相加.
    【详解】
    第1,2,3,……,1名同学是否同意第1号同学当选依次由a1,1,a2,1,a3,1,…,a1,1来确定,
    是否同意第2号同学当选依次由a1,2,a2,2,a3,2,…,a1,2来确定,
    ∴a1,1a1,2+a2,1a2,2+a3,1a3,2+…+a1,1a1,2表示的实际意义是同时同意第1号和第2号同学当选的人数,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推理应用题,题目比较新颖,是基础题.
    4、B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结合已知条件逐项进行分析即可得.
    【详解】A、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
    ∵BE=DF,∴OE=O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故不符合题意;

    B、如图所示,AE=CF,不能得到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故符合题意;

    C、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
    ∵AF//CE,∴∠FAO=∠ECO,
    又∵∠AOF=∠COE,∴△AOF≌△COE,∴AF=CE,
    ∴AF CE,∴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故不符合题意;

    D、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
    ∴∠ABE=∠CDF,
    又∵∠BAE=∠DCF,∴△ABE≌△CDF,∴AE=CF,∠AEB=∠CFD,∴∠AEO=∠CFO,
    ∴AE//CF,
    ∴AE 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5、C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各个二次根式化简,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A.|a|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B.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C.2与是同类二次根式;
    D.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把几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就把这几个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6、D
    【解析】
    根据菱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判断即可.
    【详解】
    A.菱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 A 错误;
    B.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B 错误;
    C. 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C错误;
    D.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D 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7、C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求解.
    【详解】
    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得,
    OC=
    ,AO=
    ,AC=4,
    ∵OC2+AO2==16,
    AC2=42=16,
    ∴△AOC是直角三角形,
    ∴∠AOC=90°.
    故选C.
    【点睛】
    考点:勾股定理逆定理.
    8、D
    【解析】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对这组数据重新排列顺序得,25,26,27,28,29,29,30,
    处于最中间是数是28,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
    在这组数据中,29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9,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熟练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于最中间的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9、D
    【解析】
    根据数据的变化和其平均数及方差的变化规律求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及方差即可.
    【详解】
    解:∵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
    ∴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平均数是3×2-2=4;
    ∵数据x1,x2,x3,x4,x5的方差为,
    ∴数据3x1,3x2,3x3,3x4,3x5的方差是×32=3,
    ∴数据3x1-2,3x2-2,3x3-2,3x4-2,3x5-2的方差是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差的知识,说明了当数据都加上一个数(或减去一个数)时,平均数也加或减这个数,方差不变,即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当数据都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时,平均数也乘以或除以这个数,方差变为这个数的平方倍.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当a≤x≤a+2时,函数有最大值1,∴1=x2-2x-2,解得: ,
    即-1≤x≤3, ∴a=-1或a+2=-1, ∴a=-1或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方法,注意:只有当自变量x在整个取值范围内,函数值y才在顶点处取最值,而当自变量取值范围只有一部分时,必须结合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及对称轴判断何处取最大值,何处取最小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y(x+1)(x﹣1)
    【解析】
    观察原式x2y﹣y,找到公因式y后,提出公因式后发现x2-1符合平方差公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可得.
    【详解】
    解:x2y﹣y
    =y(x2﹣1)
    =y(x+1)(x﹣1).
    故答案为:y(x+1)(x﹣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
    12、5
    【解析】
    分析:根据n棱柱的特点,由n个侧面和两个底面构成,可判断.
    详解:由题意可知:7-2=5.
    故答案为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棱柱的概念,根据棱柱的底面和侧面的关系求解是解题关键.
    13、1.
    【解析】
    由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列出不等式,解出k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写出k的整数解则可.
