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篇素养提升文理专题五解析几何第3讲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学案含解析
展开第3讲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JIE TI CE LUE MING FANG XIANG
解题策略·明方向
⊙︱考情分析︱
1.圆锥曲线中的定点与定值、最值与范围问题是高考必考的问题之一,主要以解答题形式考查,往往作为试卷的压轴题之一.
2.以椭圆或抛物线为背景,尤其是与条件或结论相关存在性开放问题.对考生的代数恒等变形能力、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并突出数学思想方法考查.
⊙︱真题分布︱
(理科)
年份 | 卷别 | 题号 | 考查角度 | 分值 |
2020 | Ⅰ卷 | 20 | 椭圆的简单性质及方程思想、定点问题 | 12 |
Ⅱ卷 | 19 | 椭圆离心率的求解,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抛物线和椭圆的标准方程 | 12 | |
Ⅲ卷 | 20 | 椭圆标准方程和求三角形面积问题 | 12 | |
2019 | Ⅰ卷 | 19 | 直线与抛物线的性质的综合应用 | 12 |
Ⅱ卷 | 21 | 求曲线的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最值问题 | 12 | |
Ⅲ卷 | 21 | 直线过定点问题、直线与抛物线的相交弦问题、点到直线的距离及四边形的面积 | 12 | |
2018 | Ⅰ卷 | 19 | 直线的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证明问题 | 12 |
Ⅱ卷 | 20 | 点的轨迹问题、椭圆的方程、向量的数量积 | 12 | |
Ⅲ卷 | 20 |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差数列的证明 | 12 |
(文科)
年份 | 卷别 | 题号 | 考查角度 | 分值 |
2020 | Ⅰ卷 | 21 | 圆锥曲线的顶点问题 | 12 |
Ⅱ卷 | 19 | 椭圆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应用 | 12 | |
Ⅲ卷 | 21 | 椭圆标准方程和求三角形面积问题,椭圆的离心率定义和数形结合求三角形面积, | 12 | |
2019 | Ⅰ卷 | 21 |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定值问题 | 12 |
Ⅱ卷 | 20 | 椭圆的定义及其几何性质、参数的范围 | 12 | |
Ⅲ卷 | 21 |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定点问题 | 12 | |
2018 | Ⅰ卷 | 20 | 直线的方程,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证明问题 | 12 |
Ⅱ卷 | 20 | 直线的方程,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 12 | |
Ⅲ卷 | 20 |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证明问题 | 12 |
KAO DIAN FEN LEI XI ZHONG DIAN
考点分类·析重点
考点一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典例1 (2020·青海省玉树州高三联考)已知直线l:x-y+1=0与焦点为F的抛物线C:y2=2px(p>0)相切.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过点F的直线m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求A,B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
【解析】 (1)将l:x-y+1=0与抛物线C:y2=2px联立得:y2-2py+2p=0,
∵l与C相切,∴Δ=4p2-8p=0,解得:p=2,
∴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2)由题意知,直线m斜率不为0,可设直线m方程为:x=ty+1,
联立得:y2-4ty-4=0.
设A(x1,y1),B(x2,y2),则y1+y2=4t,
∴x1+x2=ty1+1+ty2+1=4t2+2,
∴线段AB中点M(2t2+1,2t).
设A,B,M到直线l距离分别为dA,dB,dM,
则dA+dB=2dM=2·=2=2,
∵(t-)2+≥,
∴当t=时,min=,
∴A,B两点到直线l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2×=.
求解范围、最值问题的五种方法
(1)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式,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利用已知参数的取值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在两个参数之间建立相等关系;
(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4)利用已知不等关系构造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5)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1.(2020·北京昌平区期末)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点M(0,)在椭圆C上,焦点为F1,F2,圆O的直径为F1F2.
(1)求椭圆C及圆O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l与圆O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且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记△OAB的面积为S,证明:S<.
【解析】 (1)由题意,椭圆C的方程为+=1(a>b>0).
可得,解得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1.
因为焦点在x轴上,
所以椭圆C的焦点为F1(-,0),F2(,0).
所以直径为F1F2的圆O的方程为x2+y2=6.
(2)由题意知,直线l与圆O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
设直线l的斜截式方程为y=kx+m(k<0,m>0).
因为直线l与圆O相切,
所以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
即m2=6k2+6.
