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1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2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课时练习,共23页。

    《湖心亭看雪》比照阅读
    〔一〕〔2021·辽宁辽宁·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1á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1.选出以下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上下一白/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B.画冒雪出云之势/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
    C.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陋室铭》〕
    D.回风折竹/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
    2.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4.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欣赏的语句。
    5.【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____________;【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
    【答案】1.B
    2.〔1〕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四周的树林都是积雪,登高远眺时时可见。
    3.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4.徘徊凝览,以发奇思。
    5.家国之思;     自然之乐。
    【解析】
    1.此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一:全,都/数量词,一;
    B.之:助词,的/助词,的;
    C.是:这/判断词,是;
    D.折:折断/曲折;
    应选B。
    2.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俱,都;绝,消失。
    〔2〕重点字词:皆,都;雪,积雪;见,看见。
    3.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根据句意及语法结构等断句。翻译为:愉快地吃饱,然后画一幅雪景图,以寄给高僧欣赏。故可断句为: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4.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根据》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的意思》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分析,符合》沉醉雪景、流连欣赏〞的要求。据此答复即可。
    5.此题考查文本表达情感。甲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思念之情。据此得出答案:家国之思〔故国之思等〕。乙文通过描写雪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据此得出答案:自然之乐。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单独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乙〕四周的树林都被积雪覆盖,登高远眺看到白雪如同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山峰积雪如同堆砌的玉,寒鸦在城角翻飞,山中万壑都铺上了一层银色。没有树木,却在飘花,片片如同苏子瞻所描绘的赤壁景色;不用装点,散落之粉点点如同原宪藜羹中的糁。飞散的雪花飘入林中,强劲的回风折断竹子,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描绘飘着雪冒出云彩之景致,呼唤松子、茶茗的情景。围着火炉烤山芋,美美地吃饱,随后画了一幅雪景,以便寄给名僧评赏。
    〔2022·河南·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已。鲁直④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6.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________
    〔2〕上下一白                          一:________
    7.把语段【甲】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8.文中划线句子是怎样描写湖心亭美景的,请简要分析。
    9.语段【甲】和语段【乙】同是写雪景,但景物特点各有侧重,请写出其不同点?
    【答案】6.     消失     全
    7.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单独前往湖心亭赏雪。
    8.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衬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9.语段【甲】侧重表现雪后西湖之景万籁无声、冰天雪地的特点。
    语段【乙】侧重表现夜里下雪时雪敲竹子,铮铮有声,暗窗红烛,明暗有致,富于诗意的特点。
    【解析】
    6.此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消失。
    〔2〕句意:上上下下,全都是白茫茫的。一:全。
    7.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有:拏,撑〔船〕;拥,裹、围;毳,鸟兽的细毛。
    8.此题考查对表现手法及作用的分析能力。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数量词,运用了白描手法,寥寥几笔,不加衬托、渲染地勾勒出了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也写出了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实则以意观景,并非以眼所见。因作者自己就在船上,以眼而察则不可能到达这种远观的视觉效果,以意观之,则虚实相生,有种》心游万仞、精骛八极〞的超脱与空灵。
    9.此题考查文章的比照阅读。
    文段一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意思是: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大雪接连下了几日之后,湖中连行人、飞鸟的踪迹都没有了,侧面表达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直接描写湖面一片白茫茫的景象,突出了西湖冰天雪地的特点。
    文段二中描写雪景的句子是》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意思是:大雪敲击竹子,发出铮铮的声音。此句以动写静,从听觉角度,表现夜很静,雪下得很大。袁中道爱好独特,喜欢在聆听大雪敲击竹子传来的清脆的声音。》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意思是: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任意看数卷书,也是很有趣的。可见袁中道在雪夜》暗窗红火〞》大雪敲竹〞的环境中安然读书,悠闲自在,富有诗意。
    【参考译文】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单独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全都是白茫茫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快乐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夜间下起了大雪。当时原本是准备乘船到沙市的,竟然被大雪所阻挡了。然而听着雪珠击打着竹林发出的铮铮声音,暗暗的窗子与红红的烛火,随意地浏览一些书,还是能享受到一些乐趣的。常常自己叹息每次有想去的地方,总是不行。然而是行是止,任它吧。鲁直所说》没有一处不可以寄一梦〞。
