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2节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基础达标练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3547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2节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基础达标练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3547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2节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基础达标练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3547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试卷整册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40分钟 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已知298 K时,反应2SO2(g)+O2(g) 2SO3(g) ΔH=-198 kJ·mol-1,将此温度下的2 mol SO2和1 mol O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A.一定大于198 kJ B.一定等于198 kJC.一定小于198 kJ D.不能确定【解析】选C。SO2和O2反应生成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为2SO2(g)+O2(g) 2SO3(g) ΔH=-198 kJ·mol-1,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此温度下的2 mol SO2和1 mol O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不能生成2 mol SO3,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198 kJ,故C正确。2.(2021·钦州高二检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4H2(g) CH3CH2OH(g)+H2O(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变B.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解析】选C。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压强为变量,当体系的压强不变时,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反应体系中乙醇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时,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该反应中混合气体总质量、容器容积为定值,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判断平衡状态,故C符合题意;混合气体总质量为定值,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变量,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变量,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表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3.(2021·湖州高二检测)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向某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2∶1充入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纵坐标Y表示SO3的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B.平衡时,SO2的生成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C.当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D.当c(SO2)∶c(O2)∶c(SO3)=2∶1∶2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解析】选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则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根据图像知,T2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时间短,则T2>T1,故A错误;化学平衡时,SO2的生成速率等于SO2的消耗速率,S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故B正确;体积恒定的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所以当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错误;c(SO2)∶c(O2)∶c(SO3)=2∶1∶2,不能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c(SO2)∶c(O2)∶c(SO3)=2∶1∶2不一定达平衡状态,故D错误。4.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研究。目前合成氨技术原理为N2(g)+3H2(g) 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673 K、30 MPa下,上述合成氨反应中n(NH3)和n(H2)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B.点c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点d和点e处的n(N2)不相同D.点e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停止【解析】选A。A.点a反应物的浓度大于点b,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点a反应速率更大,故A项正确;B.点c之后氢气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小,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故B项错误;C.点d、点e对应的氢气、氨气的物质的量已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点d和点e处的n(N2)相同,故C项错误;D.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反应并未停止,故D项错误。【补偿训练】(2020·廊坊高二检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n mol NO2B.NO2、NO、O2三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2∶1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变化【解析】选C。A、化学平衡时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故A错误;B、NO2、NO、O2三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为2∶2∶1,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B错误;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说明体积一定,反应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D、根据pV=nRT可知,体积、物质的量和温度都是变量,所以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状态,故D错误。5.(双选)Burns和Dainton研究发现Cl2与CO合成COCl2的反应机理如下:①Cl2(g) 2Cl·(g) 快②CO(g)+Cl·(g) COCl·(g) 快③COCl·(g)+Cl2(g) COCl2(g)+Cl·(g) 慢其中反应②存在v正=k正c(CO)·c(Cl·)、v逆=k逆c(CO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③的B.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C.要提高合成COCl2 的速率,关键是提高反应②的速率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并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解析】选B、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则反应①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③的活化能,故A错误;反应②存在v正=k正c(CO)·c(Cl·)、v逆=k逆c(COCl·),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K==,故B正确;慢反应决定整个反应速率,要提高合成COCl2的速率,关键是提高反应③的速率,故C错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而加快该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补偿训练】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起始时有a mol 二氧化硫和b mol氧气,达到平衡时有c mol 三氧化硫生成,则平衡时二氧化硫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为( )A.×100% B.×100%C.×100% D.%【解析】选D。分别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和平衡量。 2SO2 + O2 2SO3起始量(mol) a b 0转化量(mol) c 0.5c c平衡量(mol) a-c b-0.5c cw(SO2)=×100%=%,故D正确。6.一定温度下,某恒容容器内进行可逆反应A(g)+3B(g) 2C(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时间的长短有关B.达化学平衡状态时,C的生成速率是A的生成速率的2倍C.达化学平衡状态时,容器内A、B、C的分子数比一定为1∶3∶2D.充入1 mol A和3 mol B,达化学平衡状态时可生成2 mol C【解析】选B。A.反应转化的限度与反应时间无关,与反应物自身的性质有关系,A错误;B.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化学平衡状态时,C的生成速率是A的生成速率的2倍,B正确;C.分子数关系与起始量与转化率有关,则平衡状态时,容器内A、B、C的分子数比不一定为1∶3∶2,C错误;D.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则充入1 mol A和3 mol B,达化学平衡状态时生成C小于2 mol,D错误。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 N2(g)+ O2(g) K1=1×10302H2(g)+ O2(g) 2H2O(g) K2=2×10812CO2(g) 2CO(g)+ O2(g) 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B.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选C。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1=,故A错误;B.2H2(g)+O2(g) 2H2O(g) K2=2×1081,所以2H2O(g) 2H2(g)+O2(g) K3==5×10-82,故B错误;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逐渐减小,则化学反应进行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故C正确;D.因C正确,故D错误。8.(2020·宣城高二检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能说明反应X(g)+Y(g) 2Z(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X、Y、Z的分子数之比为1∶1∶2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D.