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ppt
展开人们经常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这句话具体是什么含义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阐释。
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的说理特点。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 (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亚圣”。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他极力主张“行仁政”,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
(一)古今异义1.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2. 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二)词类活用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使……定居)2.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导思1.这篇文章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导思2:这篇文章采用了怎样的思路来论证观点?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孟子》三章 朗读。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 气候上的有利条件。地利: 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 内城。郭: 外城。环: 围。夫: 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富贵不能使我昏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威武不能使我屈服,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 城墙。池: 护城河。兵革: 泛指武器军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坚利: 坚硬; 锋利。委: 放弃。去: 离开。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军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方还是)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使……定居。 固:巩固。 威:威慑。道:仁政。 至:极点。 亲戚: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畔:同“叛”,背叛。顺:归顺,服从。 以: 凭借。 故: 所以。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城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的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用顶真修辞,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这两句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第2、3 句运用举例论证,有力地论证了“地利”重于“天时”。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四个双重否定句构成排比,气势磅礴,增强了语势,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方面的优越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对照鲜明,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结尾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结尾运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得道”“失道”对战争的决定意义,突出强调了“得道”即“人和”的重要性。得人心者,人心所背,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深化了文章中心。
议论文结尾段作用分析法。(中考占3-4)议论文结尾段的作用主要有: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或得出中心论点(深化中心论点);②重申(强调)……中心论点;③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④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全面更严密;⑤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点拨】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作者以战争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从进攻一方来论述。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可以看出,指的是个小国家,强大的军队占据有利时机包围一个小国,即使围而不攻,被包围者也一定是坚持不住的,然而却没能使小国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然而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列举事例论证了在战争中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要素的作用,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表现了孟子“仁政”的治国主张。
语句整齐流畅,气势磅礴,富有说服力。多处运用排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哉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吾事之利”等。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你能说出有关“和”的成语、俗语或典故吗?“和”字在当代社会又具有怎样的新内涵?
成语: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衷共济。俗语:家和万事兴。典故:“将相和”在当代社会,“和”字不仅仅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且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和谐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备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注音和节奏,析内容巧释疑,摆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结构图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导入,学习目标,新知讲解,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齐读课文,根据注释译读课文,利精良,去离开,山溪泛指山河,以凭借依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22《孟子》三章pptx、《孟子三章》导学案教师版doc、《孟子》三章教学设计doc、《孟子三章》导学案学生版doc、《孟子三章》同步检测解析版doc、《孟子三章》同步检测原卷版do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张筠英朗读-linyuymp3、富贵不能淫mp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mp3等9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