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上海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PPT+练习题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沪教上海版化学九上 第2章 浩瀚的大气 单元测试 (原卷+解析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上海版化学九上 第2章 浩瀚的大气 单元测试 (原卷+解析卷),文件包含第2章浩瀚的大气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第2章浩瀚的大气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2章 浩瀚的大气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
故选:C。
2.(2021·上海虹口区·九年级二模)关于构成物质的微粒,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的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
C.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D.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种类都改变
【答案】A
【解析】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合题意;
B、分子比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但是不能说分子的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如铁原子大于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C、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都由碳原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1·上海虹口区·九年级二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氩气
【答案】A
【解析】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
故选A。
4.(2021·上海普陀区·九年级二模)属于稀有气体的物质是
A.氧气 B.氮气 C.氦气 D.水蒸气
【答案】C
【解析】
稀有气体是空气中含量较少的一些气体的统称,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等,故选:C。
5.(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氢氧化钠 B.五氧化二磷 C.氯酸钾 D.空气
【答案】B
【解析】
A、氢氧化钠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五氧化二磷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选项B符合题意;
C、氯酸钾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答案】A
【分析】
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析】
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法错误;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7.(2018·上海市杨浦民办凯慧初级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
B.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A
【解析】
A、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如氧气;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是混合物,说法正确;
B、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还可能由同种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等,说法错误;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就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
故选:A。
8.(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
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不需标注气体符号,书写错误;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
D、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
故选:B。
9.(2020·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九年级月考)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开始前,双氧水放在分液漏斗中,二氧化锰放在瓶内
B.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须接近瓶底,便于把瓶底空气排净
D.检验集气瓶内装的是否为氧气,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答案】D
【解析】
A、双氧水是液体,放在分液漏斗中,二氧化锰是固体,放在瓶内,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正确;
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须接近瓶底,便于把瓶底空气排净,正确;
D、检验集气瓶内装的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中,验满才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错误;
故选D。
10.(2020·上海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答案】C
【解析】
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不符合题意;
B、有许多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就能进行,有许多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也不是专作催化剂的,也可做反应物、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符合题意;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2021·上海九年级月考)氟化钙(CaF2)是一种透明陶瓷材料, Ca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1 D.+3
【答案】A
【解析】
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钙为+2价,则负价也有2个,2个F,故F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故选A。
12.(2021·上海)在双氧水制氧气实验中,某些变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 y 可以表示的变量是
A.氢元素质量 B.氧元素质量
C.水的质量 D.氧气质量
【答案】C
【解析】
A、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故A项错误;
B、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的氧气逸出到空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小,故B项错误;
C、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水的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水的质量不变,故C项正确;
D、反应前氧气的质量是0,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
13.(2020·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九年级月考)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主要过程:a.熄灭酒精灯;b.从水槽中取出导管;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d.点燃酒精灯;e.从下至上,从左至右连接仪器;f.装药品;g.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gfebcda B.gfedcab C.gfedcba D.fedcbag
【答案】C
【解析】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仪器、点燃酒精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完毕,先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故顺序为:gfedcba。
故选C。
14.(2019·上海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的小
C.液氧为淡蓝色
D.在-218℃变为白色雪花状固体
【答案】C
【解析】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但是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A选项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B选项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液氧为淡蓝色,C选项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D、氧气在-218℃时变为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D选项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2020·上海九年级课时练习)用集气瓶存放一瓶氧气,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
A.瓶口朝下,盖上玻璃片
B.瓶口朝下,不盖玻璃片
C.瓶口朝上,盖上玻璃片
D.瓶口朝上,不盖玻璃片
【答案】C
【解析】
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集气瓶口要朝上放在桌面上,毛玻璃片中的磨砂面必须与集气瓶口接触,利于密封和使用,玻璃磨砂面朝下。故选C。
16.(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如图是氢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 B.氢气是由氢原子直接构成的
C.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D.微观示意图中的微粒可用 3H2表示
【答案】B
【解析】
A、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说法正确;
B、氢气是由氢氢分子构成的,说法错误;
C、由氢气的微观示意图,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D、微观示意图中的微粒表示3个氢分子,可用3H2表示,说法正确;
故选:B。
17.(2021·上海虹口区·九年级二模)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3O22CO2+4H2O,其中X是
A.CH4 B.C2H4O C.CH4O D.CH4O2
【答案】C
【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8、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H4O。
故选C。
18.(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化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A.He 可表示氦气
B.N2 表示 2 个氮原子
C.H2O2 表示 1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
D.SO2只表示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
【答案】A
