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4.1.1 原子结构备作业))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93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4.1.1 原子结构备作业))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4293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4.1.1 原子结构备作业))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4.1.1 原子结构备作业))解析版),共5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一、单选题1.下列核素中,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的是 ( )①18O;②12C;③26Mg;④40K;⑤32SA.①② B.②⑤ C.只有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18O的质子数8,中子数为18-8=10,故①错误;②12C的质子数6,中子数为12-6=6,故②正确;③26Mg的质子数12,中子数为26-12=14,故③错误;④40K的质子数19,中子数为40-19=21,故④错误;⑤32S的质子数16,中子数为32-16=16,故⑤正确;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的是②⑤,故选B。2.是核反应堆的燃料。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92 B.电子数为92 C.中子数为235 D.质量数为235【答案】C【解析】原子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表示原子的质量数,且存在关系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对于中性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的质子数=电子数=92,质量数=235,中子数=235-92=143,答案选C。3.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原子的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B.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价D.氯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的氯离子【答案】D【解析】A. 氯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A错误;B.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错误;C. 氯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1价,另外氯元素还有+7、+5、+3、+1、0价等化合价,C错误;D. 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的氯离子,D正确;答案选D。4.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 (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电子数均为K层上电子数的4倍D.某离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答案】B【解析】K层、L层、M层上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K层上可排1个电子,也可排2个电子, A项有可能;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已经排满电子,即排了8个电子,而M层最多可以排18个电子, B项不可能;符合“M层上和L层上电子数均为K层上电子数的4倍”的离子可以是S2-、Cl-、K+、Ca2+等, C项有可能; D项,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可为2或8,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的只有He,不符合条件,核电荷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的为O2-,D项有可能。5.1940年科学家用a粒子轰击Bi发现了元素At,其反应为Bi +He→At+2n,则At的中子数为( )A.85 B.126 C.127 D.211【答案】B【解析】Bi的中子数为209-83=126,He的中子数为4-2=2,反应前后中子数不变,At的中子数为126+2-2×1=126,答案选B。6.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第114号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9,存在时间达到30秒,这项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A.61 B.114 C.175 D.289【答案】A【解析】114号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4,所以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是114,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89-114=175,该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175-114=61。答案选A。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激光笔照射氯化钠水溶液,可产生“丁达尔效应”B.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据此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生物质能D.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答案】A【解析】A.氯化钠水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认为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内部,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故B正确;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体内,形成生物质能,故C正确;D.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此类塑料可被微生物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形式,不污染环境,从而减少或者消除“白色污染”现象,故D正确;故选:A。8.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1999年已发现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A.2,8,18,32,32,18,8 B.2,8,18,32,50,8C.2,8,18,32,18,8 D.2,8,18,32,50,18,8【答案】A【解析】A.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其K、L、M、N、O、P、Q层依次排有2、8、18、32、32、18、8个电子,正确;B.次外层电子数为50,超过18,错误;C.核外电子总数不等于118,错误;D.核外电子总数不等于118,且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为50,超过32,错误;答案选A。9.在第n层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 )A.K层 B.L层C.M层 D.N层【答案】C【解析】n作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所以n-1层应为8个电子,为L层,则n应为M层;若n为次外层,则n+1为最外层,则次外层电子数为10+8=18,则进一步证明n为M层。10.某种元素原子的质量是ag,12C原子的质量是b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已知信息可得NA=B.Wg该原子中含有个该原子C.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molD.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g【答案】D【解析】A.一个原子的质量为bg,个原子的质量为12g,可得,故A正确;B.一个该原子的质量是ag,则Wg该原子的原子数目为,故B正确;C.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W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为,故C正确;D.摩尔质量的单位是',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二、填空题11.(2019·东台创新高级中学高一月考)观察下列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属于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2)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3)元素D的单质在B2中燃烧,该产物的化学式________。(4)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内,列举一个与C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_________。(5)写出化合物DAB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答案】A C Na2O2 F-(Na+等合理均可) NaClO==Na++ClO- 【解析】(1)是阴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Cl-结构示意图,选A;(2)Ne是惰性气体,性质最稳定,选C;(3)D是Na,,B是O,Na在O2中燃烧产物是Na2O2(4)Ne是10电子体,1-18的元素内10电子体的离子有O2-、F-、Na+、Mg2+等。(5)根据上述推断化合物DAB是NaClO,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ClO==Na++Cl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4.1.4 卤族元素备作业))解析版),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4.1.1 原子结构原卷版),共2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一 专题4.1.1 原子结构解析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