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 (含答案详解)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现有4个水稻纯合品种,具有两对相对性状且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该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F1中这两对相对性状均为显性性状,且这两个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完全一致,为实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必须自由组合
C.受精时雌雄配子必须要随机结合
D.每种基因型的受精卵的存活率必须相同
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下列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10白粗∶11白光
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的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的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卵细胞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某观赏植物的白花对紫花为显性,花瓣一直为单瓣,但经人工诱变后培育出一株白花重瓣植株,研究发现重瓣对单瓣为显性,且含重瓣基因的花粉致死。以新培育出的白花重瓣植株作母本与紫花单瓣植株杂交,F1中出现1/2白花重瓣,1/2白花单瓣,让F1中的白花重瓣自交,所得F2中各表现型之间的比例为( )
A.9∶3∶3∶1 B.3∶3∶1∶1
C.6∶3∶2∶1 D.4∶2∶1∶1
家蚕的黄茧和白茧这对性状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黄茧的基因是Y,白茧的基因是y,另外一对基因是I和i,有I存在时,可以抑制黄茧基因Y的作用而结白茧。现有两个基因型分别是iiYY和IIyy的家蚕进行杂交获得F1,F1测交后代黄茧与白茧的比例是( )
A.1∶3 B.3∶1 C.1∶1 D.2∶1
半乳糖血症为血液中半乳糖增高的中毒性临床代谢综合征。半乳糖代谢中3种相关酶中的任何一种先天性缺陷均可致半乳糖血症。现已查明控制这3种酶合成的显性基因A、B、C分别位于第1号、9号、17号常染色体上。已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两个孩子均患有半乳糖血症而先后死亡,经过基因诊断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若这对夫妇生的第三个孩子正常,其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
A.1/27 B.63/64 C.26/27 D.27/64
某植物叶形的宽叶和窄叶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纯合的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进行杂交,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a;B、b;C、c……表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植物的叶形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
B.只要含有显性基因该植株的表现型即为宽叶
C.杂交组合一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
D.杂交组合三的子二代宽叶植株的基因型有26种
白花三叶草有两个品种:叶片内含较高水平氰(HCN)的品种和不含氰的品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代谢过程如图所示:
两个不含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含有较高水平氰,F1自交获得F2,则( )
A.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和ddHH(或ddHh)
B.F2中高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15∶1
C.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溶酶体中
D.向F2不含氰品种的叶片提取液中加入含氰葡萄糖苷,约有3/7类型能产生氰
节瓜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株三种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节瓜性别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实验一中,F2中的两性株中纯合子占1/9
C.实验二中,亲本与F1中的两性株的基因型相同
D.实验一、二中F1两性株测交结果不同
某植物的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花粉粒非糯性(E)对花粉粒糯性(e)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棕色。现有品种甲(BBDDee)、乙(bbDDEE)、丙(BBddEE)和丁(bbddee),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由组合一可知,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B.由组合一、二可知,基因E/e仅和基因B/b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
C.若仅用花粉鉴定法(检测F1花粉性状)即可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亲本组合有甲×丙、丙×丁
D.上述材料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共有4个
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的体细胞中控制种子的圆粒与皱粒(R、r)及子叶的黄色与绿色(Y、y)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
C.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D.甲、丁豌豆杂交后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P、p和Q、q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应该是( )
A.PPQq×ppqq B.PPqq×Ppqq
C.PpQq×ppqq D.PpQq×Ppqq
某个鼠群有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该鼠群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YyDd
B.F1中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均为YyDd
C.F1中只有部分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死亡
D.F1中黄色长尾和灰色短尾的基因型分别是Yydd、yyDd
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
B.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C.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凸耳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甲、乙、丙可能都是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子代再自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子代再自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B可以使黑色素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基因a和b与色素的形成无关。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肤色深浅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子女可产生3种表现型
B.与亲代AaBb肤色深浅一样的有1/4
C.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
D.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
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
小麦籽粒色泽由4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C和c、D和d)所控制,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就表现红色,只有全隐性才为白色。现有杂交实验:红粒×红粒→63红粒∶1白粒,则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是( )
A.AabbCcDd×AabbCcDd
B.AaBbCcDd×AaBbccdd
C.AaBbCcDd×aaBbCcdd
D.AaBbccdd×aaBbCcDd
二、实验题
小麦条锈病是造成我国小麦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对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将能抗条锈病的品种甲与易感条锈病的品种乙杂交,结果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说明:
①抗条锈病是________性状。
②小麦抗条锈病与易感条锈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________定律。
(2)研究者在F1中发现一株缺失了一条7号染色体的植株,该植株可以用来判定抗条锈病基因是否位于7号染色体上。(注:配子中若缺少一条染色体,受精能力差。个体中若缺少一条或一对染色体仍可生存。)
①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抗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抗病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
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第________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控制性状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在第1组、第2组两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第1组F2的所有个体自交,后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的比例为________。
(4)第2组亲本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F2中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F2中的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s 0 答案解析
答案为: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4个纯合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F1中两对相对性状均为显性性状,且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一致,说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相同的,因此这两对基因不可能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能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正确、B错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受精卵的存活率相同,才能保证F2的表现型和比例相同,C、D正确。
答案为:D.
