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同步练习(含答案)
展开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同步练习
1.下列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诗人郭沫若对于力的赞歌,可以看作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B.这首诗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可以“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号角。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严格遵守格律,节奏感很强。随着感情的推进,句式、节奏也同时发生变化,显出一种内在的韵律美。
D.这首诗堪称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2.下列关于《红烛》一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烛啊”这一句在诗中共出现了九次,每一次出现都使诗歌的主旨进一步深入,感情进一步升华,而且使得全诗层次分明,节奏感强。
B.诗歌开头就写到“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鲜明地表达了诗人以红烛自比,借红烛燃烧自己、奉献光明的形象来表达自己深沉的爱国之情。
C.本诗语言凝练,感情充沛,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红烛,形成直接而强烈的情感交流,更显出感情的炽热和赤诚。
D.本诗开头引用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增添了这首新诗的古典气息,这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3.下列对《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可以看作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一句中“此刻”和“仅”意蕴丰富,虽历经艰难,可“我”并没有到达最高峰,但也不意味着这就是终点。
B.诗人描写的是他在雪峰之侧目睹的一次高原落日美景,用比喻的手法把落日的张力和动势写得精彩绝伦、如在眼前。在视觉之上,诗人又叠加了听觉描写,滑坡的石砾制造的声响如军旅的喊杀声渐渐远去,这一音响的叠加使诗中所写落日更显壮观。
C.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意象,“峨日朵之雪”“太阳”“岩壁”“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组成了一个协调的整体。
D.诗歌的最后,诗人给出一个“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一同默享快慰!诗人为一只渺小的蜘蛛而不是雄鹰或者雪豹和自己一同享受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而遗憾,深感无奈。
4.下列对《致云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篇运用一连串美丽工巧、精心选择的比喻来描绘云雀,各个比喻都鲜明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获得感性形象。
B.全诗二十一节,从赞美开始,以赞美告终,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
C.从诗的整个基调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但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
D.诗歌文字洗练,节奏感强,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充满了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
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B.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
C.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峨日朵雪峰之侧》)
D.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它那强烈的明灯,/在晨曦中逐渐暗淡。(《致云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色 彩
闻一多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指生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美好的生命要自己去绘画,去创造和奋斗。
B.这首诗先说“绿”最后说“黑”,因为生命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而诗句中绿和黑也正好对应这两个阶段。
C.生命有悲哀,但更有色彩,因而我们要更热爱生命,珍惜自己。
D.诗歌中,作者将绘画中的色彩引入诗歌,将抽象的生命予以不同的色彩,从而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与不尽的遐想。
7.试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骆驼(节选)
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
你昂头天外,
导引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
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际弥漫,
长征不会有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
天外也还有乐园。
……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实写的诗句有“你,有生命的山”“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诗歌中虚写的诗句有“骆驼,你沙漠的船”“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
B.“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的骄傲和自豪;“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写出了骆驼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C.在这首诗中,诗人不满足于一般的形象再现,他发挥了更大的主观独创性,运用了更丰富的想象。
D.诗歌托意于物,以特定的、有限的形象作依托,采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象征手法创造意境,具有寓意深远、超越时空的作用。
9.诗中的“骆驼”象征了什么?诗人借骆驼歌颂了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1.C 2.D 3.D 4.B 5.B 6.A
7. 诗歌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过程,劝诫人们珍惜生命,勇于创造,关爱生命,珍视自我。
8.B
9. “骆驼”象征坚韧不拔、引领人们前进的无畏战士。歌颂了一种不断追求、不断进取,最终引导到“天外也还有乐园”这样一种境地的一往无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