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信息技术及其他学习资源的应用,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对于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分组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在体会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分为密度与温度及密度与物质鉴别两块内容。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为“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依据课标及课本内容,我将本节课分为了6个活动单元:3个分组实验探究,2个互动答题环节,1个分组讨论组间交流环节。通过分组实验1:制作走马灯,让学生总结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互动答题环节1:学生根据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互动答题环节2:通过视频的观看,学生理解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分组实验2:鸡尾酒的制作,学生再次体会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分组实验3:5角硬币材质的鉴定,学生通过实验不仅对上节课的密度测量实验进行了复习,进一步体会了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最后通过分组上网搜集资料再次体会密度在生活中的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利用密度知识可以合理的开采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能解释密度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问题。2.通过分析实例,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并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3.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认识到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教学难点:密度与物质鉴别,水的反常膨胀五、信息技术及其他学习资源的应用本节课共设计3个分组实验,所需实验器材:蜡烛,走马灯,火柴,试管,试管架,烧杯,盐水,酒精,水,漏斗,胶头滴管,天平,量筒,细线,5角硬币,直尺三角板等。运用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智能手机,盒子鱼同屏器。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微信APP进行面对面建群,学生将实验中的物理现象拍成视频,通过手机传输到群中,教师应用同屏器将分组的实验现象进行展示和交流。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引入:借用“中国诗词大会”,学生根据老师的三点提示抢答一位我国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捡联获妻”的典故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实验“走马灯”。1. 活动1:分组实验1请同学们分组来制作一个走马灯,拍视频发到微信群中,并试着说出其中的原理。2.活动2:应用练习说说其中的道理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空调的风向应怎样调节最有利于整个室内温度尽快达到预设要求。夏天用空调降低室内的温度,将空调出风口向___调节,让___风向___吹出冬天用空调提高室内的温度,将空调出风口向___调节,让___风向___吹出暖气安装在屋内的中下部原因。当暖气散热时,下面靠近暖气的气体被加热,温度_____,体积_____(但是总质量没变),密度_____从而_____。同时,房间内上部密度较大的冷空气下降。然后再被加热上升形成对流。如此往复,整个房间到最后都变热了。如果,安装在上面,则热空气(密度小)下不来,要使整个房间变暖更浪费能源。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温度较___,密度较____,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______。3.活动3: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呢?水的反常膨胀现象:水在0~4℃时,温度升高,体积_____;水在4℃以上时,温度升高,体积______。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_____;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______。由此可见,____的水的密度最大。4.活动4:分组实验2:每组同学桌上都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液体,看看哪组同学能利用桌上的仪器最先调制出鸡尾酒,给大家展示,并说明调制过程的步骤及原因。5.活动5:5角硬币是什么制作而成的?分组实验3:测量5角硬币的密度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________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记录表格: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活动6:分组活动:上网搜集一下密度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作业:完成书后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 八、教学反思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对物理课程的要求。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运用移动终端设备和盒子鱼同屏器等媒体手段,让学生通过三个分组实验和知识的自主检索查询的学习方式,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实现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和生成知识、内化知识的学习过程。 在做中学”是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理念。因此本节课我安排了三个分组实验。实验1:走马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观察共同总结归纳出走马灯的工作原理。实验2:自制鸡尾酒。调制一杯漂亮的鸡尾酒不仅让学生有了满满的成就感,而且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体会了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验3:5角硬币密度的测量。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测量硬币的密度,不仅复习了上节课密度的测量实验,而且培养了学生用实验来解决问题的实验素养。分组交流实验数据,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的探究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我平时教学中所坚持的做法。本节课利用火灾逃生进一步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火灾自救逃生的本领。密度在生产中的采矿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可以让所有的同学看到其他小组的实验成果,达到资源的共享。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来自主的进行知识检索。对教学起到补充的作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密度与温度,密度与物质鉴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旧知回顾, 新课引入,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