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生物一轮复习PPT课件整册
新课标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整合大概念,血红蛋白,基因突变,细胞癌变,细胞周期,细胞生长和增殖,生长和增殖,细胞凋亡,形态结构,糖蛋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镰状细胞贫血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在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 )2.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3.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 )4.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5.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
系统学习(一) 基因突变与细胞的癌变(释疑点) 基础知识·全面掌握(一)基因突变的实例1.镰状细胞贫血(1)患者贫血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碱基对由A—T替换成T—A。(2)用光学显微镜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红细胞形状的变化。
(二)基因突变的概念、发生时间和原因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2.时间:主要发生于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连线)
(三)基因突变的特点和意义
———————■链教材资料·发展科学思维■———————1.(必修2 P82“思考·讨论”问题分析)(1)从基因角度看,结肠癌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从基因角度分析,结肠癌发生的原因是相关基因(如抑癌基因Ⅰ、原癌基因、抑癌基因Ⅱ、抑癌基因Ⅲ)发生了突变。(2)根据图示推测,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提示:根据图示可以推测,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前者所具有的特点是呈球形、增殖快、容易发生转移等。
2.(必修2 P85“拓展应用”) 请根据这一事实探讨突变基因对当地人生存的影响。提示:镰状细胞贫血致病基因携带者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说明在易患疟疾的地区,镰状细胞突变体的纯合子对生存不利,但其杂合子却有利于当地人的生存。
重难盲点·讲练疏通———微点释解(一) 基因突变的机理、原因及特点————1.基因突变的机理、原因及特点
(1)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因是间期进行DNA复制时,DNA需要解旋成单链,单链DNA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碱基的改变。(2)辨析基因突变的一个“一定”和三个“不一定”
2.基因突变对蛋白质与性状的影响(1)基因结构中碱基的替换、增添、缺失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大小
(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三大原因
3.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方法(1)理论依据①显性突变:aa→Aa当代表现。②隐性突变:AA→Aa当代不表现,一旦表现即为纯合子。(2)判定方法①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即野生型)杂交,根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a.若后代全为野生型,则突变性状为隐性。b.若后代全为突变型,则突变性状为显性。c.若后代既有突变型又有野生型,则突变性状为显性。②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后代有无性状分离从而进行判断。
[对点练习]1.(2020·江苏高考)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 CTCTT CTCT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B.CTCTT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C.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D.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解析:若CTCTT重复次数改变,则由于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使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即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CTCTT重复次数增加,该基因中嘌呤碱基数目始终等于嘧啶碱基数目,所以嘧啶碱基的比例不变,B错误;CTCTT重复6次,碱基对增加数量是3的整数倍,重复序列之后的密码子没有变化,所以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C正确;CTCTT重复次数增多,可能会影响该基因的功能,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D错误。答案:C
2.有少数人因PCSK9基因发生突变,长期高脂饮食也不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现已有研究者以PCSK9基因为靶点开发新药来降低胆固醇含量。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多数情况下,发生基因突变对人体健康不利B.只要诱发PCSK9基因突变就可以降低胆固醇含量C.发生PCSK9基因突变的人,其后代也均能维持低胆固醇水平D.将维持低胆固醇水平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的现象属于表观遗传解析:对生物体而言,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A正确;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诱发PCSK9基因突变不一定能降低胆固醇含量,B错误;发生PCSK9基因突变的人,若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突变的基因一般不能遗传给其后代,C错误;PCSK9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进而将维持低胆固醇水平的特征遗传给后代,此现象不属于表观遗传,D错误。
———————微点释解(二) 细胞癌变的机理分析——————1.癌变机理2.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关系(1)原癌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2)抑癌基因与原癌基因共同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着调节作用。(3)癌变是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分裂,而机体对这种异常分裂又无法阻止造成的。
[对点练习]3.科研人员通过对缺少H蛋白的癌细胞进行研究,发现其染色体在一些关键位置处于展开状态,激活了一系列基因,使癌细胞“永生”,导致癌细胞持续分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的无限增殖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B.癌细胞缺少H蛋白是因为癌基因抑制了H蛋白基因的表达C.染色体保持螺旋形态能阻止基因的转录,减少癌变的发生D.进一步研究H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是攻克癌症的一个思路
解析:题干中没有信息表明癌基因抑制了H蛋白基因的表达,B错误;根据题意,染色体的某些关键位置展开,激活了一系列基因引发癌变,故染色体保持螺旋形态能阻止基因的转录,减少癌变的发生,癌细胞的无限增殖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A、C正确;H蛋白和癌细胞形成有关联,进一步研究其合成的调控,有助于攻克癌症,D正确。答案:B
