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学唱中外儿歌歌曲《哈哩噜》表格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学唱中外儿歌歌曲《哈哩噜》表格教案及反思,共2页。
《哈哩噜》教学设计 课题《哈哩噜》授课人 授课性质唱游、律动活动课授课对象 教学目标 1、感受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和乐观奔放的性格;2、唱会《哈哩噜》,并在歌曲中出现的“X X”的地方正确地随音乐拍手。3、能用律动的方式参与活动,载歌载舞;`教学重难点重点:唱会《哈哩噜》,用律动的方式参与活动。难点:在歌曲中出现的“X X”的地方正确地随音乐拍手。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导入 1、 播放拉丁美洲风格音乐《生命之杯》;2、 师生问好;3、提问:(1)刚听的音乐,心情如何?(2) 有听到什么打击乐的声音?4、介绍拉丁美洲打击乐器——非洲鼓(外形、制作、音乐、打击方式)。1、欣赏《生命之杯》;2、师生问好;3、回答教师的提问:(1)欢快、兴奋、激动(2)鼓、架子鼓、锣鼓;4、听教师介绍非洲鼓。学生通过欣赏拉丁美洲风格的音乐,感受拉丁美洲人民的热情、乐观和载歌载舞的风格特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感知音乐风格,再是,展示打击乐器非洲鼓,激发新奇感和学习热情,为展开教学做铺垫。 2.展开 1、播放打击非洲鼓的视频,让学生思考:它与其他鼓有何不同之处?2、现场示范非洲鼓;3、节奏教学“X XX X O”4、播放《哈哩噜》音乐配合拍打节奏“X XX X O”;5、再次播放《哈哩噜》,在“哈哩噜”后的“X X”拍手。提问学生:老师是在哪个地方拍手的?6、带着学生有节奏地读词和在“X X”处拍手。1、观看视频并思考不同之处;2、学习非洲鼓的打击方式;3、学习节奏;4、能跟着音乐打“X XX X O”;5、观察老师在哪个地方拍手;6、跟着老师有节奏地读词和在“X X”处拍手。通过观看视频和展示非洲鼓的打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层层递进中教学节奏,从而达到学习目标。3.深入1、学唱《哈哩噜》;2、让学生体会特立尼达人民的舞蹈。(先学再分组后展示);3、让学生在“哈哩噜”的时候编创一个动作,并上前展示。1、学唱《哈哩噜》,并会在“X X”处拍手,2、学习特立尼达的舞蹈,分组舞蹈,上前展示舞蹈;3、自编一个“哈哩噜”的动作,配上音乐一起舞蹈。通过学唱《哈哩噜》和学习特立尼达风格的舞蹈,感受特立尼达人民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和乐观奔放的性格,把课堂气氛推到了高潮。4.结束介绍特立尼达的节日,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全体师生载歌载舞,最后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如同身临其境般,跟随教师载歌载舞。通过载歌载舞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体会特立尼达的风格,用律动和唱游的方式参与活动,既达到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完成本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花城版二年级下册歌曲《哈哩噜》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特立尼达民歌简介,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第十一课 学唱中外儿歌歌曲《哈哩噜》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歌曲《哈哩噜》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