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年级上册3 江南教学设计
展开1.会认“江、南、可”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和“竖钩、竖弯”2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2种笔画。
教学准备
1.借助拼音读课文,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
2.初读课文,和同桌一起认读课后的词语。
3.准备有关江南风景的图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江、南、可”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
2.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和“竖钩、竖弯”2种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2种笔画。
一、谜语先行,进入画面。
1.教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种小动物,想看看吗?这种小动物有些害羞,藏在谜语里呢,你能把它请出来吗?
课件出示谜语:
有头没有手,有尾没有腿。
能行千里路,不能离开水。
学生回答,教师揭示谜底是“鱼”。
2.课件出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图片。
师:这里是美丽的江南,请大家睁大眼睛,跟随教师一起去美丽的江南来一次短暂的旅游吧!(教师简单介绍江南是我国长江以南一带,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3.旅游比较仓促,没有看够的同学还有机会,赶紧到诗歌里去瞧瞧,看看古人是怎么描写江南的?
谜语激趣导入,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紧跟着课件展示的江南水乡的美景,让孩子们对接下来的这节课充满了期待。
二、借助拼音,进入诗歌。
1.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诗歌。
2.指名学生朗读,师相机正音,并给予评价。
3.听教师示范读。
过渡:想要读得准确、流利,我们还要做什么呢?那就是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都成为好朋友。
4.请大家再读诗歌,注意要将课文后要求我们会认、会写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5.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检查认读,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生字。
6.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教师课件出示江水流动、采摘莲子、鱼儿嬉戏的图片。
谜语识字:(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2)大丁遇小口。(可)
7.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生字,教师随机正音。
8.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新部首三点水和草字头。
学习“江”,认识三点水,有三点水的字都和水有关,如:河、湖、海。
学习“莲”,认识草字头,草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如:草、菜、花。
三、结合图片,走入江南。
1.课件出示采莲的图片。瞧,他们在做什么?(采莲) 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
(1)怎么读好它?听教师读,注意停顿(读完后课件出示停顿划分)。
(2)指名读,齐读。
2.看,这里的荷叶可真多,课文中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莲叶/何田田
请生示范读,提醒停顿。
3.于是可爱的鱼儿也受到了感染,纷纷跑来,就成了——(引说“鱼戏莲叶间”)
4.鱼儿会一直在一处不动吗?它们最爱自由了,它们会怎样?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5.师范读,生跟读。
四、生字指导,书写练习。
1.课件出示生字:可、东。生注意观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2.指名说,相机评价引导。
竖钩:从上到下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下笔处和起钩处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可:上面的长横要足够长,“口”要缩小,在竖中线的左边,新笔画竖钩要挺直,且在竖中线的右边。
东:第二笔为撇折,竖钩要挺直,正好落在竖中线,但与第一笔横不能相连。
3.学生练习书写,每个字练写两遍。
4.学生互评。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每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即使写一两个字也可以。这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也训练了学生的书写能力。
五、课堂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
“西”字一共( )笔,第五笔是( )。
“可”字一共( )笔,第二笔是( )。
“田”字一共( )笔,第三笔是( )。
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jiānɡ nán kě cǎi
江 南 可 采
lián yú dōnɡ xī běi
莲 鱼 东 西 北
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3 江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3 江南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行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江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3 江南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出示课题,初读课题,指导写字,再读课文,检查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