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 下册语文 2.孔雀东南飞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752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择性必修 下册语文 2.孔雀东南飞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752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择性必修 下册语文 2.孔雀东南飞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752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择性必修 下册语文 2.孔雀东南飞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7527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择性必修 下册语文 2.孔雀东南飞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7527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择性必修 下册语文 2.孔雀东南飞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7527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择性必修 下册语文 2.孔雀东南飞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7527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选择性必修 下册语文 2.孔雀东南飞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7527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学年2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孔雀东南飞并序教学演示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语言建构与运用,资料助读,字音识记,基础梳理,结构图解,整体梳理,文本深读,随堂小练,拓展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采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作者简介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梁、陈间有名的诗人、骈文作家。其父徐摛,是南朝梁有影响力的诗人。徐陵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他的诗多为应制之作,辞藻华丽,讲究对仗。因徐摛、徐陵父子与庾肩吾、庾信父子诗风相近,时人称为“徐庾体”。徐陵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
本文选自徐陵编《玉台新咏笺注》上册卷一。《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我国古代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全书收诗七百六十九篇。除第九卷中的《越人歌》相传写于春秋战国之间外,其余都是汉代至南朝梁的诗作。
写作背景本诗所记述的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仅婚姻制度方面就有“七去”“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而“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正是焦仲卿、刘兰芝婚姻悲剧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刘兰芝一边,表明与刘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相关知识乐府诗“乐府”是汉代以来朝廷设立的主管音乐的官署,其主要职能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歌等。魏晋时期,这一官署采制的诗歌被称为“乐府”或“汉乐府”。此时乐府不仅仅是官府机构,还是一种诗歌体裁,后世诗人仿照这种形式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按内容可分为军乐、民歌、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三部分。其题材特点为:反映战争、徭役的痛苦及贫困;反映漂泊他乡、游子羁旅之悲;歌咏爱情婚姻,表现妇女的悲惨命运及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反映统治者的荒淫、人民的劳动生活;写饮酒求仙、人生无常等。
yì kōng hóu mǔ wēi ruí pīng
rú wán yǎ tiǎ niè dāng
dài mà yā fǔ pǐ
jī zhí zhú xié pán
通假字1.箱帘六七十( ) 【答案】“帘”同“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2.蒲苇纫如丝( ) 【答案】“纫”同“韧”,坚韧3.摧藏马悲哀( )【答案】“藏”同“脏”,脏腑
【答案】(1)动词,行动 (2)动词,抬起 (3)动词,成功
【答案】(1)助词,无实义 (2)疑问代词,什么 (3)副词,多么
【答案】(1)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2)动词,见面 (3)加在动词前,表被动
【答案】(1)xiàng,名词,形貌,相貌(2)xiāng,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态度(3)xiāng,副词,互相,交互
【答案】(1)副词,仍旧 (2)形容词,从前,原来的 (3)连词,所以
【答案】(1)动词,出嫁 (2)动词,顺从,依照 (3)副词,刚才
【答案】(1)动词,辞别 (2)动词,谢绝,拒绝 (3)动词,告诉,告知
【答案】(1)介词,被 (2)动词,做,成为 (3)介词,替,给 (4)介词,为了
【答案】古义:一起生活。今义:在一起工作。
【答案】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答案】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答案】古义:处理,处置。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答案】古义:吉利。今义: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容易达到目的;使便利。
【答案】古义:订好婚期。今义:结婚。
【答案】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答案】古义:交错,诗中指挨在一起。今义:主要指运输事业。
【答案】(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 (2)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答案】(1)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2)名词作动词,说话 (3)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4)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5)名词作动词,任官职
【答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着煎熬一般
文言句式1.判断句汝是大家子( )【答案】“是”表肯定判断