    【详解】
    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一、三象限,
    ∴2﹣k>0,即k<2.
    又∵k是正整数,
    ∴k的值是: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
    14、35°
    【解析】
    试题分析:∵∠AOB=70°,∴∠C=∠AOB=35°.∵AB=AC,∴∠ABC=∠C=35°.故答案为35°.
    考点:圆周角定理.
    15、 
    【解析】
    试题分析:∵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4,∴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1,∴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1:1,故答案为1:1.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6、
    【解析】
    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详解】
    解:由于共有8个球,其中红球有5个,则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y=-(x-1)²=-x²+2x-2;(2)等腰Rt△,(3)P1(3,-8),P2(-3,-20).
    【解析】
    (1)当抛物线绕其顶点旋转180°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不变,只是开口方向相反,则可根据顶点式写出旋转后的抛物线解析式;
    (2)可分别求出原抛物线和其“孪生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C、C′,由点的坐标可知△DC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可求出A(3,0),C(0,-3),其“孪生抛物线”为y=-x2+2x-5,当AC为对角线时,由中点坐标可知点P不存在,当AC为边时,分两种情况可求得点P的坐标.
    【详解】
    (1)抛物线y=x2-2x化为顶点式为y=(x-1)2-1,顶点坐标为(1,-1),由于抛物线y=x2-2x绕其顶点旋转180°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不变,只是开口方向相反,
    则所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1)2-1=-x2+2x-2;
    (2)△DC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抛物线y=x2-2x+c=(x-1)2+c-1,
    ∴抛物线顶点为D的坐标为(1,c-1),与y轴的交点C的坐标为(0,c),
    ∴其“孪生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c-1,与y轴的交点C’的坐标为(0,c-2),
    ∴CC'=c-(c-2)=2,
    ∵点D的横坐标为1,
    ∴∠CDC'=90°,
    由对称性质可知DC=DC’,
    ∴△DC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抛物线y=x2-2x-3与y轴交于点C,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为A,
    令x=0,y=-3,令y=0时,y=x2-2x-3,解得x1=-1,x2=3,
    ∴C(0,-3),A(3,0),
    ∵y=x2-2x-3=(x-1)2-4,
    ∴其“孪生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4=-x2+2x-5,
    若A、C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其中点坐标为(,−),
    设P(a,-a2+2a-5),
    ∵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Q(0,a-3),
    ∴=−,
    化简得,a2+3a+5=0,△<0,方程无实数解,
    ∴此时满足条件的点P不存在,
    若AC为平行四边形的边,点P在y轴右侧,则AP∥CQ且AP=CQ,
    ∵点C和点Q在y轴上,
    ∴点P的横坐标为3,
    把x=3代入“孪生抛物线”的解析式y=-32+2×3-5=-9+6-5=-8,
    ∴P1(3,-8),
    若AC为平行四边形的边,点P在y轴左侧,则AQ∥CP且AQ=CP,
    ∴点P的横坐标为-3,
    把x=-3代入“孪生抛物线”的解析式y=-9-6-5=-20,
    ∴P2(-3,-20)
    ∴原抛物线的“孪生抛物线”上存在点P1(3,-8),P2(-3,-20),在y轴上存在点Q,使以点A、C、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型,主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变换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求出旋转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以及确定出点P的位置,注意分情况讨论.
    18、(2)y=x2﹣4x+3;(2)①2<x3<4,②m的值为或2.
    【解析】
    (2)由直线y=﹣x+3分别与x轴、y交于点B、C求得点B、C的坐标,再代入y=x2+bx+c求得b、c的值,即可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2)①先求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D(2,﹣2),当直线l2经过点D时求得m=﹣2;当直线l2经过点C时求得m=3,再由x2>x2>2,可得﹣2<y3<3,即可﹣2<﹣x3+3<3,所以2<x3<4;②分当直线l2在x轴的下方时,点Q在点P、N之间和当直线l2在x轴的上方时,点N在点P、Q之间两种情况求m的值即可.
    【详解】
    (2)在y=﹣x+3中,令x=2,则y=3;
    令y=2,则x=3;得B(3,2),C(2,3),
    将点B(3,2),C(2,3)的坐标代入y=x2+bx+c
    得:,解得
    ∴y=x2﹣4x+3;
    (2)∵直线l2平行于x轴,
    ∴y2=y2=y3=m,
    ①如图①,y=x2﹣4x+3=(x﹣2)2﹣2,
    ∴顶点为D(2,﹣2),
    当直线l2经过点D时,m=﹣2;
    当直线l2经过点C时,m=3
    ∵x2>x2>2,
    ∴﹣2<y3<3,
    即﹣2<﹣x3+3<3,
    得2<x3<4,
    ②如图①,当直线l2在x轴的下方时,点Q在点P、N之间,
    若三个点P、Q、N中恰好有一点是其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则得PQ=QN.
    ∵x2>x2>2,
    ∴x3﹣x2=x2﹣x2,
    即 x3=2x2﹣x2,
    ∵l2∥x轴,即PQ∥x轴,
    ∴点P、Q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l2对称,
    又抛物线的对称轴l2为x=2,
    ∴2﹣x2=x2﹣2,
    即x2=4﹣x2,
    ∴x3=3x2﹣4,
    将点Q(x2,y2)的坐标代入y=x2﹣4x+3
    得y2=x22﹣4x2+3,又y2=y3=﹣x3+3
    ∴x22﹣4x2+3=﹣x3+3,
    ∴x22﹣4x2=﹣(3x2﹣4)
    即 x22﹣x2﹣4=2,解得x2=,(负值已舍去),
    ∴m=()2﹣4×+3=
    如图②,当直线l2在x轴的上方时,点N在点P、Q之间,