为定值【解析】选D。A.X、Y、Z的分子数之比为1∶1∶2时,无法判断各组分浓度是否继续变化,则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容器容积、气体总质量为定值,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B错误;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总物质的量为定值,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C错误;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定值时,表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9.(10分)在恒温、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0 mol N2和x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20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4 kJ,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6 mol,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80%。请回答下列问题:(1)20 min内,v(N2)=_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叙述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N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②单位时间断裂0.3 mol H—H键,同时生成0.6 mol N—H键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④2v正(H2)=3v逆(NH3)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解析】设平衡时氮气转化率为a,则 N2(g)+3H2(g) 2NH3(g) 开始的量(mol) 1.0 x 0改变的量(mol) a 3a 2a平衡的量(mol) 1.0-a x-3a 2a=80%,解得x=1.0,2.0-2a=1.6,解得a=0.2=20%。(1)20 min内,v(N2)== 0.01 mol·L-1·min-1;(2) 0.2 mol氮气参与反应时放出18.4 kJ热量,则1 mol氮气参与反应时的焓变为=-92 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3H2(g) 2NH3(g) ΔH=-92 kJ·mol-1;(3)根据“变量不变达平衡”原则来进行判断。①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N2体积分数为变量,当其体积分数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②单位时间断裂0.3 mol H—H键,同时生成0.6 mol N—H键,都是指正反应速率,无法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不一定达平衡,故错误;③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且所有反应物均为气体,密度不是变量,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反应不一定达平衡,故错误;④2v正(H2)=3v逆(NH3),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变量,若其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平衡,故正确,答案选①④⑤。答案:(1)0.010 mol·L-1·min-1(2)N2(g)+3H2(g) 2NH3(g) ΔH=-92 kJ·mol-1(3)①④⑤10.(12分)已知2X2(g)+Y2(g) 2Z(g) ΔH=-a kJ·mol-1(a>0),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2 mol X2和1 mol Y2,在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Z的浓度为W mol·L-1,放出热量b kJ。(1)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若将温度降低到300 ℃,则反应平衡常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2)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A.浓度 c(Z)=2c(Y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X2)=2v正(Y2)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3)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器开始体积相同),相同温度下起始加入2 mol X2和1 mol Y2达到平衡后,Y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1)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将温度降低到300 ℃,则反应平衡常数将增大;(2)A.浓度c(Z)=2c(Y2),与起始量、转化率有关,不能判定平衡,故不选;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可知物质的量不变,为平衡状态,故选;C.v逆(X2)=2v正(Y2),可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为平衡状态,故选;D.容器内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判定平衡,故不选;(3)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器开始体积相同),相同温度下起始加入2 mol X2和1 mol Y2达到平衡后,反应进行时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体积减小,可看成原平衡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Y2的转化率将变大。答案:(1)K= 增大(2)BC (3)变大(20分钟 3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在2 L恒容密闭容器分别投入2 mol CO和1 mol O2。进行反应:2CO(g)+O2(g) 2CO2(g)。在相同的时间段(5 min)下,测得C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常数:K(b)<K(c)<K(d)B.a点,v 正(O2)=0.14 mol·L-1·min-1C.d点v正(CO)等于a点v正(CO)D.50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60【解析】选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化学平衡常数:K(b)>K(c)>K(d),故A错误;a点时CO的转化率为0.7,但不能确定反应时间,则不能确定反应速率,故B错误;d点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大,故C错误;50 ℃时,CO的转化率为0.8,则 2CO(g)+O2(g) 2CO2(g)起始/mol 2 1转化/mol 1.6 0.8 1.6平衡/mol 0.4 0.2 1.6体积为2 L,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60,故D正确。2.(双选)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所示:物 质XYZ初始浓度/ mol·L-10.10.20平衡浓度/ mol·L-10.050.05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B.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C.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 600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解析】选A、B。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0.1 mol·L-1-0.05 mol·L-1)/0.1 mol·L-1×100%=50%,故A错误;B.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C.K=c2(Z)/[c(X)·c3(Y)]==1 600,故C正确;D.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改变时,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变化,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20分)3.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Ⅰ、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TaS2(s)+2I2(g)===TaI4(g)+S2(g) ΔH>0(Ⅰ)(1)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2)若K=1,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I2(g)和足量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Ⅱ、恒温下,在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A中通入1 mol N2与1 mol H2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若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4 mol。(1)此温度时该反应的K值为__________。(2)若在此温度下,向另一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B中按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1 mol、1 mol充入N2、H2、NH3,此时,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此时若没有达平衡,反应向________方向进行(填“正”或“逆”)。【解析】Ⅰ、(1)根据题意反应(Ⅰ)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2)若K=1,设 I2的平衡转化率为x,则参加反应的为x mol,平衡时生成TaI4和S2各0.5x mol,剩余I2为(1-x) mol,根据K===1,解之得x≈66.7%Ⅱ、(1) N2 (g)+ 3H2(g) 2NH3(g),初始浓度: 0.5 0.5 0变化浓度: 0.1 0.3 0.2平衡浓度: 0.4 0.2 0.2K==12.5;(2)向另一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B中按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1 mol、1 mol充入N2、H2、NH3,此时Qc==0.5<K,所以不是平衡状态,会向着正方向进行。答案:Ⅰ、(1) (2)66.7%Ⅱ、(1)12.5 (2)否 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优秀第1课时课时训练,文件包含22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原卷版-高二化学同步素养目标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22化学平衡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解析版-高二化学同步素养目标精品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ml·L-1,0ml·L-1,c=2,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14 ml·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1课时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02B,2×103D,10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