    〔三〕〔2022·山东临沂·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心已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0.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3〕余挐一小舟
    11.以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①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B.①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②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C.①从武林门而西。                                  ②学而不思则罔。
    D.①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12.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到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照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湖心亭看雪》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初至西湖记》表达了独到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14.《湖心亭看雪》写的是冬日雪后的西湖,《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拟两篇文章在写景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10.〔1〕还〔2〕抬〔3〕撑〔船〕
    11.A
    12.B
    13.〔1〕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荣耀好似少女的颜面,柔和的春风好似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纹好似平滑的绸缎。
    14.《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手法写景〔或答出》白描〞也可〕。
    《初至西湖记》连用四个比喻,语言生动,浓墨重彩,描绘了西湖美景。
    【解析】
    10.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义。
    〔1〕句意: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更:还。
    〔2〕句意: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了。举:抬头。
    〔3〕句意:我撑着一叶小舟。拏:撑〔船〕
    11.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用法,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 者:都是助词,解释为》……的人〞;
    B. 其:代词,他的/副词,表示反问语气。
    C. 而:连词,表示承接/连词,表示转折
    D. 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应选A。
    12.此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B.从甲文的》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可以看出,两人相遇之时甚是开心,因此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表达幸逢知己之乐。选项中的》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表达不妥,应选B。
    13.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句子时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此题重点词:
    〔1〕沆砀〔hàng dàng〕:白气弥漫的样子。上下一白: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一:全。
    〔2〕娥:美女的黛眉。颊:颜面。绫:绸缎。注意四个短句要翻译成统一的句式。
    14.此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从两个语段中分别找到景色描写的句子:从《湖心亭看雪》的写景语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描绘所见之景,使用的是白描手法。而《初至西湖记》的写景语句连用四个比喻,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语言生动,描绘了西湖美景。
    【参考译文】
    甲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单独前往湖心亭看雪。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快乐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文:从杭州武林门向西行走,远远看见保俶塔高高耸立在层峦山崖上,心绪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了。午时进入昭庆寺,喝完茶,就划着小船进入西湖。四面的山峦色彩如黛,春花的荣耀好似少女的颜面,柔和的春风好似醉人的米酒,湖水的波纹好似平滑的绸缎。刚一抬头,已经不由得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了。这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绘〔眼前美景〕,却终不可得,大约好似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那样精神迷离恍惚吧。我游西湖的经历从这一次开始,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阿宾曾经住过的僧房。在归宿途中,草草领略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第二天一早又收到了陶石篑的帖子,到十九日石篑兄弟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了,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凑到一起了。
    〔四〕〔2022·安徽合肥·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日,湖中中人鸟声俱绝。是白更定矣,余举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余性疏脱,不耐羁锁。……抚病痊,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既缺乏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复的者,善说……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娓二万言不绝,然久听亦易厌。
    余语方子公,此时天气稍暖,登临最正确,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与俱行。茶铛未热,已至山下。山中僧房极精邃,周回曲折,窈若深洞,秋声阁远眺尤佳。眼目之昏聩,心脾之困结,一时遣尽,流连阁中,信宿始去。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西湖之兴,至是益勃勃矣。
    〔选自袁宏道《游惠山记》,有删改〕
    15.请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雾凇沆砀                       沆砀: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____________
    〔3〕是金陵人,客此            客: ________     
    〔4〕然书浅易者既缺乏观     缺乏:____________
    〔5〕而此地去惠山最近        去:____________
    16.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
    17.[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西湖雪景;[乙]文两段之间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山中胜景的喜爱。
    18.[甲][乙]两文共同表达了古代文人怎样的闲趣?这种闲趣分别表达了张岱和袁宏道怎样的精神追求?
