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精创】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导学案(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精创】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导学案(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页
    【新教材精创】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导学案(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页
    【新教材精创】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导学案(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章 基因的本质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1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且氨基酸____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当时对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与此类似的结构特点。因此,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____。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才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____、碱基和____。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__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____。2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________的致病情况。他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一种类型的菌体有多糖类的____,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叫作__型细菌。S型细菌有致病性,可使人和小鼠患____,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另一种类型的菌体____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叫作__型细菌。R型细菌不会使人或小鼠患病,因此无致病性。从第四组实验的小鼠尸体中分离出的有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其后代也是有致病性的__型细菌。由此可以推断: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____。3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___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__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___型活细菌。然后,他们对细胞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再进行___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用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____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实验表明,细胞提取物中含有转化因子,而转化因子很可能就是____。艾弗里等人进一步分析了细胞提取物的理化特性,发现这些特性都与DNA的极为相似,于是艾弗里提出了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观点的结论:____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41952年,美国遗传学家赫尔希和他的助手蔡斯以____为实验材料,利用______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有说服力的实验。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____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____构成的,头部含有____。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________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___,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5.赫尔希和蔡斯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____含有35S标记或____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35S32P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____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____后,用搅拌器搅拌、____。搅拌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____________,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________。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5S标记的一组侵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____中;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____中。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____进入细菌的细胞中,而____仍留在细胞外。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____遗传的。____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6.后来的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外,还有____。有些病毒不含有DNA,只含有____,如烟草花叶病毒。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蛋白质,____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的RNA,____使烟草感染病毒。因此,在这些病毒中,____是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______。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1)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操作分别是____,实验组是________,操作是________。2)在艾弗里第一组(S型细菌DNA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实验中,所有R型细菌全部都转化为S型细菌吗?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艾弗里实验第三组,设计了R型细菌与S型细菌DNADNA酶混合培养,分析设计该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4)从对照实验设计角度分析,艾弗里实验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将可能作为转化因子的各种物质,分别进行实验的设计意图是________。5)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2.分析下图所示的艾弗里实验,思考问题:        1)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2)艾弗里及同事的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____________。3)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是否很完美,有没有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1)第一组至第三组  分别向健康小鼠体内注射R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以及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第四组  向健康小鼠体内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液  (2)没有  大多后代是R型细菌,因转化效率很低,只有少数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DNA酶将DNA水解为脱氧核苷酸,分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DNA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其功能。同时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4)向R型细菌培养基中加入从S型细菌提取的不同物质  进行相互对照,可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同时可避免其他物质,的干扰  (5)将DNA与蛋白质、多糖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每种物质的作用2.(1)多糖、脂类、蛋白质和DNA等  (2)设法把DNA和蛋白质等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3DNA是转化因子,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4)有,由于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下图所示为T2噬菌体的结构,请分析回答:         1T2噬菌体结构简单,只有_______,且能实现两者的分离。2)选用T2噬菌体作实验材料,有何优点?__________。3)怎样才能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上被相应的同位素标记?____________。4)为什么不能直接用35S32P普通培养基培养噬菌体?______________。2.下图为赫尔希和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__用14C18O标记噬菌体,理由是_________。2)___用32P35S同时标记噬菌体,理由是_________。3)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_____,离心管中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分别是______。5)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发现沉淀物中放射性也很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6)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发现上清液中放射性也很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DNA和蛋白质  (2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能自然完全分离,实验结果更可靠  (3)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得到带有标记的细菌;再用带有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分别使其蛋白质和DNA带上标记  (4)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营寄生生活,不能在培养基中存活2.(1)不能  因为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CO元素  (2)不能  这样会导致无法区分蛋白质和DNA的作用  (3)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4)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  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5)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6)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三、生物的遗传物质1.分析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种类的问题:1)人、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___、___、___。2)下列所示的生物,其遗传物质的种类是什么?_________。 3)蚕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___种,分别是_________。【答案】1.(1DNA  DNA  DNA  (2)在没有DNA的病毒体内,其遗传物质是RNA  (36  磷酸、脱氧核糖、4种含氮碱基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荚膜多糖       B.蛋白质   CR型细菌的DNA      DS型细菌的DNA2.格里菲思研究肺炎双球菌时,用了两种类型的双球菌――有荚膜菌和无荚膜菌.下列关于两种类型肺炎双球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两种双球菌都能引起小鼠患肺炎而死亡B.无荚膜菌不能引起鼠死亡,有荚膜菌导致鼠死亡C.两种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在培养基上培养时无荚膜菌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3.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噬菌体DNA合成所需的原料来自亲代噬菌体B.催化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合成的酶来自亲代噬菌体C.亲代噬菌体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D.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的合成模板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32P标记的部位图是图中的(               A   B     C     D5.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A①②④    B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6.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7.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8.用放射性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并分别侵染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中物质的放射性,甲管的上清液(a1)放射性远高于沉淀物(b1);乙管中上清液(a2)放射性远低于沉淀物(b)。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管中a1的放射性来自噬菌体的蛋白质,乙管中b2的放射性来自噬菌体的DNAB.若搅拌不充分,乙管的b2中放射性可能会降低C.若搅拌不充分,甲管的b1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放射性D.若保温时间过长,乙管的a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放射性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设计思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直接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遗传功能处理方法直接分离:分离S型菌的DNA、多糖、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同位素35S32P标记蛋白质和DNA结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了遗传物质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说明DNA能自我复制1)培养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2DNA和蛋白质都含有HC,用这两种元素标记,结果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都被标记,导致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不能确定哪一种物质进入细菌,从而不能确定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132P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235S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3.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物质来源分析1)从蛋白质外壳方面分析:由寄主细胞提供原料氨基酸,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与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无关。2)从DNA方面分析:由亲代噬菌体提供模板,利用寄主细胞提供的脱氧核苷酸,通过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3)从子代噬菌体方面分析:释放的众多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数含有亲代噬菌体DNA的单链,其余子代噬菌体的DNA均由寄主细胞提供原料合成,不含亲代噬菌体的DNA【答案】1D2A3C4B5B6C7C8B

    相关试卷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述DNA分子的复制;,探讨DNA分子复制的生物学意义,DNA复制时,解旋的实质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