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第1页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第2页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第3页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共36页。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1.(2022·山东济宁·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中,调节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烛焰的像,此时突然飞来一只苍蝇头朝上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  )

    A.将出现苍蝇倒立缩小的实像 B.将出现苍蝇倒立放大的实像
    C.烛焰的像亮度将发生改变 D.烛焰的像将变得模糊不清
    2.(2022·山东临沂·一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皮影戏 B.照镜子
    C.交通违法拍照 D.小孔成像
    3.(2022·山东东营·一模)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当王亚平太空授课时,她的脸距水球球心30cm时,可以看到图示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  )


    A.30cm B.7cm C.15cm D.45cm
    4.(2022·山东泰安·一模)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固定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中(  )


    ①凸透镜焦距f2f,f12cm
    故①错误;
    ②.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②正确;
    ③.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在烛焰与透镜间放置近视镜片,成的像在光屏后面,所以应该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③正确;
    ④.将蜡烛从该位置向左移动5cm,则物距为45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应该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且像变小,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解析】
    A.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是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0cm小于20cm,即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光在墙面上发生了漫反射时,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冰墩墩”的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手电筒向左移动,相当于增大物距,要使墙上的像恢复清晰,可在凸透镜前放一个凹透镜,即近视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解析】
    A.如果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安装一个硬纸板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两支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解析】
    A.涂有光刻胶的硅片相当于光屏,电路的像形成在硅片上,是实像,故A错误;
    B.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要带凹透镜矫正。而缩图透镜是凸透镜,不能矫正近视眼,故B错误;
    C.要把众多的电路元件集中在小小的硅片上,由图可知,掩模上的电路通过缩图透镜所成的像变小了,也就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C正确;
    D.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人们制作了照相机,故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
    B.远视眼可以使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属于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远视眼需配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
    C.凸透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C错误;
    D.近视眼可以使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属于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需配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D正确。
    故选D。
    9.B
    【解析】
    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题意知道,当
    u=24cm>2f
    时,凸透镜成像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当
    2f>u=16cm>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解得
    8cm<f<12cm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解析】
    A.“对接天眼”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镜头是凸透镜,所以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
    B.根据不可见光的应用可知,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红外线不具有“荧光效应”,故B错误;
    C.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
    D.太空是真空,各种辐射多,昼夜温差大,为了满足需要,应该采用耐温性好的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11.C
    【解析】
    A.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根据图像时
    u=v=2f=20cm
    所以
    f=10cm
    故A错误;
    B.物距为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
    C.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故C正确;
    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像距变小,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小的,故D错误。
    故选C。
    12.A
    【解析】
    光刻机在工作时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缩图透镜是凸透镜,晶圆相当于光屏,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①正确,②错误;要想晶圆上的像变小,需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即需将掩膜和晶圆向上移动,故③正确;由于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变化小于物距的变化,所以将掩膜和晶圆向下移动相同距离,此时清晰的像不能成在晶圆上,所以晶圆上的像不再清晰,故④错误。综上分析,A正确。
    故选A。
    13.C
    【解析】
    A.由图可知,物距
    u=50.0cm-30.0cm=20.0cm
    2f>20.0cm>f①
    像距
    v=80.0cm-50.0cm=30.0cm
    30.0cm>2f②
    由①②得到
    15.0cm>f>10.0cm
    故A错误;
    B.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与此原理相同,故B错误;
    C.仅将凸透镜移至6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
    60.0cm-30.0cm=30.0cm
    像距为
    80.0cm-60.0cm=20.0cm
    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仅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光屏位置不变,像成在光屏的前方,由于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光屏上模糊成像类似近视眼,故D错误。
    故选C。
    14.AC
    【解析】
    当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处时,像距和物距相等,结合图可知,B点为二倍焦距点,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A.AB之间物距介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B.BC之间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物距从二倍焦距外靠近二倍焦距,所成像由缩小的像逐渐变为等大的像,即所成的像逐渐增大,故C正确;
    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物距从二倍焦距逐渐缩小,像从等大的像逐渐变为放大的像,所成像逐渐增大,故D错误。
    故选AC。
    15.AC
    【解析】
    AB.无人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是相同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错误;
    C.要拍全景,即像变小,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像距应变小,物距应变大,所以需控制无人机上升,故C正确;
    D.要拍近景,即像变大,则像距应变大,物距应减小,所以需控制无人机下降,故D错误。
    故选AC。
    16.     10.0     照相机     35     凹     近视眼
    【解析】
    (1)[1]由题意可知,当蜡烛距离透镜
    50.0cm-40.0cm=10.0cm
    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说明蜡烛正好在焦点上,则根据焦距的定义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2]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30.0cm,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
    [3]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35.0cm刻度线处时,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屏上再次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4][5]将原凸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由于焦距变小,折射能力变强,像会成在光屏的前方,所以需要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可以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17.     实     照相机     反射
    【解析】
    [1][2]由题意可知,“水球”相当于凸透镜,我们看到的“水球中的王亚平”成倒立的缩小的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此时王亚平位于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此情景相同。
    [3]太阳光是复色光,王亚平衣服上的“五星红旗”标志上,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当光照射在红旗上时,其他中色光被吸收了只反射了红色的光进入我们人眼,所以我们看到红旗是呈现红色。
    18.     实     凹透镜
    【解析】
    [1]由图中可知,水球中间厚,两边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可以看到倒立的实像。
    [2]向水球中注入气泡后,此时水球中的水的形状为中间薄、两边厚,故可知相当于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的两个人像。
    19.     远视     10
    【解析】
    [1]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所以凸透镜可用于远视眼的矫正。
    [2]用手机扫健康码时,相当于给健康码照了一张相片,健康码与手机之间距离相当于物距,而像距是小于物距的,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应该大于两倍焦距,即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手机镜头焦距为5cm,则这个距离应大于10cm。
    20.
    【解析】
    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21.
    【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画出入射光线,故先过入射点画平面镜的垂线,即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故如图所示