    【答案】15.     白汽弥漫的样子     哪能     客居     不值得     距离
    16.〔1〕〔我〕穿着毛衣服,围着火炉,单独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2〕〔我〕才知道真正使病痊愈的方法,莫过于山水之游。
    17.     白描     比照
    18.游山玩水。张岱:对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的追求;袁宏道:对不为世俗羁绊、超脱名利的生命本真的追求。〔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5.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释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2〕句意: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焉得:哪能。
    〔3〕句意: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客:客居。
    〔4〕句意:然而,浅易好懂的不值得看。缺乏:不值得。
    〔5〕句意:而此处离惠山又最近。去:距离。
    16.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要点: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尤其注意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语意、语气不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拥:裹、围。毳:鸟兽的细毛。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围着炉火。
    〔2〕重点词:始:方,才。愈:使动用法,使……痊愈。逾:超过。
    17.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衬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比照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拟的表现手法。
    根据甲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语言简练,可知是白描手法。
    根据乙文》然书浅易者,既缺乏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然久听亦易厌〞先说读书和听书都不是很满足,再》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西湖之兴,至是益勃勃矣〞写对山中景色的喜爱。可知是比照手法。
    18.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甲文由》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可作者却》独往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说明他痴迷于山水,不随流,表达了他对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的追求。
    乙文由》余性疏脱,不耐羁锁〞》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可见作者对不为世俗羁绊、超脱名利的生命本真的追求。
    【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单独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快乐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我天性疏放不拘,忍受不了羁绊与束缚。自从我病愈之后,住在无锡,几乎没有客人来访,读书成了每天惟一所做的事。然而,浅易好懂的不值得看,艰深难解的又不能使人心意爽快。邻居朱生,是个擅长说书的人,看书之余,我就会请朱生来做客,他总是娓娓道来,一副连续不倦的样子,听久了也觉得厌倦。
    我对方子公说,现在天气暖和,是登临山水的最正确时节,而此处离惠山又最近。于是,找来一叶小舟,带着我的儿子开一起出发了。温茶的器具还没热,我们已经到了山下。山中的僧房构造精致,迂回曲折,幽远像深洞。远望山顶的秋声阁,景色极佳。昏沉的精神、郁结的心情,一时间都烟消云散了。流连于阁中,住了两夜才回去。现在才知道使病痊愈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山水之游。于是游览西湖的兴致,愈发强烈了。
    〔五〕〔2022·安徽安庆·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舟子曰:》登高忘携酒榼①矣。〞鸿干曰:》我等之游,欲觅偕隐地耳,非专为登高也。〞舟子曰:》离此南行二三里,我有表戚范姓居是村,盍②往一游?〞余喜。于是舟子导往。村在两山夹道中。园依山而无石,老树多极纡回盘郁之势,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篱茆③舍,不愧隐者之居。园左有山,山峰直竖,上加大石。旁一青石加榻,鸿干卧其上:》此处仰观峰岭,俯视园亭,既旷且幽,可以开樽④矣。〞因拉舟子同饮,或歌或啸,大畅胸怀。
    〔选自沈复《浮生六记》卷四,有删改〕
    注:①酒榼:可带的贮酒器。②盍:同》何〞,为什么。③茆:同》茅〞,茅草。④樽:古代的盛酒器具,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中的酒加热。
    1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客此
    〔3〕亭榭窗栏尽从朴素
    〔4〕园依山而无石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独往湖心亭看雪。
    〔2〕我等之游,欲觅偕隐地耳,非专为登高也。
    21.【甲】【乙】两文在内容和写法上均有所不同,甲文用_________的手法写景,出语自然,明白如话,不夸张,不藻饰,景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乙文偏重________的表达方式,直述其事,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的热爱。
    22.结合画线句说说两篇文章各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19.〔1〕绝:消失〔2〕客,客居〔3〕尽:全,全部〔4〕而:表转折,可译为》却,但是〞
    20.〔1〕单独前往湖心亭看雪。
    〔2〕我们此次出游,想要寻觅归隐栖居之地,不是专门登高的。
    21.     白描     记叙     自然
    22.从》独往湖心亭看雪〞可以看出张岱特立独行〔独立不羁〕。从》因拉舟子同饮,或歌或啸,大畅胸怀。〞可以看出作者率性豪放〔亲和直率〕。
    【解析】
    19.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翻译。
    〔1〕句意: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消失。
    〔2〕句意:在此地客居。客:客居。
    〔3〕句意:亭台窗榭栏杆一派素朴。尽:全,都。
    〔4〕句意:园林依山但是却没有石头。而:表转折,却。
    20.此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还要抓住关键字词。此题关键字词:
    〔1〕独:单独。往:前往,去。
    〔2〕我等:我们。觅:寻找。专:专门。