因为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
由,整理得(1+4k2)x2+8kmx+4m2-8=0,
设A(x1,y1),B(x2,y2),则
.
因为Δ=(8km)2-4×(1+4k2)(4m2-8)=16×(8k2-m2+2).
又m2=6k2+6,
所以Δ=32(k2-2)>0.
所以k2>2.
又因为k<0,
所以k<-.
因为==4,
所以SΔOAB=|AB|·d=×4××
=4×.
设1+4k2=t,则t>9,则
SΔOAB=4×=×.
令u=,0<u<.
则SΔOAB=×.
设h(u)=-27u2-6u+1=-272+.
因为h(u)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h(u)<1.
所以SΔOAB<.
考点二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考向1 定点问题
典例2 (2020·韶关二模)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2,2),B(2,2),直线AM,BM交于M,且直线AM与直线BM的斜率满足:kAM-kBM=-2.
(1)求点M的轨迹C的方程;
(2)设直线l交曲线C于P,Q两点,若直线AP与直线AQ的斜率之积等于-2,证明:直线l过定点.
【解析】 (1)设M(x,y),又A(-2,2),B(2,2),
则kAM-kBM=-==-2,
可得x2=2y(x≠±2),
则M的轨迹C的方程为x2=2y(x≠±2).
(2)证明:设P(m,),Q(n,),m,n≠±2,
又A(-2,2),可得kAP·kAQ=·=·=-2,
即有mn-2(m+n)=-12,即mn=2(m+n)-12,
直线l的斜率为kPQ==,
可得直线l的方程为y-=(x-m),
化为y=x-,
可得y-6=(x-2),
可得直线l恒过定点(2,6).
直线过定点问题的两大类型及解法
(1)动直线l过定点问题的解法:设动直线方程(斜率存在)为y=kx+t,由题设条件将t用k表示为t=mk,得y=k(x+m),故动直线过定点(-m,0).
(2)动曲线C过定点问题的解法:引入参变量建立曲线C的方程,再根据其对参变量恒成立,令其系数等于零,得出定点.
考向2 定值问题
典例3 (2020·辽宁三模)已知圆锥曲线+=1过点A(-1,),且过抛物线x2=8y的焦点B.
(1)求该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2)设点P在该圆锥曲线上,点D的坐标为(,0)点E的坐标为(0,),直线PD与y轴交于点M,直线PE与x轴交于点N,求证:|DN|·|EM|为定值.
【解析】 (1)抛物线x2=8y的焦点B(0,2),
将点A(-1,),B(0,2)代入方程得:,
解得,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证明:由(1)可知,该圆锥曲线为椭圆,且D(,0),E(0,2),
设椭圆上一点P(x0,y0),则
直线PD:y=(x-),令x=0,得yM=,
∴|EM|=;
直线PE:y=x+2,令y=0,得xN=,
∴|DN|=.
∴|DN|·|EM|=·=
·
=
=.
∵点P在椭圆上,∴+=1,即y+2x=4.
代入上式得:
|DN|·|EM|=
==4.
故|DN|·|EM|为定值.
求解定值问题的两大途径
(1)首先由特例得出一个值(此值一般就是定值),然后证明其是定值,即将问题转化为证明待证式与参数(某些变量)无关.
(2)先将式子用动点坐标或动线中的参数表示,再利用其满足的条件得出参数之间满足的关系式,使正负项抵消或分子、分母约分得定值.
2.(2019·内江三模)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直线x+y-=0与圆x2+y2=b2相切.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P,过点(1,0)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证明:·为定值.
【解析】 (1)∵椭圆C的离心率为,∴a=c,
∵直线x+y-=0与圆x2+y2=b2相切,
∴b==1,
∴a=c=b=,∴椭圆C的方程为+y2=1.
(2)证明:设A(x1,y1),B(x2,y2),
当直线l与x轴不重合时,设l的方程:x=my+1.
由得(m2+2)y2+2my-1=0,
,
∴x1+x2=,x1x2=+1,
·=·
=x1x2-(x1+x2)++y1y2
=+=-.
当直线l与x轴重合时,·=·=-2=-.
∴故·为定值-.