【解析】
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He可表示氦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N2表示1个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H2O2表示 1 个过氧化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SO2除了表示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还能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9.(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醋酸化学式为C2H4O2,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氢元素含量最高 B.醋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摩尔质量为60g D.0.1molC2H4O2约含有6.02×1022个分子
【答案】D
【解析】
A、醋酸分子式可知,醋酸中碳、氢、氧元素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错误;
B、醋酸是由醋酸分子构成的,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所以醋酸的摩尔质量为60g/mol,此选项错误;
D、1molC2H4O2中约含由6.02×1023个分子,所以0.1molC2H4O2约含有:个分子,此选项正确。
20.(2021·上海九年级期中)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括氧化物,此选项正确;
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此选项正确;
C、化学反应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则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此选项正确;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此选项错误。
故选D。
21.(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2020 年 5 月 5 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 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功返回。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
B.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
C.2g 氢气和 1g 氧气反应生成 3g 水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元素的存在形态改变
【答案】D
【解析】
A、氢气只有在点燃条件下和氧气反应才能生成水,错误;
B、氢气和氧气反应放出热量,错误;
C、根据方程式可知,每4份质量氢气和每32份质量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不是2g氢气和 1g氧气反应生成 3g水,错误;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元素的存在形态改变,如反应前由氢元素组成的氢气,氧元素组成的氧气,氢氧元素呈游离态,反应后变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氢氧元素呈化合态,正确;
故选D。
22.(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氯酸钾分解过程中氯元素质量始终不变
D.在 0~t2时段,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
A、在理论上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的氧气,但由于氧气可能有部分溶于水或部分氧气留在试管中,因此实际上收集的氧气会偏小,说法错误;
B、P点是氯酸钾部分分解,因此有未反应的氯酸钾和生成的氯化钾,还有作为催化剂的二氧化锰,说法错误;
C、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不变,说法正确;
D、由于在0~t1时段反应没有发生,因此二氧化锰的含量没有变,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
故选:C。
23.(2021·上海虹口·)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2+3Y2 2Z,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
B.每个 Z 分子中含有 1 个X 原子
C.mgX2 和 ngY2 充分反应后生成(m+n)gZ
D.若X2、Y2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Mg/mol、Ng/mol,则 Z 的摩尔质量为(M+N)g/mol
【答案】B
【解析】
A、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气体,在生成气体的物质的化学式后面加上气体符号,不能判断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生成,此选项错误;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每个 Z 分子中含有 1 个X 原子,此选项正确;
C、mgX2和ngY2充分反应后,如果有某种物质剩余,则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m+n)g,此选项错误;
D、若X2、Y2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Mg/mol、Ng/mol,则 Z 的摩尔质量为g/mol,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4.(2020·上海黄浦·九年级一模)Ca(HCO3)2CaCO3 ¯ +CO2 +H2O,是石灰岩溶洞形成的主要反应。将 1molCa(HCO3)2 加热 t2 秒时停止加热。如图表示 0→t2 秒过程中固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该过程的 CaCO3 不分解)。说法错误的是( )
A.0→t2 反应阶段,固体 a、b 的物质的量不变
B.0→t2 反应阶段,固体a、b 的质量变小
C.a、b 两点固体中钙元素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D.固体a、b 中所含碳元素物质的量的比值一定为 2:1
【答案】D
【解析】
A、1molCa(HCO3)2 加热生成1mol CaCO3,故0→t2 反应阶段,固体 a、b 的物质的量不变,正确;
B、随着反应进行,Ca(HCO3)2 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0→t2 反应阶段,固体a、b 的质量变小,正确;
C、反应过程中钙元素并未发生逸出等情况而造成物质的量减少,故a、b 两点固体中钙元素物质的量一定相等,正确;
D、无法判断b点的固体是否已经反应完全,故固体a、b 中所含碳元素物质的量的比值不一定为 2:1,错误。
故选D。
二、多选题
25.(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答案】BD
【解析】
A、分子和原子体积都很小,不同种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大小,但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体积大,故选项错误;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选项正确;
C、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的微粒,故选项错误;
D、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的微粒,故选项正确。故选BD。
26.(2020·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九年级期中)已知: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流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主要有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B.分离出的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故可用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C.在蒸发的过程中氮气先被蒸发出来
D.从微粒的角度分析,空气液化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答案】CD
【解析】
A、空气主要有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选项错误;
B、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选项错误;
C、由题文可知,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的沸点,所以在蒸发的过程中氮气先被蒸发出来,选项正确;
D、温度降低,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小,所以空气液化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选项正确,故选CD。
27.(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C.用木炭粉代替白磷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答案】CD
【解析】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是能够保证实验的成功的前提条件,正确,不符合题意;
B、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防止升温使得气体膨胀导致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木炭粉代替白磷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错误,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因此进入试管中的水的体积为:,因此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D。
28.(2018·上海九年级竞赛)如图所示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实验均要使用该装置(不改变瓶口朝向),其中 x 为气体或水入口的是
A.排空气法收集H2
B.瓶中装有 NaOH 溶液,除去H2中少量CO2
C.瓶中装有O2,加水以取用瓶内储存气体
D.瓶中装满水,用排水集气法收集O2
【答案】BC
【解析】
A、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利用上述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H2,氢气应从短管,即y管进入瓶内,才能使密度较大的空气从瓶底沿长管排除瓶外,选项错误;
B、瓶中装有 NaOH 溶液用来除去 H2 中少量 CO2,含有杂质的氢气应从长管,即x管进入瓶内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才能使氢氧化钠与氢气中的二氧化碳完全反应,从而得到纯净的氢气,选项正确;
C、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水应从长管,即x管进入瓶中,才能使密度小的氧气沿短管,即y管顺利排到瓶外,选项正确;
D、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氧气应从短管,即y管进入瓶内,才能使密度较大的水沿长管,即x管从瓶底部顺利排到瓶外,选项错误,故选BC。
【点睛】
制取气体时,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被收集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
29.(2021·上海)已知2gH2、20gHF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一定条件下,某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H2和物质X的变化曲线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的分子式为F2
B.一个F原子的质量为
C.t时刻,H2和HF的质量相等