    2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甲文中描写雪景的文字:》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上下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到达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乙文以平实的文字,记叙了一次游玩的经历,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记叙;通过》园依山而无石,老树多极纡回盘郁之势,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篱茆舍〞》园左有山,山峰直竖,上加大石〞描写幽静典雅的山中美景,表现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喜爱,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同游的喜悦之情。
    22.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
    甲文根据》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往〞一词可以看出作者单独一人前去西湖赏雪。甲文根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可知,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再如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看似矛盾,实则展示了作者傲岸自持的高洁情怀和文人雅士式的独立不羁性格。
    乙文根据》园依山而无石,老树多极纡回盘郁之势,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篱茆舍〞,不愧隐者之居。》园左有山,山峰直竖,上加大石〞分析,作者着大量笔墨描写村中景物,可以看出他对景色的喜爱,对自然的热爱;根据》因拉舟子同饮,或歌或啸,大畅胸怀〞可知,作者亲和直率。
    【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单独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快乐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船夫〔看见我们〕说:》登山忘记把贮酒器带上了。〞鸿干回道:》我们此次出游,想要寻觅归隐栖居之地,不是专门登高的。〞船夫说:》经过此地向南行走三里,我有姓范的表亲就住在这个村里,为什么不前往一游?〞我大喜。于是船夫便带我们前往。村子在两山之间的夹道中。园林依山但是却没有石头,老树大多呈现盘曲纡回的样子,亭台窗榭栏杆一派素朴,竹篱笆和茅草搭的房子,不愧是归隐的人的居住之地。园子左边有山,山峰挺直,顶上叠加巨石。山旁有一块床榻形状的大青石,鸿干躺在上面说:》此地仰视可以看见峰岭,俯视可以欣赏园林亭台,既高旷又幽静,可以一醉方休了。〞于是就邀上船夫与我们共饮,〔三人〕有时唱歌有时长啸,畅饮开怀。
    〔六〕〔2022·安徽·模拟预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
    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①;不妆散粉,点点糁②原宪③之羹。飞霰④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⑤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1á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23.请解释以下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上下一白                  一:____________
    〔2〕画冒雪出云之势        之:____________
    〔3〕是日更定矣               是:____________
    〔4〕回风折竹                   折:____________
    2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25.【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____________;【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
    26.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欣赏的语句。
    【答案】23.     全,都     助词,的     这     折断
    24.〔1〕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四周的树林都是积雪,登高远眺时时可见。
    25.     家国之思     自然之乐
    26.徘徊凝览,以发奇思。
    【解析】
    23.此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解释。
    〔1〕句意:上上下下一片雪白。一,全,都;
    〔2〕句意:描绘飘着雪冒出云彩的景致。之,助词,的;
    〔3〕句意:这天初更时分。是,指示代词,这;
    〔4〕句意:强劲的回风折断竹子。折,折断。
    24.此题考查句子翻译。作答时需遵循》字字落实,意译、直译相结合,意译为主〞的原则。此题中的关键词语有:
    〔1〕俱,都;绝,消失。
    〔2〕皆,都;雪,积雪;见,看见。
    25.此题考查文本表达情感。
    第一空甲文情感:》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和》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作者的志趣,》崇祯五年〞选用的是明朝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思念之情。据此得出答案:家国之思〔故国之思等〕。
    第二空乙文情感:》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不妆散粉,点点糁原宪之羹。飞霰入林,回风折竹〞生动地描写雪后的美丽景色,》徘徊凝览,以发奇思〞表达了作者对所见美景的沉醉与流连,自然流露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据此得出答案:自然之乐。
    26.此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根据》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的意思为》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可知此句写出作者欣赏雪景时沉醉流连的情感,因此此题作答为:徘徊凝览,以发奇思。
    【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单独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我的一叶小舟,和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乙】四周的树林都被积雪覆盖,登高远眺看到白雪如同柳絮一样在风中起舞,山峰积雪如同堆砌的玉,寒鸦在城角翻飞,山中万壑都铺上了一层银色。没有树木,却在飘花,片片如同苏子瞻所描绘的赤壁景色;不用装点,散落之粉点点如同原宪藜羹中的糁。飞散的雪花飘入林中,强劲的回风折断竹子,徘徊其间,仔细凝视观览,以萌生奇思异想。描绘飘着雪冒出云彩之景致,呼唤松子、茶茗的情景。围着火炉烤山芋,美美地吃饱,随后画了一幅雪景,以便寄给名僧评赏。
    〔七〕〔2021·广西柳州·二模〕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张岱〕
    【乙】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满井游记》袁宏道〕
    27.对以下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8.以下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波色乍明                       乍出于匣也
    B.若脱笼之鹄                    如倩女之靧面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有痴似相公者
    D.余拏一小舟                  上下一白
