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PPT课件整册
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素养•目标定位,②风带北半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 有规律 的大气运动。 (2)意义: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 热量 和 水汽 得到交换。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①气压带(北半球)。
微思考为什么纬度60°附近容易形成降水?其降水成因与赤道地区的降水成因是否相同?提示:纬度60°附近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冷气流抬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形成降水,属于锋面雨;赤道地区,空气膨胀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形成降水,属于对流雨。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由于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 北 ,冬季偏 南 。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1.成因海陆分布的影响,海陆的 热力 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 (1)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气温较低,形成 冷高压 。 (2)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气温较高,形成 热低压 。
2.形成和分布(1)北半球。①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 冷高压 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大陆上的冷高压以 亚洲高压 (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 ②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的 热低压 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大陆上的热低压以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最为突出。 (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状 分布。
3.对亚洲东部季风环流的影响(1)定义: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 季节 有规律的变换,形成季风。 (2)形成。①冬季:强大的亚洲高压与 北太平洋副极地低压 和赤道低压之间,形成势力强大、干燥寒冷、范围很广的 冬季风 。 ②夏季:太平洋暖湿气流沿着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的西部边缘,以东南风吹到亚洲东南岸,即东亚的 东南季风 。 ③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微探究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哪个风力强?南亚夏季风和冬季风哪个风力强?提示:东亚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原因是东亚地区夏季普遍高温,温差小,不利于空气流动,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大,有利于空气流动。南亚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原因是南亚离亚洲高压中心较远,并有青藏高原阻挡,而且印度半岛面积小,纬度较低,海陆热力差异小,气压梯度小,冬季风不强。夏季,赤道低压带北移,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并且此时南半球是冬季,澳大利亚出现高压区,印度半岛气温特别高,气压低,气压梯度大,气压梯度力由南向北,所以夏季风较强。
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重难归纳地球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的中心纬线。(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的局部图和变式图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方法归纳 图示法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弯曲与手掌成90°角,它们之间的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压带和高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
2020年12月27日,搭载着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驶过南纬60°海域,顺利穿过了海况恶劣的“魔鬼西风带”。(1)依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判断科考船穿过的“魔鬼西风带”的盛行风向。(2)“魔鬼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1)西北风。(2)此纬度地带常年以西风为主,且南半球陆地较少,西风强劲,洋面风大浪高,气旋活动较多,雨雪天气变化频繁,因此海况恶劣。
典例剖析读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代表东北信风带的是( )A.①⑤B.②⑥C.③⑦D.④⑧(2)图中属于热力作用形成的气压带是( )A.甲和乙B.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流运动方向,判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乙为北半球极地高压带,丙为赤道低压带,丁为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由此可知,①为北半球西风带,②为东北信风带,③④为北半球极地东风带,⑤为东南信风带,⑥为东北信风带,⑦为北半球西风带,⑧为北半球极地东风带,故B项正确。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丁为动力作用形成的气压带,乙、丙为热力作用形成的气压带,故D项正确。
学以致用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图中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一定属于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移动(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乙风带为极地东风带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图中丙处气流下沉,则丙为高压带,可能是副热带高压带或极地高压带;若丙是极地高压带,则甲、乙同属于极地东风带,故C项正确。由于不能确定丙是否为副热带高压带,故不能确定甲、乙中有一支一定为西风带。若丙气压带位于北半球,夏季该气压带向高纬移动。第(2)题,若甲、乙风向相反,说明丙为副热带高压带,因下沉气流控制而多晴朗天气。由于不能确定甲、乙所处半球,故不能确定甲和乙哪个是信风带,哪个是西风带。
二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重难归纳1.海陆热力差异及其影响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切断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北半球的陆地比例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北半球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
(2)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方法归纳 高、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压线的闭合情况判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偏低,为低压中心;中心气压偏高,为高压中心。(2)根据季节判断: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3)根据风向判断: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时,陆地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时,海洋上是高压,陆地上是低压。
西伯利亚高压(也称亚洲高压)是典型的大陆气团,是北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强烈地影响了亚洲东部地区,使得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冷。西伯利亚高压常常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侵入我国,从秋季到冬季,影响的范围自北向南逐渐延伸。冬季势力强大的西伯利亚高压前沿可影响到南海;春季势力渐弱,影响范围逐渐缩小;夏季很少影响我国。(1)西伯利亚高压是如何形成的?(2)依据风的形成原理,判断西伯利亚高压影响我国时,给我国带来的主要盛行风的风向。
提示:(1)冬季,受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亚欧大陆降温快,近地面形成冷高压,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最为突出,形成西伯利亚高压。(2)西北风。
典例剖析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若图中①为高压中心,则( )A.①为夏威夷高压B.②为阿留申低压C.③为亚速尔高压D.④为亚洲高压
(2)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①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②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③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④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当①为高压中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盛行西北风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C.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D.北京炎热多雨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③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②④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若①为高压中心,则①为亚洲高压,②为阿留申低压,④为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为夏季北大西洋上的气压活动中心。第(2)题,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使气压带被切断,形成一个个的高、低压中心。第(3)题,当①为高压中心时,正值我国冬季,我国广大地区盛行西北风;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属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此时寒冷干燥。
学以致用下面两幅图为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表示北半球冬季、高气压B.b图表示北半球冬季、低气压C.a图表示北半球夏季、低气压D.b图表示北半球夏季、高气压(2)a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副极地高压带D.副热带高压带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a图中亚欧大陆上气流下沉,会形成高气压,由此判断图示为北半球冬季。相反,b图表示北半球夏季,大陆形成低气压。第(2)题,a图中空气柱表示亚洲高压中心,它将副极地低压带切断。
下图为某月南半球气压带示意图,X、Y、Z、W代表气压带。读图,完成第1~3题。1.下列对W气压带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高,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带B.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带C.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近地面形成低压带D.气温低,空气堆积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带
2.图中X、Y之间的大气环流名称为( )A.东南信风带B.赤道低压带C.东北信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3.下列对图示时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川乐山岷江处于枯水期B.北京正值春暖花开时节C.重庆某中学正值9月开学季D.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答案:2.A 3.A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根据图中各气压带的位置关系判断,X、Y、Z、W分别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是由于纬度高,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带。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X、Y分别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则二者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由于该图为南半球的气压带示意图,因此图中X、Y之间的大气环流名称为东南信风带。第3题,据图可知,此时X气压带——赤道低压带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同时由于四川乐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少,因此此时乐山岷江处于枯水期。
4.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 ,判断理由是 。 (2)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在甲地相遇,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3)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示范课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素养•目标定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洋流说课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素养•目标定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素养·目标定位,随堂训练,素养•目标定位,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