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化学二轮专题习题整册
统考版高考化学复习高频考点分层集训第十一单元有机化学基础课练35烃的含氧衍生物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化学复习高频考点分层集训第十一单元有机化学基础课练35烃的含氧衍生物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1·河北新高考模拟,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图所示,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练35 烃的含氧衍生物———————————— 狂刷小题·夯基础 ————————————1.[2021·河北新高考模拟(四)]“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B.该物质可以发生取代、氧化、消去、加聚、还原反应C.1 mol该物质分别与NaOH和Na2CO3反应所消耗的NaOH和Na2CO3物质的量相同D.该物质所有的碳原子不会在同一个平面上2.[2021·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关于化合物酪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该化合物与1 mol金属钠充分反应,可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的氢气B.该化合物不可以使浓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不考虑立体异构),含有苯酚结构的二取代物有11种D.该化合物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太久会变成微红色,原因是该化合物吸收了空气中的铁元素3.[2021·山东师大附中一模]下列实验的失败原因可能是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的是( )①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未析出银 ③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将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④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A.①②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②④4.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都能与溴的单质发生加成反应B.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C.一定条件下,甲、乙均能发生取代反应D.甲、乙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 ⑤水解反应 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⑦与稀盐酸反应A.②③④ B.①④⑥C.③⑤⑦ D.⑦6.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分子式为C12H20O2 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⑤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 ⑥1 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共消耗H2 3 molA.①②③ B.①②⑤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7.NM3和D58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二者分子结构如图。关于NM3和D58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原因不完全相同B.都能与溴水反应,原因不完全相同C.都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原因相同D.遇FeCl3溶液都显色,原因相同8.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疗法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可由香茅醛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易溶于水,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B.向香茅醛中滴加溴水后溴水褪色,不能证明香茅醛中含有碳碳双键C.香茅醛与青蒿素均能发生氧化、取代、聚合反应D.香茅醛的同系物中,含4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9.[2021·湖南卷]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B.环己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C.己二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有CO2生成D.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10.[2021·浙江卷1月]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B.完全水解后所得有机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1个C.与FeCl3溶液作用显色D.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的钠盐只有1种11.[2020·山东卷]从中草药中提取的 calebin A(结构简式如图)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 calebin A 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其酸性水解的产物均可与Na2CO3溶液反应C.苯环上氢原子发生氯代时,一氯代物有6种D.1 mol该分子最多与8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12.[2020·全国卷Ⅲ]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图: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分子含21个碳原子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13.[2021·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检]从八角茴香中提取的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的药物——达菲(Tamiflu) 的原料之一。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莽草酸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两种不同的官能团B.7个碳原子共面C.1 mol该有机物能与4 mol NaOH 完全反应D.既能使 Br2的CCl4溶液褪色 ,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4.[2022·广东省佛山市质检]化合物c的制备原理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加成反应B.化合物a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C.化合物c的一氯代物种类为5种D.化合物b、c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15.[2022·河北衡水中学联考]化学物M()是合成药物的中间体。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系物B.一氯代物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D.1 mol该有机物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6.