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2192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2192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52192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6页。
第十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1.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忌不自信。A.吾孰与徐公美?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孔子云:“何陋之有?” D.何以战?2.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徐公/何能及/君也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3.下面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乡人曰 公问其故 B.故克之 公将鼓之C.登轼而望之 再而衰 D.何以战 可以一战4.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师败绩(齐军大败)B.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C.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D.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5.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B.孰视之(谁)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实在)D.期年之后(满一年)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暮寝(qīn) 期年(qī) 朝服衣冠(zhāo)B.窥镜(kuì) 昳丽(yǐ) 时时而间(jiān)进C.旦日(dàn) 弗如(fú) 皆朝(cháo)于齐D.臣妾(qì) 孰与(shú) 数(shuò)月之后 二、综合性学习7.在读书节活动中,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戏剧社的几个同学将《邹忌讽齐王纳谏》搬上了舞台,请你也来出谋划策。 第一幕(舞台上的邹忌站在一堵白墙前自信满满,其妻正为他整理衣冠。)邹忌(上下打量着自己,问身边的妻子):爱妻啊,你觉得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妻子(不假思索):当然是你啊,夫君你太美了,徐公怎能和你比啊!(这时,小妾低着头,从一旁小步走到舞台边上。)小妾:老爷,有客到。邹忌(转过身来):嗯,嗳,你说说看,我和徐公,谁美?小妾(______):徐公哪有您美呢?邹忌(迟疑,想起有客来访):随我去招呼客人。(邹忌下,小妾紧随其后。客在厅中踱步,邹忌从另一侧上台,寒暄作揖。)邹忌:听闻城北徐公乃我大齐闻名的美男子,敢问贵客,我和他相比,谁美?客(心有盘算,谄笑道):徐公虽美,却不及您风度翩翩啊!(1)担任剧务的同学觉得在第一幕开头舞台说明部分缺少了一样重要的道具,请你帮忙添加一下。道具: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所学课文内容,请在“小妾”的台词前面补写舞台说明,并说说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幕旁白:第二天下午,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徐公因事到邹府登门拜访,邹忌闻言前来接待。邹忌(远远看到,不敢置信,疾步上前):您就是……徐公?(上下打量着,由衷赞叹)果然是我大齐美男子!徐公驾临贵府,真是蓬荜生辉啊!徐公(谦恭作揖):不敢不敢,前来叨扰,多谢款待!旁白:二人相谈甚欢,不觉日暮,徐公起身告辞,邹忌亲往相送。望着徐公洒脱的背影,邹忌陷入了深思……于是,他决定明天上朝拜见齐王。(3)请你在第二幕划线句中的省略号处,为邹忌设计一段内心独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如:“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戏剧社的同学也想创作一副对联来,上联已定,请你根据所学课文写一个下联。上联:邹忌比美谈政事下联: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小题。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 转危为安B.战则请从 当余之从师也 力不从心C.又何间焉 遂与外人间隔 挑拔离间D.公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 故弄玄虚9.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0.文章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各是什么?11.请结合上文和下面【链接材料】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鲁庄公和汉宣帝在执政上的共同之处。【链接材料】夏五月,诏曰:“狱者万民之命,所以禁暴止邪,养育群生①也。能使生者不怨,死者不恨,则可谓文吏②矣。”又曰:“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③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服甚怜之。其更讳询④。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节选自《汉书·宣帝纪》)[注]①群生:百姓。②文吏:掌管文书、法令的官吏。③讳:冒犯名讳。④询:汉宣帝改名为“询”。 四、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客①谓燕王曰:“齐南破楚,西屈②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策也。使齐北面伐燕,即虽五燕不能当。王何不阴③出使,散游士④,顿齐兵,弊其众,使世世无患。”燕王曰:“假寡人五年,寡人得其志矣。”苏子曰:“请假王十年。”燕王说,奉苏子车五十乘,南使于齐。谓齐王曰:“齐南破楚,西屈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策也。臣闻当世之举王,必诛暴正乱,举无道⑤,攻不义。今宋王射天笞地⑥,铸⑦诸侯之象,使侍屏匽⑧,展⑨其臂,弹⑩其鼻,此天下之无道不义,而王不伐,王名终不成。且夫宋,中国膏腴⑪之地,邻民之所处也,与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伐之,名则义,实则利,王何为弗为?”齐王曰:“善。”遂兴兵伐宋。三覆宋,宋遂举。燕王闻之,绝交于齐,率天下之兵以伐齐,大战一,小战再,顿齐国,成其名。(选自《战国策》,有改动)[注] ①客:苏秦。②屈:制服。③阴:暗中,暗地。④散游士:差遣游说之士。⑤举无道:讨伐无道的昏君。⑥射天笞地:箭射天神,鞭打地神。⑦铸:铸造。⑧屏匽(yàn):厕所。⑨展:拉开。⑩弹:用石子射。⑪膏腴:肥沃。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使齐北面伐燕 伐:___________________(2)燕王说 说:___________________(3)臣闻当世之举王 闻:___________________(4)大战一,小战再 再:___________________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而王不伐”中的“而”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B.而年又最高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假寡人五年,寡人得其志矣。(2)与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里于宋。15.从文中可以看出燕王身上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参考答案:1.B2.D3.D4.D5.B6.C7.(1)镜子(2)声音低低的,不敢抬头/眼角偷偷打量着邹忌的神色;理由:小妾的地位低下,对主人充满逢迎和畏惧之心,所以言行应该是拘谨的。(3)示例:徐公之美,远在我邹忌之上,然而妻妾与客都认为我美,是因为他们或偏爱或惧怕或有求于我,所言皆非事实;我犹如此,坐拥天下的大王所受蒙蔽当然更甚。(4)示例:齐王纳谏振国威 8.B 9.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10.详写了曹刿的言论,略写了作战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11.答案要点:取信于民。鲁庄公能诚心办理案件,尽量做到公正,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汉宣帝认识到刑狱关系重大,能够禁暴止邪,使百姓内心安定,休养生息。汉宣帝对于自己改名之前冒犯他名讳的人,予以赦免,这份宽容,也让他深得民心。 12. 攻打 同“悦”,愉快 听说 两次 13.B 14.(1)借给寡人五年时间,寡人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2)与其从燕国得到百里土地,不如从宋国得到十里土地。 15.示例:从谏如流,用人不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十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9页。
这是一份第五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5页。
这是一份第七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