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二化学课后培优练习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优秀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34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修4解析版doc、34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修4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姓名: 班级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课时2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
2.能够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
3.能举例说明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1.(2021·贵州遵义·高二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难溶物的Ksp越小,该物质的溶解度越小
B.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0
C.在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难溶物不能转化为易溶物
【答案】C
【详解】
A.一般来说,难溶物的Ksp越小,该物质的溶解度越小,但Ksp是在一定温度下,在饱和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电离出来的离子浓度的幂之积,而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一定量的溶液中达到饱和所能溶解的质量,两者不存在线性关系,故A错误;
B.一般来说,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10-5mol/L,故B错误;
C.Fe(OH)3的Ksp远远小于Mg(OH)2的Ksp,所以在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Mg(OH)2会转化为红褐色的Fe(OH)3,故C正确;
D.若两种物质的Ksp相差不大时,向难溶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浓度很大的某种溶液,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幂之积大于该易溶物的Ksp时,就会形成沉淀,所以难溶物也可能转化为易溶物,故D错误;
故选C。
2.(2020·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①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比冷纯碱溶液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时,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形成;④BaCO3不能做“钡餐”,而BaSO4则可以;⑤使用泡沫灭火器时“泡沫”生成的原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详解】
①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因为水解使其溶液呈碱性,碱能促进油脂水解;水解是吸热过程,加热有利于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比冷纯碱溶液强,应用了盐类水解原理,故①不选;
②可溶性的钡盐有毒,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和水的硫酸钡,即易溶性的物质能向难溶性的物质转化,所以可以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故②可选;
③碳酸钙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水中含有钙离子、碳酸根,空气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根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根、促使碳酸钙溶解平衡右移,所以可以用沉淀平衡原理来解释,故③可选;
④碳酸钡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水中含有钡离子、碳酸根,碳酸根能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促使碳酸钡溶解平衡右移,所以可以用沉淀平衡原理来解释,故④可选;
⑤碳酸氢钠水解使其溶液呈碱性,硫酸铝水解使其溶液呈酸性,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则碳酸氢钠和硫酸铝相互促进水解,从而迅速的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盐类水解原理来解释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故⑤不选;
故能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②③④,故选:A。
3.(2021·安徽高二期末)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的、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处表示的不饱和溶液
B.该温度下,
C.升高温度,X线位置将发生变化
D.X、Y分别为ZnS、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
【答案】A
【详解】
A.a点处,应该为过饱和溶液,A项错误;
B.,B项正确;
C.升高温度,增大,X直线向右上方移动,C项正确;
D.根据图像中所给数据分析,X表示阴、阳离子浓度变化倍数相同,为沉淀溶解平衡曲线,Y表示阴、阳离子浓度变化倍数不同,为沉淀溶解平衡曲线,D项正确;
答案选A。
4.(2021·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二期末)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A
C.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
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答案】D
【分析】
根据图形可知: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增高,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增高,但是变化不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降低。
【详解】
A.根据图形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故A项正确;
B.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增高,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无明显变化,但A中含有少量B时,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B项正确;
C.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降低,所以增高温度,C物质的溶解度降低,可以使接近饱和溶液的C变为饱和溶液,故C项正确。
D.t2℃>t1℃,t2℃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这个温度两者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C物质。因为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增高,所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降低,A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少。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降低,所以t1℃时C物质的溶解度不变,则溶解度C>A。由于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t1℃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B物质的质量分数大于C的,所以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故D项错误;
故选D。
5.(2021·云南玉溪·高二期末)、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升温可使分散系由c点变为b点
C.时
D.在曲线下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沉淀生成
【答案】C
【详解】
A.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则,故A错误;
B.升温沉淀溶解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均增大,而c点与b点的钡离子浓度不变,故B错误;
C.由图中a点数据知,时,故C正确;
D.在曲线下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Q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习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锂电池具有广泛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实验活动1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精品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42化学电源-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修4解析版doc、42化学电源-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修4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432电解原理的应用-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修4解析版doc、432电解原理的应用-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修4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