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原卷版).docx
    • 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析版).docx
    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原卷版)第1页
    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原卷版)第2页
    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原卷版)第3页
    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析版)第1页
    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析版)第2页
    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对点讲解与练习(通用版),文件包含第4节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解析版docx、第4节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4节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知识梳理】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 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 面积.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 =k .
    【深化理解】
    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既适用于行星绕太阳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地球运动。
    2.不考虑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g=。
    3.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而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4.在计算中心天体密度时,要注意区分中心天体的半径R和环绕天体的轨道半径r。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2.表达式:F=G,G为引力常量,其值为G=6.67×10-11 N·m2/kg2。
    3.适用条件
    (1)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是两球球心间的距离。
    4. 万有引力定律的“三性”
    (1)普遍性: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
    (2)相互性: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宏观性:只有质量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其附近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才有实际的物理意义。
    三、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1.经典时空观
    空间、时间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而存在的。
    2.相对论时空观
    物体占有的空间以及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甚至还有生命过程的持续时间,都与它们的运动状态有关。
    【诊断小练】
    (1)开普勒三定律是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
    (2)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成功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
    (3)引力常量和静电力常数都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的.(  )
    (4)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规律,并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行的原因.(  )
    (5)对于微观高速运行的粒子万有引力定律不再适用.(  )
    (6)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速率是变化的,离太阳越远,运行速率越大。(  )
    (7)只有天体之间才存在万有引力。(  )
    (8)只要知道两个物体的质量和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由F=G计算物体间的万有引力。( )
    (9)地面上的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
    (10)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
    (11)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经过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12)牛顿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命题突破】
    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及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难度一般。
    考点一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
    对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普勒通过自己长期观测,记录了大量数据,通过对数据研究总结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B.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圆,太阳处于圆心位置
    C.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距离太阳越近,其运动速度越大;距离太阳越远,其运动速度越小
    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跟它公转周期成正比
    【解析】选C 第谷进行了长期观测,记录了大量数据,开普勒通过对数据研究总结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选项A错误;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椭圆,太阳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选项B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距离太阳越近,其运动速度越大,距离太阳越远,其运动速度越小,选项C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围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公转周期的二次方成正比,选项D错误。
    【答案】 C
    2.【对开普勒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多选)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为近日点,Q为远日点,M、N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经M、Q到N的运动过程中(  )

    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 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
    C.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小 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解析】 A错: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相等时间内,太阳与海王星连线扫过的面积都相等,由P到M扫过面积小于.
    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从Q到N阶段,机械能守恒.
    C对:从P到Q阶段,万有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速率逐渐变小.
    D对: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与速度的夹角先是钝角后是锐角,即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答案】 CD
    3.【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应用】
    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P与Q的周期之比约为(  )
    A.2∶1          B.4∶1
    C.8∶1 D.16∶1
    【解析】选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得两卫星周期之比为= = =8,故C正确。
    【答案】 C
    考点二 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1.“自力更生”法(g-R)
    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半径R。
    (1)由G=mg得天体质量M=。
    (2)天体密度ρ===。
    (3)GM=gR2称为黄金代换公式。
    2.“借助外援”法(T-r)
    测出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和半径r。
    (1)由G=mr得天体的质量M=。
    (2)若已知天体的半径R,则天体的密度ρ===。
    (3)若卫星绕天体表面运行时,可认为轨道半径r等于天体半径R,则天体密度ρ=,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
    1.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解析】选D 由于不考虑地球自转,则在地球表面附近,有G=m0g,故可得M=,故A项不选;由万有引力提供人造卫星的向心力,有G=m1,v=,联立得M=,故B项不选;由万有引力提供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有G=m22r,故可得M=,故C项不选;同理,根据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可求出太阳的质量,但不可求出地球的质量,故选D。
    【答案】 D
    2.2018年2月,我国500 m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5.19 ms。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6.67×10-11 N·m2/kg2。以周期T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
    A.5×109 kg/m3      B.5×1012 kg/m3
    C.5×1015 kg/m3 D.5×1018 kg/m3
    【解析】选C 脉冲星自转,边缘物体m恰对星体无压力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r,又M=ρ·πr3,整理得密度ρ== kg/m3≈5.2×1015 kg/m3。
    【答案】 C
    3. 1789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G,因此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上一个昼夜的时间为T1(地球自转周期),一年的时间为T2(地球公转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L1,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质量m地=
    B.太阳的质量m太=
    C.月球的质量m月=
    D.由题中数据可求月球的密度
    【解析】 若不考虑地球自转,根据地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有G=mg,则m地=,故A错误;根据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地L2,则m太=,故B正确;由题中数据无法求出月球的质量,也无法求出月球的密度,故C、D错误。
    【答案】 B
    4.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解析】 A能:根据G=mg可知,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B能:根据G=及v=可知,已知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C能:根据G=mr可知,已知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D不能:已知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只能求出太阳的质量,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
    【答案】 D
    5.(多选)2017年3月16日消息,高景一号卫星发回清晰影像图,可区分单个树冠。天文爱好者观测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发现该卫星每经过时间t通过的弧长为l,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θ弧度。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  )
    A.高景一号卫星的质量为
    B.高景一号卫星的角速度为
    C.高景一号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2π
    D.地球的质量为
    【解析】选BD 高景一号卫星的质量不可求,选项A错误;由题意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选项B正确;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v=,选项C错误;由v=ωr得r=,该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G=mω2r,解得地球的质量M=,选项D正确。
    【答案】 BD