D.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19g
【答案】AB
【解析】
A、由图可知,a个氢气和a个X反应生成2a个HF,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2个H,生成物中含2个H,2个F,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F,故X的化学式为F2,符合题意;
B、因为2g氢气所含的分子式为a,则所含的氢原子数为2a,故a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g,20gHF所含分子数为a,所含氢原子数为a,氟原子数为a,故a个氟原子的质量为:20g-1g=19g,故一个氟原子的质量为,符合题意;
C、t时刻,氢气和HF的分子数相同,则质量比为:2:20=1:10,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图可知,氢气的分子数为a,生成HF的分子数为2a,故氢气的质量为2g,生成HF的质量为2×20g=4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得,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40g-2g=38g,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三、填空题
30.(2020·青浦区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用空气的成分填空:
①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
②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
③用作粮食的保护气:________________。
④制霓虹灯: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水蒸气 N2 稀有气体
【解析】
(1)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有白色固体物质出现,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填:CO2;
(2)松脆的饼干因疏松多孔,极易吸水变软。放置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故填:水蒸气;
(3)用作粮食保护气的气体应具有性质稳定,不活泼的特点,空气中的氮气符合。故填:N2;
(4)稀有气体在电的作用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红灯。故填:稀有气体。
31.(2021·峨山彝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所九年级一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钾元素____________;
②3个氟原子_________________;
③2个水分子_________;
④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
⑤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3NO2”中数字“2”表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K 3F 2H2O
(2)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分析】
(1)
①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钾元素K;
②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氟原子3F;
③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水分子2H2O;
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硝酸根离子;
⑤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2)
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数字要加在右下方,“3NO2”中数字“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2.(2019·焦作市中站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2)3个铝离子______;
(3)4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4)硫酸亚铁:______。
【答案】
(1)2OH-
(2)3Al3+
(3)
(4)FeSO4
【分析】
(1)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
(2)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铝离子表示为:3Al3+;
(3)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
(4)
硫酸亚铁是由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亚铁离子显+2价,硫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式为:FeSO4。
33.(2020·重庆市渝北区龙山中学校九年级月考)按要求写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中写出反应基本类型: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固体纯净物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采用固液不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化合反应
(2) 化合反应
(3) 分解反应
(4) 化合反应
(5) 分解反应
【分析】
(1)
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
(2)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
(3)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纯净物制氧气,文字表达式是,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
(4)
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是,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
(5)
固液不加热制氧气是过氧化氢制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
四、实验题
34.(2020·青浦区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
①A中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为______;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C的收集方法为___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③B中锥形瓶中放入的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B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相比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④已知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实验室制备氨气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若用下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____端(选填“m”或“n”)。
【答案】试管 排水集气法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化合反应 催化作用(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控制滴加速率,获得平稳气流 反应物都是固体 反应需要加热 n
【解析】
①A中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为试管;A装置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反应且试管口没有棉花,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②C的收集方法为排水法收集气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③B装置时固液制氧气装置,那么锥形瓶中放入的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B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滴加速率,获得平稳气流;
④实验室制备氨气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都是固体和反应需要加热;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下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n端。
35.(2020·上海徐汇·教院附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现有0.1mol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为3.55g,判断氯酸钾分解程度是____
A 完全分解 B 部分分解 C 没有分解 D 无法确定
(3)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看到______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端(填a或b)进入。
【答案】锥形瓶 A E D 把导管插入水槽,手紧握试管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H2O22H2O+O2↑ a
【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
【解析】
(1)图中①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来收集;因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无论是否完全分解,剩余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都不变,因此根据剩余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无法判断氯酸钾的分解程度。故选:D。
(3)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把导管插入水槽,手紧握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
(4)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准确记忆氧气制取的方法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36.(2020·上海徐汇·教院附中)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如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
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反应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的水的作用是________;如果实验中不见铁丝燃烧,从铁丝的角度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应对实验做相对应的改进为_____;改进后,试验成功了。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___色的固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气浓度 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铁丝表面生锈 用砂纸将铁丝表面的铁锈擦掉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黑
【分析】
本题考查氧气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的规范描述。
【解析】
实验一: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物是二氧化硫,方程式为:;
