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优秀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387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优秀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387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优秀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387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9 黄山奇石教案
展开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一)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有“闻、名、景、区、省、部、秀、尤、其、仙、巨、位、著、形、状”等15个,其中前9个都集中在第一段,在教学第一段时结合语境集中识字,“闻名”与第五段“著名”结合一起学,“省”结合地图,认识各省,其他生字进行随文识字:“仙”结合课文多次出现的词语识记;“巨”通过意思理解拓展积累“巨人、巨浪、巨款”;“形状”通过看图理解识记。
(二)本课要写的汉字有“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等9个,其中“南、些、每”上下结构,上下比例有区别,“每”下面的“母”需要注意笔顺和位置;“部、位、狗”左右结构,左右比例有区别,语文园地一“书写提示”中已学习;“巨、升”为独体字,其中“巨”的笔顺末笔是竖折,下横比上横长。“闪”是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为点。
(三)《黄山奇石》是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本单元写景现代文的首篇,是落实单元语言训练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首篇课文,教学中可以渗透写景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段式结构特点 ,重点在让学生感受奇石的神奇有趣,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之情并能主动探究家乡的美。
学情分析
1.你对黄山有哪些了解?可以自己查查资料,也可以问问家长。
2.课文黄山奇石主要介绍了哪几块石头,你能画一画吗?
|
|
|
|
3.请将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中,注意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争取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南 升 闪
说明:
第一题:了解学生对黄山的已知,再通过课前图片、资料或者家长了解黄山,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为价值目标的达成服务。
第二题:了解学生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的把握,以及提炼信息的能力。
第三题: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模仿写一写,对于简单字形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教学中可以针对问题更高效指导。
教学目标、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
(1)认读课文后面的15个会认的字,能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认识它们。
(2)书写9个会写字,会写词语表中本课10个词语。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至五段。
(4)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5)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2.思维目标
(1)在整体感知中,通过归纳总结,发现课文总——分——总写景文章一般结构,通过对二至五段能横向与纵向比较,发现相同与不同之处,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2)通过课文语言品味和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能根据奇石名字想象画面或能根据画面取有趣名字。
3.价值目标
(1)在品读黄山奇石的有趣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在运用词语写一处景物中,引导学生写自己身边或者去过的地方,激发学生认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认读课文后面的15个会认的字,书写9个会写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至五段。
3.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三)教学难点
1.对二至五段能横向与纵向比较,发现相同与不同之处。
2.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教学流程
环节 | 教师课堂行为 | 学生学习活动 | 设计意图 | 预设时间 | |||||||||
一、导入揭题,了解黄山 | 1.课前老师让大家了解了黄山,下面四人小组交流,然后请同学全班交流。 2.欣赏黄山风光介绍视频。 3.PPT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大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识记生字“闻、名、景、区、省、部、秀、尤、其” 5.齐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6.揭示课题