解析: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有测交和自交两种,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应出现1∶1∶1∶1,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应出现9∶3∶3∶1,D正确。
答案为:D.
解析:F1产生4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A错误;F1产生的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的数量比基因型为YR的精子的数量少,B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C错误;F1产生的卵细胞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D正确。
答案为:B.
解析:设决定白花和紫花的基因分别为A、a,控制重瓣和单瓣的基因分别为B、b,亲代中白花重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单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白花重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单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白花重瓣植株(AaBb)产生的花粉只有Ab和ab两种,产生的雌配子有四种:AB、Ab、aB、ab,随机结合后,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3∶1∶1。
答案为:A.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当Y基因存在,而I基因不存在时,表现为黄茧,基因型为iiY_;当Y、I基因都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茧,基因型为iiyy;当I基因存在时,不论有无Y基因,均表现为白茧,基因型为I_ _ _。两个基因型分别是iiYY和IIyy的家蚕进行杂交获得F1,F1均为白茧(IiYy),对F1测交,即IiYy×iiyy,后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为iiYy(黄茧)∶(IiYy、Iiyy、iiyy)(白茧)=1∶3。
答案为:C.
解析:由题意可知,只有A_B_C_个体表现正常,其他均为患者。夫妇两人均表现正常,故他们的基因型都符合A_B_C_。因为他们生的两个患病孩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Cc、AABBcc,所以夫妇二人的基因型均为AaBbCc,从理论上分析,二人所生正常孩子中不携带致病基因(基因型为AABBCC)的概率为1/3×1/3×1/3=1/27,所以若夫妇二人生的第三个孩子正常,其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1/27=26/27。
答案为:C.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宽叶植株与窄叶植株杂交,子一代都是宽叶,说明宽叶是显性性状。杂交组合一,子二代窄叶植株所占的比例是1/4,说明符合一对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杂交组合二,子二代窄叶植株所占的比例是1/16,说明符合两对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杂交组合三,子二代窄叶植株所占的比例是1/64,说明符合三对杂合子自交实验结果,因此该植物的宽叶和窄叶性状至少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隐性纯合子表现为窄叶,其他都表现为宽叶,故A、B正确;若杂交组合一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cc、aaBBcc,则子二代不会出现窄叶,C错误;杂交组合三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Cc,子二代的基因型有3×3×3=27(种),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表现为窄叶,因此杂交组合三的子二代宽叶植株的基因型有26种,D正确。
答案为:D.
解析:由题意知,含氰品种为D_H_,不含氰品种为D_hh、ddH_和ddhh,双亲为DDhh和ddHH,A错误;F1为DdHh,其自交后代F2中含氰品种D_H_占9/16,不含氰品种占7/16,B错误;氰产生后主要储存于液泡中,C错误。
答案为: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实验一中,纯合雌株×纯合雄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中雌株∶两性株∶雄株=3∶10∶3,是9∶3∶3∶1的一种变式,说明该节瓜性别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实验一中,F2中的两性株为双显性和双隐性,则其中的纯合子占2/10=1/5,B错误。假设两对基因为A、a和B、b,雌株基因型为aaB_,则由实验二中F1中雌株∶两性株=1∶1可推知,亲本中纯合雌株基因型为aaBB,两性株的基因型为AaB_,由F1中的两性株(AaB_)自交,F2雌株∶两性株=1∶3,可知F1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中两性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C正确。实验一中F1两性株的基因型为AaBb,而实验二中F1两性株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实验一、二中F1两性株测交结果不同,D正确。
答案为:D.
