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发酵工程(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原卷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482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发酵工程(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原卷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482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发酵工程(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原卷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482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发酵工程(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48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发酵工程(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48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 发酵工程(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4948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 (基础+能力)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优秀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优秀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第一单元发酵工程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docx、第一单元发酵工程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 发酵工程
基础过关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均可进行有氧呼吸
B.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产生酒精,醋酸菌则不能产生醋酸
C.两者都是异养生物,生存都离不开葡萄糖
D.醋酸菌可以用酵母菌的某种代谢产物为原料来合成醋酸
【答案】C
【解析】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命现象;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都能生存,A、B正确;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能以酒精为原料合成醋酸,而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能产生酒精,C错误、D正确。
2.某同学在线提交了在家用带盖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报告,他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选择新鲜的葡萄略加冲洗,除去枝梗后榨汁
B.将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装满葡萄汁
C.酒精发酵期间,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
D.酒精发酵后去除瓶盖,盖一层纱布,再进行醋酸发酵
【答案】B
【解析】制作葡萄酒时,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略加冲洗,并除去枝梗,A正确;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或用洗洁精洗涤,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不能装满,这样既可以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发酵液溢出,B错误;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为了释放出二氧化碳,要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C正确;由于醋酸发酵使用的菌种为醋酸菌,醋酸菌为好氧细菌,为了给醋酸发酵提供充足的氧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酒精发酵后去除瓶盖,盖一层纱布,再进行醋酸发酵,D正确。
3.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C.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有机碳源
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答案】B
【解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A正确;培养基的分类标准不同,其种类也不同,如培养基按所含成分来源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B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异养型微生物,培养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有机碳源,C正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D正确。
4.下列有关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铵盐和硝酸盐等无机氮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不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水、无机盐也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琼脂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答案】D
【解析】铵盐和硝酸盐等无机氮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A正确;以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二氧化碳不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B正确;水、无机盐也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C正确;琼脂是凝固剂,不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D错误。
5.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消毒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答案】A
【解析】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能耐高温,需用干热灭菌;接种环可用灼烧灭菌达到迅速彻底的灭菌效果;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可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双手;对空气可用紫外线消毒;为了不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可采用巴氏消毒法对其进行消毒。
6.检验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 )
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上培养 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上培养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答案】C
【解析】检验培养基有没有被杂菌污染,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如果在培养过程中未接种的培养基上没有菌落生长,则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若未接种的培养基上有菌落生长,则说明培养基已被杂菌污染。
7.有关纯化大肠杆菌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
B.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
C.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答案】A
【解析】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第一区域的划线末端,A错误;为避免杂菌的污染,第一步操作时需要灼烧接种环,B正确;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C正确;为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D正确。
8.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CH4N2O)分解为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但分解产物CO2不能为该菌提供营养。下列关于配制分离这一菌种的选择培养基的成分符合要求的是( )
A.仅尿素 B.尿素+葡萄糖
C.仅葡萄糖 D.牛肉膏蛋白胨
【答案】B
【解析】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其培养基中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此外还应有提供碳源的葡萄糖等营养成分;牛肉膏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氮源和维生素。
9.环境中的苯酚有害,研究者准备依据下图步骤操作,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能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苯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以苯酚为碳源促进目的菌大量增殖
B.将采集样品接种培养时苯酚浓度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加
C.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降解苯酚的单菌落
D.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就是研究者所需要的目的菌株
【答案】D
【解析】欲分离筛选能高效降解苯酚的菌株,在培养基中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富集培养,可促进目的菌的大量增殖,A正确;图示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将采集样品接种培养时苯酚浓度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加,以达到富集苯酚降解菌的目的,B正确;当稀释倍数足够大时,平板上可获得降解苯酚的单菌落,C正确;由于活性污泥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则在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全是研究者所需要的目的菌株,D错误。
10.对酵母菌溶液计数的方法,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需要血细胞计数板,但数据可能偏大
B.也可以用培养菌落的方法间接计数,但数据可能偏大
C.无论用哪种方法计数,都必须进行浓度梯度稀释
D.无论用哪种方法计数,都必须多次计数求平均值
【答案】B
【解析】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需要血细胞计数板,由于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会导致数据可能偏大,A正确;也可以用培养菌落的方法间接计数,当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连在一起时看到的是一个菌落,会导致数据可能偏小,B错误;无论用哪种方法计数,都必须进行浓度梯度稀释,C正确;无论用哪种方法计数,都必须多次计数求平均值,D正确。
1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基本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根据确定的菌种选择合适的原料配制培养基,且一般需要反复试验
