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新2019)03新考试版)
展开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3
高一化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B.工业上用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与焦炭反应可直接得到高纯度的硅
C.工业上常利用铵盐与强碱在加热的条件下来制取氨气
D.在硫酸工业的吸收塔中,采用浓硫酸来吸收三氧化硫
2.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
B.该工艺中I2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
C.该工艺中HI的量没有改变,可视作该工艺的催化剂
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 2SO2+4H2O+I2=H2+2H2SO4+2HI
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或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B.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C.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但不接触,有白烟生成,说明氨气与HCl极易挥发
D.硫化钠溶液中滴入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管口塞上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目的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三氧化硫
4.下列装置或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甲图证明热稳定性: NaHCO3 < Na2CO3
B.乙图证明氧化性: Cl2> Br2>I2
C.丙图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
D.丁图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水中加入二氧化硫气体:SO2+2H2O+Cl2=+2Cl-+4H+
B.金属钠和水反应:Na+2H2O=Na++2OH-+H2↑
C.大理石与稀硝酸反应:+2H+=CO2↑+H2O
D.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OH-+2Na+=Na2SiO3+H2O
6.图为工业合成氨以及氨催化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B是未反应完全的氮气和氢气,通过循环投料,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
B.物质A是空气,其中的O2在吸收塔中氧化NO,使之能被水充分吸收生成硝酸
C.为提高原料价格更高的的转化率,应向合成塔通入过量的空气以提高N2浓度
D.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可使用碱性的Na2CO3溶液吸收,或使用NH3将氮氧化物还原为N2
7.已知:X(g)+2Y(g)3Z(g) ∆H= akJ/mol (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l molX和0. 2 molY充分反应生成Z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0.3 mol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升高反应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D.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可达a kJ
8.在T°C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将一定量A和B混合,进行可逆反应: A(g)+ B(g) 2C(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min n/mol | 0 | 5 | 10 | 15 | 20 |
n (A) | 1 | 0.8 |
| 0.65 |
|
n (B) | 2 |
| 1.7 |
|
|
n (C) | 0 |
|
|
| 0.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B的平衡转化率为82.5%
B.容器内压强不变,标志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在0~5min内,用C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08mol·L-1·min-1
D.反应达到平衡后充入少量物质A的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
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COOH,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物含有3种官能团
B.该有机物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一样
C.该有机物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酯化反应
D.1 mol 该有机物能与2 mol Na 发生反应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鉴别乙烷和乙烯可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溶液褪色的是乙烯
B.鉴别蚕丝和人造丝(一种黏胶纤维)可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
C.工业制备水泥以黏土、石灰石为主要原料,辅料石膏还可用来调节水泥的硬化速度
D.检验淀粉水解产物可在反应液中加入2 mL 10%CuSO4溶液,再滴加5滴5%NaOH溶液,加热,若未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还没有水解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D2相互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
B.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反应,可以生成四种结构都是正四面体的有机物
C.淀粉与纤维素均可以用(C6H10O5) n表示,他们之间互为同分异构体
D.医用软膏中的“凡士林”和蜡笔中的石蜡,主要成分都是链状烷烃。当碳原子不同时这些链状烷烃之间互为同系物,当碳原子相同时,它们之间互为同分异构体
12.下列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A | B | C | D |
将灼烧至黑色的铜丝插入无水乙醇,铜丝变成红色 | 在淀粉和硫酸反应后的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产生光亮的银镜 | 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 | 将胆矾晶体悬挂于盛有浓硫酸的密闭容器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和钠反应要比正丙醇(CH3CH2CH2OH)和钠反应剧烈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C.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独立的碳碳双键
D.光照下,1 mol CH4最多能与4 molCl2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CCl4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加热能杀死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
C.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更多的汽油,这种汽油是一种纯净物
D.动物脂肪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可得到肥皂的主要成分和甘油
15.下列关于药品和食品添加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识