    考点三 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问题
    考法(一) 求天体表面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1. 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0             B.
    C. D.
    【解析】 飞船受的万有引力等于在该处所受的重力,即G=mg,得g=,选项B正确。
    【答案】 B
    考法(二) 求天体表面某深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2.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           B.1+
    C.2 D.2
    【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地面与矿井底部之间的环形部分对处于矿井底部的物体引力为零。设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质量为M,地球表面的物体m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故mg=G;设矿井底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等效“地球”的质量为M′,其半径r=R-d,则矿井底部处的物体m受到的重力mg′=G,又M=ρV=ρ·πR3,M′=ρV′=ρ·π(R-d)3,联立解得=1-,A正确。
    【答案】 A
    考法(三)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与抛体运动的综合
    3. 据美国宇航局消息,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三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假设某天我们可以穿越空间到达某一类地行星,测得以初速度10 m/s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可到达的最大高度只有1 m,而其球体半径只有地球的一半,则其平均密度和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5∶2 B.2∶5
    C.1∶10 D.10∶1
    【解析】 根据h=和g=可得,M=,即ρπR3=,行星平均密度ρ=∝,在地球表面以初速度10 m/s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可到达的最大高度h地==5 m。据此可得,该类地行星和地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10∶1,选项D正确。
    【答案】 D
    【归纳总结】
    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但由于向心力很小,一般情况下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G,这样重力加速度就与行星质量、半径联系在一起,高考也多次在此命题。
    考点四 万有引力的三种计算思路

    公式F=G适用于质点、均匀介质球体或球壳之间万有引力的计算。当两物体为匀质球体或球壳时,可以认为匀质球体或球壳的质量集中于球心,r为两球心的距离,引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
    1.(多选)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
    B.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
    C.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
    D.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
    【解析】选BC 由万有引力定律知A项错误,B项正确;因三颗卫星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圆轨道半径为r,由数学知识易知任意两颗卫星间距d=2rcos 30°=r,由万有引力定律知C项正确;因三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且互成120°,故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为0,则D项错误。
    【答案】 BC

    推论Ⅰ:在匀质球壳的空腔内任意位置处,质点受到球壳的万有引力的合力为零,即∑F=0。
    推论Ⅱ:如图所示,在匀质球体内部距离球心r处的质点(m)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球体内半径为r的同心球体(M′)对它的引力,即F=G。 