B.需要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进行消毒,以防止因杂菌污染导致产量下降
C.选育出的菌种可以直接接种,也可以先进行扩大培养后再进行接种
D.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正反馈机制,使发酵罐内的发酵全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答案】A
【解析】需要根据确定的菌种选择合适的原料配制培养基,且一般需要反复试验,A正确;需要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进行灭菌,以防止因杂菌污染导致产量下降,B错误;选育出的菌种不能直接接种,要先进行扩大培养后再进行接种,C错误;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负反馈机制,使发酵罐内的发酵全过程处于最佳状态,D错误。
12.下列关于单细胞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一类蛋白质
B.单细胞蛋白是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微生物菌体
C.单细胞蛋白作为食品添加剂,能使家禽家畜增重快、产奶(蛋)高
D.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答案】B
【解析】单细胞蛋白是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微生物菌体,A错误、B正确;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能使家禽家畜增重快、产奶(蛋)高,C错误;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动物食用后能提高免疫力,D错误。
13.啤酒的工厂化生产流程中,涉及发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和终止等若干工艺流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焙烤可以杀死大麦种子的胚,并使淀粉酶变性失活
B.糖化过程中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为糖浆
C.蒸煮可以杀死糖浆中的微生物,避免杂菌污染
D.消毒可以杀死啤酒中的大多数微生物,从而延长其保存期
【答案】A
【解析】焙烤可以杀死大麦种子的胚,但不使淀粉酶失活,A错误;糖化过程中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为糖浆,B正确;蒸煮可以杀死糖浆中的微生物,避免杂菌污染,C正确;消毒可以杀死啤酒中的大多数微生物,从而延长其保存期,D正确。
14.如图是苹果醋的制作流程简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图中的①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B.由①过程到②过程需要改变的环境因素只是通入无菌空气
C.可以取少量发酵液滴加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
D.利用该技术生产果醋需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答案】C
【解析】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苹果汁中的果糖分解为醋酸,因此过程①可以不要,A错误;①②过程能否顺利完成有严格的温度要求,制酒为18~25 ℃,制醋为30~35 ℃,因此由①过程到②过程还需要改变的环境因素为温度,B错误;由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所以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是否产生了酒精,C正确;醋酸菌是严格的好氧菌,D错误。
15.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接种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多于实际的活菌数
B.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连续划在固体培养基表面
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D.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形成单菌落的效果更好
【答案】D
【解析】由于两个或多个活菌连在一起时,往往形成一个菌落,所以利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A错误;平板划线法不需要稀释菌液,是将菌液通过接种环连续划在固体培养基表面,B错误;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C错误;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D正确。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逐渐变酸,乳酸菌与杂菌数目也发生变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泡菜制作初期只有乳酸菌的存在
B.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
C.在发酵过程中,乳酸含量逐渐增多,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D.发酵过程中,杂菌数目的减少使乳酸菌与杂菌的种间竞争减弱,因此乳酸菌数目一直增多
【答案】AD
【解析】泡菜制作初期多种微生物并存,也存在乳酸菌,A错误;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密闭的发酵环境使其在种间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B正确;发酵过程中,乳酸含量不断增多,不仅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也会影响乳酸菌的活性,因此乳酸菌数目不会一直增多,C正确、D错误。
17.如表所示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 NaNO3 | K2HPO4 | MgSO4·7H2O | (CH2O) | 蒸馏水 | 青霉素 |
含量 | 3 g | 1 g | 0.5 g | 30 g | 定容至 1 000 mL | 0.1万单位 |
A.根据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微生物无法在该培养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C.根据培养基的配方可知,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D.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形成液体培养基
【答案】D
【解析】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如琼脂)可形成固体培养基,题表所示的培养基配方中没有加凝固剂,因此属于液体培养基,A正确、D错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B正确;该培养基中的(CH2O)可作为有机碳源,因此其培养的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C正确。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同
C.只有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答案】BC
【解析】样品的稀释度直接影响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A正确、B错误;在同一稀释度下只要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就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C错误;验证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需设立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作为对照,若后者的菌落数明显大于前者,说明前者具有筛选作用,D正确。
19.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柠檬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酸度调节剂,可以通过黑曲霉发酵制得
B.可以将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基因转入酵母菌通过发酵工程制备乙型肝炎疫苗
C.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白僵菌特异性强,只能用来防治一种农林害虫
D.一种真菌通过发酵工程产生的井冈霉素可以用来防治水稻枯纹病
【答案】AB
【解析】柠檬酸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食品酸度调节剂,可以通过黑曲霉发酵制得,A正确;可以将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基因转入酵母菌通过发酵工程制备乙型肝炎疫苗,B正确;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白僵菌可以用来防治80多种农林害虫,C错误;一种放线菌通过发酵工程产生的井冈霉素可以用来防治水稻枯纹病,D错误。
20.下列关于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以获得单个的菌落 B.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C.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D.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答案】AC
【解析】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A正确;稀释涂布平板法不用接种针进行接种,B错误;为防止杂菌污染,操作时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C正确;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活菌,只能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来计数活菌,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用不同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处理对甘蓝泡菜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清水和食盐配制质量百分比为________的盐水。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坛中溶液量会增加,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酵过程中,所用原料中的有机物总量和种类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NR活性和亚硝酸盐含量均呈____________的趋势。添加不同浓度的GSH均可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NR活性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
(4)某同学尝试制作酸奶和泡菜,他成功制得酸奶,却未得到泡菜成品,他制作泡菜的流程如下:
①请指出实验流程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填字母)。
②根据题中的条件,请你提出简要的补救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20% 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渗透失水 (2)减少 增加 (3)先上升后下降 降低 (4)①d ②向已冷却的泡菜坛中加入含乳酸菌的酸奶
【解析】(1)制备泡菜盐水时,盐水的质量百分比为5%~20%。泡菜坛中溶液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
(2) 泡菜制作过程中,微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有机物,故有机物总量减少,但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又产生新的物质(尤其是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使得有机物种类增加。