| 1.四人小组展示交流收集的有关黄山的资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 2.全班典型交流,要求语言简洁。 3.欣赏黄山风光介绍视频。 4.揭题,读课文第一段 5.识记生字“闻、名、景、区、省、部、秀、尤、其” (1)闻 wén ①听。(闻名 远近闻名 举世闻名 默默无闻) ②听见的事情。(新闻 传闻 见闻 百闻不如一见) ③知名度;名声。(令闻) ④用鼻子嗅。闻一闻 臭不可闻 ◆区别“闻名”与“著名”,学习“著” 读一读句子,选择词语填空。 ①二万五千里长征闻名世界 ②这次音乐会,请到了著名歌唱家那英。 ③张先生的书法颇有特点,远近闻名。 ④离开家乡多年,他回到家的第一次早餐就去吃著名的干挑面。 (2)省shěnɡ 黄山在安徽省省,图片上指一指,浙江省南部在哪儿?图片上标示黄山位置。 在你们省相邻的有哪些省?在地图上找一找,你还知道哪些省?在地图上找一找。跟着同学读一读。如:江苏省 广西省、云南省、浙江省……
(3)尤其 课文中“尤其诗那些怪石,有趣极了。”你能给“尤其”换个词吗?(特别) (4)景、秀 课后第三题词语积累理解 风景 景色 风景如画 秀丽 秀美 一枝独秀 5.齐读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6.读课题 | 1.相信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将本单元的价值目标渗透到课外。 2.根据文本特点,在教学第一段中结合语境集中识字,10个生字,采用不同方法,让学生多角度识记生字,理解词意,积累词语。 | 20 |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出示自读要求 2.反馈板贴: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教学“仙”) 3..这些石头分别是课文的哪些段落?你发现什么? 4.你能按顺序摆一摆这些卡片吗? 5.用一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 1.根据学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2.反馈,学习“仙”读“仙人指路”“仙女弹琴”。“仙人”“仙女”都是神话中的人物。“仙人掌”、“水仙花”是指一种植物。 3.这些石头分别是课文的哪些段落?你发现什么?(二至五详写,第四段开头过渡句,最后概括写) 4.学生上台按课文顺序摆一摆,用一句话介绍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5.根据句式:课文黄山奇石重点介绍了 、 、 、 等四块石头。 6.自我评价 对刚才的自主学习,我要进行一个自我评价
说明:认为做的好的3星,一般的2星,还需努力的1星。 | 教给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并能根据信息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渗透写景文章整体脉络结构。 | 5 | |||||||||
三、聚焦“仙桃石”的“奇”,学习写法 | 1.出示学习要求: “仙桃石”奇在哪儿?读一读第二段,把感觉奇的地方圈出来。 2.反馈 3.比较句段。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一个大桃子,在山顶的石盘上。 与课文相比,你的感觉是什么? 4.引导学生读出奇,(PPT中“好像 飞 落”变红)借助图片,提升读。 5.小结:作者看到这块石头,发挥想象,用上生动的词,让我们感受石头的奇。 | 1.“仙桃石”奇在哪儿?读一读第二段,把感觉奇的字圈出来。 2.交流: 样子奇:好像一个大桃子。(名字的来历) 位置奇: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动词“落”) 来历奇:天上飞下来的。(动词“飞”) 3.比较句段。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一个大桃子,在山顶的石盘上。 感受用词的生动准确。 4.突出关键词,读出奇,借助图片,提升读。 | 紧扣核心问题,让学生在学文中学表达,在比较中感受用词的精妙和生动,达到内容——表达——积累的过程,为运用做准备。 | 8 | |||||||||
四、复现生字,规范书写 | 1.出示三字经,读准红色的字。 安徽省,有黄山。风景区,在南部。 风景秀,尤其石。很闻名,快去赏(shǎnɡ)。 仙桃石,像桃子。 天上来,落山顶。 2.读生字卡片“著、仙”组词。 3.指导要写的生字:南 部 些 (1)学生观察,教师出示魔法框。 (2)教师范写。 (3)指导学生根据标准评价 | 1.读三字经,读准红色的字。 2. 读生字卡片“著、仙”组词。 3.学生观察要写的字“南、部、些”。 “南、些”上下结构,“南”上小下大,“些”上部宽、大,下部窄、扁。 “部”左右宽窄相当,右边双耳旁是2画。 (3)看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全班评价,同桌评价。 评价标准: ★写的正确。 ★按要求写。 ★写的整洁。
| 1.根据本节课认识生字较多,在课的结尾复现生字,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认识努力达成识字目标。 2.根据结构比例观察字形提高写字指导的效率。 | 7 | |||||||||
课后延伸 | 1.尝试背诵课文第二段。 2.收集其他黄山奇石的图片。 | 课内激趣,课外拓展,为下节课交流写话做准备。 |
| ||||||||||
板书设计 |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环节 | 教师课堂行为 | 学生学习活动 | 设计意图 | 预设时间 |
一、复习引入 | 1.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三字经学生读复现生字。 安徽省,有黄山。 风景区,在南部。 风景秀,尤其石。 很闻名,快去赏。 仙桃石,像桃子。 天上来,落山顶。 3.指名背诵第二段 | 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可以是课文内容,可以是生字,简单回顾。 2.读三字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背诵第二段。 | 唤醒学生的记忆,巩固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开展新课的学习。 | 3 |
