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 下册9 说“木叶”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9 说“木叶”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一课时,第一部分知人论世,了解林庚,第二部分初读课文,不落言筌,第三部分文本研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们的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1.把握作者观点,理解理据关系;2.理解本文内容和概念。
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他与吴组缃、季羡林、李长之4名学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四剑客”。林庚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等。
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其任务在于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培养和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但作品分析就未必对作品要有总评价。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何为意象? 古诗词意象,是指古诗词中具有特定含义的景物、人物以及事物。“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如:古诗词中常见的植物类意象有以下这些: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又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梅——高洁、不屈不挠、不同流合污的品格。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清香,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菊——象征高洁、隐逸、脱俗;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 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柳——(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对故乡的无限牵挂。(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愁绪的象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征戍(shù) 招徕(lái) 落木萧萧(xiā) 涔阳(cén) 陇首(lǒng) 得鱼忘筌(quán) 寒砧(zhēn) 桅杆(wéi) 秋风袅袅(niǎ) 窸窣(xī) 迢远(tiá) 灼灼其华(zhuó) 亭皋(gā) 冉冉(rǎn) 门栓(shuān)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
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褒义词。 筌:捕鱼的竹器。
自读课文,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思考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思考2】分清层次,概括段意。【思考3】“‘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全文”的逻辑顺序层层深入来展开的。
【思考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第一段:“木叶”是诗人钟爱的形象。第二段:诗中很少用“树叶”“落叶”。 第三段:不同关键在“木”上。第四段:“木”有落叶因素的艺术特征。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第六段:“木”有黄色和干燥的艺术特征。第七段:在艺术形象的领域,一字之差,意境就天上人间。
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6段)第三部分:(7段)
【思考2】分清层次,概括段意。
发现问题:“木叶”为诗人们所钟爱,“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分析问题:“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总结全文:说明“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3.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层次结构)。
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行文,首先阐述“木叶”为诗人们所钟爱,“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接着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分析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最后说明“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分析文章论述思路的五大途径:1、抓文章内容:从内容入手,了解各段内容和文本整体内容,进一步弄清内部结构。2、抓关键词句:关键词(首先、其次、同时、诚然、无独有偶、同样、另外)关键句(起始句、过渡句、首尾句)3、抓结构模式:常见的模式: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对照式4、抓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5、抓新概念:一个新概念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论证的一个新层次。
答题模式:按“首先……,其次……,(同时……),最后……”的形式阐述答案。
1.结合文章有关段落,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的区别有哪些,完成下面表格。
2.本文所谈诗歌的“暗示性”对我们欣赏诗歌有什么启示?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总结: 树(叶)——繁茂的枝叶 密密层层 浓阴 饱满 无飘零之意 落叶——繁密 湿润 飘零之意 木叶——落叶的因素 木质的树干 微黄 干燥 空阔 疏朗 落木——无“绵密”之意 空阔
本文谈到“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它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所谓“概念中的意义”,大约是指在字典、辞典上可以查到的词语的意思。有人称之为言内义,它明了确定。而作为概念的影子的暗示性,所指的是概念以外的意义,如象征义、深层义、言外义等,这样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有弹性的,是要依据上下文、整首诗来表达或理解的。
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玩味概念以外的意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旨趣。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1、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3、分析文中材料,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4、从结构分析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5、分析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把握引述材料隐含的作者的真实意图。6、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1.为什么在古典诗歌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个词汇?(请结合有关段落,用文中语句整合、概括回答)
“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树”和“叶”之间有太多的一致,二者在概念和意味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古代诗人文字洗练,又习于用单字。
2.“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如何理解句中的“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这句是说“木”和“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形象意义上却不同,“木”一般是于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空阔、单纯。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高木”比“高树”更显得空阔。
1.分析文章例证法、引证法运用的效果。2.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思考】分析手法1.《说“木叶”》是怎样进行比较分析的?2.本文用到哪些论证手法,有何作用?
1.《说“木叶”》是怎样进行比较分析的?
文章一个重要特征是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引领读者一起进入“树叶”与“木叶”的不同意境,品味“木叶”的形象魅力。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先由诗句总结“木叶”出现的场合,再由此深入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由于作者紧扣诗句,并对诗句意境进行想象挖掘,使读者也一同进入诗歌鉴赏的境界,自然学会品味诗歌的内部和外部语言。
2.本文用到哪些论证手法,有何作用?①例证法。在第1段中,作者列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中的诗句,证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由此引出文章论说的对象和主题——木叶。②引证法。第2段引用了《橘颂》、《招隐士》、无名氏古诗中的诗句,引用这些诗句作例证,可以证明“树”的意象比较常见,并由此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引发读者探究的兴趣。同时也为后文的分析做铺垫。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例证法)2、引用论证(引证法)、3、对比论证 4、类比论证 5、比喻论证、6、道理论证 7、因果论证 8、归纳论证、9、演绎论证
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论证(引证法):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全面地突出论证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让人印象深刻)
4、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5、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6、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和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7、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8、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9、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思考】深度探究 林庚先生在文中提出“木”含有微黄、干燥的艺术特征,按照这个理论把“病树前头万木春”换成“病木前头万树春”似乎更恰当,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
【思考】深度探究 1.林庚先生在文中提出“木”含有微黄、干燥的艺术特征,按照这个理论把“病树前头万木春”换成“病木前头万树春”似乎更恰当,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1)赞成“病木前头万树春”。理由:“木”字所暗示的颜色更接近黄色,有干燥之感,“病木”搭配更恰当。“树”字中包含着饱满、绵密、苍翠的语言暗示性,“万树春”更能体现出欣欣向荣的春意,符合诗歌想表达的意境。
(2)赞成“病树前头万木春”。理由:“木”和“树”都是仄声,在平仄上来说,可以互换。但从声韵的协调上来说,“万木春”比“万树春”更加和谐。正如杜甫《登高》中使用“无边落木”而非“落叶”或“落树”,“木”字更适合营造一种宏大、开阔的意境,故“万木”的搭配更恰切。
1.“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试分析此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效果。
运用了拟人手法,“躲”字形象鲜明,生动地说明了暗示性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歌语言的潜在意义能构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三单元9 说“木叶”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各段的段意,全文的结构层次,含有落叶的因素,“木”的艺术特征,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现象本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9 说“木叶”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