    22.
    【解析】
    (1)(2)(3)光线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入射角小于空气中的折射角,由此可大致确定光源S和入射光线a的位置,对着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b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23.
    【解析】
    (1)(2)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再过焦点作法线,并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从空气到水中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4.
    【解析】
    由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性质可知,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可作出入射到凸透镜的入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线BO与镜面的交点O即为反射光路的入射点,再结合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垂直于镜面即可完成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25.
    【解析】
    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26.
    【解析】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27.     同一高度     10.0     将光屏向上移动或将蜡烛向上移动或将透镜下移     从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     左
    【解析】
    (1)[1]为使烛焰的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心,需要调节烛焰、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2]由于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所以。
    (3)[3]蜡烛变短,光屏上的像偏高是因为蜡烛太低,可将蜡烛向上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或者将透镜向下移动。
    (4)[4]当物体处于一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虚像,而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此时像与物在同一侧。
    (5)[5]将透镜从甲透镜换成乙透镜,焦距变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8.     乙     10.0     放大     远离
    【解析】
    (1)[1]如图B所示,甲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乙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需要选择凸透镜,故选择乙透镜。
    (2)[2]如图C所示,凸透镜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最小最亮的光斑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刻度尺分度值为1cm,读数时需要估读,故焦距为10.0cm。
    (3)[3]使蜡烛位于3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4)[4] 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给凸透镜“戴上”后,导致所成清晰的像后移,故需要将光屏远离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9.     10.0     左     照相机
    【解析】
    [1]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说明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两倍的焦距,分度值为1cm,此时的物距为20.0cm,故读数为10.0cm。
    [2]据题意可知,需要成缩小的像,则此时的物距需要大于两倍的焦距,故需要将蜡烛向左移动。
    [3]物距大于两倍的焦距,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0.     同一高度上##凸透镜主光轴上     10     异     大     大
    【解析】
    (1)[1]为了让像能成在光屏中央,所以实验前应调整蜡烛火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实像,由实验2中数据可知
    u=2f=20cm
    所以焦距为
    f=10cm
    (3)[3]第5次实验,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和像在透镜同侧,所以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异侧,才能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4)[4][5]1~4次实验中都成实像,由数据分析可知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所以可出如下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越小时,像距越大,像越大。
    31.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放大     靠近     小     照相机
    【解析】
    (1)[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为了让像成在光屏中央,需要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2)[2]实验过程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物距为15cm,此时物距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3)[3][4]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当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此时物距变大,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减小像距,即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步骤(2)中的像相比,大小将变小。
    (4)[5]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小伟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4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
    32.     同一高度     65     缩小     上移动蜡烛(或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凹     近
    【解析】
    (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大致在同一高度。
    (2)[2[3]]图示位置时,物距等于15cm,像距等于30cm,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要想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让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即为30cm,而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即15cm,故只需移动凸透镜到65cm刻度处即可;此时由于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4]由于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在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上,物像移动方向相反,则当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时,可以向上移动蜡烛,使像向下移动到光屏中心;也可以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下移动凸透镜,使像能重新回到光屏中心。
    (4)[5][6]实验中,光屏上的成像模糊,如果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上就能成清晰的像,说明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像距。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使像成在光屏上,则需要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透镜,使光线延迟会聚,从而使像成在光屏上,而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所以需要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近视眼的矫正需要佩戴凹透镜,所以近视眼的矫正与这个成像过程类似。
    33.     B     12     Ⅱ
    【解析】
    (1)[1]由光屏上的光斑可知,A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B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做该实验应选凸透镜,故选B透镜。
    (2)[2]由乙图可知,当透镜到白纸的距离时,白纸被烤焦的时间最短,说明太阳光被经过凸透镜会聚到该点的温度最高,这个点就是焦点,故焦距为12cm。
    (3)[3]把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此时像距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故光屏应在Ⅱ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
    34.     同一高度     20     B     远视     下
    【解析】
    (1)[1]安装好器材,并调整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物体在2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即
    u=2f=40cm
    则f=20cm。
    (2)[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刻度线处,此时物体位于一倍焦距以内,成像在蜡烛的左侧,应在B位置观察。
    [4]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这副眼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所以是远视眼镜。
    (3)[5]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上下颠倒,当光屏上出现清晰实像时,将凸透镜向上移动,则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35.     缩小     照相机     凸     远视眼
    【解析】
    (1)[1][2]由图可知,物距是
    50.0cm-20.0cm=30.0cm
    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2)[3][4]不改变图中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改用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透镜的焦距变大,相当于减小物距,当物体成实像时,随着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要使像提前会聚,所以可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像就可成在光屏上,利用这个实验原理可以矫正远视眼。
    36.     垂直     漫     遵循     减小     往容器内加水     A     A     投影仪     左     发散
    【解析】
    (1)[1][2][3]纸板与平面镜竖直放置,因为法线与平面镜垂线,而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三线共面,故纸板需要竖直放置;纸板是粗糙的,故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只有是反射,不了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4][5]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故需要将减小入射角,折射角变小,让折射光线射到容器底的C点;若往容器中加水,入射点左移,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故折射光线左移,折射光线能够射到容器底的C点。
    (3)[6][7]由于A是物体,B是替代蜡烛A的像,故需要在A蜡烛观察像;平面镜右移,对称轴的位置不变,物体的位置不变,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故像的位置不变,故选A。
    (4)①[8]如图甲,物距为15cm,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②[9]更换焦距为 f2=5cm的凸透镜,折射能力变强,在光屏前成像,故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
    ③[10]在②的基础上,不移动光屏,在光屏前成像,将自己的眼镜放到凸透镜前,如图乙,光屏上也能呈现清晰的像,说明该透镜发散光线,让像后移动,刚好成在光屏上,故该镜片具有发散的作用。
    37.     10.0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等大的实像     13     完整的像     上     下     远视     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合理即可)
    【解析】
    (1)[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由图可知,物距为