    29.下面对【甲】【乙】两文中划横线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翻译: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分别了。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C.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翻译: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有这个官职吧。
    D.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翻译:柳条有舒展开的,没舒展开的,柔嫩的梢头像一件披风披在柳树上。
    30.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1.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案】27.A
    28.C
    29.D
    30.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31.答案要点:甲文〔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解析】
    27.此题考查文言断句。作答时可结合文言断句标准以及句子的意思来分析。
    A.根据》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意思》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以及文言断句判断标准》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可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正确断句应为:湖中/人鸟声俱绝;
    应选A。
    28.此题考查一词多义。
    A.刚刚/突然;
    B.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两个》更〞的意思都是》还〞;
    D.数词,与》小舟〞连用可解释为》一叶〞/全;
    应选C。
    29.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翻译的时候应注意句子里的重点字词。
    D.将:将要。舒:舒展。未舒:还没有舒展。柔梢:柔软的梢头。披风:迎着风。因此本句的翻译应为: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
    应选D。
    30.此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和句式:
    始:才。知:知道。未始:未尝,未曾。第一处的》之〞:结构助词,的。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是省略句,完整的应是》〔余〕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居:居住。者:……的人。第二处的》之〞:代词,代指》郊田有春〞。也:句末语气词。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正确的应是》而居〔于〕城者未知之也〞。
    31.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揣摩文章思想感情。
    甲:根据》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可知,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划一叶小舟,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及与众不同的情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个》痴〞字从舟子的口中说出,也侧面表达了作者的遗世独立、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湖心亭看雪》是在明亡后写的,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表现了游湖人的雅趣和作者的志趣,根据原文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可知,作者依旧用故国的时间和地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思念之情;
    根据》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可知,作者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之感,因此也表达了作者对故国深深的眷恋以及故国不在的感伤情怀;
    再联系原文》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慨叹;
    乙:》土膏微润〞,写冬去春来大地解冻复苏的情景,简练而传神;》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写天气转暖湖冰消融的情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麦田浅鬣寸许〞,写麦苗破土初芽的情景,准确而生动。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无不渗透了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可知,则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可知,作者在此处侧面表达了官场生活的乏味,由此表达出作者对官场的厌恶;虽然自己目前的的官位不高,但是很悠闲,闲暇之余可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身心顿感舒畅,表达出作者淡泊名利,向往大自然,也从侧面表达出作者积极乐观的心态。
    【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单独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快乐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似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波光才刚刚开始明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光亮的样子,好似明镜新翻开,清冷的光芒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美好的样子,好似刚擦过一样;娇艳光亮,〔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髻寰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旺盛,〔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然而走路就汗流浃背。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悠然自得,一切动物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曾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能无拘无束潇洒在山石草木之间游玩的,恐怕只这个职位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述?〔这是〕明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啊。
    〔八〕〔2022·广西·南宁市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陶庵梦忆》卷三〕