(3)结合题图信息可知,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NR活性和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添加不同浓度的GSH均可降低NR活性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
(4)泡菜制备过程中加盐后应将盐水煮沸并冷却后再装坛,图示流程中将煮沸的盐水直接加入泡菜坛中会杀死乳酸菌,因此可向已冷却的泡菜坛中加入含乳酸菌的酸奶,从而获得泡菜。
22.下图是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牌酸奶中乳酸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而制定的流程图。请分析回答:
→→
(1)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本研究使用的细菌培养基中特别加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钙,乳酸菌在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能与不溶性的碳酸钙生成可溶性的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从物理形态分析,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类型。
(3)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必须________________后,将锅密闭,继续加热以保证锅内气压上升,达到121 ℃。灭菌后的培养基应适当冷却后,在________________附近倒平板。
(4)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1:分别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50 ℃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
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
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答案】(1)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没有核膜”) (2)无氧呼吸 固体培养基 (3)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 酒精灯火焰 (4)步骤1:等量的青霉素、四环素和无菌水 步骤3:未接种的培养基
【解析】(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它们的区别在于乳酸菌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培养基中特别加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钙,乳酸菌在无氧呼吸中产生的乳酸能与不溶性的碳酸钙生成可溶性的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从物理形态分析,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3)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必须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后,将锅密闭,继续加热以保证锅内气压上升,达到121 ℃。灭菌后的培养基应适当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4)步骤1:分别取等量的青霉素、四环素和无菌水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50 ℃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23.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的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下图)。
(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配制以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灭菌与消毒的主要区别是灭菌能够杀死物体内外__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法对玻璃器皿进行灭菌。
(3)若测得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的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5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株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 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该方法统计的醋酸菌数目会比活菌的实际值________(填“小”或“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物柴油生产中所用的脂肪酶,可以通过________工程技术进行工厂化生产。
【答案】(1)植物油 选择 (2)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干热灭菌 (3)2.54×109个 小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 (4)发酵
【解析】(1)筛选产脂肪酶的微生物M时,应该使用只有目的菌能够生存的,其他微生物不能生存的选择培养基,故培养基中应该添加植物油作为唯一碳源;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灭菌和消毒的主要区别是灭菌能够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玻璃器皿常采用的灭菌方法为干热灭菌。
(3)该组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5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株数=254×106÷0.1=2.54×109个;因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故用该方法统计的醋酸菌数目会比活菌的实际值偏小。
(4)在生物柴油生产中所用的脂肪酶,可以通过发酵工程技术进行工厂化生产。
24.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检验。
(2)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营养物质、pH和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颠倒前的________层和颠倒后的________层的培养基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答案】(1)酵母菌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2)①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氧气 ②B A ③种间竞争(或竞争)
【解析】(1)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酵母菌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
(2)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题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氧气、营养物质、pH等。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乳酸菌为厌氧菌,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层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数量均明显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营养物质消耗、醋酸过多、pH过低,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种间竞争(或竞争),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25.之前微博传言手机细菌比马桶按钮多。如图所示为某机构通过实验展示调查的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实验需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一般包括水、碳源、________________等。
(2)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两实验组均采用____________法接种,该方法需要________(填字母,多选)。
A.接种环 B.酒精灯 C.移液管
D.涂布器 E.无菌水
(4)结果表明,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都存在多种微生物。两组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实验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为了保证健康,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对手机进行________处理。
【答案】(1)氮源和无机盐 (2)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若无菌落产生,则培养基未被污染;反之,则培养基被污染 (3)稀释涂布平板 BCDE (4)手机的取样和马桶按钮的取样都不相同(答案合理即可) (5)消毒
【解析】(1)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一般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
(2)可以通过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看是否有菌落产生来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3) 分析题图可知,两实验组均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该方法需要酒精灯(操作都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移液管(吸取菌液)、涂布器(涂布菌液)、无菌水(稀释菌液),而接种环用于平板划线法。
(4) 两实验组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实验结果截然不同,原因可能是手机的取样和马桶按钮的取样都不相同。
(5)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灭菌和消毒的应用范围,为了保证健康,每隔一段时间,应该对手机进行消毒处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优秀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13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作业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高二生物解析版docx、13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作业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高二生物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科技探索之路 生物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精品单元测试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第四单元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docx、第四单元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基础过关-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科技探索之路 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优秀单元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三单元基因工程能力提升-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解析版docx、第三单元基因工程能力提升-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