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9喜怒与哀乐遭际和家国__概括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含答案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9喜怒与哀乐遭际和家国__概括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含答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9喜怒与哀乐遭际和家国__概括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9喜怒与哀乐遭际和家国__概括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含答案,共3页。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解析:白发愈搔愈稀,簪子简直插不上。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起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发短稀疏。几不胜簪,不明言愁,而怎奈一“愁”字了得。寥寥十字,使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兀立在读者眼前。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答案: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家忧心忡忡,不但已是满头白发,连这白发也越抓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束发都困难了。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儿,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①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②。平生事③,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巨野(今属山东)人。曾贬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病死。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②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③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时可逐句分析内容,然后归纳。上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写雨含恨,云生愁,江南景色依旧非常美丽。由注释可知,词人是山东人,此时写江南美景,却以“恨”“愁”开篇,表达出词人客居异乡的愁苦之情。“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写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更激起词人内心的孤独之感。下片,“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征鸿”,大雁,因雁秋天南徙,春天北归,故称。“如缀”,雁群排列整齐,一行连一行,连接不断的情景。“征鸿”展翅高飞,词人屡遭贬谪,联系下文“平生事”,可知此处词人用充满生机的群飞大雁,反衬自己仕途失意和孤独寂寞。结尾“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写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表达出词人知音难觅的伤感抑郁之情和心志无处追诉的苦闷。
    答案:①壮志难酬的惆怅。借天边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自己屡遭贬谪、不能大展宏图的苦闷。②知音难觅的抑郁。“谁会凭栏意”的感叹表达了词人心志无人可诉的痛苦。③客居异乡的孤独。词人赋异乡江南雨云以“恨”“愁”,足见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
    3.(201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寄和州刘使君[注]
    张 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张籍的友人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遭人攻击而失势,接连被贬放。长庆四年夏,刘禹锡调任和州刺史的诏书下达。张籍听说刘禹锡被贬到自己的家乡和州,于是给刘禹锡写书信,并附上了这首诗。首联交代自己与友人刘禹锡分离已久,友人长期在外,官场失意,接着描述故乡风物,想象刘禹锡在和州的闲适生活场景:送客登临、流连风光。“沙口堰”又名沙浦、沙河,在和州城东十里,水流汇入长江。“水心亭”在三老堂西,因亭有古梅,曾名梅堂亭。尾联抒写对友人才华的赞誉,对友人境遇的劝慰和深深的关切之情,并以知己自许,暗示自己能“听见”友人的醉中高咏。理解了诗歌以后,按照“先概括后分析”的答题规范,条分缕析,连贯作答即可。
    答案:①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诗情应更远”想象刘禹锡作诗的情态,暗含对他的诗歌艺术的赞美之情。②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醉中高咏”暗示其不受重用,只能借酒消愁。③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有谁听”表明和州一地没有刘禹锡的知己,暗示远方的自己能理解刘禹锡的心情,是他的知己。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 亭[注]
    杜 甫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注】这首诗歌写于上元二年,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
    本诗貌似闲适,其实不然。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题干中“貌似闲适,其实不然”的表述,答题时要找到相关“貌似闲适”的语句,然后分析其在闲适之下暗含的并不闲适的情感。结合诗句具体内容、注释和作者生平进行思考,挖掘诗句的潜在情感。
    答案:颔联写诗人无意与流水相争而愿与白云一起悠闲,看似恬淡,实则写出了诗人原有的满腔抱负及竞争之心。只因流水缓缓、白云悠悠,并因客观形势才暂缓入世之心。颈联融情入景,写出内心的寂寞和众荣独悴的悲哀。尾联更是通过皱眉的神态将自己对江东战事的关切、忧虑时局的苦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试卷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评价28概括评价诗歌思想感情(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评价28概括评价诗歌思想感情(附解析),共5页。

    考向29 诗歌鉴赏之概括评价诗歌情感-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考向29 诗歌鉴赏之概括评价诗歌情感-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考向29诗歌鉴赏之概括评价诗歌情感-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专用解析版docx、考向29诗歌鉴赏之概括评价诗歌情感-备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卷地区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8概括评价诗歌思想感情: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8概括评价诗歌思想感情,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