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部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24-25版: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课时2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025930/0-17223789755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学案:部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24-25版: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课时2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025930/0-17223789757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学案:部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24-25版: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课时2
展开
这是一份学案:部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24-25版: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课时2,共5页。
课时2 缘“象”明“情”,青春的勇毅与呐喊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学习目标 1.分析两首诗歌的意象和特点。2.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特点。《人民日报》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深情寄语广大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可见,青年人应当胸怀理想、奋发进取、拼搏向上,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在20世纪有这样两位青年,他们用一首首诗歌践行了那个时代里青年奋发昂扬、勇于抗争的精神,他们就是郭沫若和昌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峨日朵雪峰之侧》,听一听他们创作的青春之歌。活动一 吟诵诗韵,感悟诗意1.吟诵诗歌,谈谈你对这两首诗的初印象(列一些形容词)。(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峨日朵雪峰之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诵读诗歌,还需要把握作品内容。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1)(2)活动二 鉴赏意象,理解“我”之形象3.在对诗歌进行深入品读时,要把抒情主人公放在诗歌当中做具体的品读,这属于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分析。回归文本,寻找诗歌中的意象,思考其特点和内涵。填写下表。(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2)《峨日朵雪峰之侧》4.这两首诗歌既是青春之歌,也是“自己之歌”。结合创作背景,简要分析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思考: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有什么共通之处?(提示:紧扣本单元主题“青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 咬文嚼字,赏析炼字选词6.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诗歌对语言的锤炼非常讲究,诗歌的语言特质最具凝练美、形象美、情味美、音乐美等。结合诗歌内容,按要求赏析下列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词句。(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①“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赏析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赏析加点词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峨日朵雪峰之侧》①“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赏析加点词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锈蚀的岩壁。”(赏析加点词语及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赏析加点词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1.(1)恢宏、自由、雄奇、炽热奔放。(2)惊险、雄浑、凝重、悲壮不屈。2.(1)①太平洋排山倒海 ②“大创造”(2)①手指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千层掌鞋底渗出 ②特写镜头:蜘蛛为伴3.(1)①云海、北冰洋、太平洋 ②雄伟壮丽,气势磅礴 ③象征打破一切旧制度、旧传统、旧势力的力量 ④勇敢昂扬、奋发进取的精神,热切向往、执着追求的勇气(2)①落日的景象,显露出诗人对于生活虽有信心,但少了狂热,多了审慎和清醒 ②象征微弱的希望 ③象征勇者和强者 ④蜘蛛虽然渺小,却登上了高山,象征着面对难以企及的自然高度,需要具备的是精神高度4.(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个坚定、自信、进取的号召者形象;是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追求自我解放、自我独立的新生者形象;是一个敢于破坏一切旧制度、旧势力的创造者形象。(2)《峨日朵雪峰之侧》:“我”是一个征服大自然、勇敢抗争的攀登者,也是一个孤独的英雄;在追求青春理想时,虽遭遇不公正待遇,流血痛苦,但仍然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5.(示例)青春之“我”。他们一个是在自己人生舞台上放声歌唱的“歌唱者”,一个是在自己人生高峰中不断攀爬的“攀登者”,但是他们都处于青春这一时期,他们拥有自信进取、奋发昂扬、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青春气质,他们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青春价值。6.(1)①运用了排比修辞,突出了滚滚洪涛的力量;同时运用呼告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毁坏”“创造”“努力”的力量的赞颂和期盼。②“提”字表现了“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横扫旧宇宙的力量。“推”字表现了“太平洋”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的猛烈冲击。诗句充溢着对力的崇高美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内心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世界的激情。(2)①使用含义丰富的限定性词语。a.两个词暗示“我”并非达到峰顶最高处,却是“我”用尽自己全部努力所达到的高度,“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有差距;b.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也暗示了“我”身后已经征服了不少困难;c.同时,也暗示着或许“下一刻”“我”又将超越自我,达到新的高度。②词语搭配陌生化。“锈蚀”本是用来形容金属生锈的,这里用来形容岩壁,表明攀登者所处的环境艰苦。这片土地也滋生了粗犷、剽悍、坚韧的生命个性,从“我”攀援“锈蚀的岩壁”的举动,折射出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敢于抗争凶险、开辟蛮荒、不畏困苦的精神气度。③用词不落俗套。a.“嚣鸣”形容石砾滑坡后引发的如同军旅喊杀声一般的巨大声响,生动形象;“嚣”字写出了喧哗感,声音响且闹。此句写出了攀登者攀登时脚下的险情,这样的场景既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状态的写照,也是诗人精神生活的写照。b.“揳入”就是用锤头将钉子打入物体,这是一种用力的敲打,也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挺进,刻画了一位攀登者手指用力插入巨石的罅隙,面对困难依然坚持理想的形象。①主要意象②意象特点③象征意义④情感意象情感或象征意义①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②巨石的罅隙③雄鹰或雪豹④小得可怜的蜘蛛