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氧气的浓度;
实验二: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的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如果实验中不见铁丝燃烧,原因可能是铁丝表面生锈,所以用砂纸将铁锈除去即可;
铁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点睛】
在描述实验现象的时候,切记不要出现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
37.(2020·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九年级期中)某兴趣小组对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在KClO3、H2O、H2O2、KCl这些物质中寻找通过分解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原料的物质是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的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得到稳定的气流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搭建装置时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果观察到______可证明氧气已收集满。集气瓶中收集满氧气后,将导管移出集气瓶,再进行如下操作:a 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b 瓶口向上放置;c 在集气瓶口盖好毛玻璃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用编号排序)。如果用该方法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问题三)进行分析和比较:比较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填序号)。
A 发生装置相同 B 加入二氧化锰都能增加氧气的产量
C 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D 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
【答案】KCl 该物质不含氧元素 集气瓶 长颈漏斗 BDH 瓶口有气泡溢出 cab 反应一开始就收集气体(或开始收集时,瓶中未装装水) C
【分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
【解析】
[问题一] 在KClO3、H2O、H2O2、KCl这些物质中寻找通过分解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原料的物质是KCl,理由是该物质不含氧元素,
故填:KCl;该物质不含氧元素;
[问题二](1)①集气瓶,②长颈漏斗,故填:集气瓶;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得到稳定的气流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搭建装置时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BDH,用分液漏斗滴加,通过控制过氧化氢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BDH;;
(3)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果观察到瓶口有气泡溢出,可证明氧气已收集满,集气瓶中收集满氧气后,将导管移出集气瓶,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瓶口向上放置,进行如下操作:在集气瓶口盖好毛玻璃片,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瓶口向上放置,如果用该方法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反应一开始就收集气体(或开始收集时,瓶中未装装水),
故填:瓶口有气泡溢出;cab;反应一开始就收集气体(或开始收集时,瓶中未装装水);
[问题三]A、比较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氯酸钾是固固加热型装置,发生装置不相同,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速率,加入二氧化锰都不能增加氧气的产量,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氯酸钾制取氧气也是分解反应,C正确,符合题意;
D、完全反应后过氧化氢剩余固体为二氧化锰,氯酸钾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成分不同,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填:C。
【点睛】
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
38.(2019·上海)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3)用所给仪器组装用上述反应制氧气的装置,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上述装置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填字母).
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属于固液型不加热的反应
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4)若用图⑥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_____.
(5)有几位同学一起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为多少比例时,产生氧气的速度最快.实验时用秒表记录时间,计时从加热到收集满一瓶氧气为准,实验所采用的装置是将和________组合起来.下表为二氧化锰与氯酸钾不同质量比时,制取氧气的速度比较
实验序号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用时(秒)
从实验序号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序号________(填或)反应速度最快.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________越多越好.
(6)若在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需进行以下操作,请把空缺处填上:_____、_____
在①、②、③的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答案】2KClO32KCl+3O2↑ 分液漏斗 锥形瓶 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C或D ACD C 不是 过滤 蒸发结晶 玻璃棒
【解析】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由图可知a是分液漏斗, b是锥形瓶,故填:分液漏斗;锥形瓶。
(3)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装置作为发生装置;B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能够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破裂;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上述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故填:B;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C或D;ACD。
(4)若用图⑥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图中的“导气管”如图中所示:
(5)为了便于观察收集满一瓶氧气需要的时间,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从实验序号2和3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序号2反应速度最快;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故填:2;不是。
(6)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通过过滤可以把二氧化锰除去,氯化钾溶液经过蒸发可以得到氯化钾固体,填空如图中所示:
在①中,通过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氯化钾的溶解;②中,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③中,通过用玻璃棒搅拌,可以防止液体外溅,因此在①、②、③的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39.(2020·武威第十三中学九年级月考)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准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1)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为他们改正出来: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氧气时,当导气管口气泡___________再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___________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3)某同学在用加热高钵酸钾制氧气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炸裂,试你帮她分析一下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至少答一点)___________。
(4)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
①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并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②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实验完毕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
A.③①②④⑤⑦⑥ B.③②①④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5)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收集气体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答案】
(1) 试管口应该向下倾斜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试管口放一团一团棉花
(2) 连续均匀冒出时 玻璃片 正放
(3)没有预热
(4)A
(5)D
【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
(1)
酒精容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加热物体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氧气,收集满后应该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要正放在桌面上;
(3)
试管没有预热会导致试管炸裂;
(4)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茶(检查装置气密性)庄(装药品)定(固定试管)点(点燃酒精灯)收(收集气体)利(将导管离开水面)息(熄灭酒精灯)”故选A;
(5)
A、实验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故A不符合题意;B、加热时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故B不符合题意;C、试管内气体随着加热受热膨胀,因此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不是氧气,因此等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氧气,故C符合题意;D、先撤导管,再撤酒精灯,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制取氧气进行作答即可。
