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时训练
课时作业12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A级 学考达标练1.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且如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表明朱熹主张( )A.万事万物客观存在 B.天理是世界的本原C.各种事物均包含理 D.天理人欲相互依赖2.[2022·河南省新乡市高一期中考试]宋词为我们描绘了喧嚣热闹的宋朝市井生活画面,展现了江南经济发达的局面,表现了江南生活的繁荣生机,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如吴中健儿驾舞龙舟竞技、姑娘们打秋千、妇女拾翠的场景均出现在宋词中。这说明,宋词( )A.刻画文人形象 B.体现世俗乐趣C.反映秀美景趣 D.描写都市生活3.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文字、西夏文的共同特点是都借鉴了( )A.畏兀儿文字 B.藏文字母C.汉字 D.蒙古文4.[2022·安徽省黄山市高一期中联考]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发行清明上河图国画邮票一套,《清明上河图》作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无穷奥妙,同时契合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智慧主题。由此可知《清明上河图》(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B.属于山水画派风格C.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D.表现了文人的个性5.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导论提到:“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宋代的有( )①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③郭守敬编订《授时历》 ④沈括著《梦溪笔谈》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6.宋代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据此能说明( )A.活字印刷术是当时主要印刷技术B.中国古代文化在世界领先C.学术的发展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D.印刷术发展促进学术传播7.[2022·安徽省黄山市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在孔子那里,“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甚至直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为国以礼”。孔子并不愿意像法家一样,为执政者提供一整套的机构组织及法律设计,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摘编自宋石男《孔子的历史和历史的孔子》材料二 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践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治国理念及其理由。(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程和朱熹所构建的国家哲学内涵及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8分)B级 选考高分练8.宋代绘画采用静观的取材方式,淡化绘画的色彩,构图简略,崇尚荒寒、雅逸,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从而构成宋代绘画的整体风貌。这一特点源于(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城市经济的繁荣C.偏安一隅的形势 D.士人群体的壮大9.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 )A.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C.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宋代文化向为学界所关注。早在20世纪初、中期,学术界就有不少前辈和大家将目光聚集在宋代文化上,如,严复在《与熊纯如书》中写道:“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宋人之所造就,十(之)八九可断言也。”王国维在《宋代之金石家》一文中也认为:“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陈寅恪更是对宋代文化赞美有加,提出了一个至今为人乐道的精辟观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彭民权《江西文人群与宋代文学观念的演变》归纳材料中的观点,并以宋代的文化成就对材料观点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课时作业12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1.解析:根据材料“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毕竟理却只在这里”可知,朱熹强调天理具有客观性,天理先于世间万物而存在,即天理是世界的本原,故选B项;“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说明,朱熹主要强调的是天理的客观性,排除A项;朱熹主要强调的是天理的本质属性,属于抽象性认识,排除C项;“存天理,灭人欲”说明,朱熹强调天理与人欲具有对立性,排除D项。答案:B2.解析:题干提及宋词“喧嚣热闹的宋朝市井生活画面”,有“健儿驾舞龙舟竞技、姑娘们打秋千、妇女拾翠”,反映了市民生活的现实情况,故选B项;“吴中健儿、姑娘们、妇女”等不是文人,排除A项;“秀美景趣”反映的是自然风光,排除C项;“都市生活”只是一个方面而已,排除D项。答案:B3.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文字、西夏文在创制时都借鉴了汉字,创制文字都是为了本国的统治,因此C正确,A、B、D排除。答案:C4.解析:据材料“《清明上河图》”“契合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智慧主题”可知,《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的城市风貌和城市各阶层的生活状况,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体现,故选A项;《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而不是山水画,排除B项;《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城内及近郊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无法体现与外国文化的交流,排除C项;《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而不是文人画,无法表现文人个性,排除D项。答案:A5.解析:雕版印刷术早在唐朝时期已出现,故①错误;指南针用于航海是北宋时期,故②正确; 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出现在元朝时期,故③错误;沈括著《梦溪笔谈》在北宋时期出现,故④正确。故选A项。答案:A6.解析:宋代《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使得学术成果得以传播,应该得益于印刷术的发展,所以说印刷术的发展促进学术传播,故选D项;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发明的,题干中并没有提到是活字印刷术还是雕版印刷术,所以不能据此得出活字印刷术是当时主要印刷技术,排除A项;题干中提到的学术成果都是关于中国自身文化的发展成果,且没有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不能得出中国古代文化在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B项;印刷术的发展与学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但在北宋时期印刷术还没有普及,所以不能得出学术的发展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排除C项。答案:D7.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理念,据材料一“孔子坚信道德和政治不可分离,政治即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控制”得出以德治国。第二小问理由,据材料一“‘政’之语义源头是‘正’,显然含有浓厚的道德寓意”“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以及道德表现形式——礼的力量”结合所学得出道德是政治的源头,孔子意图通过恢复“礼”来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统治的稳定。第(2)问,第一小问内涵,据材料二“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才能‘存天理’”得出,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教的观念抽象化为“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赋予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第二小问发展,据材料二“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得出,将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完成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答案:(1)理念:以德治国。(2分)理由:道德是政治的源头,孔子意图通过恢复“礼”来稳定社会秩序,实现统治的稳定。(2分)(2)内涵: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教的观念抽象化为“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赋予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4分)发展:将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完成了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4分)8.解析:据“宋代绘画采用静观的取材方式,淡化绘画的色彩,构图简略,崇尚荒寒、雅逸,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可知,其主要和北宋时期的程朱理学有关,故选A项;宋代绘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娴雅境界主要和理学思想有关,与城市的经济繁荣无关,排除B项;偏安一隅的形势是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据“天人合一”可知,宋代绘画的整体风貌来源于理学思想的影响,与士人群体的壮大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答案:A9.解析:“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作为故事的情节,不能反映科举制发展的情况,故A项错误;“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无法体现主流思想,故B项错误;“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反应了普通市民的价值取向,故C项正确;“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不是读书做官的题材,故D项错误。答案:C10.解析:首先,根据材料“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宋人之所造就,十(之)八九可断言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可知,严复、王国维和陈寅恪等学者对宋代文化给予高度评价,由此,可归纳材料观点为“繁盛的宋代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次,围绕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学技术、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并分别说明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即可。答案:观点:繁盛的宋代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2分)说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进步;理学兴起并成为官方哲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宋词和风俗画的发展,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宋杂剧和南戏的出现,推动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大发展。(10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儒学的复兴,文学艺术,科技,少数民族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随堂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