    像距为

    此时物距和像距相等,由此可知此时物距、像距、焦距存在如下关系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2)[2]第一组实验中,物距为40cm,像距为13cm,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位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第二组实验中,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0cm,则有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4]根据凸透镜成像中光路的可逆性可知,第三组实验中像距为40cm,与第一组实验的物距相等,由此可知第三组实验中的物距与第一组实验中的像距是相等的,即第三组实验中的物距为13cm。
    (3)[5]凸透镜上落了一只小虫,会影响像的明暗程度,但不会影响像的完整性。故光屏上所成的烛焰的像为完整的像。
    (4)[6][7]第3次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燃烧变短,蜡烛的烛焰的中心下移了,由于烛焰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烛焰中心的像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故左边的烛焰中心下移,凸透镜的光心不变,要想三者依然在同一直线上,烛焰的像只能向上半部分移动。如果想让像成在光屏中央,需要将凸透镜的光心向下移动。
    (5)[8]若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物距没有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像距变短了,说明焦距变短了,焦距变短的原因是透镜的折光能力变强了,所以放置的镜片是凸透镜,所以是远视镜片。
    (6)[9]另一小组实验时对图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字样的LED灯,在光屏上贴上方格纸,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像的性质。
    38.     能     10     3     C     增大          会聚     远视
    【解析】
    (1)[1]实验中,看到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有时成缩小的像有时成放大的像,根据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及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知,放大与缩小的像之间必然存在着等大的像,即当蜡烛和光屏移到适当的位置,光屏上能出现等大的像。
    (2)[2][3]①根据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从实验数据实验序号3可知,同学们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10cm,也验证了第(1)小题中同学们的推测。
    [4]A.换用不同的蜡烛再进行多次实验,透镜焦距不变,物距像距不会改变,不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
    B.再次改变物距u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由于透镜焦距不变,只有原来的位置会出现等大的像,故B不符合题意;
    C.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此时物距与像距都会改变,符合控制变量法思想,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6]②分析表中实验序号1~5中的数据可初步得出,物体通过同一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时物距u减小,像距v增大;且当时光屏上不再成像,即物距u与焦距f满足关系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成像。
    (3)[7][8]如图所示,同学们在进行某次实验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后,将一眼镜片竖直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像变模糊了,接着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变清晰了,此时像距变小,说明光线提前会聚了,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制成,可用于矫正远视眼,远视眼量由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降低造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的现象,需要使光提前会聚。
    39.     等大     A     会聚     远视眼
    【解析】
    (1)[1]由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物距等于像距时,等于两倍焦距,即,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凸透镜的焦距

    (2)[2]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u>2f,f

    相关试卷

    第3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

    这是一份第3章 物态变化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共24页。

    第6章 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

    这是一份第6章 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共22页。

    第8章 运动和力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

    这是一份第8章 运动和力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共2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