课时2 缘“象”明“情”,青春的勇毅与呐喊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联读学习目标 1.分析两首诗歌的意象和特点。2.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特点。《人民日报》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深情寄语广大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可见,青年人应当胸怀理想、奋发进取、拼搏向上,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在20世纪有这样两位青年,他们用一首首诗歌践行了那个时代里青年奋发昂扬、勇于抗争的精神,他们就是郭沫若和昌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峨日朵雪峰之侧》,听一听他们创作的青春之歌。活动一 吟诵诗韵,感悟诗意1.吟诵诗歌,谈谈你对这两首诗的初印象(列一些形容词)。(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峨日朵雪峰之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诵读诗歌,还需要把握作品内容。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1)(2)活动二 鉴赏意象,理解“我”之形象3.在对诗歌进行深入品读时,要把抒情主人公放在诗歌当中做具体的品读,这属于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分析。回归文本,寻找诗歌中的意象,思考其特点和内涵。填写下表。(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2)《峨日朵雪峰之侧》4.这两首诗歌既是青春之歌,也是“自己之歌”。结合创作背景,简要分析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思考: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有什么共通之处?(提示:紧扣本单元主题“青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 咬文嚼字,赏析炼字选词6.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诗歌对语言的锤炼非常讲究,诗歌的语言特质最具凝练美、形象美、情味美、音乐美等。结合诗歌内容,按要求赏析下列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词句。(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①“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赏析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赏析加点词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峨日朵雪峰之侧》①“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赏析加点词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锈蚀的岩壁。”(赏析加点词语及句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赏析加点词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精析1.(1)恢宏、自由、雄奇、炽热奔放。(2)惊险、雄浑、凝重、悲壮不屈。2.(1)①太平洋排山倒海 ②“大创造”(2)①手指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从千层掌鞋底渗出 ②特写镜头:蜘蛛为伴3.(1)①云海、北冰洋、太平洋 ②雄伟壮丽,气势磅礴 ③象征打破一切旧制度、旧传统、旧势力的力量 ④勇敢昂扬、奋发进取的精神,热切向往、执着追求的勇气(2)①落日的景象,显露出诗人对于生活虽有信心,但少了狂热,多了审慎和清醒 ②象征微弱的希望 ③象征勇者和强者 ④蜘蛛虽然渺小,却登上了高山,象征着面对难以企及的自然高度,需要具备的是精神高度4.(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个坚定、自信、进取的号召者形象;是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追求自我解放、自我独立的新生者形象;是一个敢于破坏一切旧制度、旧势力的创造者形象。(2)《峨日朵雪峰之侧》:“我”是一个征服大自然、勇敢抗争的攀登者,也是一个孤独的英雄;在追求青春理想时,虽遭遇不公正待遇,流血痛苦,但仍然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5.(示例)青春之“我”。他们一个是在自己人生舞台上放声歌唱的“歌唱者”,一个是在自己人生高峰中不断攀爬的“攀登者”,但是他们都处于青春这一时期,他们拥有自信进取、奋发昂扬、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青春气质,他们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青春价值。6.(1)①运用了排比修辞,突出了滚滚洪涛的力量;同时运用呼告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毁坏”“创造”“努力”的力量的赞颂和期盼。②“提”字表现了“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横扫旧宇宙的力量。“推”字表现了“太平洋”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的猛烈冲击。诗句充溢着对力的崇高美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内心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世界的激情。(2)①使用含义丰富的限定性词语。a.两个词暗示“我”并非达到峰顶最高处,却是“我”用尽自己全部努力所达到的高度,“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有差距;b.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也暗示了“我”身后已经征服了不少困难;c.同时,也暗示着或许“下一刻”“我”又将超越自我,达到新的高度。②词语搭配陌生化。“锈蚀”本是用来形容金属生锈的,这里用来形容岩壁,表明攀登者所处的环境艰苦。这片土地也滋生了粗犷、剽悍、坚韧的生命个性,从“我”攀援“锈蚀的岩壁”的举动,折射出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敢于抗争凶险、开辟蛮荒、不畏困苦的精神气度。③用词不落俗套。a.“嚣鸣”形容石砾滑坡后引发的如同军旅喊杀声一般的巨大声响,生动形象;“嚣”字写出了喧哗感,声音响且闹。此句写出了攀登者攀登时脚下的险情,这样的场景既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状态的写照,也是诗人精神生活的写照。b.“揳入”就是用锤头将钉子打入物体,这是一种用力的敲打,也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挺进,刻画了一位攀登者手指用力插入巨石的罅隙,面对困难依然坚持理想的形象。①主要意象②意象特点③象征意义④情感意象情感或象征意义①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许久的太阳②巨石的罅隙③雄鹰或雪豹④小得可怜的蜘蛛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