    2.如图所示,有人设想要“打穿地球”,从中国建立一条通过地心的光滑隧道直达巴西。若只考虑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则从隧道口抛下一物体,物体的加速度(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D 设地球的平均密度为ρ,物体在隧道内部离地心的距离为r,则物体m所受的万有引力F=G·=πGρmr,物体的加速度a==πGρr,由题意可知r先减小后增大,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三)填补法求解万有引力
    运用“填补法”解题的关键是紧扣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先填补后运算,运用“填补法”解题主要体现了等效思想。
    3.如图所示,有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大球体。从中挖去一个半径为的小球体,并在空腔中心放置一质量为m的质点,则大球体的剩余部分对该质点的万有引力大小为(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
    A.G          B.0
    C.4G D.G
    【解析】选D 若将挖去的小球体用原材料补回,可知剩余部分对m的吸引力等于完整大球体对m的吸引力与挖去小球体对m的吸引力之差,挖去的小球体球心与m重合,对m的万有引力为零,则剩余部分对m的万有引力等于完整大球体对m的万有引力;以大球体球心为中心分离出半径为的球,易知其质量为M,则剩余均匀球壳对m的万有引力为零,故剩余部分对m的万有引力等于分离出的球对其的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G,故D正确。
    【答案】 D
    【归纳总结】
    (1)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求质点间的万有引力。
    (2)在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中挖去小球后其质量分布不再均匀,不可再随意视为质点处理。
    (3)可以采用先填补后运算的方法计算万有引力大小。

