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专题六 修辞手法-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六 修辞手法-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六修辞手法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专题六修辞手法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
专题六 修辞手法
一、修辞的判断方法:
1.比喻的判断方法: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型的事物;②本体和比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性;③要有比喻词(注意:不一定有比喻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
2.比拟的判断方法:①是否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②拟人句使所写“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3.借代的判断方法:①看是否直说某人或某物的名称;②看是否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4.夸张的判断方法:①看是否有对客观事实的夸大或缩小;②看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5.对偶的判断方法:①看结构是否相同、字数是否相等、意思是否相关或相反;②看音节是否匀称、音律是否具有和谐的美感。
6.排比的判断方法:①看内容是否紧密关联、结构是否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是否基本一致;②看是否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排列。
7.设问的判断方法:①看是否是无疑而问;②看问句后面是否带有回答;③看答案是否和问句相关。
8.反问的判断方法:①看问句后面是否有回答,如果没有,就是反问;②看问句是否表达的是强烈的肯定的意思。
1.找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A.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B.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 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C.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D.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2.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A.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拟人)
B.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拟人)
C.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比喻)
D.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夸张)
3.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描写得奇特雄伟,气象万千。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环境的寂静凄清。
C.要是你能够让这个人的心变软,那么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到?——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说服这个人不是不可能的。
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汉字与标点的喜爱之情。
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对偶)
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设问)
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比喻、拟人)
6.下列哪一个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
A.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你的风筝轴。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父亲像一张弓,蓄一生之势要把孩子射出大山。
D.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7.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好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B.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C.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D.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8.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C.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9.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比喻)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设问)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排比)
10.下列对《济南的冬天》中“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薄”和“微微”描写出了冬日里小雪可爱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小雪的喜爱之情。
B.“害了羞”前加上“好像”和“忽然”两个词,就使夕阳下小雪的情态更生动了。
C.“粉色”既描摹出了夕阳照耀下薄雪的颜色,又表现出了薄雪好像害了羞的动人情态。
D.“害了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薄雪”的喜爱之情。
1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A.排比 B.比喻 C.拟人 D.夸张 E.反复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____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____
(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好得远。____
(4)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____
1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6)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1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____
(2)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____
(3)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____
(4)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____
(5)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____
(6)(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____
(7)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____
(8)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4.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____
(2)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____
(3)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____
(4)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____
15.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1)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析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喻句对辨析,它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写文章过程中要注意恰当运用。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A:将“感情”比作“飓风”;B:把“它”比作“旅客”;C:将“语文”比作“美酒”;D:句中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牛犊当做人来写,具有“跳跳蹦蹦”“炫耀”的特点。故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修辞手法的定义进行判断。判断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首先要明白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根据这些定义进行判断。A项是比喻;B项是拟人;C项是对偶;D项是排比。故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效果的辨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修辞手法,并结合具体语境,灵活分析其效果。A.准确。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瀑布的雄伟气势。B.准确。对偶的修辞,写出了早行之景,环境的寂静。C.有误。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强调了这个人地心很难变软,难以说服。D.准确。把汉字比喻成画笔,把标点比喻成音符。“写生”“作画”“叙述”“抒情”等人格化的词语,写出了对汉字与标点的喜爱之情。故选C。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辨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修辞手法,并结合具体语境,仔细辨析。A.把桃花、杏花、梨花比喻成火、霞、雪,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花的艳丽,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B.把春雨比喻成牛毛、花针,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细密的特点。C.把树尖上顶着白花的矮松比喻成看护妇,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美景。D.“丰满”“诱惑”拟人化的词语,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夏雨之后打的美丽情态。故选D。
5.【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判断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修辞手法的定义进行判断。判断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首先要明白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根据这些定义进行判断。A项正确;B项正确;C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应该是反问;D项正确。故选C。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自己已有的修辞知识储备,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A.把家比作风筝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从“害了羞”可以看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把父亲比作一张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把月光比作流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尤其要注意,句中有“像”、“好像”之类的词语不一定是比喻句。比喻句的判断,关键要看能否找出本体和喻体来。ACD.不是比喻句;B.是比喻句,把“庄稼”比作“浪头”;故选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误,然后选出判断错误的一项。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CD.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A。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互文、反复等。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A.正确;B.正确;C.正确;D.错误,本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为“反复”。故选D。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结合课文内容仔细分析选项然后做出正确答案。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对课文的内容、写法、主旨等要熟记于心,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ABC.正确。D.“害了羞”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薄雪”的喜爱之情。故选D。
11.【答案】(1)A (2)C (3)B (4)E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借代、反语、反复等。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结合句子进行辨析。(1)句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等几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排比。所以,该句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故选A。(2)句中把油蛉和蟋蟀的叫声说成是唱歌和弹琴,这是把它们当作人来写。所以,该句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C。(3)句中把覆盆子比作“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该句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4)句中的“Ade”一词重复出现,这是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故选E。
12.【答案】(1)拟人 排比 (2)比喻 拟人 (3)拟人 (4)引用 (5)比喻 (6)拟人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误。(1)“……起来了,……起来了,……起来了”句式相同的三个句子连用,组成排比句;“脸红”指“太阳”是拟人;(2)“春天像小姑娘”把“春天”比作“小姑娘”是比喻;“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写“春天”是拟人;(3)“卧”指“小村庄”和“雪”,是拟人;(4)“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诗句,是引用;(5)把“萌发的叶子”比作“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是比喻;(6)“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写“树”;“手臂柔软”指“树枝”是拟人。
13.【答案】(1)拟人 (2)拟人 比喻 (3)排比 (4)排比 (5)拟人 (6)比喻 (7)比拟 (8)比喻 反问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然后对照括号内的修辞方法来判断正误。
14.【答案】(1)× (2)√ (3)× (4)×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1)比较(2)比喻;(3)无修辞;(4)将人比作物,运用的是拟物的修辞,不是比喻。
15.【答案】(1)本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荷叶人格化,生动形象写出了荷叶茂盛的情状,表达了作者对荷叶覆盖下的河水的喜爱之情。
(2)本句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述了雨给我的生命、我的感情、我的思想带来的惊喜。增强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极其作用分析。认真阅读题干中的句子结合自己对修辞手法的积累,然后进行分析。初中阶段经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复、对比等,我们要仔细分析、慢慢品味其中的作用。(1)认真阅读本句,“奏”“交响曲”这些关键词,我们就会判断本句是把“荷叶”当作人来写了,所以应该是拟人的修辞手法。(2)认真阅读本句,我们发现连用了三个句式一致、内容相关的句子放在一起,所以应该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16.【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没有接受教育前“我”的处境:迷惘、焦虑、绝望、不安的心绪以及对光明的渴盼。反衬出老师的教育对“我”的重要。
【解析】本题要结合修辞手法来分析。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拟人就是把没有生命的事物当作人来写。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一 字音字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一字音字形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专题一字音字形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十四 写作-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十四写作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专题十四写作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十三 诗歌鉴赏-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文件包含专题十三诗歌鉴赏解析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专题十三诗歌鉴赏原卷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划重点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