4.三阴乳腺癌(TNBC)是指没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一类乳腺癌亚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正常细胞相比,TNBC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B.ER、PR、HER2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糖蛋白C.TNBC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是由于乳腺细胞之间的黏着性较低D.TNBC细胞内的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都会导致其能无限增殖解析:ER、PR、HER2的本质都是糖蛋白,糖蛋白中的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但糖类不是由核糖体合成的,B错误;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是由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并非乳腺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C错误;细胞癌变是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等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D错误。答案:A
系统学习(二) 基因重组(释疑点) 基础知识·全面掌握1.基因重组的概念分析
2.基因重组的类型(1)交换型: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分裂Ⅰ前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_________上的基因重组。(2)自由组合型:减数分裂Ⅰ后期,由于____________的自由组合,使_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自由组合。
3.结果产生新的_______,导致重组性状出现。4.意义及应用
重难盲点·讲练疏通——————微点释解(一) 基因重组及其与基因突变的比较——————1.明晰基因重组的范围和实质(1)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发生,有性生殖的个体的体细胞增殖时也不发生。(2)多种精子和多种卵细胞之间有多种结合方式,导致后代性状多种多样,但不属于基因重组。(3)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的分离,而不是基因重组。
2.对基因重组认识的几个易错点分析(1)基因重组只是原有基因间的重新组合。(2)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发生时。(3)杂合子(Aa)自交产生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不属于基因重组,原因是A、a控制的性状是同一性状中的不同表型,而非不同性状。
3.抓“关键词”判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对点练习]1.(2022·天津二模)如图表示三种类型的基因重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B.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的,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中的基因重组与丙中的基因重组相似D.甲、乙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的同一个时期发生,并且甲和乙中的基因重组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解析:图甲表示互换,图乙表示基因的自由组合,所以只有乙类型的基因重组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A错误。若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则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图甲表示互换,形成时间是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图乙表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形成时间是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D错误。答案:C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是指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且对生物自身大多是有害的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实现基因重组解析: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不定向性表现为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实现基因重组,D错误。答案:C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状态下突变是不定向的,人为诱变下可以是定向的B.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基因突变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型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解析:自然状态下突变是不定向的,人为诱变能提高突变频率,但也是不定向的,A错误;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而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C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若是四分体时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也可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D正确。
—————微点释解(二) 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来源的判断————— “三看法”判断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对点练习]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二倍体生物有以下几种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基因a最可能来源于染色体的互换B.乙图中基因a不可能来源于基因突变C.丙产生的子细胞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丁图中基因a的出现最可能与基因重组有关
解析:甲图是有丝分裂后期图像,图像中基因a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A错误;乙图是减数分裂Ⅱ中期图像,图像中基因a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染色体互换,也可能是基因突变,B错误;丙细胞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一个多一条染色体,一个少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但是a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染色体互换,也可能是基因突变,C错误;丁图是减数分裂Ⅱ后期图像,图像中基因a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染色体互换,也可能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故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染色体互换,导致基因重组,D正确。答案:D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一基因突变,GAG,GUG,谷氨酸,缬氨酸,氨基酸,碱基序列,基因碱基序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21讲生物的进化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D,2方法步骤,物种形成的方式,答案B,续上表,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5讲生物变异的实验设计及分析课件,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