第2章 浩瀚的大气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
故选:C。
2.(2021·上海虹口区·九年级二模)关于构成物质的微粒,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分子的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
C.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D.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种类都改变
【答案】A
【解析】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合题意;
B、分子比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但是不能说分子的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如铁原子大于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C、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都由碳原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1·上海虹口区·九年级二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氩气
【答案】A
【解析】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按体积计算,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约占1%。
故选A。
4.(2021·上海普陀区·九年级二模)属于稀有气体的物质是
A.氧气 B.氮气 C.氦气 D.水蒸气
【答案】C
【解析】
稀有气体是空气中含量较少的一些气体的统称,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等,故选:C。
5.(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氢氧化钠 B.五氧化二磷 C.氯酸钾 D.空气
【答案】B
【解析】
A、氢氧化钠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五氧化二磷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选项B符合题意;
C、氯酸钾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答案】A
【分析】
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析】
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法错误;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7.(2018·上海市杨浦民办凯慧初级中学九年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
B.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A
【解析】
A、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如氧气;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是混合物,说法正确;
B、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还可能由同种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等,说法错误;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就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
故选:A。
8.(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
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中氧气是气体,不需标注气体符号,书写错误;
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
D、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书写正确。
故选:B。
9.(2020·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九年级月考)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开始前,双氧水放在分液漏斗中,二氧化锰放在瓶内
B.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须接近瓶底,便于把瓶底空气排净
D.检验集气瓶内装的是否为氧气,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答案】D
【解析】
A、双氧水是液体,放在分液漏斗中,二氧化锰是固体,放在瓶内,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正确;
C、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须接近瓶底,便于把瓶底空气排净,正确;
D、检验集气瓶内装的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中,验满才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错误;
故选D。
10.(2020·上海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的氧气的质量
【答案】C
【解析】
A、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不符合题意;
B、有许多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就能进行,有许多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也不是专作催化剂的,也可做反应物、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符合题意;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2021·上海九年级月考)氟化钙(CaF2)是一种透明陶瓷材料, CaF2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1 D.+3
【答案】A
【解析】
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钙为+2价,则负价也有2个,2个F,故F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故选A。
12.(2021·上海)在双氧水制氧气实验中,某些变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 y 可以表示的变量是
A.氢元素质量 B.氧元素质量
C.水的质量 D.氧气质量
【答案】C
【解析】
A、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氢元素的质量不变,故A项错误;
B、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的氧气逸出到空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小,故B项错误;
C、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水的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水的质量不变,故C项正确;
D、反应前氧气的质量是0,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C。
13.(2020·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九年级月考)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主要过程:a.熄灭酒精灯;b.从水槽中取出导管;c.用排水法收集气体;d.点燃酒精灯;e.从下至上,从左至右连接仪器;f.装药品;g.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gfebcda B.gfedcab C.gfedcba D.fedcbag
【答案】C
【解析】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仪器、点燃酒精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完毕,先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故顺序为:gfedcba。
故选C。
14.(2019·上海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B.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的小
C.液氧为淡蓝色
D.在-218℃变为白色雪花状固体
【答案】C
【解析】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但是不能说明氧气易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A选项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B选项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液氧为淡蓝色,C选项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D、氧气在-218℃时变为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D选项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2020·上海九年级课时练习)用集气瓶存放一瓶氧气,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
A.瓶口朝下,盖上玻璃片
B.瓶口朝下,不盖玻璃片
C.瓶口朝上,盖上玻璃片
D.瓶口朝上,不盖玻璃片
【答案】C
【解析】
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集气瓶口要朝上放在桌面上,毛玻璃片中的磨砂面必须与集气瓶口接触,利于密封和使用,玻璃磨砂面朝下。故选C。
16.(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如图是氢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 B.氢气是由氢原子直接构成的
C.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D.微观示意图中的微粒可用 3H2表示
【答案】B
【解析】
A、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单质,说法正确;
B、氢气是由氢氢分子构成的,说法错误;
C、由氢气的微观示意图,每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D、微观示意图中的微粒表示3个氢分子,可用3H2表示,说法正确;
故选:B。
17.(2021·上海虹口区·九年级二模)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3O22CO2+4H2O,其中X是
A.CH4 B.C2H4O C.CH4O D.CH4O2
【答案】C
【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8、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8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H4O。
故选C。
18.(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化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A.He 可表示氦气
B.N2 表示 2 个氮原子
C.H2O2 表示 1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
D.SO2只表示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
【答案】A
【解析】
