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5页。
第二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1.关于扩写,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对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的写作方式,就是扩写。B.扩写,无需忠于原文。C.扩写,还要找准扩写点。一篇文章里,并不是每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不要平均用力,而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确定适合的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写。D.不同体裁的文章,扩写的着重点不同。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确的一项是( )A.在那个时候,我和报纸的接触机会是很少的。B.花香藕具有补心脾、润秋燥、收缩血管、清热补。血,深受食客喜爱。C.6月6日,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开幕,全市55所高校约4000余人参与了本次盛会。D.和平时代,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王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B.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C.老舍先生经常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感受、体验他们的辛酸与快乐,所以才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于世。D.在这首长调词中,对秋天的礼赞更是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②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③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④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A.比喻 比喻 反复 拟人 B.比喻 拟人 反复 拟人C.拟人 拟人 拟人 比喻 D.比喻 比喻 拟人 拟人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海燕像黑色的闪电”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海燕迅疾勇敢的雄姿。B.《海燕》这篇散文诗采用了“托物寓意”的象征手法。“海燕”象征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乌云”象征了席卷一切的革命风暴。C.“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D.“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 二、综合性学习6.学习了本课后,语文老师进行了一次关于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任务。(1)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_____”。(2)请用简洁的语言评点下面的一则广告。虽为毫末技艺,都是顶上功夫。(理发店广告楹联)评点:______________(3)请你拟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不超过20个字)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鹰 之 歌高尔基①蛇高高地爬到山里去,躺在潮湿的山谷里,盘成一团,望着大海。②太阳高高地在天空中照耀着,群山向天空中喷出热气,波浪在下面冲击石头……③忽然,在蛇所待着的那个山谷里,天空中坠下一只苍鹰。它胸口受了伤,羽毛上染着血迹……④它短促地叫一声,坠在地上,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胸膛撞在坚硬的石头上……⑤蛇大吃一惊,连忙逃开了,但是它马上看出,这只鹰的生命只能维持两三分钟了……⑥它爬到那受伤的鹰跟前,对着鹰的眼睛发出咝咝的声音:⑦“你要死了吗?”⑧“是的,我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美好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也英勇地战斗过!我见过天空! ……你绝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空的!唉,你这可怜虫!”⑨“那有什么了不起!天吗?空空洞洞的,我怎么能在天上爬呢?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蛇对那自由的鹰这样回答,可是它却在心里暗笑鹰的这些梦话。而且,它这样想着:“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⑩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微微挺起身来,向山谷里看了一眼。⑪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⑫鹰使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啊,要是能够再飞到天上去一次,那可多么好啊!战斗是多么幸福啊!……”7.高尔基《鹰之歌》中的“鹰”和“蛇”分别象征什么?选文还运用了哪些与《海燕》相同的写作手法?8.第⑨段表现了蛇怎样的特点?9.“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这句景物描写对刻画“那勇敢的鹰”的形象有什么作用?10.文章结尾鹰是在什么情况下“使出全身的精力喊叫起来”的?这表现了“鹰”怎样的英雄品格?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上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11.文中的海鸥、海鸭、企鹅有什么表现?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12.为什么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还写大海、狂风、乌云?13.“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14.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在表达上的好处。(1)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2)“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15.“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使用反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16.“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B2.B3.D4.B5.B6. (1)处处闻啼鸟(其它符合语境的唐诗亦可) (2)答题要点:语义双关,“毫末”、“顶上”巧扣“理发”;也道出该店理发师技艺高超(顶上,最好)。 (3)答案示例: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给鸟儿一片树林,还自然无限生机。我们应与鸟儿心灵相沟通,生命相维系。7.“鹰”象征着革命勇士;“蛇”象征着满脑袋市侩哲学的庸俗小市民(或对于革命抱以观望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对比、烘托(或衬托) 8.苟且偷生、自私保守。 9.通过对蛇生活的阴暗、腐臭的山谷的环境描写来反衬鹰对重返广阔自由的美好天空战斗的渴望之情。 10.在蓝天中搏击、不幸负伤,成为“失败的英雄”。表现了鹰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渴望战斗的激情和念念不忘再一次翱翔天空重新战斗的精神。 11.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这样写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 12.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13.拟人。以“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14.(1)“抱”“摔”“恶狠狠”分别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突出了狂风势力的猖獗。(2)“抓住”“熄灭”以拟人手法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 15.运用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16.表达了作者急切要求惩治腐恶的义愤,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愿望,召唤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挣脱桎梏、赢得解放的豪情,肯定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将取得胜利的信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五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5页。
这是一份第十五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8页。
这是一份第十九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