解析:组合一中,品种甲(BBDDee)和丁(bbddee)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Ddee,若基因B/b和D/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BDe∶Bde∶bDe∶bde=1∶1∶1∶1,而表格中产生的四种配子及比例为BDe∶Bde∶bDe∶bde=4∶1∶1∶4,说明基因B/b和基因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A错误。组合二中,品种丙(BBddEE)和丁(bbddee)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ddEe,其产生的四种配子BdE∶Bde∶bdE∶bde=1∶1∶1∶1,结合组合一,说明基因B/b、D/d都和基因E/e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应选择糯性和非糯性、花粉粒长形和花粉粒圆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获得F1,通过F1产生的花粉可表现出圆形蓝色∶圆形棕色∶长形蓝色∶长形棕色为1∶1∶1∶1的性状比,所以可以选择甲×丙或乙×丁,C错误。可用于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亲本组合有甲×乙、甲×丙、乙×丁、丙×丁共4个,D正确。
答案为: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甲(YyRr)与乙(YyRR)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A错误;乙(YyRR)与丙(YYrr)杂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B错误;甲(YyRr)与丙(YYrr)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C错误;甲(YyRr)与丁(Yyrr)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3×2=6(种),表现型有2×2=4(种),D正确。
答案为:D.
解析: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即紫花的基因型是P_Q_,其余基因型都是白花。根据杂交实验P:紫花×白花→F1:3/8紫花、5/8白花,因为紫花的比例是3/8,而3/8可以分解为3/4×1/2,也就是说两对等位基因中一对是杂合子测交,另一对是杂合子自交,因此双亲的基因型是PpQq×Ppqq或ppQq×PpQq,D正确。
答案为:C.
解析: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Y_D_)经多次交配,产生的F1中有黄色和灰色,有短尾和长尾,说明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YyDd;YyDd×YyDd,正常情况下,F1中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9∶3∶3∶1,但实际比例为4∶2∶2∶1,说明基因型为YY_ _、_ _DD的个体均致死,故F1中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黄色长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灰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
答案为:B.
解析:根据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2∶3∶1,得出子代中红色∶白色=2∶1,窄叶∶宽叶=3∶1,知红色、窄叶为显性性状,A正确;由红色∶白色=2∶1可知,控制花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B错误;据上述分析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子代中只有白色窄叶和白色宽叶中有纯合子,且所占比例为2/12,即1/6,D正确。
答案为:D.
解析:甲的杂交实验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1,是9∶3∶3∶1的变形,这说明该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非凸耳的基因型为aabb,非凸耳与甲、乙、丙杂交的子一代都是凸耳,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15∶1、3∶1、3∶1,说明子一代分别有2对、1对、1对基因杂合,则甲、乙、丙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B正确;甲的基因型为AABB,若乙的基因型为AAbb,则甲、乙杂交的后代基因型为AABb,其再自交,后代中AABB∶AABb∶AAbb=1∶2∶1,都表现为凸耳,若乙的基因型为aaBB,同理分析,甲、乙杂交子代再自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C正确;乙和丙杂交(AAbb×aaBB或aaBB×AAbb),子代基因型为AaBb,其再自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15∶1,D错误。
答案为:D.
解析:由题意可知,人类共有5种肤色,对应的基因型是含4个显性基因(AABB)、3个显性基因(AABb、AaBB)、2个显性基因(AaBb、AAbb、aaBB)、1个显性基因(Aabb、aaBb)和无显性基因(aabb)。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人结婚,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故后代有4种不同的表现型,A错误。与亲代AaBb肤色深浅一样的基因型为aaBB、AaBb,占1/4×1/2+1/2×1/2=3/8,B错误。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孩子肤色最浅,C错误。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基因型为AABb、AaBB,占1/4×1/2+1/2×1/2=3/8,D正确。
答案为:D.