[2022·江西南昌二中月考]已知三种有机物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种有机物中都存在2种官能团B.乳酸和丙烯酸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1 mol乳酸最多能与2 mol Na发生反应D.三种有机物均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17.[2021·辽宁大连三十八中开学考]利用如图所示的有机物X可生产S诱抗素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1 mol Y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C.1 mol X最多能加成9 mol H2D.X可以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 ———————————— 综合测评·提能力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酚醛树脂的制备、硝基苯的制备和乙烯气体的实验室制备都采用水浴加热B.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C.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丙烯醛(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D.不能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必要时可以加热)2.[2022·湖北华中师大附中期中]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用乙酸、丁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制备乙酸丁酯的装置示意图(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和有关信息如下: 物质乙酸正丁醇乙酸丁酯熔点/℃16.6-89.5-73.5沸点/℃117.9117126.0密度/(g·cm-3)1.10.800.8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前,向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沸石、浓硫酸、冰醋酸和正丁醇B.装置B的作用是不断分离出乙酸丁酯,提高产率C.冷凝水由a口进,b口出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丁醇的转化率3.[2022·江苏徐州一中月考]某有机合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9H8O4 B.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3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C.在浓硫酸作用下可发生消去反应D.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4.[2022·四川江油中学月考]某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机物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有机物A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发生消去反应C.有机物A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D.1 mol A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3 mol NaOH5.[2022·广东中山一中模拟]已知伞形桐可用雷琐苯乙酮和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雷琐苯乙酮最多能与3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B.苹果酸的一种缩聚产物是C.1 mol伞形酮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D.雷琐苯乙酮、苹果酸、伞形酮都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6.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反应:CH3CH2Br+OH-CH3CH2OH+Br-B.制备酚醛树脂: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2C6H5OH+CO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CO+2NH+4Ag↓+6NH3+2H2O7.[2022·山西大学附中月考]秦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等作用。“秦皮素”是其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其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8O5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等反应D.该有机物分子中有4种官能团8.[2022·江西宜丰中学月考]维生素P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其中R为烷烃基,维生素P是一种营养增补剂。下列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羟基、碳碳双键、醚键、酯基B.若R为甲基,则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6H14O7C.该化合物遇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1 mol该化合物与氢气加成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多是7 mol二、非选择题9.近年来,以大豆素(化合物C)为主要成分的大豆异黄酮及其衍生物,因其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而备受关注。大豆素的合成及其衍生化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 。(2)1 mol D反应生成E至少需要 mol氢气。(3)写出E中任意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G生成H分两步进行:反应1)是在酸催化下水与环氧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则反应2)的反应类型为 。(6)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 (填标号)。a.含苯环的醛、酮b.不含过氧键(—O—O—)c.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A.2个 B.3个C.4个 D.5个(7)根据上述路线中的相关知识,以丙烯为主要原料用不超过三步的反应设计合成:10.从樟科植物枝叶提取的精油中含有下列甲、乙、丙三种成分:丙分子式C16H14O2部分性质能使Br2/CCl4褪色能在稀硫酸中水解(1)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甲转化为乙需经下列过程(已略去各步反应的无关产物,下同):其中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3)已知:RCH===CHR′RCHO+R′CHO;2HCHOHCOOH+CH3OH由乙制丙的一种合成路线图如下(A~F均为有机物,图中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①下列物质不能与C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 a.金属钠 b.HBr c.Na2CO3溶液 d.乙酸②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苯环上连接三种不同官能团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与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d.