B.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C.果汁饮料中可以添加适量苯甲酸钠,它是一种抗氧化剂
D.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化学名为谷氨酸钠
16.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中含Br-,可提取Br2,流程如图:
已知:①3Br2+3CO=5Br-+BrO+3CO2↑②5Br-+BrO+6H+=3Br2+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能实现溴元素的富集
B.吸收塔中加入W溶液后得到Br2,W可以是硝酸
C.通入Cl2后发生反应:2Br-+Cl2=Br2+2Cl-
D.海水中Br-的浓度约为66mg/L,若该工艺总提取率为60%,1m3海水能制得39.6gBr2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0分)明矾晶体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如饮用水的净化、造纸工业的施胶剂、食品工业的发酵剂等。利用炼铝厂的废料——铝灰(含及少量和)可制备明矾,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再经“一系列操作”可得到明矾晶体,则“一系列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3)流程中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若将铝灰投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得溶液的溶质除外,还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生成气体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8.(10分)固体X是一种常见铜矿石(含3种元素)的主要成分,为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i、溶液B不能使KSCN溶液变红,并接近中性
ii、气体A是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
请回答:
(1)气体A是 ___________;沉淀C是___________
(2)气体A在降温或加压时能凝结成液态,是由于存在___________
A.离子键 B.共价键 C.氢键 D.分子间作用力 E.化学键
(3)写出气体A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溶液B2生成沉淀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6)设计实验证明某地降雨为H2SO4型酸雨___________
19.(12分)I.在某温度时,在0.5L的恒容容器中发生气体M、N两种物质的相互转化,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的一瞬间进行的反应___________(填:“只有正反应发生”或者“只有逆反应发生”、“正、逆反应同时发生”),在t2时刻M的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M的逆反应速率(填:“大于”或者“小于”、“等于”)。
(3)下列叙述能说明原反应达到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多选)。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M的同时生成2n mol N
b.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c.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II.被誉为改变末来世界的十大新科技之一的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无噪音、高效率的特点。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4)O2进入的电极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5)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迁移。
(6)若电池工作时转移0.04 mol电子,理论上消耗标准状态下___________ mLO2。
20.(10分)将CO2应用于生产清洁燃料甲醇,既能缓解温室效应的影响,又能为能源的制备开辟新的渠道,其合成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二氧化碳制得的甲醇还可以制取甲胺,其反应原理为CH3OH(g)+NH3(g)⇌CH3NH2(g)+H2O(g) ∆H,已知该反应中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共价键 | C-O | H-O | N-H | C-N |
键能/kJ•mol-1 | 351 | 463 | 393 | 293 |
则该反应的∆H=_______kJ•mol-1。
(2)汽油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已知:
①CO(g)+NO2(g)⇌CO2(g)+NO(g) ∆H1=-226kJ•rnol-1
②N2(g)+2O2(g)⇌2NO2(g) ∆H2=+68kJ•mol-1
③N2(g)+O2(g)⇌2NO(g) ∆H3=+183kJ•mol-1
则:CO和NO两种尾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CH3OH可作为燃料使用,用CH3OH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则d电极是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若线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上述CH3OH燃料电池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L。
21.(10分)苯甲酸乙酯()稍有水果气味,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制取乙酸乙酯的原理制取苯甲酸乙酯。
已知:①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
②“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其沸点为62.6℃。
③有关物质的沸点如下
物质 | 乙醇 | 环己烷 | 苯甲酸乙酯 | 苯甲酸 |
沸点 | 78.3℃ | 80.8℃ | 212.6℃ | 249℃ |
I.粗产品制取: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苯甲酸、 乙醇、环己烷,再加入适量的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小心加热进行反应,获得苯甲酸乙酯粗产品。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甲、乙两套合成装置更合适的是 ___________。
II. 粗产品提纯:
(3)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步骤②加入无水Ca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 ___________ 左右,实验制得的苯甲酸乙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2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新2019江苏专用)03新考试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新2019江苏专用)03新考试版),共4页。
高中化学必修2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新2019江苏专用)03新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新2019江苏专用)03新全解全析),共8页。
高中化学必修2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新2019广东专用)03新答题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2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新2019广东专用)03新答题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