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He可表示氦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N2表示1个氮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H2O2表示 1 个过氧化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SO2除了表示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还能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9.(2021·上海九年级二模)醋酸化学式为C2H4O2,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氢元素含量最高 B.醋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摩尔质量为60g D.0.1molC2H4O2约含有6.02×1022个分子
【答案】D
【解析】
A、醋酸分子式可知,醋酸中碳、氢、氧元素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错误;
B、醋酸是由醋酸分子构成的,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所以醋酸的摩尔质量为60g/mol,此选项错误;
D、1molC2H4O2中约含由6.02×1023个分子,所以0.1molC2H4O2约含有:个分子,此选项正确。
20.(2021·上海九年级期中)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表示中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A、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括氧化物,此选项正确;
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此选项正确;
C、化学反应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则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此选项正确;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此选项错误。
故选D。
21.(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2020 年 5 月 5 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 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功返回。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
B.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
C.2g 氢气和 1g 氧气反应生成 3g 水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元素的存在形态改变
【答案】D
【解析】
A、氢气只有在点燃条件下和氧气反应才能生成水,错误;
B、氢气和氧气反应放出热量,错误;
C、根据方程式可知,每4份质量氢气和每32份质量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不是2g氢气和 1g氧气反应生成 3g水,错误;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元素的存在形态改变,如反应前由氢元素组成的氢气,氧元素组成的氧气,氢氧元素呈游离态,反应后变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氢氧元素呈化合态,正确;
故选D。
22.(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氯酸钾分解过程中氯元素质量始终不变
D.在 0~t2时段,MnO2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答案】C
【解析】
A、在理论上反应结束时能收集到(a-b)g的氧气,但由于氧气可能有部分溶于水或部分氧气留在试管中,因此实际上收集的氧气会偏小,说法错误;
B、P点是氯酸钾部分分解,因此有未反应的氯酸钾和生成的氯化钾,还有作为催化剂的二氧化锰,说法错误;
C、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不变,说法正确;
D、由于在0~t1时段反应没有发生,因此二氧化锰的含量没有变,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
故选:C。
23.(2021·上海虹口·)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2+3Y2 2Z,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
B.每个 Z 分子中含有 1 个X 原子
C.mgX2 和 ngY2 充分反应后生成(m+n)gZ
D.若X2、Y2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Mg/mol、Ng/mol,则 Z 的摩尔质量为(M+N)g/mol
【答案】B
【解析】
A、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气体,在生成气体的物质的化学式后面加上气体符号,不能判断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生成,此选项错误;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每个 Z 分子中含有 1 个X 原子,此选项正确;
C、mgX2和ngY2充分反应后,如果有某种物质剩余,则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m+n)g,此选项错误;
D、若X2、Y2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Mg/mol、Ng/mol,则 Z 的摩尔质量为g/mol,此选项错误。
故选B。
24.(2020·上海黄浦·九年级一模)Ca(HCO3)2CaCO3 ¯ +CO2 +H2O,是石灰岩溶洞形成的主要反应。将 1molCa(HCO3)2 加热 t2 秒时停止加热。如图表示 0→t2 秒过程中固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该过程的 CaCO3 不分解)。说法错误的是( )
A.0→t2 反应阶段,固体 a、b 的物质的量不变
B.0→t2 反应阶段,固体a、b 的质量变小
C.a、b 两点固体中钙元素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D.固体a、b 中所含碳元素物质的量的比值一定为 2:1
【答案】D
【解析】
A、1molCa(HCO3)2 加热生成1mol CaCO3,故0→t2 反应阶段,固体 a、b 的物质的量不变,正确;
B、随着反应进行,Ca(HCO3)2 分解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故0→t2 反应阶段,固体a、b 的质量变小,正确;
C、反应过程中钙元素并未发生逸出等情况而造成物质的量减少,故a、b 两点固体中钙元素物质的量一定相等,正确;
D、无法判断b点的固体是否已经反应完全,故固体a、b 中所含碳元素物质的量的比值不一定为 2:1,错误。
故选D。
二、多选题
25.(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D.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答案】BD
【解析】
A、分子和原子体积都很小,不同种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大小,但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体积大,故选项错误;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选项正确;
C、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的微粒,故选项错误;
D、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的微粒,故选项正确。故选BD。
26.(2020·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九年级期中)已知:氮气的沸点:-196℃,氧气的沸点:-183℃。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流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主要有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B.分离出的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故可用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C.在蒸发的过程中氮气先被蒸发出来
D.从微粒的角度分析,空气液化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答案】CD
【解析】
A、空气主要有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选项错误;
B、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选项错误;
C、由题文可知,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的沸点,所以在蒸发的过程中氮气先被蒸发出来,选项正确;
D、温度降低,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小,所以空气液化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选项正确,故选CD。
27.(2021·上海九年级一模)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C.用木炭粉代替白磷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
【答案】CD
【解析】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是能够保证实验的成功的前提条件,正确,不符合题意;
B、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防止升温使得气体膨胀导致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木炭粉代替白磷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错误,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因此进入试管中的水的体积为:,因此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D。
28.(2018·上海九年级竞赛)如图所示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实验均要使用该装置(不改变瓶口朝向),其中 x 为气体或水入口的是
A.排空气法收集H2
B.瓶中装有 NaOH 溶液,除去H2中少量CO2
C.瓶中装有O2,加水以取用瓶内储存气体
D.瓶中装满水,用排水集气法收集O2
【答案】BC
【解析】
A、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利用上述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H2,氢气应从短管,即y管进入瓶内,才能使密度较大的空气从瓶底沿长管排除瓶外,选项错误;
B、瓶中装有 NaOH 溶液用来除去 H2 中少量 CO2,含有杂质的氢气应从长管,即x管进入瓶内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才能使氢氧化钠与氢气中的二氧化碳完全反应,从而得到纯净的氢气,选项正确;
C、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水应从长管,即x管进入瓶中,才能使密度小的氧气沿短管,即y管顺利排到瓶外,选项正确;
D、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氧气应从短管,即y管进入瓶内,才能使密度较大的水沿长管,即x管从瓶底部顺利排到瓶外,选项错误,故选BC。
【点睛】
制取气体时,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被收集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
29.(2021·上海)已知2gH2、20gHF中所含分子数均为a。一定条件下,某反应中所有物质的分子数随反应过程的变化如图所示(H2和物质X的变化曲线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的分子式为F2
B.一个F原子的质量为
C.t时刻,H2和HF的质量相等
D.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19g
【答案】AB
【解析】
A、由图可知,a个氢气和a个X反应生成2a个HF,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2个H,生成物中含2个H,2个F,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F,故X的化学式为F2,符合题意;