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④综上分析,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某些植物树叶提取的挥发油中含有下列主要成分:(1)B、C中互不相同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 、 。 (2)有关A、B、C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均能发生加聚反应b.只有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均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d.只有C能发生银镜反应(3)A中苯环上一卤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4)0.5 mol B与足量的溴水充分反应,消耗 mol单质溴,其反应类型为: 、 。 (5)已知:R1CH===CHR2R1COOH+R2COOH。有机物C9H8O发生如下反应:C9H8O,则C9H8O的结构简式为 。 (6)写出A与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练35 烃的含氧衍生物狂刷小题 夯基础[练基础]1.C 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遇到氯化铁显紫色,该物质中含有两个苯环和一个碳碳双键,与苯酚结构不相似,且两物质间不是相差n个CH2原子团,则该物质与苯酚不是同系物,A错误;酚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误;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反应,且1 mol酚羟基消耗1 mol NaOH或Na2CO3,1 mol该物质含有3 mol酚羟基,可消耗3 mol NaOH或Na2CO3,C正确;苯环是平面结构,碳碳双键是平面结构,且碳碳单键可以旋转,三个平面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D错误。2.C 酪醇分子中含有一个醇羟基和一个酚羟基,1 mol该化合物中含2 mol羟基,与1 mol金属钠充分反应,可以生成0.5 mol氢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故A错误;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可以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其褪色,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故B错误;当苯环上的取代基为—OH和—CH2CH2OH时,有邻、间2种结构(除去酪醇本身);当苯环上取代基为—OH和—CH(CH3)OH时,有邻、间、对三种结构;当苯环上取代基为—OH和—O—CH2—CH3时,有邻、间、对三种结构;当苯环上取代基为—OH和—CH2—O—CH3时,有邻、间、对三种结构,所以该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不考虑立体异构),含有苯酚结构的二取代物有11种,故C正确;酚在空气中久置,易被氧化而变微红色,与铁元素无关,故D错误。3.C 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必须要加热,才能看到砖红色沉淀,故缺少加热步骤,①正确;淀粉在稀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水解,若利用银氨溶液检验是否生成葡萄糖,在加入银氨溶液之前应先加入碱中和硫酸,否则无析出银镜的现象,故缺少加碱的步骤,②正确;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发生水解反应,检验卤素离子选用AgNO3溶液,在加入AgNO3溶液之前要先将溶液中过量的碱中和,故缺少加稀硝酸的步骤,③正确;应将浓硫酸缓缓加入乙醇中,边加入边搅拌,冷却后再加入乙酸,其中浓硫酸作催化剂、吸水剂,操作顺序及试剂选取错误,并非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④错误;C正确。4.D 二者分子中都含有碳碳双键,都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二者分子结构不同,分子式均为C4H6O2,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甲分子中有羧基,乙分子中有酯基,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甲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乙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甲能和金属钠反应,乙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故D错误。5.D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①④正确;含有酚羟基和氯原子,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②⑥正确;含有氯原子且与氯原子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③正确;含有酯基、氯原子,能发生水解反应,⑤正确。6.B 从乙酸橙花酯分子结构看乙酸橙花酯分子含12个碳原子,有3个双键,故氢原子数目为12×2+2-6=20,分子式为C12H20O2,①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正确;乙酸橙花酯能够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③错误;从碳、氢原子数差异看,不可能存在苯环结构(芳香族化合物的不饱和度至少是4,而该物质不饱和度为3),④错误;分子中只有一个酯基可以消耗NaOH,⑤正确;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 mol该有机物最多消耗2 mol H2,⑥错误。7.C 由两种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NM3分子中存在醚键、羧基、酚羟基、碳碳双键和酯基;而D58分子中不存在羧基、碳碳双键和酯基,存在醚键、酚羟基、醇羟基和羰基。D58不可以发生醇羟基的消去反应,是因为与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而NM3分子中无醇羟基,故两种物质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原因不完全相同。8.B 青蒿素分子中不含亲水基团,难溶于水,A项错误;香茅醛分子中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B项正确;青蒿素不能发生聚合反应,C项错误;香茅醛的同系物应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醛基,满足以上条件且含有4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有3种,分别为CH2===CH—CH2—CHO、CH3—CH===CH—CHO、,D项错误。[练高考]9.C 苯与溴水混合后,由于Br2易溶于苯且苯的密度小于水,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呈橙红色,A错误;环己醇为环状结构,乙醇为链状结构,二者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B错误;己二酸中含有羧基,与碳酸氢钠反应有CO2生成,C正确;环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D错误。10.C 苯环是一个平面结构,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一定共平面,所以该有机物取代苯环氢原子位置的原子仍然在这个平面上,即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A说法正确;该有机物完全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为,其中只有与氨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即手性碳原子数目为1个,B说法正确;该有机物不含酚羟基,与FeCl3溶液作用不会显色,C说法错误;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和碳酸钠,D说法正确。