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人教部编版夜书所见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夜书所见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 案 装 订 线 古诗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1.学会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查找有关资料,知道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注重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3.美读诗句,感悟作者流露的感情,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难点:美读诗句,感悟作者流露的感情,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合作探究 预习案 教师评价:一.朗读课文,把积累的词语写在下面。 二.练习读课文。 我要认真地读读课文,先画出文中新字、新词,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然后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再标出文中自然段。(温馨提示:可以读给家长听,看看你的父母会给你一个怎样的评价呢?)三.读一读,说说诗的大意。 探究案 1.小组合作学习:选择各组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了解古诗的大意。1)《夜书所见》(1)试着看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A:夜: B:书: C:见: D:《夜书所见》的意思: F:诗人在夜晚见到了哪些景物?(从诗中找答案) 答: 2)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试着看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A:忆: B:兄弟: C:《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的意思: D: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 答: 《夜书所见》的作者 ,他是 (朝代)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 ,他是 (朝代)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 ,他是 (朝代)人。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4)再次有感情读诗,完成以下内容:这首诗写了 (时间) (谁),在 (地方)想到 。 学 案 装 订 线 训练案 教师评价一.正确读音我会选。促(cù chù) 逢(féng péng) 倍(péi béi)二.我会给生字注音。异( )同 遥( )远 插( )花遍( )地 回忆( ) 佳( )节 (1)辨别字形。忆( ) 遥( ) 异( )独( )亿( ) 摇( ) 导( )虫( )(2)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教学流程:一. 明确目标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仅仅是佳节,其实平日一景一物都能勾起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宋朝诗人叶绍翁所写的《夜书所见》正好印证了这一点2.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二. 知识梳理 1. 基本教学知识点: 掌握生字词2. 拓展延伸知识点: 美读诗句,感悟作者流露的感情,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教学重、难点】 三.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 1. 实施环节采取形式(小组内或小组间;对学、群学等要求):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案1,第二次合作学习探究案22. 重点知识讲解内容(教师预设 重点讲解内容):美读诗句,感悟作者流露的感情,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四. 检测评价(见导学案)五.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思乡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六.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思乡之情 独异客 倍思亲 感:动客情 教学反思: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优秀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优质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夜书所见学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