2.被动句(1)为仲卿母所遣( )(2)今日被驱遣( )(3)渐见愁煎迫( )【答案】(1)“为……所……”表被动(2)以“被”为被动标志(3)以“见”为被动标志
3.省略句(1)结发同枕席( )(2)命如南山石( )(3)窈窕艳城郭( )【答案】(1)省略主语,即“(我们)结发同枕席”(2)句前省略,即“(吾愿母)命如南山石”(3)省略介词,即“窈窕艳(于)城郭”
4.倒装句(1)亦自缢于庭树( )(2)仕宦于台阁( )(3)何言复来还( )【答案】(1)状语后置,即“亦于庭树自缢”(2)状语后置,即“于台阁仕宦”(3)宾语前置,即“言何复来还”
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
主旨探微这首乐府民歌通过叙写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热情地讴歌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1.本诗的小序有何特点?[提示]“小序”虽只有53个字,却具备了记叙文的六个要素,起到了“内容提要”的作用,它是全诗的总纲。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悲剧产生的原因以及悲剧发生的结果。这样便于读者对全诗的内容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了解。
2.“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两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提示]诗篇开头起兴,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在结构上,开头的这两句和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体现了构思的匠心和用心的良苦。以孔雀失偶兴起,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禽鸟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是民歌的特点。
3.“夫妻誓别”这一情节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提示]有两个作用:首先,它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并非己愿,而是被外界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两人的殉情奠定了基础。其次,在分别之时,兰芝既表明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因此从结构上来看,这是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
4.面对兄长的威逼利诱,兰芝一口应婚,这与她对母亲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提示]兰芝这样做,才符合她的性格特征,这也是兰芝忠于爱情、反抗封建礼教思想行为的体现,合乎逻辑的发展。因为她对兄长的性格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不会有效,而且她也不屑去哀求,她的突然允诺,是对前途完全绝望的表现,是不动声色拿定了主意,决心以死来抗议吃人的封建势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实际上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我们从兰芝的突然允诺中已预感到悲剧将要发生。
5.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会被视为奇耻大辱,遭人鄙弃。然而诗中却写很有地位的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呢?[提示]①这些很有地位的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的情节跟前面的刘兰芝被遣回家形成对比,是侧面描写,衬托出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突出刘兰芝的无辜被遣,也侧面衬托出焦母的专断无知。
②这个情节的出现也是广大人民意愿的反映。抛开《孔雀东南飞》不谈,在东汉时代,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驱遣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折磨而死的弱女子肯定大有人在。刘兰芝的命运是悲惨的,这些弱女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同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广大群众在传唱刘兰芝的故事时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自己的感情。《孔雀东南飞》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又在传唱过程中加以再创造,融入了人们善良和美好的愿望。
6.填写下表,分析刘兰芝的人物形象。
[提示]①不亢不卑,很有教养 ②爱情专一 ③善良友爱 ④有礼有节,举止得体 ⑤外柔内刚,自有主意 ⑥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勤劳能干、重感情,忠于爱情的人。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
7.《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它代表了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对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痴情而死的悲剧原因,众说不一。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提示](观点一)这是由门第观念造成的。焦仲卿是“大家子”,且“仕宦于台阁”,有地位和身份,而刘兰芝不过是“生小出野里”的村姑,与焦仲卿身份相差很大。因此“两家的婚姻是门不当户不对”。“门户不当,脸上无光”,因而焦母坚决反对这桩婚事。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便发生了双双殉情的悲剧。
(观点二)尽管刘兰芝在焦家生活已有两三年,但并没有生儿育女。刘兰芝自述的“贱妾留空房”“伶俜萦苦辛”及焦仲卿与焦母诀别时所说的“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封建社会,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就是“无后”。因此焦母专横凶狠地虐待、驱逐刘兰芝,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D.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答案】B【解析】A.“纫”同“韧”。C.“帘”同“奁”。D.“藏”同“脏”。
【答案】B【解析】A.迟:织得慢。C.复:双层。D.却:退出来。
3.“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或第三人称代词。对下面各句中这种用法的“相”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及时相遣归 ②会不相从许③还必相迎取 ④好自相扶将⑤嬉戏莫相忘 ⑥誓不相隔卿⑦誓天不相负 ⑧蹑履相逢迎⑨怅然遥相望 ⑩不得便相许
A.①⑤/②③⑥⑦⑩/④⑧⑨B.①③⑤/②④⑦⑩/⑥⑧⑨C.①⑤/②④⑥⑧⑩/③⑦⑨D.①②⑥/③⑦⑨/④⑤⑧⑩【答案】A【解析】①⑤是第一人称,②③⑥⑦⑩是第二人称,④⑧⑨是第三人称。
