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4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4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模型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eq \f( 基础巩固练,25分钟·满分60分 )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题6分,共54分)
1.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初步建立了原子核结构的正确图景,解决的问题有( A )
A.解释了α粒子散射现象
B.原子中存在电子
C.结合经典电磁理论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D.结合经典电磁理论解释氢光谱
解析: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而经典电磁理论并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氢原子光谱,A正确,B、C、D错误。
2.巴耳末通过对氢光谱的研究总结出巴耳末公式eq \f(1,λ)=Req \b\lc\(\rc\)(\a\vs4\al\c1(\f(1,22)-\f(1,n2)))(n=3,4,5…),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巴耳末依据核式结构理论总结出巴耳末公式
B.巴耳末公式反映了氢原子发光的连续性
C.巴耳末依据氢光谱的分析总结出巴耳末公式
D.巴耳末公式准确反映了氢原子发光的分立性,其波长的分立值并不是人为规定的
解析:巴耳末公式是依据对氢光谱的分析得出的,而不是依据核式结构总结出的,A错、C对;巴耳末公式只确定了氢原子发光中的一个线系波长,不能描述氢原子发出的各种光的波长,此公式反映出氢原子发光是不连续的,B、D错。
3.(2021·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下学期期中)太阳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它们对应着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产生这些暗线是由于( C )
A.太阳表面大气层中缺少相应的元素
B.太阳内部缺少相应的元素
C.太阳表面大气层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D.太阳内部存在着相应的元素
解析:太阳光谱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光在经过太阳大气的时候,被太阳大气层中的某些元素吸收而产生的,是一种吸收光谱。所以太阳光的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它们对应着太阳大气层中的某些元素的特征谱线,故C正确,A、B、D错误。
4.关于原子的特征谱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
B.原子的特征谱线可能是由于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而形成的
C.可以用特征谱线进行光谱分析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
D.原子的特征谱线是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有力证据
解析:不同原子的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故选项A正确;原子的特征谱线可能是由于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而形成的,故选项B正确;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可以用特征谱线进行光谱分析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故选项C正确;α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有力证据,故选项D错误。
5.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 D )
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B.核外电子运动速度越大
C.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小D.电子的电势能越大
解析: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电子的轨道半径越大,根据keq \f(e2,r2)=meq \f(v2,r)知,r越大,v越小,则电子的动能减小,因为量子数增大,原子能级的能量增大,动能减小,则电势能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
6.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B )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解析: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即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释放光子,能量减少,故选项B正确。
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当氢原子从n=3状态跃迁到n=4状态时,辐射出0.66 eV的光子
B.玻尔理论认为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电子的轨道半径是连续的
C.玻尔理论也能很好地解释复杂原子的光谱
D.大量处在n=1能级的氢原子可以被13 eV的电子碰撞而发生跃迁
解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需吸收光子,故A错误;玻尔理论认为电子的轨道半径是不连续的,故B错误;玻尔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复杂原子的光谱,C错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被13 eV的电子碰撞跃迁到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5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2 光电效应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