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湘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设计整套
-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七课 布艺温馨 ︳湘美版 教案 32 次下载
-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8. 飞行梦工厂3-湘美版 教案 31 次下载
- 9《快乐陶吧》教案-美术五年级上册湘美版 教案 30 次下载
- 10.《水墨画风景》教案-美术五年级上册湘美版 教案 33 次下载
- 《11. 皮影》(教案)-美术五年级上册湘美版 教案 33 次下载
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 青花瓷获奖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 青花瓷获奖教案及反思,共5页。
课名
《青花瓷》
教师
杨军
学科(版本)
湘教版
章节
设计·应用
学时
两课时
年级
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青花瓷,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2、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感受传统艺术与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美化设计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
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并了解青花瓷的相关知识,学会应用图案装饰生活中的物品。
教学难点:
如何能让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及寓意丰富的图案。
具体措施:在这节课上,我以情景教学法,以瓷器拍卖活动贯穿首尾,设计了“情景激趣导入”、“走近青花”、“探究青花”、“体验青花”、“评价拓展”(感知—鉴赏—体验)等5个环节, 抓住“青花”这一落脚点,巧设活动,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其中。
学习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
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同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想法与创造力相统一。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资源使用及分析
激情导入
模拟 “陶瓷拍卖会”激起学生探究欣赏的兴趣
1.播放陶瓷图片
教师出示一个陶瓷作品(课件)——青花《鬼谷子下山》引出青花瓷。
2.模拟拍卖创造了瓷中神话的一个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小组讨论出价。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青花瓷》
1.播放陶瓷图片
师:上课前,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知道这些是什么吗?
教师出示一个陶瓷作品(课件)——青花《鬼谷子下山》引出青花瓷。
2.模拟拍卖创造了瓷中神话的一个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小组讨论出价。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青花瓷器为何有如此的魅力,让世人如此为她着迷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欣赏和品味青花瓷独特的美。
板书课题——《青花瓷》
模拟 “陶瓷拍卖会”激起学生探究欣赏的兴趣。
课件展示不同的陶器。(纹船形壶、黑陶等)
利用多媒体资料对陶器内容进行展现,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拓展,开阔学生视野。 在该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充分了解青花瓷,对青花瓷的奥秘进行挖掘,从而全面改善自身的审美水平,提升审美观念培养效果。
师生合作,探究青花瓷之美。
小组自学与探究互动,探究青花瓷瓷器之美
1.欣赏精美绝伦的古代青花瓷图片,进一步走近青花。
2.探究青花瓷感受青花瓷的——独特魅力这个环节是围绕着教学重点和难点而进行的。
第一组探究青花瓷的年代;
第二组探究青花瓷的釉色特点及美感;
第三组探究青花瓷的器型美;
第四组:探究青花瓷的纹饰的寓意美;
第五组:探究青花瓷装饰工艺的书画美。
1.配乐欣赏古代青花瓷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青花瓷。
(1)年代——元明清达到鼎盛。
(2)釉色——蓝白对比,单纯、明快、素雅。
(3)器形——优美、丰富
青花瓷的器型丰富,按其 功能 可分为生活用瓷和观赏用瓷两大类。生活用瓷主要有盘、碗、杯、碟、壶等;观赏用瓷主要有瓶、罐、尊等等。
师:因此,青花瓷也被称为——民族之瓷,在世界上,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与满足,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的动态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通过多媒体对青花瓷进行对比,让学生在该对比过程中了解其之间的差异,提升学生对小学美术的认知。从而全面提升多媒体教学质量,改善多媒体教学效益。
尝试体验,自主创作
青花瓷碟创作
1.学生借助白色素胚瓷碟和蓝色颜料体验青花蓝白相映的魅力。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简述体验的感受和收获。
1.学生借助白色素胚瓷碟和蓝色颜料体验青花蓝白相映的魅力。
(1)讲解“盘”的集中纹样类型。
(2)设计绘制方法:
a.将盘子分区(铅笔)
b.确定不同区的单独纹样、图案
c.由外至内依次完成
(颜色选取稍浅的颜色---钴蓝、湖蓝)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简述体验的感受和收获。
新课标中提到“在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地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孔子也有云:欲先动其心,必先动其情。因此,在本课中,我还尝试运用创作体验的方法,巧妙地让学生借助白色素胚瓷碟和蓝色颜料体验青花蓝白相映的魅力。从而增加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加强审美情感体验、为学生的视觉欣赏和理性思维提供更丰富的支持。
1、给学生积累足够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才能让学生轻松的进行创作。
2、借助多媒体展示作画步骤,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
评价与拓展
评价与反思
1.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回应板书,再次点题。)
3.拓展:旧瓷新用,青花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之美。
4.介绍中国陶瓷艺术网,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
1.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不管是线条的变化,还是笔墨的浓淡变化,都是青花瓷带给我们的美感。这节课我们再这里体验了一下。
2.教师总结,回应板书,再次点题。)
3.拓展:旧瓷新用,青花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之美。
激励学生传承发扬传统优秀文化艺术。
4.介绍中国陶瓷艺术网,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
介绍青花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之美。激励学生传承发扬传统优秀文化艺术。 并给学生推荐介绍中国陶瓷艺术网,鼓励学生对其他陶瓷种类进行课外拓展学习。
多媒体以现代化的高科技含量,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将这么多的内容涵盖进去,较快的传递情感和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视觉、听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充分体现美术课程的价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 青花瓷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 青花瓷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 青花瓷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情导入,说青花,赏青花.,方法学习,创青花,展示作品,小结本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