    【乙】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可十余里,至元君祠。折而北,有平堤十里,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澄湖百顷,一望渺然。西山匌匒①,与波光上下。远见功德古刹及玉泉亭榭,朱门碧瓦,青林翠嶂,互相缀发。湖中菰蒲②零乱鸥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予信宿③金山及碧云、香山;是日垮蹇④而归,由青龙桥纵辔堤上。晚风正清,湖烟乍起,岚润如滴,柳娇欲狂,顾而乐之,殆不能去。
    〔节选自《檀园集》卷八〕
    【注释】①匌匒〔gé dá〕:重叠的样子。②〔gū〕蒲:水生植物。③信宿:连宿两夜。④垮蹇〔jiǎn〕:骑着蹇驴或驽马。
    32.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本文的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
    词语
    例如
    加点字意义
    字源法
    湖中人鸟声俱绝

    〔1〕______
    迁移法
    一望渺然
    烨然若神人
    〔2〕______
    查字典
    顾而乐之
    ①回头,回头看。②视,看。③只是。④但是:反而。
    〔3〕______
    33.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湖中菰蒲/零乱欧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B.湖中菰蒲零乱/欧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C.湖中菰蒲/零乱欧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D.湖中菰蒲零乱/欧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
    34.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甲文开篇写出了雪后西湖宁静清远的景色,一个》绝〞字从冰天雪地、万籁无声中透露出寒意,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
    B.乙文作者写游西山途经之地,用》掩映〞》渺然〞》缀发〞》零乱〞》翩翻〞等一系列极富美感的词语,勾画出一幅充满野趣的江南图画。
    C.甲乙两文都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景物,如甲文中》一痕〞》一点〞,乙文中》湖烟乍起,蓝润如滴〞,语言朴素淡雅,耐人寻味。
    D.甲乙两文都寓情于景,甲文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特点,描写了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借景抒情;乙方用拟人笔法写柳态,景与情同至相生。
    35.把【甲】【乙】文段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夹道皆古柳,参差掩映。
    36.甲乙两文都记叙了作者欣赏风景的过程,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两文所表现出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32.     消失     ……的样子     ②视;看
    33.B
    34.C
    35.〔1〕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2〕道路两旁都种着古老的柳树,参差不齐,互相遮掩衬托。
    36.甲文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划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特立独行,不随流俗的高洁情怀和豪爽率真、潇洒超脱的生活态度。当时已是清朝,作者仍用》崇祯五年〞来纪年,暗示了自己对前朝和曾经的家乡的思念之情。
    乙文情感比拟单一,作者通过描写西山的建筑、湖泊、树木、山峰等美景,》顾而乐之,殆不能去〞,表达了作者对西山美景的赞美,陶醉于美景之中,怡然自得,以及依依不舍之情。
    【解析】
    32.绝:分析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可知,在两缕丝线的中间各加一短横,表示将丝线割成两段。可知》绝〞的本义是断,引申为消失。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中人声和鸟叫声都消失了。
    然:烨然若神人:光鲜亮丽的样子如同神人。然:……的样子。一望渺然:一眼望去十分辽阔。
    顾:顾而乐之:我四处看看瞧瞧,心里感到快乐。顾,视,看。应选②。
    33.考查断句。句意为:湖中有点点水草,水鸟一上一下地飞翔,如同在江南的图画之中。》湖中菰蒲零乱〞的主语是菰蒲。》欧鹭翩翻〞的主语是欧鹭。》如在江南画图中〞省略了主语游人。故断句为:湖中菰蒲零乱/欧鹭翩翻/如在江南画图中。应选B。
    34.C.乙文中》湖烟乍起,蓝润如滴〞句意为:湖中波光乍起,山间雾气湿润得像要滴水。》乍起〞一词生动形象。》蓝润如滴〞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此句不是白描。应选C。
    35.此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余,我;强,勉强,尽力;三大白,三大杯酒;而,表顺承,就;(2)夹道,道路的两边;皆,都;掩映,遮掩映衬。
    36.考查文章主旨。
    甲文:根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可知,作者于大雪三日之后,单独前往湖心亭看雪,》独〞表现了作者特立独行,清雅高洁的不俗志趣与豪爽率真、潇洒超脱的生活态度。根据》崇祯五年十二月〞可知,当时已是清代,作者还用明代的年号。》问其姓氏,是金陵人〞特意点明两人是南京人,南京是明代旧都,这两处表现了作者的故国哀思。
    乙文:乙文以写景为主,描写了清澈的湖水、参差的柳树、重叠的山峰、古刹与亭榭、湖中水草与水鸟、晚风、山间的云气,极写景致之美。》顾而乐之,殆不能去〞直接抒情,表现了作者对此地美景的赞美与留恋之意。
    【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单独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快乐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从西直门出去,经过高梁桥,大约十里路,就到了元君祠。转而向北走,有十里平坦的河堤,道路两旁都种着老柳树,参差不齐,互相遮掩衬托,清澈的湖水大约有数百顷,一眼望去十分辽阔。西山山峰重重叠叠,随着波光荡漾。远处可以看见功德古刹和玉泉亭榭,有朱红色的门和碧绿的琉璃瓦,青绿的树林和翠绿的山峰互相照应。湖中有点点水草,水鸟一上一下地飞翔,如同在江南的图画之中。我连着在金山及碧云寺、香山寺待了两天,第二日就骑驴回去。我放开缰绳,由青龙桥纵行湖堤上,晚风习习,湖中波光乍起,山间雾气湿润得像要滴水,柳条疯了似地摇摆,我四处看看瞧瞧,心里感到快乐,几乎不想离去。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13* 湖心亭看雪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3* 湖心亭看雪精品练习题,共2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 醉翁亭记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 醉翁亭记课后复习题,共25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 岳阳楼记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1 岳阳楼记课后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加点词语,翻译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湖心亭看雪》对比阅读 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