B、因为2g氢气所含的分子式为a,则所含的氢原子数为2a,故a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g,20gHF所含分子数为a,所含氢原子数为a,氟原子数为a,故a个氟原子的质量为:20g-1g=19g,故一个氟原子的质量为,符合题意;
C、t时刻,氢气和HF的分子数相同,则质量比为:2:20=1:10,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图可知,氢气的分子数为a,生成HF的分子数为2a,故氢气的质量为2g,生成HF的质量为2×20g=4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得,反应开始时,物质X的质量为40g-2g=38g,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三、填空题
30.(2020·青浦区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用空气的成分填空:
①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
②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
③用作粮食的保护气:________________。
④制霓虹灯: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水蒸气 N2 稀有气体
【解析】
(1)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有白色固体物质出现,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填:CO2;
(2)松脆的饼干因疏松多孔,极易吸水变软。放置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故填:水蒸气;
(3)用作粮食保护气的气体应具有性质稳定,不活泼的特点,空气中的氮气符合。故填:N2;
(4)稀有气体在电的作用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红灯。故填:稀有气体。
31.(2021·峨山彝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所九年级一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钾元素____________;
②3个氟原子_________________;
③2个水分子_________;
④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
⑤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
(2)符号“3NO2”中数字“2”表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K 3F 2H2O
(2)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分析】
(1)
①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钾元素K;
②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氟原子3F;
③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水分子2H2O;
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硝酸根离子;
⑤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2)
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数字要加在右下方,“3NO2”中数字“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2.(2019·焦作市中站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2)3个铝离子______;
(3)4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4)硫酸亚铁:______。
【答案】
(1)2OH-
(2)3Al3+
(3)
(4)FeSO4
【分析】
(1)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
(2)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铝离子表示为:3Al3+;
(3)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
(4)
硫酸亚铁是由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亚铁离子显+2价,硫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式为:FeSO4。
33.(2020·重庆市渝北区龙山中学校九年级月考)按要求写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中写出反应基本类型: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固体纯净物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采用固液不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化合反应
(2) 化合反应
(3) 分解反应
(4) 化合反应
(5) 分解反应
【分析】
(1)
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
(2)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
(3)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纯净物制氧气,文字表达式是,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
(4)
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是,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
(5)
固液不加热制氧气是过氧化氢制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
四、实验题
34.(2020·青浦区实验中学九年级期中)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
①A中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为______;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C的收集方法为___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③B中锥形瓶中放入的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B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相比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
④已知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实验室制备氨气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若用下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__________端(选填“m”或“n”)。
【答案】试管 排水集气法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化合反应 催化作用(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控制滴加速率,获得平稳气流 反应物都是固体 反应需要加热 n
【解析】
①A中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为试管;A装置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反应且试管口没有棉花,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②C的收集方法为排水法收集气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③B装置时固液制氧气装置,那么锥形瓶中放入的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B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滴加速率,获得平稳气流;
④实验室制备氨气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都是固体和反应需要加热;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下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n端。
35.(2020·上海徐汇·教院附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__(填字母,下同),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现有0.1mol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为3.55g,判断氯酸钾分解程度是____
A 完全分解 B 部分分解 C 没有分解 D 无法确定
(3)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看到______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端(填a或b)进入。
【答案】锥形瓶 A E D 把导管插入水槽,手紧握试管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H2O22H2O+O2↑ a
【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
【解析】
(1)图中①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来收集;因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无论是否完全分解,剩余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都不变,因此根据剩余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无法判断氯酸钾的分解程度。故选:D。
(3)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把导管插入水槽,手紧握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
(4)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通入,将空气从短导管排出。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准确记忆氧气制取的方法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36.(2020·上海徐汇·教院附中)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如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
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反应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的水的作用是________;如果实验中不见铁丝燃烧,从铁丝的角度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应对实验做相对应的改进为_____;改进后,试验成功了。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___色的固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气浓度 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铁丝表面生锈 用砂纸将铁丝表面的铁锈擦掉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黑
【分析】
本题考查氧气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的规范描述。
【解析】
实验一: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物是二氧化硫,方程式为:;
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氧气的浓度;