11.D calebin A分子中含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A项正确;calebin A的酸性水解产物(含羧基和酚羟基)和(含酚羟基)均可与Na2CO3溶液反应,B项正确;calebin A分子中含2个苯环,由于该分子不具有对称性,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6种,故C项正确;calebin A分子中苯环、碳碳双键、羰基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即1 mol calebin A分子最多能与9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12.D 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由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21H20O12,B项正确;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项正确;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D项错误。[练模拟]13.D 莽草酸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共三种不同的官能团,A项错误;莽草酸中不含苯环,环状结构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B项错误;莽草酸中只有羧基能与NaOH反应,故1 mol能与1 mol NaOH 完全反应,C项错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能与KMnO4 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其褪色,D项正确;故选D。14.D 化合物a氨基上氢原子和化合物b中氯原子结合,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c,故A错误;化合物a氨基中H原子不一定与苯环共面,故B错误;根据化合物c中含有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有7种分别为:,故C错误;化合物b、c中均含有官能团酯基,且c中含有酰胺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选D。15.C 含有酯基和羰基,含有羧基和羰基,官能团不同,则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不对称,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则其一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错误;该有机物能燃烧,可发生氧化反应,含有酯基,则能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C正确;羰基中的碳氧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 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16.D 丙酮酸中含有羰基和羧基,乳酸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丙烯酸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A正确;乳酸中含羟基,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丙烯酸中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乳酸中的羟基和羧基都能与Na反应,1 mol乳酸最多能与2 mol Na发生反应,C正确;丙烯酸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乳酸中含有羟基和羧基,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丙酮酸不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17.D 根据Y的结构知其不含酚羟基,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但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Y中只有2个羧基能与NaOH反应,故1 mol Y最多消耗2 mol NaOH,B错误;X中碳碳双键、苯环、羰基均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 X最多能与7 mol H2加成,C错误;X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聚反应,含有肽键、酯基,肽键和酯基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同时含有羧基和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D正确。综合测评 提能力1.C 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时,需要加热至沸腾才有明显的砖红色沉淀,实验室制备乙烯需迅速升温至170 ℃,A错误;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甲酸与NaOH反应生成甲酸钠,甲酸根离子(HCOO-)中仍存在—CHO结构,仍可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B错误;碳碳双键与Br2可发生加成反应,醛基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所以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检验丙烯醛中的碳碳双键,C正确;溶液中分别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无明显现象的为乙醇,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为乙醛,溶液变澄清的为乙酸,溶液分层的为乙酸乙酯,故能鉴别,D错误。2.D 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热且浓硫酸密度较大,先加浓硫酸容易造成液体飞溅,另外为了防止酸挥发,乙酸应该最后加,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依次加入沸石、正丁醇、浓硫酸、冰醋酸,A错误;由于乙酸丁酯的密度比水小,二者互不相溶,混合液中水在下层,酯在上层,生成乙酸丁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通过装置B不断分离生成的水,可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产率,B错误;冷凝时应使冷却水充满冷凝管,采用逆流冷却的效果好,所以冷水应从b口进,a口出,C错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乙酸将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丁醇的转化率,D正确。3.D 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10O4,A错误;苯环上处于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的氢原子可被取代,由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B错误;该有机物中连有醇羟基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可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D正确。