解析:乙同学的实验模拟了等位基因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A错误;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总数不一定要相等,B错误;Ⅰ和Ⅱ中的D和d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以甲同学的实验不能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错误;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重复多次后,Dd组合的概率约为1/2×1/2+1/2×1/2=1/2,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1/2=1/4,D正确。
答案为:D.
解析:杂交后代中白粒所占比例为1/64,即1/4×1/4×1/4×1或1/4×1/4×1/2×1/2,A、B、C均不符合题意。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ccdd×aaBbCcDd时,后代出现白粒的比例为1/2×1/4×1/2×1/2=1/32,D符合题意。
二、实验题
答案为:(1)①显性 ②基因分离
(2)方案一:①让此植株自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子代的抗条锈病和易感条锈病的分离比远偏离3∶1(或子代中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3∶1,或子代中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3∶1,或子代中抗条锈病明显多于易感条锈病均可。若回答子代全为抗条锈病则不可) 子代中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3∶1
方案二:①让此植株与乙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子代的抗条锈病和易感条锈病的分离比远偏离1∶1(或子代中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1∶1,或子代中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1∶1,或子代中抗条锈病明显多于易感条锈病均可) 子代中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1∶1
解析:(1)①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抗条锈病的品种甲与易感条锈病的品种乙杂交,F1全是抗条锈病,所以抗条锈病是显性性状。②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遵循基因分离定律。(2)根据题意可知,配子中若缺少一条染色体,受精能力差。个体中若缺少一条或一对染色体仍可生存。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①若抗条锈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此植株基因型为:AO。方案一:让此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全为AA或AA∶2AO∶OO,配子中若缺少一条染色体,受精能力正常,则表现型为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的比例为3∶1,但据题意配子中若缺少一条染色体,受精能力差,故子代表现型为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的比例要远高于3∶1。方案二:让此植株与乙植株(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Aa∶1aO,配子中若缺少一条染色体,受精能力正常,则子代表现型为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的比例为1∶1。但据题意配子中若缺少一条染色体,受精能力差,故子代表现型为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的比例要远高于1∶1。②若抗条锈病基因不位于7号染色体上,则此植株基因型为Aa。A、a基因位于其他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方案一:让此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2Aa∶aa,表现型为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的比例为3∶1。方案二:让此植株与乙植株(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Aa∶1aa,则子代表现型为抗条锈病∶易感条锈病的比例为1∶1。
答案为:(1)2
(2)AABB、aaBB(顺序不能颠倒)
(3)3∶2∶3
(4)AAbb AABb和AaBb 5
解析:(1)第2组F2的性状分离比为3∶6∶7,该比例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纯合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第1组F2性状分离比为1∶2∶1,则F1为AABb,故第1组两个亲本白花和红花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第2组两个亲本白花和红花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3)第1组的F1基因型为AABb,则F2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分别为AABB(1/4)、AABb(2/4)、AAbb(1/4),其中AABB自交,后代全为AABB(白花,4/16);AABb自交,后代为AABB(白花,1/4×2/4=2/16)、AABb(粉红花,2/4×2/4=4/16)、AAbb(红花,1/4×2/4=2/16);AAbb自交,后代全为AAbb(红花,4/16),故后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3∶2∶3。(4)第2组亲本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则F2中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F2中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
项目
母本
父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组合一
宽叶
窄叶
宽叶
宽叶∶窄叶=3∶1
杂交组合二
宽叶
窄叶
宽叶
宽叶∶窄叶=15∶1
杂交组合三
宽叶
窄叶
宽叶
宽叶∶窄叶=63∶1
项目
亲本
F1生殖细胞
组合一
甲×丁
BDe∶Bde∶bDe∶bde=4∶1∶1∶4
组合二
丙×丁
BdE∶Bde∶bdE∶bde=1∶1∶1∶1
P
F1
F2
甲×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15∶1
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丙×非凸耳
凸耳
凸耳∶非凸耳=3∶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5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串讲)-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串讲原卷版docx、专题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串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课时质量评价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质量评价+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质量评价docx、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质量评价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