【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是偏义复词。A项,偏指“作”;B项,偏指“姥”;D项,偏指“兄”。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兰芝在离别仲卿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以贴切的比喻来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与仲卿不离不弃。(2)《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刘兰芝是美的化身,作者在她被迫离开焦家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穿戴方面进行铺垫,又用了两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兰芝光彩照人的形象。
(3)《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刘兰芝和焦仲卿决定双双殉情,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他们的不幸寄予了深深的同情。【答案】(1)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纫如丝 磐石无转移(2)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3)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 千万不复全
课内素材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孔雀东南飞并序》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之间极富感染力的爱情悲剧,最后两人幻化成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双飞鸟”,相向而鸣,情意缠绵。
兰芝不等婆婆下“逐客令”,就自请遣归。经过一番从容的打扮之后,她走出了婆家的大门。回到家中后,势利、凶蛮的兄长逼她改嫁。最终,她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殉情的道路。不自由,毋宁死!她“举身赴清池”,在这一瞬间,爱情和尊严融为了一体。兰芝用她的生命演绎出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也将一个弱女子的自尊和美丽镌刻于天地之间。[适用话题]“追求”“忠贞”“反抗”“尊严”“自由”“悲剧美”等。
课外素材古代凄美的爱情故事古代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恋爱佳话,或为民间故事,或为神话传说,这些爱情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璀璨夺目。最凄美的恋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最执着的恋爱是牛郎会织女,最大胆的恋爱是七仙女嫁董永,最浪漫的恋爱是唐伯虎点秋香。
“梁祝”是家喻户晓的恋爱传奇,在封建社会里,祝英台不能与同窗梁山伯相爱成婚,而要被迫嫁给有钱有势的马文才。结果梁山伯抑郁而终,祝英台跃入坟中,两人双双化为彩蝶,翩翩起舞,真是凄美之至。牛郎和织女每年只有农历七月七日才能在鹊桥见面,他们终身分居,然而矢志不渝,还有谁能比他们更加执着?七仙女本是天庭仙女,不顾玉帝等人的反对,与凡间平民董永结为夫妻,真是大胆。
唐伯虎为了追求秋香,不惜放下身段,到秋香的主人家里打工,还特意为秋香写了一首藏头诗《西江月》:“我闻西方大士,为人了却凡心。秋来明月照蓬门,香满禅房出径。屈指灵山会后,居然紫竹成林。童男童女拜观音,仆仆何嫌荣顿。”将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即为“我为秋香屈居童仆”。这足见其风趣、幽默和浪漫。[适用话题]“爱情”“历史”“凄美”“执着”“浪漫”等。
导读:《孔雀东南飞并序》既有对现实的抨击,又有对美好爱情的赞美。而在原著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符合逻辑的改编,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创造的美。
《孔雀东南飞》新传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被丈夫休弃的女子。可是,谁又能知道她的苦衷?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却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如山般的朴实沉稳吧!
仲卿朴实沉稳,甚至有些木讷。但这有什么关系,兰芝看中的正是仲卿的不随波逐流。兰芝以为自己找到了终身的依靠,她向仲卿发下了自己心底的誓言:“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仲卿虽然木讷,但他也深深地爱着兰芝,看着兰芝美丽的脸庞,他也发下自己的爱情誓言:“上邪!我欲与芝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芝绝!”但如今,海誓山盟犹在耳畔,却已是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仲卿老实本分,一没人二没钱的他无事可做。为给他谋个差事,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为仲卿在上司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让你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风言风语?
但渐渐地,兰芝感觉到了仲卿的疏远。终于有一天,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一个陌生的香囊,香囊上绣着一个小字“秦”。她的泪唰地下来了,她拿着香囊质问仲卿,但仲卿却一声不吭,独自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一纸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令便派人来为儿子提亲,兰芝含着泪默然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
焦仲卿!!!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气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焦仲卿看到刘兰芝最后留给他的话时,茫然若失……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选自《新作文(高考在线)》,有删改]
【赏析】从名著中寻找“空隙”,扩展为富于想象性的空间,不仅需要有对原作的深入理解,而且需要“大胆假设”,进行合理虚构。此文借助《孔雀东南飞并序》而别出心裁,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给出了一种新的“诠解”。这样的“故事新编”,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文章对于相关古典文学资源的“活用”,对于虚拟情境的逼真描述,也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与文学性。
假如我是刘兰芝世间本有一种记忆叫刻骨铭心,世人留恋于人生,牵挂二字而已。——题记古琴悠悠,渗透在揉碎了的音韵里。我想你青骢漫步间,那一种吟鞭东指的豪迈。琴弦只能随心一起颤抖,这一夜,这一树的苍老,彻底地成了一个包蕴这裂痕的梦。琴音似浅,泪却如决堤的山洪。记忆仿佛只剩一座空楼,掀开第一块砖瓦时,就注定了它撕心裂肺的疼痛。
马声哀鸣,渐渐清晰的轮廓抖落下一地的心酸。急旋的音符戛然而止,你带着也许是一份,也许是我一辈子也无法数清的哀怨驾于马上,当跨过的马蹄夹杂着横柯的葱与郁时,我,躺进了记忆的冢墓。“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一句言语,一眼的绝望,我的指尖终于触不到往日的温度。然而我选择面对,你为何只恋于黄泉的一路荆棘!“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往日的醉里吴音,消散于你冰冷的眉宇之间。心如止水,我捧一壶烈酒与你同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徘徊于生死之巅,那方日暮下的孤楼还在等哪一人的痴情埋于尘世!夜间的露珠,渐渐在你孤独的脸上留下淡淡的湿润,醉于心中的那份记忆,愿君保留一生一世。