4.C 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苯环,因此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正确;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Cl原子,由于与Cl原子相连的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有H原子,所以有机物A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发生消去反应,B正确;由于羟基连接的C原子的邻位C原子上没有H原子,所以该有机物不能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C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Cl及水解生成的酚羟基和羧基都可以与NaOH反应,则1 mol A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D正确。5.B 苯酚的环上邻对位上的氢可以被溴原子取代,因此1 mol雷琐苯乙酮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苹果酸含有羟基和羧基,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B正确;伞形酮含有酯基、酚羟基,而酯基是羧酸与酚形成的,水解后得到羧基、酚羟基,酚羟基、羧基都可与氢氧化钠反应, 1 mol伞形酮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C错误;苹果酸不含酚羟基,与氯化铁不反应,D错误。6.C 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CH3CH2Br+OH-CH3CH2OH+Br-,A正确;制备酚醛树脂的化学方程式为 nH2O,B正确;由于酸性:碳酸>苯酚>碳酸氢根离子,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C错误;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发生反应HCHO+4[Ag(NH3)2]++4OH-CO+2NH+4Ag↓+6NH3+2H2O,D正确。7.A 秦皮素分子中含有的酯基水解生成1个羧基和1个酚羟基,秦皮素分子本身还含有2个酚羟基,故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A错误;由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10H8O5,B正确;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羟基、酯基、苯环,其中碳碳双键和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和羟基可发生氧化反应,羟基和酯基可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酯基、醚键、碳碳双键4种官能团,D正确。8.C 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羟基、羰基、碳碳双键、醚键,A错误;若R为甲基,其分子式为C16H12O7,B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故遇三氯化铁溶液会呈紫色,C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含2个苯环、1个羰基和1个碳碳双键,故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8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9.答案:(1)1,3苯二酚(或间苯二酚) (2)2 (3)酯基、羟基、醚键(任意两种)解析:(1)由A的结构简式可知A的名称为间苯二酚或1,3苯二酚。(2)由D和E的结构简式可知,由D生成E,D中间环上的碳碳双键和羰基都要和氢气加成,故1 mol D反应生成E需要2 mol氢气。(3)由E的结构简式可知,E中存在的含氧官能团为羟基、酯基和醚键。(4)E生成F是醇的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由G和H的结构简式及反应条件可知,第一步发生的是G和水的加成反应,第二步是酯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6)B的分子式为C8H8O3,符合条件a、b、c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有、、、,共4种。(7)根据F→G可知,丙烯与m-CPBA反应得到,与水加成得到,与(CH3CO)2O发生类似C→D的反应得到。10.答案:(1)羟基 (2)加成反应(3)①c ② ③(或三个取代基在苯环上其他位置的结构) ④解析:(1)甲()中含氧官能团是羟基。(2)经过反应Ⅰ碳碳双键成为了单键,并且引入了Cl原子,所以反应Ⅰ为甲和氯化氢的加成反应;含有醇羟基的物质,如果邻位碳上有氢原子,则可被氧化,氯原子所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则会发生消去反应,所以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乙的结构简式和题干中所给信息,可知A是乙二醛,B是苯甲醛;乙在加热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酸,则C应为醇;因B为苯甲醛,则C为苯甲醇;E相对分子质量为76,结合题给信息可知E应为HO—CH2—COOH,本身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①C为苯甲醇,含有羟基,可与HBr发生取代反应,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但不能与碳酸钠反应;②由以上分析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③D的分子式为C9H8O,其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含有醛基;c.能与Br2/CCl4发生加成反应,则含有碳碳双键;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则含有酚羟基;则苯环上连接的三种不同官能团分别为碳碳双键、醛基和酚羟基,综上分析,可以写出符合③中要求的D的同分异构体;④丙是由和苯甲醇发生酯化反应而得,则其结构简式为。11.答案:(1)羟基 醛基 (2)abd (3)3 (4)2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5) (6)解析:(1)B、C中互不相同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羟基、醛基。(2)A、B、C三种物质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能发生加聚反应,故a正确;只有B分子中有酚羟基,故只有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正确;B分子中有酚羟基,能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故c错误;C分子中有醛基,故只有C能发生银镜反应,d正确。(3)A()中苯环上的一卤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3,如图1、2、3三个位置上的H分别被取代所得产物不同。(4)B与足量的溴水充分反应,苯环上三个H均可被溴原子取代,侧链上双键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0.5 mol Br2可消耗2 mol单质溴,其反应类型为:取代、加成。(5)根据R1CH===CHR2R1COOH+R2COOH和有机物C9H8O发生如下反应:,可知C9H8O的结构简式为。(6)A与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反应,实质上是不同的单体之间的加成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化学复习高频考点分层集训第十一单元有机化学基础课练36基本营养物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验证淀粉水解的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某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化学复习高频考点分层集训第十一单元有机化学基础课练34烃和卤代烃含答案,共16页。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化学复习高频考点分层集训第十一单元有机化学基础课练33认识有机化合物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