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素养培优课4简单的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练习含解析
展开简单的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
(建议用时:25分钟)
1.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2m和m,第一次水平恒力F1作用在A上,第二次水平恒力F2作用在B上.已知两次水平恒力作用时,A、B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则 ( )
A.F1<F2
B.F1=F2
C.F1>F2
D.F1>2F2
C [当恒力F1作用在A上时,对A、B整体有F1=3ma1;隔离B有N1=ma1,得F1=3N1;当恒力F2作用在B上时,对A、B整体,有F2=3ma2,隔离A,有N2=2ma2得F2=N2,而N1=N2,故F1>F2,选项C正确.]
2.如图所示,质量为M、中间为半球形的光滑凹槽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光滑凹槽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球,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动凹槽,小铁球与光滑凹槽相对静止时,凹槽球心和小铁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铁球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左
B.F=(M+m)gtan α
C.系统的加速度为a=gsin α
D.F=Mgtan α
B [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m)a ①,隔离小球,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α=ma即a=gtan α ②,①②联立得F=(M+m)gtan α,故选项B正确.
]
3.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水平外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质量是M,木块质量是m,外力大小是F,木块和小车之间动摩擦因数是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μmg B.
C.μ(M+m)g D.
B [对m和M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
F=(M+m)a ①
对m:f=ma ②
由①②得f=F,故B正确.]
4.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果在绳的另一端通过一个滑轮加竖直向下的力F,则A运动的加速度为a.将力去掉,改系一物体B,B的重力和F的值相等,那么A物体的加速度 ( )
A.仍为a B.比a小
C.比a大 D.无法判断
B [当施加向下的力F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a;得a=;当改为物体B时,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mB)a1,解得a1=,即a1<a;故选项B正确.]
5.如图所示,50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为30°,各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则第3个小物块对第2个小物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
A.F
B.F
C.24mg+
D.因为动摩擦因数未知,所以不能确定
B [将50个小物块看作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整体的加速度a==-gsin 30°-μgcos 30°.对1、2两个物块分析有F-2mgsin 30°-μ×2mgcos 30°-N=2ma,解得N=F,B正确.]
6.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叠放在一起的斜面体A、B,两斜面体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质量分别为M、m.如图甲、乙所示,对上面或下面的斜面体施加水平方向的恒力F1、F2均可使两斜面体相对静止地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斜面体间的摩擦力为零,则F1与F2之比为( )
甲 乙
A.M∶m B.m∶M
C.m∶(M+m) D.M∶(M+m)
A [F1作用于A时,设A和B之间的弹力为N,对A有:Ncos θ=Mg,对B有:Nsin θ=ma,对A和B组成的整体有:F1=(M+m)a=gtan θ;F2作用于A时,对B有:mgtan θ=ma′,对A和B组成的整体有:F2=(M+m)a′=(M+m)gtan θ,=,A正确.]
7.(多选)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相同材料的质量分别为m和m0的两物体用细绳连接,在m0上施加一水平恒力F,使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物体间细绳上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面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B.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C.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于
D.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小于
AB [当地面光滑时,对m、m0整体分析可得F=(m+m0)a,对m分析可得T=ma,联立解得T=;当地面不光滑时,将两者看作一个整体,可得F-μ(m+m0)g=(m+m0)a,对m分析可得T-μmg=ma,联立可得T=,故A、B正确.]
8.(多选)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小球被水平挡板P托住使弹簧长度恰为自然长度(小球与挡板不粘连),然后使挡板P以恒定的加速度a(a<g)开始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
A.小球与挡板分离的时间为t=
B.小球与挡板分离的时间为t=
C.小球从开始运动直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x=
D.小球从开始运动直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x=
BC [小球与挡板之间弹力为零时分离,此时小球的加速度仍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kx=m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x=at2,解得t=,故选项A错误,B正确;小球速度最大时小球所受合力为零,伸长量x=,选项C正确,D错误.]
9.(多选)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A、B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竖直面和水平面上,A、B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为保证A、B无滑动,则( )
A.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小于μg
B.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μ)g
C.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
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μ)g
AD [当小车处于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此时mg=f=μN,要保证A静止,则A与小车之间的弹力不能减小,所以加速度一定向左,要保证B静止,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竖直方向上受到小车的支持力、重力和吸引力,磁铁B的合力等于摩擦力,要保证B静止,则受到的摩擦力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ma=μ(mg+N),解得a=(1+μ)g,故A、D正确.]
(建议用时:15分钟)
10.(多选)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B、C,质量均为m,B、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C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粘在哪个木块上面,系统的加速度都将减小
B.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
C.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增大
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都减小
AD [因无相对滑动,所以,无论橡皮泥粘到哪个木块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都有F-3μmg-μΔmg=(3m+Δm)a,系统加速度a减小,选项A正确;若粘在A木块上面,以C为研究对象,受到F、摩擦力μmg、绳子拉力FT这三个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FT=ma,a减小,F、μmg不变,所以,绳子拉力FT增大,选项B错误;若粘在B木块上面,a减小,以A为研究对象,m不变,所受摩擦力减小,选项C错误;若粘在C木块上面,a减小,A、B间的摩擦力减小,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T-2μmg=2ma,FT减小,选项D正确.]
11.(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加速度大小为a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加速度大小为a2.则有( )
A.x1=x2 B.x1>x2
C.a1=a2 D.a1<a2
AD [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1==-g
隔离a,对b分析有F1-m2g=m2a1
解得F1=
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2=
隔离a,对b分析有F2=m2a2=
可知a1<a2,F1=F2,根据胡克定律知,x1=x2,故A、D正确,B、C错误.]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斜面上有一倒扣的直角三角形物块m,现对物块m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使物块m与斜面一起向左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对斜面的压力;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粗糙地面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 (1)以m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为N′=N=.
(2)以m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
F-Nsin θ=ma,
得F=mgtan θ+ma.
(3)以m、M整体为研究对象:F-μ(m+M)g=(M+m)a,可得μ=.
[答案] (1) (2)mgtan θ+ma
(3)
1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质量为m1=1 kg的物块A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m2=3 kg的物块B连接,绳与斜面保持平行.开始时,用手按住A,使B悬于距地面高H=0.6 m处,而A静止于斜面底端.现释放A,试求A在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设B落地后不再弹起,且所有接触面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
[解析] 设B未落地前系统加速度大小为a1,B落地时的速度为v,B落地后A的加速度为a2,则依据题意有:
m2g-T=m2a1
T-m1gsin 37°=m1a1
解得a1=6 m/s2
v2-0=2a1H
m1gsin 37°=m1a2
0-v2=-2a2x
解得a2=6 m/s2,x=0.6 m
故A在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L=H+x=1.2 m.
[答案] 1.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