实验二: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的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如果实验中不见铁丝燃烧,原因可能是铁丝表面生锈,所以用砂纸将铁锈除去即可;
铁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点睛】
在描述实验现象的时候,切记不要出现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
37.(2020·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九年级期中)某兴趣小组对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在KClO3、H2O、H2O2、KCl这些物质中寻找通过分解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原料的物质是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的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得到稳定的气流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搭建装置时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果观察到______可证明氧气已收集满。集气瓶中收集满氧气后,将导管移出集气瓶,再进行如下操作:a 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b 瓶口向上放置;c 在集气瓶口盖好毛玻璃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用编号排序)。如果用该方法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问题三)进行分析和比较:比较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_____(填序号)。
A 发生装置相同 B 加入二氧化锰都能增加氧气的产量
C 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D 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
【答案】KCl 该物质不含氧元素 集气瓶 长颈漏斗 BDH 瓶口有气泡溢出 cab 反应一开始就收集气体(或开始收集时,瓶中未装装水) C
【分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守恒。
【解析】
[问题一] 在KClO3、H2O、H2O2、KCl这些物质中寻找通过分解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原料的物质是KCl,理由是该物质不含氧元素,
故填:KCl;该物质不含氧元素;
[问题二](1)①集气瓶,②长颈漏斗,故填:集气瓶;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得到稳定的气流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搭建装置时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BDH,用分液漏斗滴加,通过控制过氧化氢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BDH;;
(3)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果观察到瓶口有气泡溢出,可证明氧气已收集满,集气瓶中收集满氧气后,将导管移出集气瓶,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瓶口向上放置,进行如下操作:在集气瓶口盖好毛玻璃片,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瓶口向上放置,如果用该方法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反应一开始就收集气体(或开始收集时,瓶中未装装水),
故填:瓶口有气泡溢出;cab;反应一开始就收集气体(或开始收集时,瓶中未装装水);
[问题三]A、比较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氯酸钾是固固加热型装置,发生装置不相同,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速率,加入二氧化锰都不能增加氧气的产量,B错误,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氯酸钾制取氧气也是分解反应,C正确,符合题意;
D、完全反应后过氧化氢剩余固体为二氧化锰,氯酸钾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成分不同,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填:C。
【点睛】
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
38.(2019·上海)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3)用所给仪器组装用上述反应制氧气的装置,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上述装置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填字母).
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 属于固液型不加热的反应
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4)若用图⑥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_____.
(5)有几位同学一起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为多少比例时,产生氧气的速度最快.实验时用秒表记录时间,计时从加热到收集满一瓶氧气为准,实验所采用的装置是将和________组合起来.下表为二氧化锰与氯酸钾不同质量比时,制取氧气的速度比较
实验序号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用时(秒)
从实验序号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序号________(填或)反应速度最快.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填“是”或“不是”)________越多越好.
(6)若在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需进行以下操作,请把空缺处填上:_____、_____
在①、②、③的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答案】2KClO32KCl+3O2↑ 分液漏斗 锥形瓶 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 C或D ACD C 不是 过滤 蒸发结晶 玻璃棒
【解析】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由图可知a是分液漏斗, b是锥形瓶,故填:分液漏斗;锥形瓶。
(3)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装置作为发生装置;B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能够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破裂;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上述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故填:B;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C或D;ACD。
(4)若用图⑥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图中的“导气管”如图中所示:
(5)为了便于观察收集满一瓶氧气需要的时间,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从实验序号2和3数据可以看出,实验序号2反应速度最快;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故填:2;不是。
(6)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通过过滤可以把二氧化锰除去,氯化钾溶液经过蒸发可以得到氯化钾固体,填空如图中所示:
在①中,通过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氯化钾的溶解;②中,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③中,通过用玻璃棒搅拌,可以防止液体外溅,因此在①、②、③的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39.(2020·武威第十三中学九年级月考)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准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1)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为他们改正出来: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氧气时,当导气管口气泡___________再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___________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3)某同学在用加热高钵酸钾制氧气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炸裂,试你帮她分析一下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至少答一点)___________。
(4)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
①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并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②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实验完毕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
A.③①②④⑤⑦⑥ B.③②①④⑤⑥⑦
C.②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5)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
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收集气体
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答案】
(1) 试管口应该向下倾斜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 试管口放一团一团棉花
(2) 连续均匀冒出时 玻璃片 正放
(3)没有预热
(4)A
(5)D
【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
(1)
酒精容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加热物体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氧气,收集满后应该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要正放在桌面上;
(3)
试管没有预热会导致试管炸裂;
(4)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茶(检查装置气密性)庄(装药品)定(固定试管)点(点燃酒精灯)收(收集气体)利(将导管离开水面)息(熄灭酒精灯)”故选A;
(5)
A、实验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故A不符合题意;B、加热时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故B不符合题意;C、试管内气体随着加热受热膨胀,因此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不是氧气,因此等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氧气,故C符合题意;D、先撤导管,再撤酒精灯,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制取氧气进行作答即可。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