    若三个点P、Q、N中恰好有一点是其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则得PN=NQ.
    由上可得点P、Q关于直线l2对称,
    ∴点N在抛物线的对称轴l2:x=2,
    又点N在直线y=﹣x+3上,
    ∴y3=﹣2+3=2,即m=2.
    故m的值为或2.
    【点睛】
    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
    本题为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函数图象的交点、线段的中点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在(2)中注意待定系数法的应用;在(2)①注意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在(2)②注意分情况讨论.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19、(1)L1表示汽车B到甲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的关系;(2)汽车B的速度是1.5千米/分;(3)s1=﹣1.5t+330,s2=t;(4)2小时后,两车相距30千米;(5)行驶132分钟,A、B两车相遇.
    【解析】
    试题分析:(1)直接根据函数图象的走向和题意可知L1表示汽车B到甲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的关系;
    (2)由L1上60分钟处点的坐标可知路程和时间,从而求得速度;
    (3)先分别设出函数,利用函数图象上的已知点,使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函数解析式;
    (4)结合(3)中函数图象求得时s的值,做差即可求解;
    (5)求出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1)函数图形可知汽车B是由乙地开往甲地,故L1表示汽车B到甲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的关系;
    (2)(330﹣240)÷60=1.5(千米/分);
    (3)设L1为 把点(0,330),(60,240)代入得
    所以
    设L2为 把点(60,60)代入得

    所以
    (4)当时,
    330﹣150﹣120=60(千米);
    所以2小时后,两车相距60千米;
    (5)当时,
    解得
    即行驶132分钟,A、B两车相遇.
    20、x≥
    【解析】
    分析:分别求解两个不等式,然后按照不等式的确定方法求解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表示在数轴上即可.
    详解:,
    由①得,x>﹣2;
    由②得,x≥,
    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在数轴上表示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 (1) x=2;(2)苗圃园的面积最大为12.5平方米,最小为5平方米;(3) 6≤x≤4.
    【解析】
    (1)根据题意得方程求解即可;
    (2)设苗圃园的面积为y,根据题意得到二次函数解析式y=x(31-2x)=-2x2+31x,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3)由题意得不等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苗圃园与墙平行的一边长为(31-2x)米.依题意可列方程
    x(31-2x)=72,即x2-15x+36=1.
    解得x1=3,x2=2.
    又∵31-2x≤3,即x≥6,
    ∴x=2
    (2)依题意,得8≤31-2x≤3.解得6≤x≤4.
    面积S=x(31-2x)=-2(x-)2+(6≤x≤4).
    ①当x=时,S有最大值,S最大=;
    ②当x=4时,S有最小值,S最小=4×(31-22)=5.
    (3)令x(31-2x)=41,得x2-15x+51=1.
    解得x1=5,x2=1
    ∴x的取值范围是5≤x≤4.
    22、(1)EF是⊙O的切线,理由详见解析;(1)详见解析;(3)⊙O的半径的长为1.
    【解析】
    (1)连接O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AEO,∠B=∠BEF,于是得到∠
    OEG=90°,即可得到结论;
    (1)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3)由AD是⊙O的直径,得到∠AED=9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EOD=60°,求得
    ∠EGO=30°,根据三角形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连接OE,

    ∵OA=OE,
    ∴∠A=∠AEO,
    ∵BF=EF,
    ∴∠B=∠BEF,
    ∵∠ACB=90°,
    ∴∠A+∠B=90°,
    ∴∠AEO+∠BEF=90°,
    ∴∠OEG=90°,
    ∴EF是⊙O的切线;
    (1)∵∠AED=90°,∠A=30°,
    ∴ED=AD,
    ∵∠A+∠B=90°,
    ∴∠B=∠BEF=60°,
    ∵∠BEF+∠DEG=90°,
    ∴∠DEG=30°,
    ∵∠ADE+∠A=90°,
    ∴∠ADE=60°,
    ∵∠ADE=∠EGD+∠DEG,
    ∴∠DGE=30°,
    ∴∠DEG=∠DGE,
    ∴DG=DE,
    ∴DG=DA;
    (3)∵AD是⊙O的直径,
    ∴∠AED=90°,
    ∵∠A=30°,
    ∴∠EOD=60°,
    ∴∠EGO=30°,
    ∵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得:r1=4,即r=1,
    即⊙O的半径的长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扇形的面积的计算,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3、(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综合运用:(1)相切;(2)⊙O 的半径为.
    【解析】
    综合运用:(1)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AB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2)首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B的长,再设半径为x,则OC=OD=x,BO=(12-x)再次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方程x2+82=(12-x)2,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
    (1)①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O;
    ②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圆.AB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2)相切;
    ∵AC=5,BC=12,
    ∴AD=5,AB==13,
    ∴DB=AB-AD=13-5=8,
    设半径为x,则OC=OD=x,BO=(12-x)
    x2+82=(12-x)2,
    解得:x=.
    答:⊙O的半径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1.作图—复杂作图;2.角平分线的性质;3.勾股定理;4.切线的判定.
    24、(1)四;(2)见解析;(3) .
    【解析】
    (1)比较两个折线统计图,找出满足题意的调查次数即可;
    (2)描出第四次与第五次北京森林覆盖率,补全折线统计图即可;
    (3)根据第八次全面森林面积除以森林覆盖率求出全国总面积,除以第九次的森林覆盖率,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1)观察两折线统计图比较得:从第四次清查开始,北京的森林覆盖率超过全国的森林覆盖率;
    故答案为四;
    (2)补全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

    (3)根据题意得:×27.15%=,
    则全国森林面积可以达到万公顷,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弄清题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4届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