二、聚焦“奇”,用学法 | 1.指导学生按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2.交流反馈 教师重点抓住位置、名字、动作等让学生感受奇。
3.读好课文三至五段。 (1)喜欢的展示读,结合指导关注标点和关键词; (2)结合图片,小组展示读。 4.发现二至五段写法。 5.根据段式结构和板书关键词背诵三至五段。 | 1.根据合作学习要求,开展小组学习。 2.交流反馈 猴子观海: (1)位置奇:理解“陡峭”读一读下文,猴子向哪儿望云海?我们平时怎么看云?再看图,说一说“陡峭”的意思。 (2)动作趣:抱、蹲、望,学生做一做动作。 仙人指路: (1)出示多块石头,学生找一找哪块是“仙人指路”。说一说理由。理解“巨石”拓展:巨人 巨浪 巨款 金鸡叫天都: (1)样子奇:几块石头,金光闪闪,伸着脖子。 (2)名字奇:金鸡叫天都 3.读好课文三至五段。 喜欢的展示读——小组读——看图提升读 (交流好每一段结合图片指一指) 4.发现二至五段写法。 (1)发现名字:都是写这块石头像什么在干什么? (2)发现段式:二四段名字在前,再具体描写。三五两段先写怎样的,再说石头的名字。 5.根据段式结构和板书关键词背诵二至五段。 | 1.目标集中,运用第二段的学法,放手学生自主感悟和交流,教师适时点播,重在引导学生感受动词运用生动,想象丰富。 2.词语理解有步骤有方法,为单元目标的落实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比较发现多项思维能力,发现段式的相同与不同,为表达做好准备。 4.朗读指导一是结合理解读,二是关注标点读,三是抓住动词读,四是结合图片读,有方法,有提升。 | 15 |
三、运用方法,写一写,画一画 | 1.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根据名字想象一下它们是什么样的?选择一个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画。 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比较 3.欣赏奇石图片,选择一张图片写下来。 4.反馈评价 5.说完奇石,我们来说说风景:读一读,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景物。 风景 景色 风景如画 秀丽 秀美 一枝独秀 著名 名字 名不虚传 闻名 新闻 百闻不如一见
| 1.根据名称选一个画一画。“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与老师出示的图片对比发现。 3.你课外收集了哪些黄山奇石的图片,同桌相互欣赏,教师出示部分图片欣赏。 4.选择一张写下来。(书本,自己收集、教师提供) 也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的图片(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用上“好像”、“真像”等词。) 5.交流评价。 标准: (1)奇石名字:是否是什么干什么?或者就是名称。 (2)恰当运用比喻词,想象合理。 6.联系生活实际完成课文第三题。 (1)读词语,有不理解的吗? (2)选几个词语说某处景物 ①自由练说,同伴说 ②指名说。 评价标准: ★说的有条理。 ★运用两个及以上词语。 ★运用“好像”“真像”想象的句式 |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落实写话目标。 2.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黄山奇石的奇形怪状与丰富,落实价值目标。 | 15 |
四、观察发现,规范书写 | 1.指导要写的生字:巨、每、位、升、闪、狗 (1)学生观察,教师出示魔法框。 (2)教师范写。 (3)指导学生根据标准评价
| 1..学生观察要写的字“巨、每、位、升、闪、狗”。 “每”上下结构,上短下长,注意“母”的笔顺和位置。“位、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升”独体字,注意长横是关键笔画,把握字的重心。 “闪”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是点。 (3)看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全班评价,同桌评价。 评价标准: ★写的正确。 ★按要求写。 ★写的整洁。
| 培养学生归类观察能力和仔细观察方法,提高写字效率。 | 7 |
五、课后延伸 | 1.阅读描写祖国山河秀丽风景的文章。 2.走出家门,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美。
| 阅读与实践结合,语文学习和情感熏陶同步。 |
| |
板书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39 黄山奇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39 黄山奇石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想,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课文 39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课文 39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39 黄山奇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39 黄山奇石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整体感知,研读第一自然段,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