    【考能提升·对点演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运动定律就是经典力学
    B.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
    C.牛顿运动定律可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问题
    D.经典力学可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问题
    【解析】选B 经典力学并不等于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只是经典力学的基础,经典力学并非万能,也有其适用范围,并不能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问题,没有哪个理论可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问题。因此只有搞清牛顿运动定律和经典力学的隶属关系,明确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解决此类问题。
    【答案】 B
    2.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B.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之间
    C.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D.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是相同的
    【解析】选C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任何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选项A、B错误,C正确;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是不相同的,选项D错误。
    【答案】 C
    3.(多选)如图所示,近地人造卫星和月球绕地球的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设卫星、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分别为T卫、T月,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则(  )
    A.T卫<T月        B.T卫>T月
    C.T卫<T地 D.T卫=T地
    【解析】选AC 因r月>r同>r卫,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可知,T月>T同>T卫,又同步卫星的周期T同=T地,故有T月>T地>T卫,选项A、C正确。
    【答案】 AC
    4.有一星球的密度跟地球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忽略其自转影响)(  )
    A. B.4倍
    C.16倍 D.64倍
    【解析】选D 天体表面的物体所受重力mg=G,又知ρ=,所以M=,
    故 =3=64。D正确。
    【答案】 D
    5.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解析】选C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一个焦点上,A错误;不同的行星对应不同的运行轨道,运行速度大小也不相同,B错误;同一行星与太阳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才能相同,D错误;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故=,C正确。
    【答案】 C
    6.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找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C、D错误,B正确.
    【答案】 B
    7.对于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来说,它们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会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某同学根据测得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与周期T的关系作出如图所示图像,则可求出地球的质量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  )
    A. B.
    C. D.
    【解析】选A 由G=m·r,可得=,结合题图图线可得,=,故M=,A正确。
    【答案】 A
    8.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
    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
    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
    【解析】选B 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则应满足G=ma,因此加速度a与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答案】 B
    9.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解析】选B 开普勒在前人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与牛顿定律无联系,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但没有找出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选项C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选项D错误。
    【答案】 B
    10.宇航员站在某一星球距其表面h高度处,以某一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后小球落到星球表面。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该星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解析】选A 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在星球表面做平抛运动,h=gt2。设该星球的质量为M,在星球表面有 mg=G。由以上两式得,该星球的质量为M=,A正确。
    【答案】 A
    11.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密度为(  )
    A. B.
    C. D.
    【解析】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在两极处G=mg0,在赤道上:G=mg+m()2R,地球的质量:M=πR3ρ,联立三式可得:ρ=,选项B正确.
    【答案】 B
    12.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a倍,质量是地球的b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T,引力常量为G,则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
    A. B.
    C. D.
    【解析】 对于近地卫星,设其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2R,得地球的质量M=,地球的密度为ρ==;已知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a倍,质量是地球的b倍,结合密度公式ρ=,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是地球的倍,所以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故C正确.
    【答案】 C
    13.据报道,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20万光年外发现了首颗系外“宜居”行星。假设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2倍。那么,一个在地球表面能举起64 kg物体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能举起的物体的质量约为多少(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  )
    A.40 kg B.50 kg
    C.60 kg D.30 kg
    【解析】选A 在地球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G=mg,得g=,因为行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其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倍,则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倍,而人的举力认为是不变的,则人在行星表面所举起的重物质量为:m== kg=40 kg,故A正确。
    14.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著名的开普勒行星三定律。设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为k1,土星的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为k2,地球的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为k3。已知M太>M土>M地,则三者大小关系为(  )
    A.k1=k2=k3 B.k1>k2>k3
    C.k1M土>M地,因此k1>k2>k3,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15.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的均匀大球,沿直径挖去两个半径分别为大球一半的小球,并把其中一个放在球外与大球靠在一起。若挖去小球的球心、球外小球球心、大球球心在一条直线上,则大球中剩余部分与球外小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约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  )
    A.0.01 B.0.02
    C.0.05 D.0.04
    【解析】选D 由题意知,所挖出小球的半径为,质量为,则未挖出小球前大球对球外小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G=,将所挖出的其中一个小球填在原位置,则填入左侧原位置小球对球外小球的万有引力为F1=G=,填入右侧原位置小球对球外小球的万有引力为F2=G=,大球中剩余部分对球外小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3=F-F1-F2≈0.04,D选项正确。
    【答案】 D
    16.2017年8月16日凌晨,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目前“墨子”已进入离地面高度为h的极地预定轨道(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如图所示.若“墨子”从北纬3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至南纬60°正上方,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自转,由以上条件可知(  )
    A.地球的质量为
    B.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为
    C.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
    D.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
    【解析】 在地球表面Mg=,M=,A错;第一次运行至南纬60°历时t=,而T=,所以ω=,B对;v=ω(R+h)=,C错,D对.
    【答案】 BD
    17.(多选)2018年2月2日,我国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通过观测可以得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并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若将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卫星的(  )
    A.密度          B.向心力的大小
    C.离地高度 D.线速度的大小
    【解析】选CD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在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它受到的万有引力:m0g=G,整理得GM=gR2。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2(R+h),可求得卫星的离地高度h=-R,再由v=可求得卫星的线速度,选项C、D正确。卫星的质量未知,故卫星的密度和向心力不能求出,选项A、B错误。
    【答案】 CD
    18.(多选)欧洲航天局的第一枚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环绕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用m表示它的质量,h表示它在近月点的高度,ω表示它在近月点的角速度,a表示它在近月点的加速度,R表示月球的半径,g表示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忽略其他星球对“智能1号”的影响,则它在近月点所受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等于(  )
    A.ma          B.m
    C.m(R+h)ω2 D.m
    【解析】选AB “智能1号”在近月点所受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即为它所受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A正确;由万有引力定律得F=G,又在月球表面上,G=mg,解得F=m,B正确;由于“智能1号”环绕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曲率圆半径不是R+h,C、D错误。
    【答案】 AB
    19.宇航员在某星球上为了探测其自转周期做了如下实验:在该星球两极点,用弹簧秤测得质量为M的砝码所受重力为F,在赤道测得该砝码所受重力为F′。他还发现探测器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假设该星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其自转周期为(  )
    A.T B.T
    C.T D.T
    【解析】选D 设星球和探测器质量分别为m、m′
    在两极点,有:G=F,
    在赤道,有:G-F′=MR,
    探测器绕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则有:G=m′ R;联立以上三式解得T自=T。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 D
    20.(多选)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已知地球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0,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北极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
    B.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赤道上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mg0
    C.地球的半径为
    D.地球的密度为
    【解析】选BCD 因地球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0,则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北极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0,选项A错误;因在地球的两极G=mg0,则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赤道上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G=mg0,选项B正确;在赤道上:G-mg=mR;联立解得:R=,选项C正确;地球的密度为ρ=,联立解得:ρ=,选项D正确。
    【答案】 BCD

    相关试卷

    考点0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解析版)—高中物理:

    这是一份考点0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解析版)—高中物理,共9页。

    (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加练第5章 微专题32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加练第5章 微专题32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含解析),共5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专题1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专题1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