考点三 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问题
典例4 (2020·凉山州模拟)已知椭圆C:+=1(a>b>0),右顶点A(2,0),上顶点为B,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且∠F1BF2=60°,过点A作斜率为k(k≠0)的直线l交椭圆于点D,交y轴于点E.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P为AD的中点,是否存在定点Q,对于任意的k(k≠0)都有OP⊥EQ?若存在,求出点Q;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1)由题意得:a=2,
∵∠F1BF2=60°,
∴在Rt△OBF2中,∠OBF2=30°,|OB|=b,|OF2|=c,
∴|BF2|=a,∴cos 30°=,∴=,b=,
∴椭圆方程为+=1.
(2)法一:设直线AD:y=k(x-2)(k≠0),*
令x=0,则y=-2k,∴E(0,-2k),
将*代入+=1,
整理得(3+4k2)x2-16k2x+16k2-12=0,
设D(x0,y0),则2+xD=,∴xD=,
yD=k(-2)=-,
设P(xp,yp),∵P为AD的中点,
∴xp==,yp==-,
∴=,
设存在Q(x0,y0)使得OP⊥EQ,则=(x0,y0 +2k),·=0,
∴-=0,即=0对任意的k≠0都成立,
∴,∴x0=,
∴存在Q使得OP⊥EQ.
法二:设A(x1,y1),D(x2,y2),P(x0,y0),
∴+=1 (1),+=1 (2),
由(1)-(2),得+=0,
∵P为AD中点,∴+·=0
∵kAD==k(k≠0),∴+·k=0,
∵=kOP,∴kOP=-,
设存在Q(x3,y3)使得OP⊥EQ,
则=-=,即2k(2x3-3)-3y3=0,
对任意k≠0都成立,即x3=,y3=0,
∴存在Q使得OP⊥EQ.
探索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探索性问题,先假设存在,推证满足条件的结论,若结论正确,则存在,若结论不正确,则不存在.
(1)当条件和结论不唯一时,要分类讨论.
(2)当给出结论而要推导出存在的条件时,先假设成立,再推出条件.
(3)当条件和结论都不知,按常规方法解题很难时,要思维开放,采取另外的途径.
3.(2019·湛江二模)已知动圆P过定点F,且和直线x=-相切,动圆圆心P形成的轨迹是曲线C,过点Q(4,-2)的直线与曲线C交于A,B两个不同的点.
(1)求曲线C的方程;
(2)在曲线C上是否存在定点N,使得以AB为直径的圆恒过点N?若存在,求出N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 (1)设动圆圆心P到直线x=-的距离为d,
根据题意,d=|PF|,
∴动点P形成的轨迹是以F为焦点,
以直线x=-为准线的抛物线,
∴抛物线方程为y2=2x.
(2)根据题意,设A(x1,y1),B(x2,y2),
直线lAB的方程为:x=n(y+2)+4,代入抛物线方程,
整理得y2-2ny-4n-8=0,Δ=4n2+16(n+2)=4(n2+4n+8)>0,
y1+y2=2n,y1y2=-4n-8,
若假设抛物线上存在定点N,使得以AB为直径的圆恒过点N,
设N(x0,y0),则y=2x0,
kNA===,
同理可得kNB=,
kNAkNB=·=
==-1,
∴(2y0-4)n+y-4=0,
∴解得y0=2,x0=2,
∴在曲线C上存在定点N(2,2),
使得以AB为直径的圆恒过点N.
YI CUO QING LING MIAN SHI WU
易错清零·免失误
1.忽视各变量间的制约条件致误
典例1 已知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e=,过点A(0,-b)和B(a,0)的直线与原点的距离为,直线y=kx+m(k≠0,m≠0)与该双曲线交于不同两点C、D,且C、D两点都在以A为圆心的圆上,求m的取值范围.
【错解】 由已知,得
解之得a2=3,b2=1,所以双曲线方程为-y2=1.
将直线y=kx+m代入双曲线方程,并整理得
(1-3k2)x2-6kmx-3m2-3=0,
所以Δ=m2+1-3k2>0.①
设CD中点为P(x0,y0),则AP⊥CD,
且易知:x0=,y0=.
所以kAP==-⇒3k2=4m+1.②
将式②代入式①,得m2-4m>0,解得m>4或m<0.
故所求m的范围是m∈(-∞,0)∪(4,+∞).
【剖析】 在减元过程中,忽视了元素之间的制约关系,将k2=代入式①时,m受k的制约.
