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245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245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25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展开课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单元
8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4年级
学习
目标
目标知识与能力
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过程与方法
理解全文,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等体会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重点
理解全文,背诵全文。
难点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智慧及美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戎不取道旁李
》,看看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回顾一下课文,说说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相摘李子,王戎却认为李子必然是苦的。
今天我们再次深入课文,细细品味王戎善于观察、缜密思考的品质
出示课题。
思考、讨论问题。
通过复习直接导入,直奔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
1.同桌合作学习:
(1)同桌互相朗读课文,问边读边做标注。
(2)交流探讨: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诸”一词说明什么?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诸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样做的?写出相关的词语。王戎与诸儿的做法一样吗?
为什么王戎不摘李子?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
2.讨论,回答
(1)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诸”一词说明什么?
“诸”说明当时一起游玩的小孩很多,不是一两。
(2)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 跳绳、抓蛐蛐儿、爬树……
(3)诸小儿在游玩的时候看见了什么?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4)诸儿看到满树的李子是怎样做的?写出相关的词语。
诸儿竞走取之
(5)王戎与诸儿的做法一样吗?
唯戎不动
(6)为什么王戎不摘李子?
因为王戎根据“路边、多子折枝”就判断出李子树在路边,如果是甜的,树上的果子早就被别人摘光了。
(7)王戎的判断正确吗?
取之,信然。
(8)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①遇到事情要多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②不能盲目的跟从。
(9)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戎是个有主见不盲从、聪明的人。
(二)全班探讨学习:
(1)默读朗读课文。
(2)交流探讨:说一说,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
2.讨论,回答
(1)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本文讲了王戎和其他孩子在路边看到李树上有很多李子,其他孩子争着跑过去摘李子,王戎却认为这必是苦李,结果不出王戎所料的故事。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王戎观察仔细,准确推理判断的赞赏之情。
(2)归纳写作特点
借助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是由人物的活动组成的,人物形象是在情节发展中逐步丰满完善的。因此,抓住情节即抓住了关键。本文就是通过写王戎与其他孩子对 “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的不同表现,表现了王戎具有观察细致入微、据实大胆推测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
文彦博洞中取球
文彦博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他小时候爱踢球。
一天,文彦博与村里的小朋友在打谷场上踢球。大家你争我夺,正踢得兴高采烈时,那只球被不歪不斜地踢进了一棵古树的树洞里。洞里黑的,什么也看不见。
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捋起衣袖,身子趴在洞口,将手臂伸进深深的洞里。摸呀,摸呀,够不到底。
怎么办呢?
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感悟、思考、表达。
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
理解、探究。
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
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
通过探讨、合作,掌握课文的主旨及写作特点。
课堂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竞走取之
(2)唯戎不动
2.解释下列语句。
(1)看道边李树 多子折枝
(2)诸儿竞走 取之,唯戎不动。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智者自有惊人之举。历史的长河里,有一些少年,小小年纪却聪明智慧,令大人望尘莫及,除了称象的曹冲,让梨的孔融,还有今天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王戎。他们还真是一个不一般的孩子!就王戎《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被古人用了短短49个字记录了下来,我想记录这个故事的人也很不一般!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小故事,不妨去读一读南朝文学家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那里的人物,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通过文字,你定能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课文。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王戎不取道旁李
起因: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经过: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结果:取之,信然
仔细观察 善于动脑 推理判断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22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共3页。
小学人教部编版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