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设计2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设计2,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孟子其人其书,文言知识积累,艺术特点,拓展延伸,补充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理解所选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背诵一些片段。教学重难点 儒道的对立和互补。一、导入:以孔子的话导入: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教师明确: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就是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什么事。“义”和“利”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孟子对“仁”“义”的解说有新的发挥:“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意思是人心应该居于“仁”,人的行为则应该以“义”为准则。也就是说,蕴涵在内心为“仁”,而发之于外则为“义”。这样,孟子把“仁”的内涵和要求简明化了。接下来,我们看看孟子是怎样高举“仁义”的旗帜,如何去游说诸侯的。(板书课题)二、孟子其人其书 因为学生并非是第一次接触孟子,所以对孟子生平的介绍、孟子其人的思想、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对后世的影响、《孟子》一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等等的掌握,教师都应该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只是告诉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三、文本内容讲析(1)疏通字词,翻译全文文章较短,为语录体散文的代表作。学生在掌握重点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应该没问题。(2)把握文章的章法和语言特点文章开头,梁惠王一看到孟子提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从梁惠王的问话中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君呢?重利、直率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答案:仁义。 仁是蕴藏在内的,义是发之于外的 为什么?因为①王曰 ‘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用铺排手法,破对方观点,先破后立A、文章的章法:梁惠王问:何以利于国?孟子答:提出仁义,当头挡住→上下交征利,而国危也→危险何在?身死国灭!→标举仁义,大义凛然!→照应开头,首尾呼应!B、语言特色:善于铺排,句式整饬,语意连贯,斩截痛快!四、文言知识积累 读音 叟( sǒu ) 庶(shù )人 万乘(shèng) 弑(shì)其君 不夺不餍(yàn) B.重点字词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句首助词,无义) ②上下交征利(互相求取利益) ③弑其君(子杀父,臣杀君,曰弑)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后、先:以……为后;以……为先;名词的意动用法) ⑤然则乡之所谓知者(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⑥不夺不餍(餍:满足) C. 成语和格言 上下交征利 不远千里 D.文言句式 ①何以利吾国? ②何以利吾家? ③何以利吾身? (“何以”介词宾语提前句) E.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孟子其人其书,了解庄子其人其书;有条件的同学,全文或者部分阅读《孟子》全书,把握孟子的“义利观”。五、艺术特点1.文章的章法:A.问答式梁惠王问:何以利于国?孟子答:提出仁义,当头挡住→上下交征利,而国危也→危险何在?身死国灭!→标举仁义,大义凛然!B.首尾呼应2.语言特色:善于铺排,句式整饬,语意连贯,斩截痛快!3.说理方法:采用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学生学习时可从论证方法入手,分析其论证效果。六、拓展延伸问题设计:孟子的“义利观”,到今天还有没有现实意义?(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相机点拨!)教师明确:在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在春秋时期,礼乐“崩坏”,“上下交征利”,国君失国,大夫失家,臣民犯上作乱的事情屡见不鲜。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出于对永不满足的私利的追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此可见,利对人的诱惑是十分巨大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并且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国家所追求的“利”,也应该符合人民大众的“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多指的是“权力”和“金钱”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甚至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忽略道德品质的完善。对这样的人而言,孔子、孟子的话,无疑是一味“清醒剂”;同时,孟夫子的“义利观”对我们今天公民的道德规范建设,也很有借鉴意义。“重义”只是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以义求利,并非不言利,也不轻利。 在孔孟看来,只顾追求利,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追求,使行动失去准绳。在春秋战国时代,犯上作乱多,原因是对私利的追求。而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私利理解宽泛些: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国家集体利益方向大体一致,追求就没错。不过在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利在人们心目中多指物质利益,同时忽略了精神追求,忽略了道德完善,这样虽有钱,但精神空虚,甚至损人利己。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学学孔孟对利的理性认识,并适应时代的需要,用道德约束人们对利的追求。七、补充资料: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孟子思想】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道德伦理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2019.6.12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孟子见梁惠王》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介绍教学目标,课外延伸阅读,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庸》节选》教学设计1,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论中国文化》教学设计2,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