【正解】 由已知,有
解之得a2=3,b2=1.所以双曲线方程为-y2=1.
将直线y=kx+m代入双曲线方程,
并整理得(1-3k2)x2-6kmx-3m2-3=0,
所以Δ=m2+1-3k2>0.①
设CD中点为P(x0,y0),则AP⊥CD,
且易知:x0=,y0=.
所以kAP==-.
∴3k2=4m+1.②
将式②代入式①,得m2-4m>0,解得m>4或m<0.
因为k2>0,所以m>-.
故所求m的范围应为m>4或-<m<0.
2.求解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时忽视“相交”的限制
典例2 (2020·山西大同学情调研)椭圆+=1(a>b>0)两焦点分别为F1、F2,且离心率e=.
(1)设E是直线y=x+2与椭圆的一个交点,求|EF1|+|EF2|取最小值时椭圆的方程;
(2)已知N(0,1),是否存在斜率为k的直线l与(1)中的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B,使得点N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直线l在y轴上截距的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 (1)e=,∴=,椭圆方程可化为+=1,与y=x+2联立,
消去y化简得4x2+12x+12-3b2=0,
又由Δ=144-16×(12-3b2)≥0,解得b2≥1,
此时|EF1|+|EF2|=2b≥2,当且仅当b=1时,取“=”
|EF1|+|EF2|取最小值2,
所以椭圆方程为+y2=1.
(2)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t,代入+y2=1,消去y整理得:
(1+3k2)x2+6ktx+3t2-3=0,
∵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
∴Δ=(6kt)2-12(t2-1)(1+3k2)>0,
即t2<1+3k2,设A(x1,y1),B(x2,y2),
∴x1+x2=-,x1x2=,
则AB中点Q
所以当k≠0时,=-,
化简得1+3k2=-2t,代入t2<1+3k2得-2<t<0;
又-2t=1+3k2>1,所以t<-,故-2<t<-;
当k=0时,-1<t<1.
综上,k≠0时,-2<t<-;k=0时,-1<t<1.
【剖析】 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问题中,有一类是利用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去探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问题,如本题(2),已知直线l:y=kx+t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B,需要我们由点N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去探求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的范围,因为直线y=kx+t与椭圆有两个交点,在求解过程中,将直线的方程与椭圆有两个交点,在求解过程中,将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把得到的方程组转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后,需要由Δ>0这个条件来制约参数k,t之间的关系.
3.求解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时不会由目标去逆推条件
典例3 (2020·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已知定点A(-3,0),B(3,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记动点M的轨迹为曲线C.
(1)求曲线C的方程.
(2)过点T(1,0)的直线l与曲线C交于P,Q两点,是否存在定点S(s,0),使得直线SP与SQ斜率之积为定值,若存在求出S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1)设动点M(x,y),则kMA=,kMB=(x≠±3),
∵kMA·kMB=-,即·=-,
化简得:+y2=1(x≠±3),
故曲线C的方程为+y2=1(x≠±3).
(2)由已知直线l过点T(1,0),
设l的方程为x=my+1,
则联立方程组,
消去x得(m2+9)y2+2my-8=0.
设P(x1,y1),Q(x2,y2),
则,
直线SP与SQ斜率分别为
kSP==,
kSQ==,
kSP·kSQ=
=
=,
当s=3时,kSP·kSQ==-,
当s=-3时,kSP·kSQ==-,
所以存在定点S(±3,0),使得直线SP与SQ斜率之积为定值.
【剖析】 本题属于圆锥曲线综合问题,其中第(2)问探究“是否存在异于点T的顶点S(s,0),使得直线SP与SQ的斜率之积为定值”,对于这类探索性问题,求解时很难把握求解方向,破解的关键是由目标去逆推条件,即假定目标“kSP·kSQ=的定值”,求出s的值,这种方法适用于解析几何中探索定点、定值问题的求解.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篇素养提升文理专题五解析几何第2讲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学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篇素养提升文理专题五解析几何第2讲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学案含解析,共12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篇素养提升文理专题二数列文理第2讲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文理学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篇素养提升文理专题二数列文理第2讲数列求和及其综合应用文理学案含解析,共11页。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篇素养提升文理专题六函数与导数第4讲导数的综合应用文理学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题篇素养提升文理专题六函数与导数第4讲导数的综合应用文理学案含解析,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