你看到我的背影,却看不懂我的心。蒲苇纫一时,却也留下了如昙花般绚烂的一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在记忆的废墟之下等你,等你明白我选择存于此生的意义。我不与你黄泉相约,和你刻骨铭心的相遇,我将带进明天的弦音之中。我与你的鸳鸯相配,是否让你明白我一夕如一世的幽怨与牵挂?一袭红嫁衣,注定我与你终将天涯相隔。鸳鸯的相思泪,点点滴滴,湿了梧桐。
东南枝自挂,你用瞬间埋葬我们的记忆,一世煎熬,我用今生告诉你我的决心。一辈子的消磨我只想见证曾经的那一次相遇。错不在今朝,错在第一次的相遇,第一次的分别。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穿一袭红嫁衣,我吟你的思念:此时的你,在黄土间的哪一方看我?“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删改)
【赏析】初读这篇文章,类似于一首朦胧诗,只感到字句的新颖与华丽,引用的诗词彰显了作者的文采,似乎华而不实。再读这篇文章,发现其中有一股刚毅之气,执着于爱情的刘兰芝竟然忍心于痴情的仲卿之死,而自己却“一袭红嫁衣”,似乎薄情而不合情理。反复品读后,才感到作者运思的巧妙、思想的深刻:那凄凉的琴声写满了相思,忍心于人世,是为了以生的方式纪念死的苦痛,以自己的哀痛显示人间并没有“枝枝相覆盖”的梧桐,化鸟的“鸳鸯”也只是后人一厢情愿的附会;更有那穿插其中的陆游写给唐琬的诗词,分明是后人踏着前人的足迹,悲剧在重复,在演绎。
推荐阅读:《不一样的刘兰芝》 许晓菲《破案:〈孔雀东南飞〉》 马伯庸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对比考点链接仔细阅读《孔雀东南飞并序》,我们可以发现,焦家和刘家的人口组成结构完全一致,即焦、刘两家都是由母亲、哥哥以及妹妹这三种身份构成的家庭,具有两个家庭人物形象的“对称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对称性”又带来了隐含的对比效果。
这种对比可以分为三组:焦仲卿和刘兄同为兄长,焦仲卿对妹妹是疼爱的,虽然诗歌中没有直接的描写,但我们由刘兰芝的寥寥数语完全可以体会到,而刘兄则对刘兰芝极尽苛刻之能事;刘兰芝和小姑同为妹妹,在家中的待遇却是不同的;焦母和刘母,焦母的“恶婆婆”形象读者是有目共睹的,相对而言,刘母则是温和的。在如此两两对比中,我们能够更清晰地得出焦、刘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
典题在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唐]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答案】“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技法攻略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对比有动与静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它们虽方式各异,表达效果各有千秋,但都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考生在具体答题时,可运用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思路。答题的内容是题干要求的具体指向,分析题干要求可以使答题内容紧密围绕题干。无论考查的是对比的哪种形式,都要分析题干,分清试题是从哪个角度提问的。
步骤二:理解诗歌内容,分析对比关系。诗歌的对比关系有明暗之分,从字面意思看,词语、句子之间有对比,同时诗歌也有隐含的情感对比。步骤三:确定答题语句,按照习惯行文。通过对答题思路的梳理,确定答题的重点词语,然后根据现代汉语习惯形成流畅的语言。
答题模板:诗歌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的描写(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手法),写出了×××(分析作用、效果),表达(或: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文化常识】1.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2.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是古代美女的通称。3.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4.床:古代的坐具。5.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6.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7.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8.六合: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9.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10.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11.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12.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五更与现今时间比较我国古代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叫五夜或五更,五更与现今时间的比较,情况如下:
【国学经典】[先贤语录]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古文今译]孔子说:“君子通常都会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之相反。”
[知行启迪]“君子成人之美”为我们宣扬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这句话虽距今已有两千年之久,但在当下仍具有教育意义。君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公好义,积极促成他人之利事,他们努力维护他人的周全,以正直、善良、高尚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眼中。但是孔子所谓的“成人之美”并不是指那些无原则、无底线的成全,而是促成那些符合主流意识与价值观的事。对于那些坏事,他们坚决反对,并制止他人作恶。这才是“君子”所为。
有时候,温柔细语并不一定是“成人之美”,而“疾言厉色”也并不一定是“成人之恶”,这跟形势与事情的本质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我们总结得出,助人要有基本的底线和原则,要符合道德规范,“不逾矩”,而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炼就一双慧眼,看清事物本质,善于识别世间的善与恶、是与非、对与错,鉴别出身边的谦谦君子与伪善小人,自觉与君子为伍,而不与小人沆瀣一气,积极促成身边的善举与善行,为“君子”所为,做一个识大体、成大事的人,收获精彩而充实的人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梳理内容把握结构,孔雀东南飞,理解内容分析人物,别焦母别小姑夫妻别,“无后”说,“性格冲突”说,“爱的争夺战”说,通假字,你与“卿”复指,表示互相彼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评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2 *孔雀东南飞并序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