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杠杆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杠杆课文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节导航,古代建筑奇迹,认识杠杆,杠杆是否都是直的,想一想,杠杆的几个概念,学画动力臂和阻力臂,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练一练,杠杆的平衡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一些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规律从中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1. 杠杆2. 杠杆的平衡条件3. 杠杆的应用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其中法老胡夫的陵墓最大,高146.5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由230万块重约2.5吨的大石块叠成,最大的一块重约 16 吨!
观察下列工具,思考它们的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是比较坚硬的棒1、受力的作用2、绕固定点转动
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答:杠杆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可以是圆的,还可以是方的。
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1)先确定支点O和画动力、阻力的方向。(2)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注意: 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3)用实线或虚线作从支点O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4)最后用大括号或箭头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上字母L1或L2。(力臂的两种表示方法:大括号或箭头)
步骤:(1)辨认杠杆;(2)先找支点O;(3)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4)作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分析下图杠杆中的支点、动力、阻力
2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3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 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作缓慢的匀速转动时,就说杠杆平衡。
怎样用杆秤称量物体的质量?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F1+L1=F2+L2
F1–L1=F2–L2
F1/L1=F2/L2
F1 · L1=F2 · L2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平衡。这时杠杆两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的重量。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①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杠杆向右偏,则将平衡螺母往左调。杠杆向左偏,则将平衡螺母往右调。
② 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然后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③ 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④ 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值,然后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 F1L1= F2L2
即:杠杆的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
上面的关系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阻力 动力臂动力 阻力臂
F1 L2
F2 L1
动力 阻力臂阻力 动力臂
F1 L2
F2 L1
杠杆两端可调节的平衡螺母,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
平衡螺母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或量出。
挂钩码后,能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由F1l1=F2l2 得:
=2.57×103kg = 2.57t
若l1>l2,则F1 F2
若l1= l2,则F1 F2
若l1<l2,则F1 F2
判断杠杆的类型,实际就是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
由 F1l1=F2l2 ∵l1>l2 ∴F1< F2这是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特点:省力但要费距离
由 F1l1=F2l2 ∵l1 < l2 ∴F1 > F2这是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特点: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由 F1l1=F2l2∵l1 = l2∴F1 = F2这是等臂杠杆
等臂杠杆特点: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你能说出阿基米德这样说的道理吗?
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杠杆示范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杠杆的五要素,怎样画杠杆的力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杠杆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杠杆教课内容课件ppt